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1500000113

第113章 董昭

淳于琼等又经过几日的奔波,终于到了定陶县,定陶县是济阴郡的郡治所在。

到了定陶县,淳于琼还是如往日一样,将张任等留在了城外,自己带着程秉、典韦、昌郗道城里去拜访董昭。

董昭刚被被举为孝廉,所以淳于琼等很容易就找到了董昭的家。董家也是济阴郡的大家族,据说还是董仲舒的旁亲,所以其势力在整个济阴都很大,这从董家的府邸就可以看出。董家的府邸位于城东的正中央,占地约二十多亩,外面是高高的围墙围着,围墙有大约一仗高,将董府裹得严严实实。董家的大门是两块朱红的大木做成,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敦厚的感觉,显得很有气势。

淳于琼等打得门口,昌郗刚敲了两下门,就见侧门打开,一个中年男仆弹出投来,看了看淳于琼等,对昌郗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昌郗回答道:“大哥,请问董昭董公仁在家吗?颖川淳于琼前来拜访。”

男仆答了句:“你们等一下,我去给我们大公子通报一下。”说完,就关上侧门走了。

不一会,董府的大门一下子打了开来,只见男仆的后面跟着两位青年男子,其中一位外表清瘦,脸上留着山阳胡子,另一位更加年轻,稍微有些强壮,下巴只有几根绒毛。

山羊胡子青年走到门口,向淳于琼等拱手问道:“请问哪位是淳于琼先生,我乃董昭也。”

淳于琼微笑着走上前,向董昭行礼道:“在下颖川淳于琼,冒昧来访,还请公仁兄见谅!”

董昭一把将淳于琼给扶起,道:“淳于琼先生能到访,实在是我董昭的荣幸啊。”

淳于琼笑道:“小弟久闻公仁兄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小弟的福气啊。”

董昭连忙摆手,道:“先生客气了。”

淳于琼指着绒毛青年,笑着问道:“公仁兄,想必这位乃是公仁兄的弟弟董访吧?”

董访忙对淳于琼行礼道:“正是在下,见过先生。我的字为公义,还请先生直呼我公义。”

淳于琼回礼道:“公义兄客气了。”

然后指着典韦等,介绍道:“两位兄长,这位是陈留典韦,这位是汝南程秉,这位是泰山昌郗。”

典韦等上前对董昭和董访行礼道:“两位兄长,幸会幸会。”

董昭和董访连忙回礼道:“早就听说三位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典韦等忙谦虚:“客气了,客气了。”

董昭笑道:“各位贵客,还请先进府,我们进府再聊。”

淳于琼笑道:“那是,公仁兄、公义兄请。”

重昭笑着道:“请!”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

董昭将淳于琼等迎到了大厅,早有仆人给大家上了水。

这个时代还没有茶叶出现,也没有开水一说,所以一般有客人拜访,要么是上冷水,要么是上酒水,用以待客。

待得大家坐定,董昭对淳于琼道:“据说先生一路从东莱过来,每到一处都是当地的一大盛事。前两天刚听说先生经过东郡,以为先生直接过陈留,会颖川了,以为没有机会见到先生了,还在和公义感叹,不能见先生一面,甚为遗憾啊,没有想到先生居然到了济阴,实在是让我们兄弟俩欣喜不已啊。”

程秉笑道:“公仁兄,公义兄,先生就是为了来见一见你们两位,才绕了一个大圈,从济阴而过,然后回陈留。”

董昭和董访的脸上写满了惊奇,忙站起身,对淳于琼行礼,董昭道:“先生专程绕路来看我们兄弟俩,实在是让我们兄弟受宠若惊啊,让先生饶了这么一大截路,车马劳顿,实在是我们兄弟的罪过啊。”

淳于琼站起身,回礼道:“公仁兄,公义兄,两位客气了。我早就听闻两位大名,早就想与两位见面,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刚好前几天,我们在东郡见过了陈公台和程仲德两位,他们对两位推崇不已,所以我们乃决定,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机会,于是冒昧来访,还请两位原谅啊。”

董昭笑道:“先生客气了,能让先生专门来此相见,实在是我们兄弟的不是啊,先生只需派一人通知,那么我们兄弟俩自然会去与先生见面。”

淳于琼摆摆手,道:“两位兄长都乃大才,怎么能让两位兄长跑一趟呢。”

董昭笑道:“我们两兄弟些许才名,糊弄一下别人还是可以得,但是在先生面前,那可正如先生所说的班门弄斧啊。”

淳于琼笑道:“公仁兄谦虚了啊。”

董昭笑道:“先生大名,自八年前就已经传扬天下了,今年先生出山以后,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先生英名,实在是让大家看都了另一个先生啊,现在的先生留名天下,已经不再只是一些诗文了,先生的雄心壮志,先生的仁爱之心,先生的为政之道,先生宽广胸襟,等等等等,无不是让我等佩服不已啊。”

淳于琼笑道:“公仁兄太客气了,此乃虚名而已,以后想有成就,还是需要去落实啊。”

董昭道:“这就是先生诗文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淳于琼呵呵笑道:”公仁兄有心了。”

董昭道:“陈公台和程仲德两位乃是有大才之辈,先生这次与其交流,不知感觉如何?”

