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51500000013

第13章 旧忆(一)惨战,未完

第十一章,棱堡(二)战前——第一次威尔士棱堡战役(上)

“(如果)我们赢了,我们将以上帝的名义改变这个世界!!”——萨克森温莎帝国女王伊莎贝拉

“我马森帝国,立国千年,雄踞东方,泱泱大国,天朝上邦。此战,帝国必胜!!帝国之天威,必将震慑世界!!四海蛮夷皆来朝!!”——马森帝国皇帝金天昊(该国称之为祥瑞帝)

威尔士大棱堡,人类最著名军事历史文化遗产建筑之一,坐落在远东自由城市威尔士市。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棱堡工事,也是整体建筑结构上保存最为完好的,至今依旧巍然屹立,只是它早已不再是军事防御工事,也不再有任何军事功能。在历尽战火洗礼,见证重大历史之后,这座著名要塞已经华丽变身为全开放型免费市民公园。昔日要塞内遍布音乐酒吧,骑行漫道,蘑菇养殖坊,市政交通水道,商业养鱼池,漂流娱乐场。当然,这里也是各地古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常来游览的地方。

百余年前B世纪中叶,就是这座伟大要塞见证了世界最强两大帝国的生死搏杀,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战争。

这一章历史回转到B世纪的烽火岁月,我们从A世纪西贡地区那场失败的殖民战争回转到威尔士棱堡。

童万贯与钱文元对话中那“一百年的和平”实际上只是一句自我吹嘘功劳簿上的笑谈。B世纪才过了二十来年,远东大陆宗主国马森帝国与中央大陆外来殖民者又开始了较量,贸易层面的相互挤兑,文化层面的相互抵触,宣传上的相互敌视,边境纠纷接连不断,继而开启了军事战争模式。

B世纪40年6月21日晨,马森帝国二皇子金高阳,因某种不可形容交易引发的民事纠纷和恶意非法拘禁未遂,在威尔士棱堡城下持枪残杀殖民地女性公民Lydia,萨克森温莎帝国殖民地军当班警戒哨兵罗尼中士依照《殖民地治安法》将其一枪击毙。

中午,杀人犯太子爷被恭敬的摆在马森帝国“仁义之师”中军大帐内,周围十余名高级将领死尸两侧默然而立,大帐之外数十名将校排成方阵军容整齐,众人皆鸦雀无声。这里的帝国军最高指挥官,帝国征讨军大督统(正一品),年过半百的老将彭宗青站立于军帐帅位。老将军已经站了一上午,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惊慌,但内心却焦虑不安。电报早已经发出去了,他在等皇上的最高指示,皇子薨在这里,他必须想尽办法给皇帝陛下一个交代,否则皇帝就会给他和他全家一个交代。

下午15时,封建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指示,圣旨电文终于来了——圣上口谕:威尔士棱堡内和棱堡周边鸡犬不留,此城屠城以告慰二皇子殿下英灵;自今日起,正式向萨克森温莎帝国宣战,全面宣战。

国际主流历史学家认为,就是在这天第一次B世纪洲际殖民地战争正式爆发。萨克森温莎帝国,新兴海洋国家中的最强者;马森帝国,老牌超级大国,数百年来公认的世界头号强国。两国自此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争霸战争轨道。架空世界的世界史,将这一战争作为“大航海时代”结束的标志。自此,历史进入了世界级殖民帝国争霸时代。(小动物吃完了,恐龙级巨兽们开始了互杀。)

“(如果)我们赢了!我们将以上帝的名义改变这个世界!!”——萨克森温莎帝国女王伊莎贝拉

“我马森帝国,立国千年,雄踞东方,泱泱大国,天朝上邦。此战,帝国必胜!!帝国之天威,必将震慑世界!!四海蛮夷皆来朝!!”——马森帝国祥瑞皇帝金天昊

大国国战,大国国战,国战国争国运豪赌,战胜者将如旭日冉冉升起,战败者必似残阳黯然落幕。世界顶级强国之间的国战,谁最终胜出,那谁就会成为接下去几个世纪甚至下一个千年的世界顶级王者。这一刻,伟大的战争,伟大的历史开始了:

