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73500000034

第34章 自 杀

(九)

走出出站口,桂林的街头已是一片灯火阑珊。幽幽的晚风吹在脸上不是寒冷的而是温暖的,和上海那刺骨的寒风比起来,这里竟然像是春天了。

我漫步在桂林的街头,想着应该先找个旅馆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再去找人迹罕至的山崖自杀。我摸了一下口袋里所剩的三十几元钱,然后在街角找到一家规模看起来很小价格应该不高的旅馆走进去。一问价格只要二十元,于是拿出身份证登记,交了钱就去到楼上的房间。

来到房间,掏出口袋里剩下的钱数了数,还剩十元八角,心想晚饭是不能再吃了,要不然明天早饭就没的吃了。这十来块钱虽然不能让我吃饱,但至少不会做个饿死鬼了。

想到明天一早就要真的死了,一股对死亡的恐惧之感顿时涌上心头。以前想到自杀时,心中也会升起一些恐惧之感,但以前都在极端的痛苦中才会想到自杀,那点恐惧之感在极端的痛苦面前就显的微不足道了。而今夜,在这陌生的旅馆中,我心中没有感到极端的痛苦,更多的是感到孤单,还有明天就要面对的死亡,所以这种恐惧之感就异常的强烈。

为了驱走这种恐惧之感,我打开了房间里的电视机。电视打开后,那种恐惧之感还是占据在我的心头,让我心神不宁,我拿着摇控器不停的变换着频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电视屏幕里出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僧,正口宣佛号。虽然是从电视里传出的声音,但那声音好像穿透了电视屏幕,进入我灵魂深处。我握着摇控器的手停止了跳台的动作。

电视上正在播放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拍摄的电视剧,正播放到群雄齐聚少林寺那段。

那神秘的扫地僧一出现便震惊了群雄,到扫地僧念道:“内息相生,以阴济阳,以阳化阴,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消于无形。”刚刚被他用眼神就杀死的两个人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了。这下震惊的不仅是电视里的群雄,还有正在看电视的我。

其实令我震惊的不是那两个人的死而复活,那只是艺术上的夸张表现手法。我震惊的是佛法的博大精深。两个不共戴天的仇人在经历了一轮生死后,在佛法的感化下将仇恨全部消弥了。

佛法讲的是普渡众生,我当时就想佛法能不能帮我渡过这个心劫。如果也能够化解我心中的痛苦,那么我就不用去自杀了。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如果不是被这种痛苦折磨的生不如死,谁想自杀呢?现在从《天龙八部》中、普渡众生的佛法里我看到了一丝活下去的曙光。

我开始在心中盘算着也去少林寺出家,我知道少林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就在河南的嵩山。可是想到桂林和嵩山相隔千里之遥,而我现在口袋里只有十几元钱,我怎样才能到达呢?这时我想到身上还有一部手机,这是前年在朋友的怂恿下花了两千一百多元买的,出火车站时我就看到有很多牌子上写着“高价回收手机”,我想到把手机卖了到少林寺应该是可以的。

去少林寺的问题解决了,不用去自杀了。那对死亡的恐惧之感也随之消失了,心中感到一阵无比的轻松。可想到从此以后就要和古佛、青灯、经卷为伴,心中又感到一阵凄凉。

虽然感到一些凄凉,但同时想到以后不会再有红尘俗世的羁绊,不会再有蚀心刺骨的痛苦,心中又感一种释然。

关掉电视,走到旅馆的窗前,打开了窗户。悠悠的晚风带着香樟树的清香迎面拂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灯火通明的街头,三三两两的行人在树影中悠闲的走过。桂林的夜晚是宁静的,和喧嚣的上海相比,这里真是世外桃源。

人生有时真的很奇妙而难以预测,我两次人生的转折都发生在异乡的小旅馆中,还都是看了旅馆中的电视做出决定的,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但只是这偶尔的看了一眼电视就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这是因缘巧合,还是人生所暗藏的玄机呢?

