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5200000017

第17章 东学党之乱

1894年2月,朝鲜全罗道爆发了以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打出“排斥洋倭、征讨贪官污吏、还我民生”的旗帜,数月间发展到数万人,腐朽的朝鲜王朝无力镇压,于是朝鲜政府派出代表向清政府驻朝鲜代表——总理交涉通商大臣袁世凯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

朝鲜,袁世凯府邸。

“袁大人,你可得救救朝鲜国啊!”闵泳骏说道。闵泳骏,朝鲜王朝的首辅大臣,是朝鲜第一家族闵氏家族的一员。

袁世凯看见闵泳骏着急的样子,无奈的说道:“闵大人,贵国如今的局势确实非常严峻,前景令人堪忧。”袁世凯,字慰亭,河南项城人。袁世凯自从得到李鸿章的提拔,当上总理交涉通商大臣后,一直在尽力干涉朝鲜的朝政,尽力维护中国与朝鲜的藩属国关系。

闵泳骏见袁世凯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中国与朝鲜历代都是藩属国关系,唇亡齿寒,如今朝鲜有难,几乎危及朝鲜王朝的安危,身为‘上国’的中国,不能坐视不管的,老夫在这全仰仗袁大人了。”

袁世凯说道:“这个好说,不过前几天洪招讨使去镇压东学党人,听说失败了。”

闵泳骏老脸一红,说道:“洪启薰就是个废物,仗还没有打,就临阵脱逃了。”

“难道贵国就没有其他可用的将才了吗?”袁世凯这一问实则嘲讽。

闵泳骏哪会听不出来,他辩驳道:“朝鲜王朝有许多将才,可是现在许多大臣反对与东学党人作战,非要搞什么招抚,因此造成现在这样的尴尬局面。”

袁世凯说道:“好了,闵大人,这件事我会上报给李中堂的,由他来裁决。”

闵泳骏命人搬来一箱金子,对袁世凯说道:“有劳袁大人费心,这些是小小意思。”

袁世凯故意没瞧见那一箱金子,对他说道:“行了,就交给我吧。”

北京,李府。

李鸿章手里拿着袁世凯发来的的电报,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走着。电报上说:“如今朝鲜王朝受到东学党人的威胁,危在旦夕,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上国’体面,中国不能坐视不管,况且朝鲜政府已经派人与我联系,希望我国能出兵援助,如果不答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他们有可能求助于日本,那时置中国于何地,望大人裁决。“李鸿章接到袁世凯的来电后,心事重重,他担忧甚多,他担心如果清政府派兵支援朝鲜,日本国也极有可能出兵。他命人给袁世凯回了一份电报,电报上说让袁世凯查明日本国是否有出兵意向,然后再做出决定。

朝鲜,王城。

朝廷各班大臣纷纷上奏高宗李熙,说:“皇上啊,近日全国局势十分紧迫,东学党只有几千人的时候,朝廷的讨伐军队可以剿灭,可此时东学党人发展到几万人,犹如熊熊烈火,一发不可收拾,目前朝廷的军队无法与之抗衡,唯一的办法就是朝廷劝说招安归顺。”

首辅大臣闵泳骏在一旁冷笑,说道:“招安归顺?你以为东学党人那么好骗,他们现在还会听朝廷的话吗?”

主张招安的大臣们说:“东学党人之所以起义,是因为有贪官污吏的存在,依臣等看,只有把贪官污吏都绳之于法,以泄民愤,乱民便可一朝而散。”

那些大臣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闵泳骏,好像闵泳骏就是他们口中的贪官污吏。

闵泳骏反驳道:“你等不许胡说八道,在我朝高宗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哪里有什么贪官污吏,我看诸位大臣招安之说,只能是姑息养奸,壮大乱民声威。陛下,你若真是想要平定乱局,应立即向清政府借兵剿灭乱民。”

诸大臣抗议道:“陛下,不能把朝政交到别国的手里啊!”

朝鲜高宗李熙生性懦弱,面对群臣的争议,他无法裁决,他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说道:“刚才爱卿们的言论都有一定道理,有你们这帮忠君爱国之臣在朕身边,朕很是欣慰。经过一番思索后,朕决定对东学党人先实行‘招抚’政策,如果东学党人一意孤行,非要推翻朕这李氏王朝,那朕只能发出公文请求清政府的援助。就这样决定了,诸臣不必再议。”

闵泳骏喊道:“皇上…”

1894年5月,东学党人没有接受朝廷的招抚,反而乘胜占领了全州府,各地起义风生水起,纷纷北上,意欲总攻京城。高宗李熙大惊失色,急忙接受了闵泳骏的建议,在请求清政府援助的公文上签了字,送到了袁世凯的府邸。而袁世凯在接到李鸿章的电报后,他开始关注日本驻朝鲜公使衫村睿的的动向。与此同时,衫村睿也十分关注清政府的态度。

袁世凯府邸。

衫村睿亲自拜访袁世凯,双方围绕朝鲜借兵一事谈了将近三个小时。

袁世凯说道:“眼下要想维持东洋和平,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朝鲜之乱。如今东学党人实力强大,朝鲜李氏王朝无力镇压,于是他们请求我国政府出兵镇压,这是朝鲜高宗刚刚送来的求助公文。”

衫村睿看着袁世凯手中的公文,他故作试探的说道:“贵国出兵,那我国也不能不出兵,真是令人为难啊。”

袁世凯听后,脸色大变,他说道:“衫村公使此话何意,贵国为什么也要出兵?”