B40年6月21日下午,威尔士要塞城外,马森帝国军大营,中军大帐,领了口谕的马森帝国彭老将军一脸肃杀,试图以凶狠的面庞掩盖内心深处无尽愁苦。军帐中其他将领大都面带愠色,心里清楚自己摊上大事了,这辈子太尼玛倒霉了。事情摆在那里,很简单。二皇子金高阳,内定的太子爷,身上三个大窟窿,冰凉冰凉。必须得给这位死去的主子一个交代,小主子可不能白死。

一具尸体,事情一目了然,不管未来还是现在。大家没把事情挑明了,但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他们所有人的仕途统统都已经到头了,回去了,就得卸任脱了这身戎装,即使不退役,那也得混个清水衙门要饭的了。倒霉事还不止这些,当下他们必须给皇帝爷一个交代,一个拿得出手的交代。怎么着交代??皇上那里算是给指路了——圣上口谕“屠城”。皇帝老儿死了儿子,怒了,上嘴唇碰下嘴唇挤出一句“屠城”,这命令就出来了。皇帝这话说得轻松,可事情砸到了这般军汉们头上,干事的可就不那么轻快了。“杀尽全城的军民”,正义感和心理层面的问题那倒是次要的,东方君主国家军队办这事,执行力强着呢。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怎么着也得先把城攻下来才有资格考虑“屠”这个问题。

攻城!攻城!子曰(孙子曰):“夫战者,攻心为上,野战次之,攻城为下下策”。攻城,从古至今都不是好干的活儿。历史上的攻(守)城战,守军以数千孤军据城坚守,抵御和牵制攻方十万之众,从而改变整个战争局势的战役,几乎哪个朝代都有。不知多少精锐之师、常胜名将OVER或者FAIL在攻城作战行动上,同时也成就了守城的将领,不少将领一守成名,依托城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继而流芳千古。

《春秋》,乐毅灭齐,连下七十二城,惟莒州与即墨坚守不下,田单率众苦战三年,以火牛阵破敌,得以复齐国。

东汉开国决定性战役,昆阳保卫战,刘秀兄弟俩以数千人对阵王莽新军四十余万精锐。刘秀选精兵千余骑大破围城的四十万众,彻底清楚了王莽政权的军事力量,也为刘秀在天下群雄中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宋将毛德祖于公元422年率领2000孤军死守虎牢关,抵挡北魏名将拓拔嗣的十万大军,苦战300天,最后仅二百多人突围而走。此战,毛德祖阵亡。

又是南北朝,玉壁之战。东魏高欢三十万大军围攻西魏玉壁城(守军两万)半年有余,地道、云梯、冲车、火攻、人海战术、凿墙、心理战、诱降各种招数用尽仍未成功,打了半年己方死亡七万余人,高欢急的旧病复发,最后不得已撤军,高欢不久病情加重死去。

中原四战之地,有一座两千年坚城——睢阳。历史上,汉代和唐代各有一次睢阳之战,战略意义都是十分重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第一次睢阳保卫战,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刘武王爷威武。公元前154年,吴王在现在的江苏扬州首先叛乱,接着楚王等六个王也叛乱了。汉景帝派将军周亚夫领兵平定叛乱。周亚夫截断了吴军的退路,经过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期间,梁王刘武率兵抵御吴王刘濞,牵制敌军主力,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若是当年刘武部队覆灭于睢阳或者仅仅是弃守,那么吴楚联军将扣函谷关而直接进攻大将军窦婴在此的万余兵马。届时,长安将危,汉景帝基本上再无可用之兵,景帝兵败,七国胜。七国胜,分封制还将继续,也就宣告了集权制的失败。历史沿着这条虚拟的新轨迹发展“卫青,霍去病北出狼居胥山是不可能了,没人舍得练那么多骑兵;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木有了,因为汉武帝木有了;金屋藏娇也会有好几家,这会很热闹;汉军西进甘肃经营西域,那是不可能的(中央没钱);开拓了繁荣2000年的丝绸之路,这活还是让给匈奴人干吧。

