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8000000060

第60章 迁都洛阳引凤来(二)

送走了大太监剧鹏,王肃继续刚才的话题,说:“萧昭业是个好演员,却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君主。因父亲对他管束甚严,他表面上听话,背地里却巴不得老子早死,免得一天到晚看父亲铁板一块似的脸色。这家伙居然在江湖上寻找到一位善巫蛊邪术的巫婆杨娘,诅咒他老子早点归天,也是他老子阳寿该终,不几天,萧长懋果然一命黄泉。父亲的尸骨未寒,不孝子萧昭业急急忙忙搬进他老子居住的东宫,成了东宫的新主人,当上了皇位的继承人,他以为太子萧长懋是被杨巫婆的诅咒弄死的,为了早日登上帝位,他在萧颐面前假装孝顺谦恭,却巴不得老皇帝早死,他早登上皇帝的宝座,又请杨巫婆为萧颐设巫蛊牌位,诅咒皇帝。”

至诚至孝的拓跋宏听说逆子做出如此举动,气得咬牙,大叫:“这种不齿小人,真该诛夷九族!”王肃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如果萧昭业这样的家伙得势,圣上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整个南齐一朝,宗室不用,君臣见疑,外无良将,内乏能臣,奸佞当道,贤者避居。萧昭业信任的都是自小和他斗鸡走狗、****妇女的家伙,如茹法亮、吕文显等小人,对能臣王敬则、陈显达则深怀震主之忧,从不重用。由此而观,南齐一朝必是国祚短运,早晚必将自行灭亡。”

孝文帝虚心请教,问:“先生旁观者清,请指点我国内格局,可有失政之处?”王肃想了想,饮一口茶,说:“圣上和文明太后施行的六大改革,失政则没有,后继却乏力。比如炊而为饭,前面的烈焰已烧得饭食九成熟,此时若断炊烟,必然功亏一篑,满锅饮食都成夹生,人不能食,连猪狗都不闻。”一番话把拓跋宏说糊涂了,他极切地恳求说:“先生教我。”王肃把早已成竹在胸的方案一一说出:“比如说‘班禄’,百官按品秩高低得奉禄,这对于以前靠掠夺为生的百官来说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可是,这项改革看似公平,却掩盖着其实的不公平。县有贫富,赋税贡献有多少,交通有方便壅堵,工商物产有多寡贵贱,县令的俸禄也应因此而分为多寡三等;各州更是如此,有的地方繁荣富强,百事平和,坐地收钱;有的地处边塞,百姓啼饥号寒,不时还有掉脑袋的危险;君主让他去当个边疆的州牧,还不如让他去一个富县当县令过得惬意;有鉴于此,各州牧的奉禄更应分为上中下三品,更以州郡的平安祥和为考核的附加条件。再说‘三长法’吧。‘三长法’的根本目的是清查隐藏黑户,解除‘宗主督护’的藩篱,实际是扫除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为国家大厦的长治久安浇铸牢固的基石。但此法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邻长、里正应该在县属以下享受国家的奉禄,这种奉禄名义上不与官员的奉禄相冲突,可由地方财政补贴,使邻长、里正准官员化,真正摆脱‘宗主督护’的监控,纳入政府的监控视野之内(这就是后来居委会制度的雏型)。最值得探讨的是‘均田制’。随着迁都洛阳,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占领兼并的南方领土必然增多。北方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应该在户籍制度及改革的基础上,各县以实际人口实际田亩,预留一定的土地储备后,将田地按户均田,中央政府制定一条政策底线,户籍制度的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州郡,中央财政获益不多,这是以后地方政府拥兵自重,闹自治独立的祸根。户籍资料统一收入中央户部,各州郡县拥有户口底****财政根据户籍资料制定税赋、兵役、劳役。皇帝为了鼓舞人心,就近,应该对户籍改革来个全国普查,以显示改革成果。”

