登陆注册
25961500000021

第21章 孤独的张居正(2)

万历元年正月十九日,上早朝的朱翊钧小朋友突然发现,有一个内侍不按正常的顺序站队,而且神色慌张,形迹尤为可疑。下旨,抓起来,审问。这一问,问出一个大案。此人供认自己并非内侍,而是来自戚继光军营的逃兵,叫王大臣,这个案子就叫“王大臣案”。案子是交由东厂审理,东厂的负责人是冯保。真实的情况是,他叫章龙,不叫王大臣,是浙东章百户的一个家丁,偷了主人二十几两银子流窜到北京,想去戚继光的三屯营里充当一名南军,因为个子太小没被录用,在北京勾搭上了一个内侍,想到宫里参观参观。

这本来很简单的案子,违禁入宫,逮住了,处理了就完了。但是张居正听说了以后,派人告诉冯保,怎么能说是戚继光军营里来的呢,应该借机弄死高拱啊。于是,案审的结果就变成,王大臣怀里搜出了利刃,还两把剑一把刀,受高拱的指使进宫行刺皇帝。冯保向章龙许诺,只要承认是高拱让你来刺杀皇帝的,不仅可以免你一死,还给你官做。另外赏了一个心腹二十两银子,派他教章龙如何串供诬陷高拱,如何谎称与高拱家人高本、高来兴同谋。接着,冯保派东厂校尉五人飞骑河南新郑县,抓捕高拱家人到案。同时,张居正也上疏要求追查此案元凶主使。案情峰回路转,到这份上,朝廷大臣和街巷百姓都汹汹骇愕,替高拱不平,然而不知所措。在狱中的章龙也想明白了,没道理承认要刺杀皇帝,还会有官做,他又不傻,于是翻供了。案子办不下去了,紧急叫停,匆匆杀了王大臣了事。

这事情让人看不懂了,以张居正的聪明,加上冯保的配合,之前干掉高拱的那套组合拳是多么的漂亮。怎么刚过半年,竟如此大失水准,弄这么个没头没脑的案子呢?即损失名声,又增加了高拱对张、冯二人的怨恨,还没任何结果。

真没结果吗?有一个。自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争斗激烈,但是首辅都很可能再任,除非他自己不想,如张璁(孚敬)、费宏、杨一清、翟銮、夏言、严嵩,都是不止一任首辅。高拱去职,时年不过六十岁,正是政治斗志昂扬的时候,怎么可能因为冯保的一句诬告,就认命在家养老不再谋划复出。所以实际上办王大臣案,不是要杀高拱,而是要斩断高拱的政治前途。此案的观众,当然不是朝臣或者百姓,而是办给国家最高的当权者——宫里的太后和朱翊钧小皇帝看就够了,足够了。也不需要多么好的理由,一旦存在高拱“可能有”刺杀皇帝的念头,即便是高拱门生故旧遍下天,在朝臣里声望再高,他也再不可能复官了。这一招断其前程,刀切眉毛不伤皮肉,可谓精准狠辣之致。张、冯二人意图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实是,高拱真的不象之前那几位首辅那样幸运,一度丢官再也无缘起复。难怪在《病榻遗言》中,他将此案的经历写成“毒害深谋”,可见比起之前的去职,更加耿耿于怀。

如果没有张居正,以高拱的政治水平,也许不会象张居正后来干的那么漂亮,但至少也会成为象李东阳、杨廷和或者除阶那样的一代名臣。又或者,张居正的政治手腕稍差,那么总有一天,高拱也会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需去除张居正的牵碍,这是迟早的问题。区别只在于,谁首先有这样的政治意识,谁先下手,谁玩得漂亮而已。

奈何高拱跟张居正同生一朝,即生居正,何生拱?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定有其完善的,并可行之有效的政治纲领。张居正的政治纲领,见于隆庆朝徐阶退休之后不久上奏的《陈六事疏》,这也许是他不想与恩师徐阶的政见相冲突。这是明代一份很有名的奏疏,也是张居正的《隆中对》【1】。疏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省议论”,概括而言之,就是少说话。要做事就必需少说话,最好少到只有一种声音,否则一件事,你提一个意见他提一个意见,似乎都有道理,光听意见就没完没了,那就别干了。中国人都很聪明,往往事情做到一半,就已经觉得不行了,每每总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政见不同,或者可能会不同的人要收拾,说闲话的人更要收拾。张居正是个做事的人,可他却活在一个充满政治自由批判的明代。明朝允许百官自由发表政治言论,不仅如此,朱元璋的《卧碑文》甚至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定,上到朝臣,下到“百工技艺之人”都可以对朝政发表自由言论。但是,有例外的,生员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万历初年,在针对这些自由的言论,张居正首先拿生员开刀,不断引用这一禁令,毁掉一些过分嚣张的书院。但是,最麻烦的,还是言官。