淳于琼道:“陈公台和程仲德真乃大才,他们对于时局的看法真是让我等佩服不已啊!”

董昭听了,来了兴趣,道:“先生可否告诉一二啊。”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十年之内,必有大乱!”

董昭听了,眼睛闪过一丝精光,道:“先生如何看啊?”

淳于琼笑道:“十年之内,必有大乱;二十年之内,群雄并起;三十年之内,形成僵持;百年之内,分久必合;三百年之内,合久必分。”

董昭和董访听了,心中一阵震惊,以董昭的才华,要看到十年之内乱世降至,那么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要将十年之后,二十年、三十年、百年、三百年,这可是董昭从来没有想过的啊。他们以前只是听说过淳于琼的才华,但是那些也仅仅是道听途说而已,现在这些话他们亲口从淳于琼口里听到,无不震惊、惊叹不已。

董昭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道:“那么,先生准备如何自处。”

淳于琼笑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董昭心中一震,道:“先生也准备在二十年后,分得一杯羹吗?”

淳于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董昭心里一阵疑惑,问道:“先生何以点头又摇头。”

淳于琼微微一笑,道:“不瞒公仁兄,小弟刚才说道天下大势,乃是没有小弟参与的天下大势。这天下大势,一旦有了小弟参与,将会完全改观。”

董昭看向淳于琼的眼神满是惊异,道:“先生参与后的天下大势将会如何?”

淳于琼还是一幅微笑的表情,道:“公仁兄,小弟一旦参与,那么可不仅仅是分得一杯羹的问题了。不是小弟张狂,即让老天将我带到了这个世上,自然是让小弟救万民于水火的,助华夏之繁荣的,所以,小弟定当不会推辞自己身上的责任。”

董昭和董访对视一眼,眼中满满的热火。

淳于琼观察了一下董昭和董访的表情,心中有底了,继续道:“所以,不瞒两位兄长,小弟只忠于我华夏民族,只忠于我大汉百姓,所做所为,全部以此为出发点。”

董昭问道:“那么,先生,大汉如何呢?”

淳于琼陈声,道:“大汉,不是刘家之大汉,大汉乃百姓之大汉,大汉乃华夏之大汉,所以,大汉有明君出现,那么我淳于琼拼死性命,也要做一能臣,但是大汉无明君,还不管我华夏之继存,不管万民之生死,那么我淳于琼则准备奋起抗争,为天下万民换一个朗朗乾坤,富足安康。”

董昭和董访听了,满脸都是惊愕,但是董昭惊愕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兴奋、一点向往、一种欢畅。

董昭继续问道:“请问先生,你将如何看待万民。”

淳于琼笑道:“很简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董昭拍掌笑道:“好比喻,实在是好比喻。那么请问先生,如何对待世家大族。”

淳于琼笑道::“扶持一批,拉拢一批,不管一批,杀一批。”

董昭心中满是热火,道:“先生就不怕世家大族群起而攻之吗?”

淳于琼笑道:“群起而攻之,大汉成也在世家,其败亡也必然是世家大族所赐。董昭兄亦为世家大族之人,亦懂得世家大族什么最重要,不用我说,家族利益最重要,等群雄并起的时候,世家必须做出选择,站好队,一部分世家借势而起,一部分世家选择不同势力依附,而再这场大变局中,想要明哲保身的世家,我估计只有思路一条。因此,我分而化之,再加上那么多世家也分而化之,公仁兄,你觉得我会怕世家大族群起而攻之吗?”

董昭笑了笑,道:“先生果然不凡,实在是让我佩服不已啊。只是先生,您现在无权无势,如何能够一展平生所愿啊。”

淳于琼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自有名利之手段,怎么可能会换不回权势呢。”

董昭微笑着道:“先生这样一说,倒是真的不用担心权势问题啊,先生的名和利,轻轻一拨,就能为先生带来先生所需要的权势。只是先生,如此对我们兄弟俩说,难道就不怕我们兄弟两会去报官吗?”