第二次睢阳保卫战,唐代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虽然最后城破,但守军的悲壮可谓空前绝后,他们绝命死守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这次睢阳之战惨烈至极,张巡在守城时表现出来的才智非于常人,仅凭临时征调的二流部队6000人苦守睢阳,攻克过潼关的叛军猛将令狐潮以四万余围攻“损一目而远遁”。最后,叛军有调集主力大军十三万人围攻数月,直待城中人疲粮尽方才攻破。最后张巡和南宫云等三十六将无一降敌而被戮。守军覆灭,城陷,但战略上却是一场巨大胜利。如果这场保卫战提前结束,乱军将长驱南下,对南方将造成毁灭性灾难。这场保卫战极大地牵制了叛军,并且有效的杀伤了叛军有生力量。最后叛军南下的兵力从计划中的10几万改为2万。这点兵力很难有战略上的作为,威胁已大大降低。

南宋,钓鱼城保卫战。钓鱼城,中国屈指可数的棱堡形态防御工事。依托半棱堡防御形态的钓鱼城,南宋军民团结一心,死守数年。纵横欧亚数十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碰得头破血流。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大汗也阵亡于此。蒙古蛮人记载称“汗为炮风所伤”,文明人土飞机的黑火药冲击波送这野蛮人头目见了长生天,这蛮子可以去狼图腾了。

棱堡,棱堡,绝对的强,历来都是防御者的坚强依托,进攻者的噩梦。同样实力的攻守方力量对比,或许能拿下若干中原土堆城台子,却未必能破得了西式棱堡。

这里科普一下:

棱堡是古代(中世纪)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在火药时代之前,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一些特别坚固的城市拥有不止一道城墙。比如:西班牙Avila城堡但是,在公元1453年拥有完善城防系统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宣告着城市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不过有矛必有盾,不过半个世纪一种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最早的棱堡可以视为塔楼的一种进化版本,棱堡和棱堡间间隔很大,堡垒垂直于城墙,形状为钝角。其本身依然为石砌而且高大,只有一个地方得到了显著提高,那就是侧射火力。布置在棱堡上的大炮可以对护城壕进行纵向射击,从而达到有效封锁,但是棱堡本身仍然存在一些盲区。

回到架空世界。

威尔士棱堡,真正的棱堡,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棱堡兼最大棱堡,这里同时也是个重要的贸易口岸,萨克森温莎帝国在此最早的据点,300多年间一直在修筑完善。,这座棱堡一开始也是早期棱堡样式,但随着时间推移,规模不断扩大,样式也与时俱进。如今的威尔士棱堡主要外围防御工事已是沃邦(著名军事工程师,现代工程兵鼻祖)模式棱堡体系,若干棱堡子母堡垒工事的结合。那时的棱堡占地四点五平方公里,对整个港口实现了四分之三包围形态,两端港口入口处还有相对独立的小棱堡,设有炮台。外围防线有一系列实心炮垒(完全为土所堆起的高台)作为防线小支撑点,外侧用砖石加固,并覆盖斜面泥土。防线的主支撑点是多个空心棱堡,这些主支撑点堡垒从架炮垒道后面就开始逐渐倾斜,堡上配置胸墙,在其背后安置大炮。整个堡垒体系以棱堡支撑点为主要建筑,同时也是主要火力输出点。

威尔士棱堡设有多道护墙,两道城墙之间的部分称为城台中堤,也就是相当于过去的城墙顶部。在这个完善的棱堡体系中,中堤很短,以确保步枪射程能够完全覆盖这一区域。中堤前修筑凹面堡,以防止攻城炮对中堤的直击,同时也能配置一些火枪手加强战壕的防御。外侧防御阵地建有三角堡,也是这一目的。三角堡比主堡垒稍低那么3,4英尺,以便于主堡垒上的火炮进行超越射击,同时三角堡上的火炮也构成交叉火力的一部分。隐蔽路和屯兵所是反击前步兵的掩体,为了防止敌方的纵射,隐蔽路中设有许多横墙,有时候隐蔽路直接修成z字形,那么就不需要横墙了。最外围的斜堤是交叉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其倾斜角度也有助于防守方的火力发挥。

各个防御支撑点之间有可以骑马通行的快速路,便于守军高速机动。另外,整个棱堡外围的工事尽量避免采用纯砖石建筑,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使用是外侧也要覆盖厚土。因为土层能够吸收能量,砖石不仅容易损毁而且容易产生跳弹引发严重伤亡。