明朝的言官分两类,都是独立的系统。一类是六部里的给事中,又称科臣或称给谏,顾名思义,给事中就是对事件给予中肯意见,或者给予劝谏的人。给事中共五十人,从七品(六部都给事中各一人,正七品)。别看品秩低,干的好,或外放参、道,或升卿、寺,还是很有前途的。给事中的职能很多,主要是对六部的工作进行批驳审核,甚至封藩、科考也有给事中的职责。给事中虽然迁转是经吏部文选,但不隶属于六部,与现在驻守各部的纪委人员的情况比较类似。还有一类就是御史,属于都察院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人数就更多了,全国仅监察御史就一百多人,负责考察纠劾,也就是事后的批评者。都察院里左都御史是老大,二品。右都御史也是二品,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三品。佥都御史四人,四品。还有地方巡抚也挂衔以上三种职务的,没有定员。另外还有经历司,照磨所等。人数最多的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七品。给事中和御史合称科道,科道都是小官,但是说起话来却火力十足,弹劾干掉二三品的大官是常有的事。而且,管的范围也宽,什么事都可以说,什么事也都敢说。而且,还可以风闻奏事,就是只靠听说的,就可以做为论述的证据,不需要佐证,说错了,也没罪。而且,政策上对文官是有优待措施的,提意见的人,哪怕无礼一点,嚣张一点,也要予以保护,罪减一等,古代的君王是最怕背上开罪言官的骂名。可以想见,在明代这一百几十号言官,那都是可以在朝堂上横着走的家伙。因此,越到后来,言官的地位越高,就算不是言官,也都积极提出批评或者意见,反正都是站着说话,腰不会疼。

张居正解决的办法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即考成法。根据他的提案,各部上奏的奏疏,在得到皇帝批红的旨意后,送往各相关的衙门执行之前,视问题的紧急程度、地方的状况,事先设定期限,并记录在案,每月检查。必要的情况,还要另外作帐簿两册,记入问题的概要和期限,一册送六科,一册送内阁。六科对这些执行的情况进行调查,每月确认进度,每半年对是否严守时限朝廷再确认,如有拖延,则追究责任,予以参奏。地方各级官员如巡抚、巡按等官拖延执行,由六部进行揭发;六部、都察院有问题时,六科进行揭发;六科有问题时,由内阁进行揭发。官员的考成即工作的评定,以此为基础,这样做的话每月、每年都确确实实进行点检,地方衙门也会意识到执行政策的责任。按这个程序来看,负责批评的都察院需要接受六科的审查,他们能做的工作,大概只能务实的对错误的政策进行补救。六科审查六部都察院的同时,接受内阁的审察,这样内阁就实际上具有了最高终审权,统揽全局。考成法,不仅在体制上制止了政事流入无意义的议论,而且有效的督促各阶层衙门务实的完成工作。执行的结果,正如王世贞所说:“号令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2】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以当时的通讯,万里之外肯定没办法早上下的政令,晚上就收到的。由此可见,考成法的执行极有成效。问题是,能制止议论吗?

当然不能。

考成法的施行,使权力集中于内阁,同时也限制了监察权的独立性,不管御史还是给事中,都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象以往那样自由的批判政治。对科道官员来讲,这是内阁的独裁,是对政治批判的压制,言论的反扑当然不会停止,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自考成法施行以来,数不清的上疏,从各个角度进行非难,包括对制度的质疑,执行的方式,最大的意见,当然是压制言论,使天下失去了公知。张居正对这些反对者也采取了高压措施,反对改革的,不断被罢迁。但是,言官们仍然冒着生命的危险继续上疏,反对改革的声浪,在一定层面上甚至已成为一时的风气,最奇葩的是张居正的门生也来凑这个热闹。刘台,浙江安福人,以门生弹劾座师,这在明代是第一例,刘台口口声声说为了天下公心破除师生情面弹劾张居正。实际呢?刘台在江陵当知县的时候,怂恿张居正的父亲张征明认领“荒地”三千顷,最后张居正写信回家要求老爷子退田;在辽东巡按的任上,刘台又因为越权上报辽东大捷,被张居正狠狠申斥。这种所谓的公心,严重激怒了张居正,刘台下狱。张居正也因此提出辞职,并仍然请求给刘台宽大的处理,但是刘台还是被流放并连坐其兄弟。很巧合的是,刘台后来因事故死亡,竟跟张居正病死是同一天。