不知不觉中,这样的长谈,又是通宵达旦。这两个近三十岁的年轻人不知疲倦,又开始了竞日长谈。这时,王肃点出了孝文帝一切改革的核心部键:“圣主实行的这一系列改革,比如文化、礼仪、典章制度、音乐习俗的变革,都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统文脉,使国人臣服于我主,承认我主乃中华君王,而非蛮夷一隅藩王。然而,北人蛮夷习俗深厚,几千年来的习惯是:‘吃饭多半用手,唱歌多半靠吼,书写多半手抖,舞蹈多半是扭。’这样粗俗野蛮,很难和传统的中华文明接轨。若如此,仅有的几项改革还是不够的,还得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乃至风俗习惯各方面彻底扭转北人的陈规陋习。”

拓跋宏尽管两夜一天没有合眼了,仍然兴致勃勃,精力不减,诚恳地说:“愿闻其详。”王肃略一沉吟,追加一句:“若圣主不见罪微臣的荒唐,臣乃大胆放言。”拓跋宏说:“我们君臣畅谈,言者无罪。”王肃得了****令,这才放心大胆地说:“魏主龙兴一族,以土德为图腾,更名拓跋,但这拓跋二字,始终有悖于中华传统姓氏。您看先祖圣人尧帝,本伊祁,若流传至今仍姓伊祁,恐怕很难得到国人的追捧。后因迁徙到陶,以制作陶唐器皿出名,更姓为陶或唐两支,后人把他的先祖封为尧帝。圣主可能在此中得到启发吧。再说军事方面,仅仅改变坞壁主的地方武装,靠收罗他们的爪牙来拼凑国家的军队,这既不合兵法,也是很危险的事。荀况说:‘凡用兵攻战,关键在于使人民心意一致’。靠坞壁主的地方武装拼凑起来的军队,必然是一盘散沙,如果是一次以掠夺为终极目的战争,这样的散沙军队或许会勇敢杀敌,借以中饱私囊。如果不为掠夺而是上升到更高层面的集团战争,恐怕就没有人会为君王卖命了。所以荀子说:‘如果弓和箭不配套,那么就是后羿也不能射中远方的标的;如果皇帝驾车用的六匹马不协调,那么就是最善驶的造父也不能驾车达到远方;士兵和人民不归服,那么就是汤王和武王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善于使人民归服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以归服的人民子弟组建的军队,这才是君王的军队。文化上,拓跋部落没有自己的文字,近几十年创立学校、设立博士制度,成果显著,但还不够,中央政府要从各方面真心实意地依靠汉族知识分子,给他们权力,与中原名门望族真正结合,追捧他们的文化,膜拜图腾,也就是尊孔、祭孔、效孔。经济上,一个国家,没有货币流通,老是以物易物,这就是典型的蛮夷作风,必须建立自己的金融制度,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权真正控制在中央。另处,在服装、语言上实行配套的改革。若是,则一代英主的赫赫威名则传之不朽矣。”

孝文帝忍不住击掌赞叹:“爱卿所说的这些方案,朕已与李冲先生讨论过多次,只是担心这几步的步子是否迈得太大,太快,害怕为此栽筋斗。故尔迟迟未动。听君一席话,岂止胜读十年书。朕怎么就没早认识爱卿呢,以致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孝文帝一番相见恨晚的叹息后,拉着王肃的手,两人闪动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来到行宫,召见百官。

拓跋宏对文武大臣们说:“朕迁都洛阳犹如筑巢引凤,这不就引得有凤来仪,朕之得王肃,犹如汉昭烈帝之遇诸葛孔明,朕特封王卿为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赐爵开阳伯。”王肃跪伏在地,惶恐地说:“微臣前来投奔圣主,寸功未建,赐爵之位万死不敢受用。”孝文帝宣诏的时候,一看殿上众文武大臣愤愤然有不平之色,害怕一时不慎得罪了众大臣,赶紧说:“爱卿既然坚持不受,赐爵一事,暂不考虑。”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孝文帝如此重用一个叛逃来的年轻白面书生王肃,这使得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心中很是不满,他咚一声站出来说:“王将军刚从南方来,圣上就凭他灌了几口米汤就委以重任,只怕百官不服啊,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光靠嘴皮子卖钱的人,多半靠不住。他能够上阵杀敌,开疆拓土?”“是呀,”老臣穆亮也跟着起哄:“听说王大将军在军事上也很有一套,圣上何不给他一支军队,上阵杀敌,让我等见识见识。”孝文帝为难了,用眼睛征询王肃的意见。王肃自然清楚于烈二人的狼子之心,让这个南方来的降将去残杀昔日的袍泽兄弟,以此考验他的忠诚度。王肃不是绣花枕头,朗声说:“良臣上马杀敌,下马治民。微臣不才,愿效命疆场,鞍前马后追随圣主。”