在窗前站了一段时间,不久困倦就袭上眼皮,我躺到了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那一晚我睡了一个很久以来都没有睡过的安稳觉。

清晨,窗外清脆的鸟语声将我唤醒。洗漱完毕,我走出旅馆来到昨天看到“高价回收手机”的地方。

没有货比三家,没有讨价还价,我只是随便找了一个收手机的人就把两千多元买的手机两百多元就贱卖了。我觉得卖得的钱能让我到少林寺就可以了,至于多少无所谓,我认为到了少林寺做了和尚钱对我来就是真正的身外之物了。然而到了少林寺之后才知道,如今的少林寺没有钱连门都别想进,当然这是后话了。

揣着卖手机的两百多元钱,我去了桂林火车站。

桂林火车站虽然也是人山人海,但比上海火车站人流涌动时的排山倒海要好多了。售票大厅也不像上海火车站那样挤的水泄不通。虽然也是排队买票,但每支队伍只排有四五个人而已,我很快就花了一百多元买到了去河南郑州的火车票,而且还是有座位的,上午九点就出发。

看了看售票厅墙壁上的时间,已经快八点了,于是直接往候车往厅走去,找到火车票上对应的候车室走了进去。

候车室也只有稀稀疏疏不多的人,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着的,不像上海的候车室,想找个座位都是奢望。我找了一个靠近检票口的座位坐了下来。

坐到座位上后,我想自己现在不是去死而是去当和尚了,要不要跟父亲和姐姐说一声呢,让他们知道后就不用为我的安危担忧了,可我又想到父亲一直对我期望很高,我就这样抛弃他们去当和尚了,他一定会很伤心失望的,还是不要说了。就让他心中还保留那份对我的期望吧。接着又想到出家人要四大皆空,我也要斩断红尘俗世的所有牵挂了。

正想着要斩断红尘俗世的所有牵挂时,对面的座位上来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体态偏胖的中年男子,他一落坐就从随手提来的方便袋中摸出一个炸鸡腿津津有味的啃起来。

喷香的肉味丝丝缕缕的飘到我的鼻端,我的食欲马上就被挑拨起来。以前饿肚子的时候曾幻想着啃香喷喷的炸鸡腿,而现在这香喷喷的炸鸡腿就在眼前不停的晃动,我早饭到现在还没吃,怎能不食指大动。

我从座位上站起来,也准备去卖几个炸鸡腿过来吃,可我马上想到自己就要出家了,虽然现在还没出家,但起码也算半个出家人了。出家人慈悲为怀,戒杀生、戒荤腥。不要说吃了,就是看着别人吃已是不应该。于是我在心里默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没想到这句佛号一念还真有震摄心神的作用,那膨胀的食欲一下就被这声佛号压下去了。我想自己虽然做不到心如死水,但还能做到心如止水。

我又想到出家人虽然不能吃鸡大腿,但吃一些素食还是可以的,于是我起身去外面买了一碗稀饭。

等一碗稀饭下肚再回来时,我所乘坐的开往郑州的火车已开始检票了,我随着鱼贯而入的人流通过检票口登上了出家的火车。

火车上也是稀稀疏疏,不像上海开往桂林的火车那般拥挤,很多座位都没有人坐。

我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来,很快火车就启动了。坐在开动的火车上的我的心情就像这行驶的火车一样,没有颠簸和起伏,一片平静。虽然有时过去的很多画面就像车窗外的景物一样从我的头脑中一掠而过,在我的心中荡起一点无形的波澜,但我马上就在心中默念一声“阿弥陀佛”。那点波澜立马就平静了。

从桂林到郑州的那段行程,在我默念了无数声“阿弥陀佛”的佛号中平静的到达了,到达郑州时已时第二天的凌晨四五点钟,天将亮未亮之时。

附:昨天是母亲节,在《初恋》那一章里曾提到写过一篇《母爱》的文章,后来遗失了,昨天特地重写了一篇,献给在世的或去世的伟大母亲,还有孝顺的或不孝顺的所有子女。

母爱

母亲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可是只要想起母亲,头脑中便会立刻浮现母亲的音容笑貌,还有母亲说过的一句句话,经历的一件件事。总是那么的清晰。

虽然母亲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陪我走过短短的数十年,但母亲的故事我要是细细的诉说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在这里只写几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常常在我跟前说:“唉……一九五八年啦……”