与传统中国式城墙相比,棱堡守军一线防御模式不是在城墙上一字排开,而是相对集中地部署在支撑点(火力点)内,使用各种火力火器杀伤敌军。传统的中国城墙只有一道墙,突破了就没了,防御体系可能就奔溃了。而棱堡还有二线防御甚至三线防御,第二道防线护墙后或者支撑点的守军可以有效的射杀突防敌军,且可避开敌军攻城重火力杀伤。

理论上说,这座棱堡的防御能力和防御系统完备程度都远胜钓鱼城。战略位置上,威尔士棱堡,重要的转运港口,格曼半岛仅有的几个天然良港。若是这里拿下这里,可以方便的从海上获得补给,还可以以此为出发基地,向其他地区进攻。当然,那时马森帝国决策层还没考虑的这样长远,皇帝陛下只是想给儿子报仇,只是想报仇而已。

想屠城,呵呵,你得先攻下来才有那个资格。这么一个小小的棱堡,貌似很好打的,外侧低矮的城墙居然是斜面的,骑兵甚至可以跃马而上,战马疾驰奔上城台问题不大。但围城的马森帝国军中,但凡有点眼界的将领都不这么想。他们通过种种渠道了解到棱堡的厉害,心里清楚这低矮的斜面城墙可不像看上去那么普通甚至简陋,工事绝不止看到的那些。这事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炮火准备后,一轮步兵骑兵混合冲锋就能拿下来”。

威尔士棱堡易守难攻,但攻城的就是他们,也只能是他们。圣上口谕如泰山压顶,他们必须迅速攻下威尔士棱堡,“克此坚城,屠尽城中活物”,这胜利可以说是戴罪立功,算是给自己洗刷罪名,撇清麻烦,说不准还能领个赏钱,劫点财货。可如果短期内没能拿下这棱堡,那“作战不利,未能克敌城垒”,就是他们下狱蹲死牢的N大罪状之一,军帐里所有将领都明白这点。整个下午,彭宗青老将军都在调兵遣将,为攻城做准备。这老将军到是踟蹰满志胸有成竹。

当天下午,彭老将军进行了试探性火力侦查,调集重型火炮轰城,还派出侦查间谍冒充和谈使节查看炮击效果。炮兵依据炮火现场射击情况,对主要参数进行修正。步兵也没闲着,对要塞周边土著人村落进行彻底清洗,练练手,也防止城内守军利用这些土著获取到情报。

攻城部队主要军官们从未有过的敬业,积极配合领导谋划是必须的、或许该群策群力,用尽平生所学排兵布阵,以求攻击顺利得手。这回可是真的为自己而战,为活命而战。谁都想活命,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到底听谁的??马森帝国,军队的规矩,官最大的说了算,其他人只能提提意见。即使那位大官某方面非专业出身,不怎么在行,那他也是想说了算就说了算,因为“官大一级压死人”。这里,他彭将军彭老总最大,凡事只能听他的,专业人士有建议可以说,老彭要是不听那就请保留,或者干脆啥也别说免开尊口。因为专业人士不开口,老彭又不可能样样都在行,某些错误不可避免,而战场上弱势一方的胜利往往来自于强势一方的错误。

先看看马森帝国《帝国陆军军法》节选:“凡出战,众将皆应服从主将军令,违令者治罪,可当即斩立决。”,“顶撞主将,拒不执行将令者,斩首,悬于辕门。其部属不服者,杀无赦。”“部将违令而战,若败,主将可治罪,可斩之;若胜,主将可不赏其功,且可治其违令之罪。”

这是N个世纪前制定的帝国军军法,至今依然有效。由以上条款可知,军事会议上老彭说了算是肯定的,其余人不想死就别跟老彭闹不愉快。军法在上,这也就没人提意见了,除非某个将领够神经,想要脑袋挂到辕门前。除了军法的威吓压制,老彭这个人自恃从军数十年,军事经验丰富,军内威望极高,也就压根就不把小字辈将领的意见放在眼里。面对一个强硬或者刚愎自用的主帅,部属们也只能凡事皆唯唯诺诺,谨遵领导指示。