万历五年九月十三,张居正的爹张文明死了。二十五日,张居正在北京接到讣闻。按规定,明朝官员在父亲去世的时候,都应该解职在家守孝丁忧,为期三年(虚数,实际是不计闰的二十七个月)。问题是,此时离职,内阁这一摊子事交给谁?张居正当国五年多,已经把国家治理的安定承平,政府高效运作。内阁的吕调阳老实勤勉,但并无远大的抱负;张四维颇有才气,却资历尚浅;徐阶已经七十五岁,高拱也不可能回来了。这个时候,真没什么人可以象张居正那样,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保持政府的高效运作,哪怕就是暂时的。且不说国事如此,就是内宫中的孤儿寡母,一旦离开张居正,也就失去了主心骨,碰到点事,连个拿主意的都没有。

倒是有一个办法是可以解决,那就是夺情。夺情就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由皇帝出面阻止大臣回家丁忧,毕竟丁忧只不过是家事,大不过国事,明朝以前也有数次夺情的先例。譬如成化二年,朱见深已经二十一岁,国无大事,首辅李贤并不是非留不可,也照样夺情。麻烦就麻烦在,张居正此时已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明朝又以孝治天下,敢于说话的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次能理直气壮的让张居正去职的机会。

这个道理,张居正知道,冯保知道,后宫的太后皇帝也知道,朝臣们更知道。朱翊钧下旨夺情,不许张居正回家守制;再请,仍然不许;三请,还是不许。朱翊钧此时虽然年少,可他是张居正的亲传弟子,岂能不知恩师的为难之处。夺情事起之初,还是有人象御史曾士楚,给事中陈三谟,都上疏请留张居正,但是吏部尚书张瀚坚决反对,并不断从中作梗。朱翊钧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勒令张瀚退休。张居正也马上推荐王国光替补吏部尚书,并提请夺俸守制。就是事情仍然继续办,但是不领工资,而且不参加吉庆喜事活动,另外,请假次年回乡葬父。朱翊钧一概同意,只要能把张先生留下,咋都行。

但是,这根本没算完,甚至只是开始。首先反对的是张居正的门生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上疏请求让张居正回家奔丧葬父。而且,丫不仅上疏,完了还把疏本先拿给张居正看。第二天,还是张居正的门生,翰林院检讨赵用贤上疏持同样的意见。第三天,张居正的同乡刑部员外郎艾穆与主事沈思孝又联名上疏,内容进了一步,要求张居正回家守制。实际上,这时候上疏请留张居正的奏疏更多,但是为什么唱反调的都是他的门生、同乡呢?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刘台、傅应祯就是榜样,他们虽然都因为弹劾张居正没得到好下场,却留下一时的盛名。别的什么人说话,那不过是政见不同而已,没多大意义。身为门生、同乡,敢于反对自己的恩师座主,这是一个赚名声的好机会,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座师也是。很遗憾的是,这一科的门生里,几乎没有出现有出息的人物。这种行为,少年朱翊钧当然不能原谅,下旨廷杖!廷杖是会死人的,翰林院的同僚们都上疏解救,无果。新科状元沈懋学写信给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请他说情,一连三封信,张嗣修不敢说。

张居正此时内心的苦楚,又有谁懂?尚书马自强到张居正的家里求救,张居正跪着说:“你饶了我吧,你饶了我吧。”学士王锡爵约齐十几位翰林院同僚,拜访张居正,不见。王锡爵奔到孝闱前向张居正劝解,请他解救吴中行几人。张居正匍匐跪地,找着刀子直喊,“你杀了我吧,你杀了我吧。”王锡爵吓坏了。【3】张居正数年来所承受的责难非议,一下子暴发了出来。张居正是不求名利的,如果求名,此时放弃职位,回家丁忧,最为人臣楷模;如果为利,他根本不用提出辞俸。贪恋名位也许是一个说法,但是以张居正今时今日是的声望,以朱翊钧对他的依赖,就算他离职三年,这个名位又有谁能与争?如果再细心想一想就知道,廷杖有出人命的可能,但是留情与否,全凭人为。如果真打死了人,岂不是更有损张居正的名声,事情越来越弹压不下去了吗?这中间的关窍,少年冲动的朱翊钧可能不太明白,主持行刑的冯保会不懂吗?这些翰林们难道不懂?这是一个根本死不了人的廷杖,是一个以流血换取名气的政治做秀。之所以浩浩荡荡的前来求情,无非是换一种方式希冀张居正作出让步而已。张居正也是人,与高拱一样,虽为首辅,却并不是真的那么有宰相肚。