衫村睿笑着说:“为了保护我公使馆和住在朝鲜的居民。”

袁世凯保证说:“衫村公使,请你放心,我国援兵是为了镇压乱兵,丝毫不会危及贵国人民的安全,所以贵国无需出兵。”

衫村睿说道:“朝鲜政府自己都不能镇压乱兵,还要向外国借兵,那我国人民依靠外国兵保护岂能安心。”

袁世凯没料到衫村睿如此固执,他说道:“衫村公使,你知道贵国这么做的后果吗?如果贵国出兵,就会招来其他外国军队进入京城,这是祸乱之端,我想朝鲜的皇帝断然不会同意的。”

衫村睿见袁世凯情绪激动,大笑道:“哈哈哈,袁大人,我是和你开玩笑的,我国没有得到朝鲜政府的邀请,怎么会贸然出兵呢?”

袁世凯见衫村睿态度突然转变,有些反应不过来,他说道:“原来衫村公使这么幽默,确实吓着袁某了。”

衫村睿之所以转变态度,是为了消除袁世凯的警觉,在衫村睿看来,袁世凯这个人表面上正人君子,实际上包藏野心,他想通过朝鲜事件为自己加官进爵。

当晚,袁世凯立即电告李鸿章,并把他与衫村睿的谈话情况全部做了报告,袁世凯特意强调:日本即使出兵,也只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公使馆和居民,对清政府出兵不会构成威胁。李鸿章赞同袁世凯的建议,决定派兵入朝。

同时,衫村睿接到清政府出兵的消息后,急忙电报东京。说:清政府已经出兵援朝,要求日本政府也迅速派遣军队进驻朝鲜。日本政府接到电报后,根据临时内阁会议迅速作作出出兵议案,决定抢先完成在朝鲜的军事部署。

在李氏王朝的国土上,眼看一场新的战争即将爆发。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朝去败国

    回到明朝去败国

    别人败家,我败国!别人带着逆天的系统穿越,我带的竟然是一低配的“听说读写”渣系统!坑爹呀,都穿越到明朝了,还特么要学英语?苍天啊,我只是一败家小混混,本想重新做人,你为什么要让我穿越成无敌昏君朱厚照呀(啊,啊,啊……),而且还一天不败国,立即死翘翘!!!罢鸟,罢鸟,哭闹没用。让唐伯虎办报纸,李时珍开连锁药店,“八虎”当跳梁小丑,宁王出演最佳反派,至于王阳明这样文武兼备的神级人物,闲着真是太可惜了,咬咬牙,还是我来干坏事,他来背黑锅吧……我的座右铭是:“没有最昏,只有更昏!不败了大明朝,怎么开创一个全新的帝国?”(轻松搞笑爽文,不虐主,会尽量考据,不喜勿喷。另名下有三国争霸文《虎豹骑》,感兴趣可订阅支持,拜谢!)
  • 不想当皇上的小王爷

    不想当皇上的小王爷

    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了小王爷。他励志当个有钱的小王子,不爱权利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带着种植空间去三国

    带着种植空间去三国

    孤儿院出来的大学生孙道临带着种植养殖空间到三国争霸天下而这只是个起点群号为566093463不太监
热门推荐
  • 光绪之治

    光绪之治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晚晴成为了光绪皇帝,作者并不是清奴,作者只是希望通过一个现代人改变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让中华名族少受一些罪。文中主角没有金手指,也没有超能力,主角要想改变自己及历史的命运必须通过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作者是第一次写书,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担当。
  • 八度空间

    八度空间

    赵村东头有一片高低不平的空地,由于种不了地,所以也不知什么时候村里面习惯地把死了的人都埋在那里,久而久之,大伙儿都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叫“乱坟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那些年,不会忘记

    那些年,不会忘记

    青春,总会有人给你几次难忘,让你刻骨铭心,那些故事就像伤一样,好了却留下了疤
  • 流浪的心灵

    流浪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那么些故事,或长或短;那么些思索,或深或浅……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超农王小宝

    超农王小宝

    村花曾柔柔问喜欢她不?王小宝说喜欢。寡妇陈美娇问啥时候再来过夜?王小宝说有时间就去!嫂子林小翠问你的傻子哥哥那里是不是有毛病?王小宝说这要问你自己。城里的陈白露小姐问你咋运气那么好呢?挣个钱跟玩似的的。王小宝说那不是玩,那是上天的可怜。.....
  • 回到地球修真

    回到地球修真

    “如果有个机会让你回到地球,你会回去吗?”“我这一万年来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回地球!”“可这里有你的爱人,你的朋友,有你的一切...”
  • 南京秘境之鬼血泣

    南京秘境之鬼血泣

    二十年前,考古队在南京江宁的方山发掘出一只三龙鼎,鼎上的铭文里藏着一个千古秘密。当夜,疑惑歹徒闯入考古队营地,杀死知道秘密的所有人,抢走宝鼎。意外的是,进墓的人都中了墓中的毒咒,永受折磨。二十年后,一个考古队员的后人葛正,因精通风水五行,无意间卷入了命运的漩涡......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