6月21日黄昏,围城马森帝国军战前军事会议,老彭侃侃而谈,众将洗耳恭听,几乎成了彭老将军个人的军事学及军事思想演说,部属们都听的爽歪歪的:

“但凡进攻,攻方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选择开战时间,可以选择开战地点,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攻击敌军一点。”

“攻城,攻坚战,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垣,只要突破了城墙防线,守军就无险可守,兵力劣势也暴露无疑了。接下来,守军或者主动投降放弃抵抗,或者士气崩溃溃散逃跑,或者在求生欲望下继续惨烈的巷战。接下来的战斗,就是小分队混战模式的巷战,那是命换命的厮杀。古来,但凡巷战,攻守双方伤亡基本上对等,谁的兵多,谁笑到最后。”

…………

战争中,攻防永远是一对儿解不开的老冤家。一般说来,进攻者对于防守者通常会占有4比1的天然战斗力优势,就是说:进攻者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攻城时间、一个突破地点、一种方式来进攻,而防御者则必须没有选择地在24小时内、在围城四周、以一种方式来防守。哪个灵活主动、哪个被动呆板一目了然。

在中国发展了2000多年的城池攻守战中,早在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在攻城和守城术方面就有了较高成就,制造出许多复杂器械,攻守城池手段和技术都达到了极高造诣。攻城方使用抛石机、攻城机、发射火箭或使用火箭发射毒烟、夜间软梯爬城、强行使用云梯叼刀爬城、跨越护城河的浮桥、木质射箭塔、挖掘地道、堆土为山、木桩撞城门,还有直到解放战争还在使用的由一人助跑、后面几人用长杆子用力将他推上城头的做法。守城方的做法不外乎就是夜间提铃喝号、写信点烽烟求援、坚守不出、节约粮食、射箭、火炮、滚木擂石、开水石灰水滚烫的高温油从城头泼下、火把掷下、刀砍斧劈剑刺等等。

战争胜败其实是资源的比拼。与困守城内的守方相比,还是占据城外广阔土地的攻城方可动用/可掠夺资源多一些。特别提示,注意:游牧部落除外。从当时冷兵器时代出发,农业文明对于游牧文明具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筑城与攻城的不对称悬殊关系上。农业文明发展到高峰的汉人在筑城术方面确实大大领先于游牧部落。在筑城之初就巧用心思,尽量造成己方的主动和使攻城方处于被动地位,马面编织成的交叉火力网,护城河、拒马墙、鹿角、拒马、寨笓造成进攻方士兵前进的迟缓。而游牧民族对于攻城确实很不在行,用农耕社会的长城来阻却游牧民族的南下也不失为农业文明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长城里面就是一个偌大的城池。不论是长城还是城池,每当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到它们面前,由于没有相应的攻城思想和攻城器械以及组织方式,无一例外都在坚固的城墙面前显得措手不及、攻城乏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薛仁贵西征,兵败安西县的锁阳城(估计仅剩数万兵马),被数十万西域游牧部落骑兵围困,但是仍然整整坚守了一年零四个月直至从长安搬来救兵解围。这要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除了薛仁贵用兵有方、将士用命、城池极其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之外,相信西域民族的广泛机动的骑兵战术对于大规模攻城并不在行,只能打相对消极的围困战,否则绝不至于在16个月内居然拿不下一座1平方公里见方的孤城!

但是,长城还是那个长城,骑兵还是那个骑兵,长城防御战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就不灵了。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个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沒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发明的火药和拋石武器。蒙古人使用的抛石机、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意志而开始弃城逃跑。

值得称道的是,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任务。成吉思汗由骑兵组成的古代闪击战吸收了汉族的攻城经验,使他们在东方战场,无论是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在具体攻城中更是注意到“围师必阙”,经常将敌方守城部队诱出消灭在广阔机动的野外,竟也屡试不爽。所谓“夫战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说完,彭老将军用自己的老脑袋制订了心中的完胜之策,貌似也是最稳妥的攻城策略:

“本帅初步判断城内守军也就一万来人,敌军的城防工事十分粗陋,也不坚固,毫无险要可用。当我大军云集城下,猛烈炮轰,众军轮番攻城。敌军人少,激战良久,多半会受不了这个压力,士气崩溃,或主动投降只求活命,或突围而出寻生路,被我截杀歼灭。本帅这个判断是有依据的:上个世纪,双方多次战争。历史记载,我军指挥藩属国各部在白芦荟谷地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轮战攻击模式,突破敌军大营防御,继而全数歼灭该国一支主力野战部队。此后,每每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出战,敌军就会选择主动退却。敌军是惧怕我军的,这是历史史实。再看现在这场边境小战争,敌军但凡遭遇我军总是想尽办法逃跑,这说明敌军至今依然惧怕我军。这是帝国先皇列祖列宗赐予我军的天威武德。我们要充分利用敌军内心的这种恐惧。圣人云先礼后兵,据此本帅提出两个作战步骤:

第一步,大军列阵城下,以帝国大军威严军容恫吓守军,重火力居前,猛烈炮火轰击敌军城防。而后送出最后通牒,要求敌军投降。

第二步,敌军不投降,继续顽抗,大军发起进攻。猛烈炮击城垣,炮火掩护下,各部冲击,投入开始登城强攻,不计代价强攻。

本帅乐观估计,几次威吓性炮击,城里敌军恐怕已是惊弓之鸟,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拿下。”

“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拿下”,这话老彭自己都不信。任何时代,实战与作战方案总是天壤之别。臆想敌人会吓破胆,指望吓唬敌人获胜,实在是太过于一厢情愿。要知道,人家也是职业军队。

“一流的将领设计战争,二流的将领应付战争,三流的将领尾随战争。设计战争的将领能够夺得战争主动权,应付战争的将领有可能夺得战役主动权,而尾随战争的将领完全不可能夺得战争的主动权,只会在战争中陷于被动,继而一步步落败。”德军名将莱因哈特*曼施坦因如此评价二战法军的迅速溃败,不是因为战争实力和军事技术,完全是法军总参谋部老脑残制造了这场悲剧。

老彭,老将军,老资格,老脑袋,或者也是个老脑残。这位将军一切都在尽量仿效成法,循规蹈矩,模仿曾有过的事情。他从来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指挥作战,也就是在“尾随战争”。次日,本场战争的首场恶战,第一次威尔士棱堡攻坚战,这也将是他们和守军命运之绝战。一言堂中军大帐内,面对老彭将军老脑袋一厢情愿模式制定的作战计划,众将只能听老彭的,仗着人多正面强攻棱堡,一场低水平的绞肉恶战似乎不可避免。

对此,部分马森帝国军的后起之秀们只得祈求上苍:苍天啊,求求你!让棱堡里的敌人按照我们预想的套路打吧!谢天谢地谢谢您了!!

可这是战争!战争从来都是人类最高能量级智慧,科学和力量的比拼,不是祈求上苍就能获得胜利的。

世界历史记载(当然是架空世界的世界史):

B世纪40年6月21日晨,马森帝国二皇子金高阳被萨克森温莎帝国殖民地军警戒哨兵击毙于威尔士棱堡城下。

当天下午15时,封建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指示,圣旨电文终于来了——圣上口谕:威尔士棱堡内和棱堡周边鸡犬不留,此城屠城以告慰二皇子殿下亡灵;自今日起,正式向萨克森温莎帝国宣战,全面宣战。第一次B世纪洲际殖民地战争正式爆发。

萨克森温莎帝国,新兴海洋国家中的最强者;马森帝国,老牌超级大国,数百年来公认的世界头号强国。两国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争霸战争轨道。架空世界的世界史,将这一战争作为“大航海时代”结束的标志。自此,历史进入了世界级殖民帝国争霸时代。生物学模式释义国际政局:那时候,小动物基本都吃完了,恐龙级巨兽们开始了互杀。所谓“大国杀”时代。

B世纪40年6月22日,萨克森温莎帝国在格曼半岛最后的据点,威尔士棱堡要塞城下,棱堡外围北侧防线,攻方浩浩荡荡,十万大军排兵布阵。

看看这里的守方是什么情况:

与攻方相比,守方的实力明显是太单薄了。棱堡内原驻有约2000名殖民军正规军,棱堡的原驻防军,再算上撤退至此的殖民地治安军和武装平民,守军大约有5000人。城内还有约16000名未撤走的平民和难民。面对敌军十万大军黑云压城,威尔士棱堡内,约翰米勒少将和部下们也在积极进行防御准备。棱堡南部为港口,北侧马蹄形防御工事环绕港口与城市,有一定的地形优势,持续构筑了几百年的工事,完全可以抵挡敌军炮火。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了。

“昨天早晨,打死的那个大家伙身份绝对不一般。敌军,中午下午两波炮击,还清理屠杀了外围村落,这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一切迹象表明,敌军很可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报复性进攻,这次会是真正的攻城,不仅仅是火力袭击。”

多数守军对此都心知肚明,他们那时还不知道被打死的贵族军官是马森帝国皇子,也不知道马森帝国皇帝下达了屠城口谕,“城内人畜皆不留”。但马森帝国军对城外村落的抢掠和屠杀,让守城军民清楚的明白了:一旦城破,他们绝对不会被人道对待,至少要被抢走所有财物,还可能会被卖做奴隶,不是契约奴隶,而是终生奴隶,这意味着他们的未来可能连自家奴隶都不如。自由空气下长大的人,谁甘心做奴隶,一辈子奴隶。那么,勇敢的战斗,捍卫自由,捍卫财产,这就成了守城军民的唯一选择。晚饭后,战前军事会议开始,军官们各抒己见,脑洞大开,提出各种颇具创造性的防御战术。战争经验丰富的米勒少将被年轻人雷的不轻,他们的办法没听说过,但貌似确实可行。军事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军官们研究讨论了敌军各种可能的进攻模式和应对策略,在逐步认清己方优势后,那种恐惧悲观情绪被扫荡一空。普遍认为现有部队短期内完全能守住这座要塞。会议结束时,约翰米勒少将和他的部下们已是胸有成竹,有信心才能赢。

最后,少将对各部主要军官说:“我们,我们的妻子,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家产,都在这座要塞。我们身后是大海,航路已断。援军到来之前,这里是我们唯一的庇护所,守住这里,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告知所有人,必须像骑士一样战斗。每个人都是骑士,每个人都是英雄。先生们,祝你们好运!”随即挥拳振臂一呼,“胜利!”

参会军官们一起挥拳高呼:“胜利!!”

胜利!!军人以胜利为荣光!!可是,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胜利的价格也从来不便宜。这些参会军官只有不到半数活到了要塞解围……

同类推荐
  • 感情杀手

    感情杀手

    《感情杀手》: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人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人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其实感情就是一把双刃剑-------。第一部《悬爱》:爱是折磨是痛苦还是笑着为她死去-----。第二部《夺恨》:恨是疯狂是不可理喻还是剜心的疼-----。第三部《孽情》:情是缠绵是揣测还是生与死的抉择------。第四部《缘愁》:愁是关爱是无奈,还是下一代刻骨铭心的痛------。余下四部为发展版:人类文明是在原始社会的合作团结中长大。难道我们现在就不能在竞争中进一步的融合?难道我们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踢开宇宙星际的大门?其实这是一把解开阴暗心灵的钥匙。这就看你如何领悟了。
  • 明月当年照长安

    明月当年照长安

    前世,她对庶妹百般怜惜疼爱,却换来了不得好死的下场。今生,她携恨归来,发誓要将往日仇怨一一清算,决不罢休。淮河东边旧时月,大胤朝曾经的锦绣明珠,沦落尘土,血染一片。再归来,仍旧是那样的鲜衣怒马,仍旧是京城的富贵繁华,仍旧是两府最疼爱的郡主,却早已在红颜枯骨之下物是人非。[重生这个梗已经太多太多了,我也没有办法一一去看,本文架空,所以请大家带着宽容的心来阅读,谢谢!]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三国抉主记

    三国抉主记

    他出身贫寒,却通晓经济,熟读史书及兵书。十三岁时偶然穿越到二千多年前的汉朝末年的一个穷苦家庭。他从一富商孩子一夜之间沦落到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他咬紧牙关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创造出数不清的传奇。
  •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王向科开车赶路,突然掉进了历史的池塘,好在和他一起的还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附近的几个工厂,他应该怎么办?是热血的前行,还是理智的冷静,是解开崇祯脖子上的白绫,还是和李自成称兄道弟?-----这就是他的任务,修改每一份血泪斑驳,历史就得如此正经。
热门推荐
  • 战灵人