孝文帝有心让王肃建功立业,以便委以重任,那样才能堵住在座老臣不服气的嘴巴。当即命令王肃募集兵勇,征战义阳(今河南新野),讨伐萧鸾,并赐与王肃便宜行事。“六品以下官佐听先擬用,投化之人五品以下先即优投”的特权。王肃在邺城周边地区招募敢死队员。因王俭、王肃父子的声望,应募勇士,从者如云。王肃从中挑选了一千五百名义勇军,稍加训练,即打着“平南将军”的旗号,一路疾行军,突袭义阳。临行之前,王肃以朋友的身分,分别给萧鸾和义阳司马刘春去信,让使者故意将信错投,来了个乱点鸳鸯谱。

萧鸾看了给刘春的信,刘春阅读了王肃给萧鸾的函,两人都认为对方要杀己投敌,互相猜疑,王肃大军甫一到达义阳,萧鸾上马迎战,就听见军中厮喊:“义阳司马刘春已打开城门,投降了北魏。”骑在战马上正待厮杀的萧鸾不辩真假,带着百名亲信官佐,弃城而逃。王肃攻心为上,此时又对义阳司马刘春喊话:“萧鸾已知你开城投降,你一个刘宋旧臣,难道还想成为南齐的忠臣。”刘春是刘宋王朝的故旧,不被萧氏集团看重,听了王肃的话,假戏真唱,开城投降。王肃兵不血刃,一战俘获义阳守敌一万五千人。捷报传到邺城,孝文帝为自己的知人善任而高兴,特派出散骑侍郎代表皇帝去前线慰问,赐给王肃骏马一匹,进号平南将军,都督豫州、东豫、东郢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王肃治理豫州,体恤百姓,很有政策水平,深得百姓爱戴。

同类推荐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云生深处

    云生深处

    生活给予我们许多值得回忆的东西。这些平淡的故事,常常进入我们的记忆当中。无论时光怎么样逝去,永难忘记!
  • 游龙戏唐

    游龙戏唐

    家徒四壁,还遇生死官司,陈子明表示大唐不是那么好混的!公主,我所欲也;权势,我所欲也,谁说不可兼得,陈子明一样都不想放过,为达成目标,陈子明开始了华丽丽的混唐生涯,且看他如何翻云覆雨,笑傲大唐……
  • 血染明末

    血染明末

    崇祯年,黑暗时代的开端。崇祯年,一个民族的脊梁被压弯。崇祯年,曾今让世界各国抱着自卑心态为之向往的国度,让他们仰望的天堂世界,变成了随意割取,侮辱的下等民族。崇祯年,有太多的遗憾。
  • 穿越百事通:明朝不可不知的历史细节

    穿越百事通:明朝不可不知的历史细节

    本书是一本讲解明朝史的历史普及类读物。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家庭”,主要介绍明朝皇族事迹,第二部分为“众阉群像”,主要介绍明朝一个特殊群体宦官的故事。第三部分为“君臣之间”,主要介绍了明朝君王和大臣间的特殊关系。第四个部分为“铁马冰河”,介绍了明朝的军事情况,军事将领等。第五个部分为“世态万千”,从明朝老百姓的角度观察明朝世情世态。
热门推荐
  • 傲行天下:醉江湖

