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7500000006

第6章 淳于越妄议国政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东海之滨,始皇帝望着茫茫东海,一言不发。身边蒙毅赵高也只凝神屏气,等待着始皇帝的命令。通缉张良之事有始无终,在天下已经形成的汹汹暗潮。自秦打响灭国战争,这是第一次有人行刺始皇帝却全身而退,这对于六国遗民无异于巨大的鼓舞。始皇帝太警惕,秦军太过强大,让隐于民间的贵族、侠士几近于绝望,而这次失之毫厘的行刺,却给了他们希望,于是六国遗民间的活动骤然频繁了起来。蒙毅赵高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只得如实禀告始皇帝。自徐福船队离开,始皇帝已经在海边等候了数月之久,期盼徐福能够取回长生不死药。孰料徐福一去杳无音讯,始皇帝的内心压抑着无从发泄的怒火。如今知道张良竟就此消失,脸色更是阴沉的仿佛要滴下水来。良久,才冷冷说道:“一介游侠,妄图以一己之力复归六国之势,当真不自量力!传诏:各地郡守查寻本郡六国遗族,一律迁入咸阳为民!有不从者,编为刑徒,押赴九原戍边!朕倒要看看,在皇城脚下,他们还能翻出什么风浪!”蒙毅肃然拱手:“臣遵旨。”

始皇帝终于回程了,国事繁杂,在东海之滨已经停留太久,将一干国事尽皆托付给丞相李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暂回咸阳,等待徐福消息。刚刚回到宫中,梳洗方罢,赵高入内禀告:“启禀陛下,大公子求见。”“哦?”始皇帝疲惫中透出一丝喜色:“扶苏不在九原练兵,怎么回咸阳来了?传。”赵高躬身退步,出去传召。少顷,公子扶苏大步走进咸阳宫:“儿臣参见父皇!”始皇帝对扶苏一向很是满意,他子嗣众多,但未立皇后、未立太子,为的是废除嫡庶之别,择贤而立,众多儿子中,他最喜欢的是两个:长公子扶苏、十八子胡亥。扶苏为人沉稳,能文能武,颇有英主气象,不足之处是为人过于忠直,不懂变通;而十八子胡亥聪明伶俐,很有些急智,常能逗得自己哈哈大笑,但学业不精,太过贪玩。对比之下,始皇帝自然对这出类拔萃的长公子十分重视。扶苏行礼已罢,拱手肃然道:“启禀父皇,静室令赵成擅调咸阳守军,以泄私愤,已被儿臣押入云阳国狱,经廷尉审讯,他供认多桩罪行,包括昔年灭赵时私杀赵国贵族等,件件与中车府令赵高相关,恳请父皇明察!”始皇帝闻言,目光一扫旁边侍立的赵高,赵高恍如未闻,仍恭敬地站立一旁。始皇帝接过扶苏手中的竹简,看过之后,微微沉吟。他自幼随母亲在赵国为质,寄人篱下,不免常常受到当时一班贵族少年欺辱,当卑微的赵政回归秦国,改名嬴政平灭赵国之时,他将那些昔日的少年尽数杀戮泄愤,为防止六国遗民躁动,此事他一直秘而不宣。而如今扶苏竟然将当初参与此时的赵成赵高兄弟挖了出来,赵成虽然只供出了赵高,但赵高所行,件件出自自己的密令。若治罪赵高,日后恐再难寻得这样一个伶俐之人了。意念一转之下,始皇帝将竹简放于一旁:“好了,朕知道了。你难得回一次咸阳,今日朕与你享受一番团聚之乐,不议国事。”扶苏一听大急,自将赵成收押,他便敏锐的看到了隐藏在赵成身后的赵高的身影,几次审讯之后,瘫若死狗的赵成招认了。赵高犯下的种种罪行,让扶苏为之震惊,他下定决心,一定如实呈禀始皇帝,将这个大奸之人连根拔起,谁知始皇帝看了奏书竟毫无处置之意,难道要任此奸恶之人横行吗?如此下去,国法纲纪何在?心念及此,扶苏疾声道:“父皇!国事为重赵高……”话未说完,始皇帝一拍桌案,怒道:“朕不需要你来教朕治国!随军多年,性情依旧如此急躁,怎能成大器!自己去博士府,问问你的老师淳于越,该怎么应对皇帝!”说罢,不待扶苏反应,拂袖而去,赵高忙踩着小碎步紧紧跟在始皇帝身后。扶苏愣怔良久,沉重的站起身来,长长的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扶苏深深的体会到了无力之感。他不明白一向英明的父皇,为何如今竟如此固执刚愎,赵高之罪行证据确凿,可父皇偏偏视若无睹。如今更是将自己生生的困在博士府中,虽说众博士儒雅风流,学识渊博,但毕竟不能涉及国事,只是做一些典籍整理的工作,这让长年随蒙恬在军中潇洒纵横的扶苏情何以堪?但皇命大如山,纵然扶苏是长公子,依然没有办法去抗衡始皇帝的决定。好在他为人恬淡,眼见事不可为,便按下性子,随博士们学习些治学之法,对诸子之说也渐渐有了些自己的认识。而赵高自赵成被释出狱之后,如往日一般保持着静默,对待扶苏一如既往的恭敬,全然见不到本分怨恨之色,长久下来,扶苏的心思也就淡了下来,但他心中,对赵高表现出的深沉心机,暗暗保持了忌惮。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意外的平静,除了始皇帝见徐福长久不归,开始又一次向全国大量征求方士以求长生之外,国事异常平稳。