同类推荐
  •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在抗战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别挺进入斩队,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
  • 乌巷惊雄记

    乌巷惊雄记

    天下战乱再起,北蛮完成统一,赤沙帝国韬光养晦,万里冰原隐忍待发,中陆五国,群雄并起。乱世中英雄横空出世,人心中小丑粉墨登场。
  • 幽王日记

    幽王日记

    长生可会长乐?信史可否尽信?九鼎究竟流失于何处?传国玉玺到底落于谁手?几千年来,那些被世俗褒贬不一却被历史铭记的先人们,有多少人依然活在这个世界?如果你想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又做过什么?所有的解答,尽在这本纵横千年国史的《幽王日记》。
  • 红玉珊瑚

    红玉珊瑚

    这是一个以杭州真实的历史山川名胜为舞台、以历史上一些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为背景,力图以悬念与曲折吸引人的故事。明朝正德年间,浙江镇守府参随杨春堂,因怀恨塘栖镇秀才宁世荣带头状告自己强索贿赂、打死人命,便诬说宁家藏有七尺长的红玉珊瑚。镇守太监毕真为宁王宸濠即将谋叛准备成功后的进献搜罗奇珍异宝,因此便指派他前往宁家索取。因而,他就以“有宝不献”的罪名,逮走了宁世荣的爹娘。。。
  • 雍朝迷案

    雍朝迷案

    大清雍正年间,朝堂动荡,江湖纷乱,山西押解西北大营的帑银十五万两被劫,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震怒,山西官场板荡。晋省捕头黄天霸奋力追缴税银,却诸多不顺。而这些只是朝政不宁的延伸,雍朝中叶的各方政治势力、江湖人物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绚丽吊诡的人间大剧……
热门推荐
  • 薄情书

    薄情书

    四国建安年间,虽天下昌定,但蝗灾患处,流寇孳生。建安一十四年,天北现赤者如席,长十余丈,或曰赤气,或曰天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见妖星祸国,落于东南。在东之南,有古国东麟。日蚀者,月往蔽之。三荒六界,镇魂碑裂,亡灵渊出,妖魔现世。九州列土,风雨欲来。……
  • 仙域时代

    仙域时代

    天地大变,灵气消散,故老相传的修炼体系湮灭后,以道气为基的丹师体系能否成仙得道,完成数个纪元无人能够完成的盛事?无名小辈黑起,一次意外,发现自己血液异变,寿元只剩仅仅十年,也由此,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得以屹立在强者林立的蛮荒异域,跻身于黄金城池巅峰,当他登临巅峰,俯瞰大陆之时,是否已为真仙?......黑起横眉倒竖,荡尽剑上血:我不是杀神,我只杀仙!
  • 透视小医师

    透视小医师

    山村一介少年不服命运,一路逆袭当清纯校花、温柔甜美的空姐、霸气的御姐以及各种野花一拥而上的时候,“你们别这样啊……”
  • 我为独孤

    我为独孤

    昆仑剑宗,蜀山道统,鼎剑无双,金刚怒目,东海武帝
  • 毒妃若粟

    毒妃若粟

    她卿若粟是东朝丞相的庶女,天下人皆看不起的废材,可又谁知道她软弱无能,装疯卖傻只是为了寻一隅之地得以安放自己的心,她一双巧手却能辨识与解这世间万般毒,本清心避世,奈何长姐一朝逃婚,她代姐成亲,嫁给这天下人皆惧怕的宸王褚子御。都说皇宫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那王府又能比它干净多少,她步步忍让,终是受尽万般苦痛,一心为善却还是被他们冠上毒妇的恶名,既是如此,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凡是曾欺过她的人,她就十倍百倍地让他们偿还她昔日所受之痛。卿若粟:都笑我负天下人,可又是谁负了我
  • 幻世尘浮

    幻世尘浮

    一场惊天之战,血染八方,屠戮千里,睡梦中的任若飞因大战中的诅咒而被席卷了全部,沦落成了废人,一场诡异的阴谋促使其逆天崛起...
  • 六御神君

    六御神君

    一个喜欢美女师傅的宅男逆袭的老套故事!一个意外卷入苍生大局的宅男成就六御神君的传说!天有六御,帝御六极。凝练七魄,魂御九天。修炼境界:轮脉境、气海境、灵照境、金丹境、天象境。注:主角天生带满级摘星抓奶手天赋,正人君子和卫道士勿入。
  • 魔都风云记

    魔都风云记

    此生不信鬼,万世不封魔。能笑对万千险阻,因有掌中青锋剑。一剑敌胆寒,一剑摧城破。一剑斩沧澜,一剑耀霜天。心有谊而行无畏,武者执剑行,义者挽剑歌。一碗烈酒穿喉入腹,不痛饮,难兄弟。侠肠义胆,百转千回,可为伊人潸然泪下?这一世,江山如画。但求诸君,伴我舞风云,安天下。
  • 默默地喜欢你

    默默地喜欢你

    初中暗恋…………………………………………
  • 至尊小地主

    至尊小地主

    “喂,陈大可,你到底爱不爱我。”“爱,我当然爱你。”“真的吗?”“真的,比真猪还真。”“可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你是不是已经开始不爱我了?”“怎么可能,宝贝,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