    战灵人

    她是一只因缘入道的猫妖离殇,他是超然高傲的驱魔师高瞻,他是一统魔界的圣君危楼。一路前行,遇妖遇魔,人有爱,妖魔亦有爱情,众生平等不过是所谓正教人士的一句妄言。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或温情,或浪漫,或诡异,或奇幻......有一天离殇的身份终于被揭晓,她还能继续维持原有的纯真无邪吗?且看驱魔师、魔族、人族的交融转换,扭转时空。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但你以为的主角就是真正的主角吗?在这各种魔幻仙侠横流的年代,此书将是一股舒服甜沁的清流,相信我,将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希望看客能随我的心一起快乐与悲伤,让我们心脉一起跳动,且看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星灵重生

    星灵重生

    星空之下,皆为我所掌控。他,因为家族的纷争,被遗弃山林,与狼为伍。十多年后,因为一场追杀,他被逼进了死亡禁地,却安然无恙。从未有人活着走出的禁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个弃少,风云归来。
  • 绝世荒神

    绝世荒神

    天地始三荒,荒前,众生茫;荒始,众生明;荒末,众生殇!本贵为家族少主,奈何经脉脆弱无法突破,被众人认定为家族废物,受尽同辈欺辱。但颜阳心不甘,念不愿!一人独自踏上茫茫冰山,寻求机缘,于九死一生中,偶获至宝。从此一条通天大道向他展开,前途光明无匹!但家族被禁,心爱之人离去,兄弟的背叛狠狠的打击着少年的内心,也正是一次次的磨砺与成长铸就了一个性格坚毅,道心坚固的颜阳,在各族势力横生的大陆中,且看颜阳是如何踏天,称霸大陆,抱得美人归!
  • 九鼎霸业之君临天下

    九鼎霸业之君临天下

    以前一起玩各种游戏的两个(额怎么说{穷屌丝}这三个字更贴切吧哈哈)人因为另外一款游戏而慢慢崛起的道路!“什么?对方人很多?好兄弟,你先顶住我去叫人!”“BOSS不好打?好兄弟,你先顶住我去叫人”······就看两人怎么在(九鼎霸业)这款游戏中慢慢从一对默默无闻的玩家成长为君临一方的霸主。(呼风唤雨··美女如云··纵横沙场··额好吧扯得有点多了)最后请大家多多支持!!!!!!
  • 送水工

    送水工

    贾一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送水工,他在老家听说广州是一个花花世界,工作好找,女人好找,可是当他来到了广州以后,却发现一切并不像想象里那么容易。
  • 我爱你,地老天荒

    我爱你,地老天荒

    爱情的兜转,时光的荏苒,责任与爱情间的火花。我是米妮娜,不知道我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知道我童年的记忆、不知道我的梦想。当我的记忆复苏时,本该高兴却让我跌入了万丈深渊。我深爱的男子他要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 梅馥记

    梅馥记

    梅馥穿越到大泽朝之后,做梦都想着吃饱穿暖即是人生是最大的幸福。然而寒无衣,饥无食,身边还有两嗷嗷待哺的小崽子,自己前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孽?
  • 乱世大土匪

    乱世大土匪

    战乱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悲剧的时代……父亲本为辅国大将军,却遭奸臣昏君所害,无奈之下唯有上山为匪,占据一方。平民百姓不劫,英雄好汉不劫,专劫为富不仁者,专劫作恶多端者,专劫昏君奸臣者!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 大武侠系列之美人泪

    大武侠系列之美人泪

    这是一个杀手与妓女的故事,篇幅很短。只有一万余字
  • 武侠成仙记

    武侠成仙记

    集仙侠、魔幻、武侠、玄幻、游戏五种类型,武功、阴曹地府、修仙者、法术、法宝、天堂、地狱、上帝、天使、恶魔、黑白无常、孟婆、阎王、饕餮、哥布林、巴哈姆特、奇美拉、魔法师、炼金师、科技者、阵法师、深渊、掉装备……等等经典东西方元素将会在本作得到合理展示〖延续《三界修仙传》、《远古神石》主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