转眼之间,徐福等人东去已有五年的时光,公子扶苏也在寂静的博士府中度过了五年。这一天,始皇帝正在甘泉宫中静卧,内侍赵高轻轻走到身边:“陛下,卢生、侯生宫外等候。”始皇帝双眼微睁,看不出任何迟暮之象,语气也是无比的平静:“宣。”

这已经是五年来第三次召见这两位方士了,徐福离去之后踪迹皆无至今未归,据应召而来的其他方士所言,他可能已经成功的到达了仙山所在,否则早该回国复命。所以这几年来,他多次派出卢生、侯生这两位颇有名气的方士两次出海,去寻找仙山及徐福的踪迹,可惜依旧一无所获。如今这一次,两位方士声称已然成竹在胸,这不禁让始皇帝已经逐渐冷却的心再次燃烧了起来。正暗自想着,赵高已经引着两位方士走进了甘泉宫。卢生、侯生两位,尽皆白衣白发,虽已老迈,但满面红光,走路之间虎虎生风,全然不见老态。两人叩拜完毕,卢生首先开口:“启禀陛下,一年前臣等二人出海之时,曾于海外百二十里之处,偶获徐福所留书简,上刻一无名丹方。臣等二人不敢妄呈陛下,遂潜心钻研,于日前终于确定,是陛下所寻长生不死药之单方,想是徐福已至仙山,一时不便归来,于是将所求之方授予臣等,以完成陛下所托。现将其呈上陛下,若陛下允准,臣等即刻开炉炼丹。”始皇帝的眼中,突然爆发出摄人的光芒,他一把抓过方生手中的竹简,贪婪的阅读着,良久,他才恢复了往日里平静淡然的神态:“二位尽管放手施为,但有所需,凭借令牌直入国库取之可也。”说话之间,赵高已拿出一枚令牌,交付二人之后。卢生谢恩之后,略有迟疑的说:“不死药炼制困难,臣等恐怕需耗费巨大……”始皇帝冷冷的打断了卢生的话:“但求有成,不问损耗!”两位方士恭敬一拜,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二人离去之后,始皇帝久久不能平静,数年来的追求终于有所收获了!长生不死药,我嬴政为了你,可谓是竭尽心力了,如今天不负我!大秦的万世帝业,即将在我手中开创了。如此幸事,岂能不贺!霍然起身,始皇帝高声吩咐:“赵高,传令诸官,仙药丹成有望,朕置酒咸阳宫,请众卿列席为贺!”