廷杖终于执行了,吴中行、赵用贤杖六十,杖毕拖出长安门,再抬出北京。艾穆、沈思孝更惨,杖八十后,再加镣梏收监三日,而后艾穆遣戍凉州,沈思孝遣戍神电卫。在看完这四个人血流满地的时候,万历五年的新科进士,刑部观政邹元标又上了一疏,依然坚持让张居正回家丁忧的主张。这摆明了是一份讨打的奏疏,开篇首句就是“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太甚。”以一个新科进士就敢指责张居正的学术志向,最后的结论是张居正“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4】奏疏上去两天,毫无意外的,邹元标被廷杖八十,谪戍都匀卫。这三个挨了板子并且遣戍的人,在张居正死后很快就复官。邹元标被打坏了腿,天启朝官至左都御史,又极力主张恢复张居正原官。好正直!可是回头一想,邹元标此时不过是一个新科进士观政,名列三甲第129名,如果不上赶着挨这顿板子,仅凭他的学问和官场的苦熬苦扯,他官至后来的七卿之列的可能性有多大?邹元标不过是正直的比较恰到时候罢了。

【1】华亭陈子龙卧子辑·《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三百二十四·张文忠公集一(疏)◆《陈六事疏》。

【2】-明-王世贞撰《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七;-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张公居正传(王世贞)。

【3】《明史纪事本未》卷六十一,江陵柄政;《明通鉴》纪六十六,万历五年。

【4】转引自朱东润《张居正大传》。

同类推荐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书写近代高道李真果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传主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巫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从一个复仇的少年成为修真传道、悬壶济世的智者。他常以侠道的形象出现,一个真正的道士下山。
  • 三国之纵横天下

    三国之纵横天下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一次意外回到了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末年,从此走上了与三国的牛人们争霸的道路。收名将,揽贤才,结识三国美人,陈锋利用现代知识打造出一支铁血锐兵纵横天下!轻度yy有益健康,敬请关注《三国之纵横天下》。
  • 三国征战系统

    三国征战系统

    宅男袁飞在玩三国游戏时穿越了,穿越到三国,成了袁术的嫡长子袁耀,恰逢袁术称帝,被曹操评为“冢中枯骨”难道自己理死期也不远了吗?在这个战乱不休,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他却骄傲的笑道:武将?谋士?在召唤征战系统中,哥从来都不缺。李元霸怒斗吕布孙斌智斗郭嘉曹操你有虎豹骑、先登死士、大戟士、陷阵营刘备你有白马义从、西凉铁骑、无当飞军不怕!在孤的军神白起面前全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携带征战系统的他,开始他的三国征战之旅
  • 司马懿

    司马懿

    著者彭钦立告知读者,这本书并非一般普通消遣类读物,它既是一本描写中国古人司马懿的励志经典,也是一本成功宝典、谋略秘籍;对求知立志、为人处世、求职创业、加官晋职,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极有参考价值。本书的书写手法,适合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以此书为范本,可省去编导很多精力。本书描述了三国时期旷世奇才、济世栋梁司马懿,一生受到枭雄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大将军曹爽等人,猜忌、压制、排挤,多次受到生命威胁,得不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司马懿在复杂曲折的人生经历中,如何体悟人生、对待人生?如何巧于应对、施展才华、谋取立身之地?如何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巧妙利用矛盾、维持矛盾、化解矛盾?如何悄然崛起、奋起还击、走向曹魏权力中心?如何教育子孙,最终走向成功的呢?本书的主人公司马懿以惊人之忍耐力、顽强之意志、高超之智慧、超群之谋略、卓越之才华,巧妙地利用并维持了诸葛亮、曹魏、自身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自己渐渐从尴尬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一步步走向曹魏权力中心,掌握了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既是三国后期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也是西晋的重要奠基人。
  •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当那场陈年阴谋的帷幕被缓缓拉开,固守多年的观想被颠覆;在乱世之间与手足兄弟尔虞我诈只为那盛世权谋;当帷幕落下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是少了那么些人又多了聊聊却足以慰藉他的罢了!携子之手并肩前行,一切都还是旧时的模样!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之颜如舜华