    傲行天下:醉江湖

    我不过就是想离个家出个走,就出了车祸?!出了车祸也没什么,可是……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婴儿!还被扔在深山老林里!眨眨眼睛,没关系,起码坑了个便宜师傅!只是,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我不就是搬了个家,怎么有人天天往我被窝里钻!某女:你个大BT,你TM滚出去!老子不救你了!某男:没关系,我自己会救自己,来,给我抱抱!某女怒,扔枕头:滚出去!某男挑眉一笑,接住枕头:既然你热情相邀,那我就不客气了!
  • 武御九州

    武御九州

    虚朝末年,群雄并起,看一位小小少年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一统九州,端坐江山,一念成王。
  • 愤而崛起

    愤而崛起

    一个只想通过时空走私赚点小钱过过逍遥日子的男人偏偏被卷入了另一个时代的变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是巧合。由于本人的工作性质属于长期户外,很难做到及时更新,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大侠谅解。
  • 莫荅谷

    莫荅谷

    一个书生十年第一梦,身世扑朔迷离。一场变故让他梦回西游,爱恨情仇,戏笑江湖。
  • 完美代入

    完美代入

    时间定格于这一刻,不知算喜或悲。夜游,21岁,一个平凡却被迫波澜的女人。那日晨,无喜不悲的日子,终于发生了改变。刚到公司门口,便被通知总裁,要见自己。在唯一知情的朋友,担忧的注视下,走进电梯,目的地30层的总裁办公室“咚”门刚敲了一下,屋内便响起了声音“进来”推门,便同男人冰冷的视线撞在了一起,一股凉意,由心涌起。从总裁办公室出来后,跌中走出了公司,“砰!”身体不由飞起,又重重落下,鲜红的血液,渐渐汇成血泊,飘着一张血染的支票…张了张嘴,无声嘴角泛起了苦涩,没人知道,天行集团的执行总裁其实是业务,一个小员工的未婚夫童养夫,更不会知道…
  • 琅琊绝榜

    琅琊绝榜

    “双刹帮,罪名追杀大梁重臣庆国公家奴!”“药王谷,罪名勾结大梁朝廷!”江湖为棋,吾便是执棋人!入此棋局,生死便由吾掌控。长叹江湖辽阔,却无一人能敌。吾名阎王,琅琊绝榜之首。
  • 武侠红楼

    武侠红楼

    重新诠释红楼人物结局,红楼不只是一部爱情故事,而是历史大动荡中一段可歌可泣的悲欢离合.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明末清初四大家族在民族大义与个人感情中的沉浮,在追踪权力和财富过程中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来反应红楼一些未解的谜题比如:林黛玉到底嫁给了谁为什么已经和薛宝钗结婚的宝玉始终不能接受薛宝钗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吗,那么这个叫妙玉的女人因为成为明朝复国的药引而被追踪最后是否可以和偏安的南明王朝一起躲过吴三桂的追剿为什么秦可卿死后,秦业和秦钟也奇怪地死掉,仅仅是因为智能儿来看了秦钟吗为什么吴三桂翻翻覆覆,最终他的天下为何没能守住贾府为什么两度被抄家,贾宝玉的真假宝玉那位真宝玉是谁?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第前八十回快结束时写姽婳将军词另解红楼大悲剧从1645年扬州十日到1678年三藩之乱结束,
  • 校草遇上女无赖

    校草遇上女无赖

    青木重生学生时代,利用这开挂的技能,做了个隐形土豪,校园初两大帅哥干架,好心劝告,劝不领情,青木说道:好啊,让我走也可以,你们亲吻一下,这么无赖的要求......
  • 一路走来那片异彩

    一路走来那片异彩

    我们都有青春,我写的是我的青春,一个真实的青春,没有故事,可能会有太多挫折,但我会努力走下去,可能我们的青春的不一样,但都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我在成长,这本书在更新。你可把它当成一本没上锁的日记,上面记录着我的青春,我的成长。
  • 群舞乱

    群舞乱

    我要让这天无法遮住我我的身体,我的眼睛将会看穿一切.....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纤尘何用?万物其中,变化何用?道法自成。面壁何用?不见滔滔,棒喝何用?一头大包如果我将强大,你们会理解,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见骄傲。记得我名:在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