咸阳已经多年没有过这般欢庆场面了,从六国一统秦王政即皇帝位之后,安置六国移民、修筑长城、推行郡县等等等等大事小事不断,繁重的国事让咸阳的官吏没有片刻的安歇。如今皇帝置酒咸阳后,仿佛给这灰色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众人的脸上竟是少见的挂满了笑意。众人山呼万岁见礼之后,酒会的氛围迅速的热烈了起来。始皇帝不好虚礼,自然没有了过多的繁文缛节,况且置酒畅饮又不属于国事议政,因此一众大臣并未过多拘束。按照规矩,众位大臣需上前为始皇帝祝酒,丞相李斯首先向前恭贺,各品级大臣紧随其后,李斯祝词方罢,后面的博士(博士,秦时官职,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之中突然转出一人,高声赞颂:“他时秦过土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帝闻言大喜,视之,乃仆射周青臣也。方待赏赐,一人突然厉声驳斥:“此言大谬也!臣闻殷、周两代传承千年,皆因分封子弟功臣,以为枝辅。今陛下虽有海内,但子弟皆为匹夫,如若有田常等一类人行谋逆之事,陛下若无亲族辅助,如何能够平定危局?以此论之,陛下不师法古人,反行郡县制而求千秋功业,正是缘木求鱼也!今周青臣不思劝诫陛下改过,反阿谀为功,非忠臣所为!”众臣尽皆悚然,原来近年来始皇帝逐渐喜怒难测,重权术,好杀戮,因此朝野之间逐渐形成了阿谀之风,如此当面驳斥始皇帝所行郡县之制,岂非是活的不耐烦了?!况且秦廷一向不准博士议政,此人妄然议论国政,公然触犯秦法,岂非自寻死路?寻声看去,原来是原稷下学宫名士淳于越。淳于越本是齐人,师承孔子的儒家学派,因其博学多知,入秦作了太子傅,负责教导公子扶苏。秦独尊商鞅之法家学说,一向不准儒墨等学派妄议国政,但对于国家所采用的体制这样一个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很多儒家士子还是无法做到闭口不言。早在平定六国,定“皇帝”称号之时,丞相王绾等人就提议沿袭周之分封制,认为“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自春秋以降,礼崩乐坏,周礼已被大大的忽视,因此,穷孔子孟子一生,未受过各国重用,提倡富国强兵的法家占据了整个春秋战国的舞台。如今秦一扫六国,若继续沿用秦法,儒学将注定沦落,因此这一提议,受到了儒家士子的赞同。但时任廷尉的李斯提出:“周文王武王两代分封同姓子弟十分之多,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各子弟间血缘关系逐渐淡化,最终终于形成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而周王室天子沦为傀儡,根本无力制止诸侯纷争。现如今海内一统,若沿袭分封制,必将走周的老路,若能废分封、行郡县,则天下安宁,不复有攻伐。”始皇帝亲自感受过周王室的衰微,一次决定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皇帝决议已下,儒门众生也只得遵从,但对这以举措,他们毕竟还是心存异议的。如今天下平定已然数年,但郡县制在各地推行得却并不顺利,尤其一些贵族,有爵位而无封地,一直对郡县制心存不满。如今始皇帝罕见的置酒咸阳宫,显然心情大好,因此淳于越皆批驳周青臣之言,重提行分封这一举措,希望借此劝服始皇帝,儒家也能够重建周时的礼仪秩序,实现孔孟一生也未曾实现的治国主张。话音未落,丞相李斯出言反驳:“黄帝、颛顼等上古五帝,治国各有主张,尧舜禹三代治国也各有主张,究其原因,并非其理念有冲突,而是因各自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变化而已。如今陛下大业初创,正是建立万古功业之时,岂能拘于成法!况且如今淳于越等所论,是恢复周之礼仪秩序,与现今之形势,岂可同日而语!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起,各家学派纷涌而出,私学盛行,百家纷乱,但有法令推行,则各论其非,导致法令不能推行,国治趋于阻塞。如今陛下并有天下,若继续放纵私学,那么每当一法令下达,则各以其学说非议之,入朝堂则心存异议,进市井则诽谤阔谈,以此来博取声明。如此情形若不予以禁止,那么天子威严将不复存在!”说着,李斯突然稽首下拜,“臣李斯大胆请求:自今日起,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死刑)!以古非今者族(灭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面上刺字)为城旦(秦时的一种刑罚名。四年兵役,夜里筑长城,白天防敌寇)。所存而不灭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国内但以吏为师,传习法家精神,如此则政令一统,万世功业可期!”说罢,长拜不起。其实这些年来,始皇帝对于分封郡县一直在两可之间,加之六国虽灭,天下隐患仍在,郡县制剥夺了贵族、功臣的封地,所受非议之声甚大。李斯所奉行的法家学说,必须保证全国政令一统,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若容许淳于越继续进言,难保一班贵族众臣不随之附和,若始皇帝被说动,则数年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因此,他选择了最为决绝的应对方式:焚书!只有焚尽《尚书》,才能避免儒家思想继续流传世间,只有焚尽百家之书,才能保证法家推行千古!