    重生娱乐圈之颜如舜华

    她叫李木子,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这个名字,这让她有了一些安慰,也有一丝庆幸。前世的她是近亲生子,她的父母是亲兄妹,由于一个意外他们相结合,待真相大白时却导致了人伦悲剧,当得知父母是亲兄妹后,祖父祖母因为受不了打击而下毒毒死全家,并且一把火烧光了所有,李木子由于读寄宿学校,所以才躲过一劫,而她却也失去世界上最亲的人。这一世的她是一个落魄千金,曾经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恩爱的父母,有温柔体贴的男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啊,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不会有到不了的明天的。
  • 霸道总裁的小娇妻慢慢吃

    霸道总裁的小娇妻慢慢吃

    他是尊贵的莫家继承人,不仅帅,而且多金。她只是一个没有人要的孤儿被洛家人收养,却过着艰辛的日子。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睡了莫少。引出了多少的谜底?
  • 豪门小媳妇

    豪门小媳妇

    她才刚准备展开多彩多姿的留学生活,老爸就来了一个电话命令她回家,否则就要冻结她的账户!没想到更惨的还在后头,爷爷竟逗她嫁给素示谋面的杜家少爷。嫁入豪门的生活还真不是人过的,可她才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但他居然敢嘲笑她缺乏谋生能力,她就出去找工作赚钱摆脱他……
  • 驱魔小娇妻:帅鬼老公找上门

    驱魔小娇妻:帅鬼老公找上门

    阴阳师这东西,做起来真不容易,长了个阴阳眼,每天都要遇上各路鬼怪,收入不稳定,搞不好连盒饭钱都没得喽,我容易吗我。苏晴,苏家第十七任嫡系阴阳师,抓鬼驱魔,撒娇卖萌,简直无所不能。在阴阳师这条道路上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阴阳两界都要让她三分……可是……谁能能告诉她,这个天天死缠着她,赖在她家不走,还扬言要做她老公的帅鬼到底怎么回事?!原来不是只小鬼头吗???“你到底走不走?!”某女死瞪着床上的某只自大狂妄的帅鬼。“娘子,你要赶我走吗?你不要我了吗?嘤嘤嘤……”某鬼做怨妇状,满怀哀怨的看着苏晴。苏晴无力望苍天,怎么会这样?!
  • 生活不是命运

    生活不是命运

    从普通人的视角,以普通人在企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角色变化,以及各为主角在企业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反思在人生道路上应当如何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此唤起读者关于生活是否应当遵从所谓“命运”的思考,进而鼓励读者认真生活、努力生活。
  • 暗之瞳

    暗之瞳

    一段非正常的,或许是恋爱故事。在所有的秘密都无所遁形的时候,是否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

    本书主要介绍手雷、水雷、鱼雷等雷的制造、分类、特征、应用等基础知识。
  • 总裁的喜人娇妻

    总裁的喜人娇妻

    ?她叫苏倩今年18岁,中专勉勉强强考上了二本,她很普通,没有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令人羡慕的小脸,也没有所有女主角一样善良的心,她和所有人一样会善良也会自私。他叫顾无寒顾氏集团的继承人29岁,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他向来什么都不缺,却只缺夏天叶这个女人。他多金滥情。
  • 战破星河

    战破星河

    麒麟守门、白虎看家、朱雀打鸣、玄武下蛋,村里鱼塘内还养着两条自称本王乃真龙的鱼鳅。这是隐匿于无尽莽荒中,一个与世隔绝,来历成谜的低调古村。此地民风淳朴,人人安居乐业,但因为太古久远的誓言,一个“可爱”的熊孩子来到了村中,就此惹得鸡鸣狗跳,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夏流:“无赖是我的雅号,无耻是我的别称,下流是我的本名亦是我毕生的追求。我就是我,非同一般的夏(下)流!”
  • 七彩倚天路

    七彩倚天路

    一朝误遁歧世,走遍世间之路,偿遍冷暖之苦,只为红尘俗世一席栖身之路,茫茫天崖,孤身独闯,靠的是运气,还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