众臣万没想到竟会有如此意外发生,眼见李斯态度坚决,淳于越情绪激愤,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蒙毅快步走入咸阳宫中:“启禀陛下:方士卢生、侯生携重金逃亡!”始皇帝顿觉头晕目眩,他一生英明,唯晚年独好求仙问药,以求不死。这次卢生、侯生自称能炼出不死药,他一心所系有了希望,大觉畅快,因此大会群臣,共享其乐,只待长生不死药炼出,便可建立大秦万世之基业。如今骤闻二人逃亡,如何不遭受重创?蒙毅仍昂声汇报:“臣已将咸阳剩余方士收监,计四百六十余人。据审讯,卢、侯二人,曾非议陛下,有言曰‘上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博士虽七十人而不用。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莫敢尽忠。贪於权势,未可为求仙药。’因此逃亡,臣闻此言,不敢擅自做主,因此请求陛下,发令擒获二贼,以正秦法!”始皇帝双眼紧闭,眩晕感渐渐消退,缓缓睁开双目,看着殿下不敢吭一声的大臣们,威严的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朕所以倚重方士,是想要借助他们寻得奇药,以助朕建万世之功业!如今徐福等人耗费万金,一无所获!卢生等人,朕尊赐甚厚,乃诽谤于我,咸阳方士,必有闻言不报者,当是二人余党!御史何在!”群臣中转出御史,沉声道:“臣在!”“蒙毅所收监之方士,闻非议而不上报,知贼逃而不首告,皆二人同党!将此四百六十人,一人不少,皆坑(活埋)之!使闻于天下,让天下之人清楚,胆敢非议秦法者,罪在不赦!命各郡守搜捕卢生、侯生二人,不放过任何一处山林,不错漏任何一个山洞,务必将这两个贼子押回咸阳,车裂于市!”言罢,看着殿下的淳于越,想想李斯所言,百家学说不禁,非议之风不止!长此以往,皇帝威严何在?于是从牙缝中狠狠的挤出了几句话:“诸子百家之书,皆按丞相所言,烧之!咸阳士子,除法家外,皆发赴漠北,修筑长城,终生不得回咸阳!”众臣不敢言,旁边却转出了公子扶苏,扶苏生性仁德,这几年来又颇受淳于越教导,对儒家的温良恭俭大是赞赏,淳于越深具名儒风范,扶苏对他大是敬重。此次见到始皇帝如此轻率大开杀戒,且牵连甚重,终是于心不忍,于是出言谏道:“父皇,天下安定未久,齐楚旧地百姓尚未归附,当此之时,应推行仁政以收外心。如今国内士子甚多,陛下却若施以峻法,难免大失民心,致百姓不安。而咸阳众方士受皇命而来,今两人犯错而株连如此之重,有失恩德。希望陛下法外施恩,望陛下明察。”始皇帝闻言更怒:“法外施恩,法外施恩,法外何曾有恩!若人人皆求法外施恩,置秦法威严何在?你身为公子,无视法纪,妄图为罪人求情,已然触犯秦法!我本以为你会收一收草率的性子,谁想到你竟受到儒家荼毒,如此迂腐如何能为一代明君!”扶苏长长稽首:“儿臣只愿父皇皇恩浩荡,赦免群臣,余皆不敢奢求!”始皇帝顿时怒不可遏,他为人虽然严厉,但对扶苏却是大为看重,否则也不会让他如军中磨炼,之前扶苏举发赵高,他虽贬斥扶苏,但终究自己心中有愧,所以对扶苏之期望并未稍减。如今见扶苏忤逆强谏,只觉得一腔心血付诸东流,如何能不怒?当下愤然而起,骂道:“竖子!枉我对你这般期望,宫廷之上,公然抗拒皇命,你眼中还有我这个父皇吗?赵高!”赵高忙躬身上前:“臣在。”“拟诏:公子扶苏公然抗法,大逆不道,发于北方长城随蒙恬戍边,非诏不得回咸阳!焚书、坑儒(《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方士之称。”因此历史中的焚书坑儒,并不是坑杀儒家之士,而是坑杀方士)势在必行!再有多言者,同罪论之!”言罢,挥袖而去,留下扶苏跪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

宴会散后第二天,成群的信使就从咸阳出发,奔赴各地,不久之后,全国点燃了焚书之火,大火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在这举国的大火中,尽皆化为灰烬。出了秦宫博士门所留之书,天下诸子学说被焚烧殆尽。而咸阳捕获的四百六十余方士,尽皆活埋,惨嚎之声,震于四野。秦法的暴戾第一次展现,就给了天下莫大的震撼。而大秦一统的根基,也在这一刻,受到了最大的动摇。诸子百家之人,开始隐藏起仇恨的内心,若有一点星星之火,反秦之势必成燎原!乱世的大幕,终于缓缓拉开。

同类推荐
  • 皇路争锋

    皇路争锋

    盛年重来,一日再晨。人生若是不甘于平庸,那么就只好去辉煌。
  • 正道春秋

    正道春秋

    姜纠,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因为一次地震。他救了很多学生,可是他自己,却被废墟掩埋。他重生到春秋时期,成为了齐国的公子,名字也叫姜纠。那是最好的时代,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成语,形成于那个时期。并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华夏文明,也迅速形成。但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年都有一场战争,残害着普通人的性命。整个华夏,被分割成一百多个诸侯国,彼此间互相杀伐。且看姜纠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重新创建一场新的文明。故事,会有,美女,会有,热血,也会有……
  • 幕后大老板

    幕后大老板

    他,大有万马军中,独取上将首级的胆略。骗过了一切障碍,孤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只是他生存的本事,因为他就是那幕后大老板。永远的甩手掌柜,永远的参谋将军,永远的谋臣师爷。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三国谋圣传

    三国谋圣传

    唐枫一个很聪明,又狡猾的毕业生,没有能得到满意的工作,一次意外穿越回了三国时期。酷爱历史的他,能否在这战乱四起的汉末争得立足之地,能否在三国抱得美人入怀,能否用自己的智谋扫平乱世。。。
热门推荐
  • 鬼卸簿之卸领甲

    鬼卸簿之卸领甲

    孤寂少年,一生注定必经历八大磨难,因为一次意外,加入了盗墓组织,还是学生的他,开始懵懂,回回死里逃生的他,不知自己为何这样干,因为,他要的只是一个答案,你哥它的故事,盗墓进行时...
  • 她是一只鬼

    她是一只鬼

    本书是一个受欺包成了鬼强大到“我欲成魔,神奈我何”的故事。她是一只鬼,一只嫉恶如仇的聪明鬼,也是一只情商极低的糊涂鬼。“告诉你,唐大署长,这世上只要是她汪馨蕊的东西我都要抢!”顶着鸡窝头的汪娇生紧攥拳头冲不怒自威的男人欺身怒喊。男人一向冷傲,看着她任性血红的眼,口型回话:‘我是你的守护神——不是东西’“你说什么?”她抓抓耳朵,什么没听到。
  • 跨国追爱:大boss赖定你

    跨国追爱:大boss赖定你

    “金敏基,我、我喜欢你!”凌蜜在自己第一次见到喜欢多年的偶像面前表白了,然而,偶像的反应是?“谢谢你!我的忠实粉丝!”什么!把我的喜欢当成是粉丝的迷恋吗?好像是有点迷恋!可是,那也不能这么敷衍吧,正眼都没看一眼的!啊!凌蜜反应过来之后,人已经坐上保姆车离开了,旁边的一些模特嘲讽的朝她撇撇嘴…
  • 冰生南国

    冰生南国

    第一次见面,他明白,他遇到了他的半个心脏。那个狂傲的女孩温柔的弹着钢琴曲,只为抚平了另一个人的难过。她逃离,他等待,她被世界抛弃,他陪着。殷潇说“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没变,一个愿意宠,一个受着宠”他等了她十九年,从九岁起,到二十八终,爱情长跑终达彼端,他温柔的牵起她的手,像握住了他的半边心脏。
  • 斜行,坠落

    斜行,坠落

    听说码字有助于心灵健康,欢迎围观,点评,或者谩骂
  • 情路漫漫,钟先生的蜜糖娇妻

    情路漫漫,钟先生的蜜糖娇妻

    白萧萧爱了四年的男人居然在酒店和她同父异母的姐姐滚床单,被撞破后她心如死灰,欲跳楼轻生……殊不知被背叛的远不止她一人!还有他!邪魅狂肆的男人把她禁锢在怀中宠溺道:“我们就是两条疯狗!不把背叛我们的人咬得皮开肉绽,自己绝对不死!”从此,他们陷入了疯狂的被追逐的爱情游戏,他宠她之极,上天入地,无微不至。多年后,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她的母亲竟是害死钟夫人的罪魁祸首,他不过是在复仇……钟墨指着地上衣衫不整的女人对着她说:“我们……不过是逢场作戏,你不必太认真,”白萧萧冷笑:“钟少你以为呢?难不成我们还是真心相爱么?”当钟默看清了自己的心,白萧萧却已经远去,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里。
  • 凶魔大道

    凶魔大道

    血骨铺路,杀尽整个世界,只为再战一回。阻我归家之路者、挡我返乡之途者,杀、杀、杀。
  • 军宠妖娆:霸道娇妻太缠人

    军宠妖娆:霸道娇妻太缠人

    他是铁骨铮铮的军人,为她放弃自尊,低声下气求她回首。她是自命不凡的女人,想要精彩人生,弃他不顾寻找权贵。结果,获得凄惨的下场!重生而来,她只为他,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媳妇,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与我共度一生。”“哥,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获得了重生。”(此文温馨无虐,讲述平淡的幸福,如想看虐文,请绕道~)
  • 神州战纪

    神州战纪

    上古之时,种族林立,仙神显迹,可后世却只有其传说,难见仙神。当万世后一切重归原点,神话时代再次降临,仙神消失之谜能否解开?万族再次现世,华夏一族又将何去何从?既然上天给了我们枷锁,那我们就应打破它。先祖的希望我们的荣耀,终有一天我们会完成---主人公寄语本故事纯属虚构
  • 裴子晞的苦难生活

    裴子晞的苦难生活

    裴子晞轻启小嘴,温柔地对那个好看的孩子说道,“美女,长大了做我媳妇好不好?”那个漂亮的孩子恶狠狠地瞪着裴子晞,朱唇里吐出一句不怀好意的话,“靠,敢说老子是女人,你死定了。从此以后,你是我的仆人。”一句话从此决定了裴子晞的苦难人生,开始了当仆人的艰难旅程。当大家慢慢长大,究竟谁才是主人,谁才是仆人?日更,绝不断更,请大家给个支持,收藏和推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