一九五八年,正是************时期,人们没有东西吃,只能吃树皮、草根,树皮、草根吃完了只能吃观音土。而观音土又不能消化,每天都有人肿死。人们不敢吃观音土了,就每天都有人饿死。母亲说每个人都饿的浮泡肿脸没有人样了,经常在路上看到有人摇摇晃晃的走着走着,忽然就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母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婆首先饿死了,外公和母亲还有母亲的弟弟(我的舅舅)也快饿死了,外公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孩子就这样饿死,于是跑到大队的地里创了两根红薯,没想到马上就被发现了,发现后就让我的外公挂着红薯去游行。外公本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羞辱,在游行过后就上吊自杀了,只留下无依无靠,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母亲和母亲的弟弟。很快母亲的弟弟也饿死了,母亲常回忆起我舅舅饿死时的情形,母亲说饿得奄奄一息的弟弟微弱的呼唤着:“姐姐,我饿……我饿……”,从夜里呼唤到天亮,天亮时就饿死了。母亲说着说着就会啪嗒啪嗒地流下大滴的眼泪来。

我的外婆外公还有舅舅都去世时,母亲还不到十岁。在亲人们都相继去世后,才十岁不到也快饿死的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还有受到什么指引竟然走了二十多里地赶到我爷爷家。我爷爷是她的一个远房亲戚,而她还是很小的时候到爷爷家去过一次。母亲说起她来到我爷爷家时,她说她也说不清楚怎么就会走到我爷爷家,也许是命不该绝吧。我爷爷看到母亲也很惊讶,母亲饿得已经不成人样了,爷爷虽然那时家中已有五个子女,但善良的爷爷还是收留了我母亲。

爷爷是他们村的村长,爷爷常说我母亲村庄的那个村长真不是个人,竟然整死、饿死那么多人,我爷爷所在的村庄就没有饿死一个人。爷爷说起我外公的遭遇时常感叹到,要是在他们村里就不可能出现那样的事。

母亲长大后嫁给了我的父亲,可并不是我的父亲有什么缺陷爷爷才让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相较而言,母亲因为长身体时经过了长期的饥饿,所以长大后身材特别的矮小,而父亲特别的高大、帅气。

母亲一生都特别的节约,我小时候吃饭时有一粒饭掉到桌子上她都让我捡起来吃掉。母亲常说:“齐家似针挑土,败家如浪淘沙。”她还说五八年她们村至所以饿死那么多人就是刚开始搞******时每天都杀鸡宰羊大吃大喝,不知节约。

母亲一共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带大。可是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候我都特别的厌恶我的母亲,总是和她闹别扭。有一次,我二哥从田里插秧回来,那时天快黑了,快到家门口时从草丛里窜出一条蛇在二哥的脚背上咬了一口,走到家时脚背都红肿起来了,母亲看到二哥红肿的脚背二话不说就扒在被蛇咬过的伤口上吸起来,我看到二哥的脚背上还沾满着泥巴等脏物,那么恶心,但母亲好像都视而不见,那时我感到母亲只疼我二哥一个人,我开始嫉妒二哥,也讨厌母亲。这种情绪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件事的发生才消除了我那种情绪。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母亲快四十岁才生下的我,所以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一发烧,身材矮小的母亲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会立刻背上我,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去另一个村庄的一个赤脚医生那里打针、挂水。那一次,大约晚上八九点了,上床睡觉时母亲发现我又发烧了,她便匆匆忙忙的背上我向医生家赶去,由于天太黑了,母亲将我背到医生家时没看到他家拴在大门口的那条狗。母亲刚将我放下,医生家的那条狗就冲过来,母亲一下将我搂到怀中,把我和狗隔绝起来,而她的背部就暴露在犬口之下。待到医生家的人出来赶走恶狗时,母亲背上的衣服已被狗扯破了,腰部也被狗咬破了一大块,鲜血淋淋。而我因为母亲的保护毫发无损。

以后我的头脑中经常会浮现那条狗冲过来,母亲一下将我搂到怀里的那一幕。我常想那时冲出来的即使不是一条狗,而是一只老虎,母亲也会毫不犹豫的将我搂到怀里,而将自己送向虎口。

原来,在母亲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两个哥哥的事情,说他们上学的时候总是逃学,母亲刚将他们背到学校,转眼他们就逃离学校了,被母亲发现后再次将他们送到学校,他们很快又会逃出来,有时要这样往返的送个四五次。由于家中还有很多的农活要做,母亲不可能将所有的时候花在送他们上学上,即使所有的时间花在送他们上学上,像这样的上学也一定上不好学。所以他们两个小学还没毕业就缀学了。母亲说我外公是多么的有学问,一九五八年之前在村里是多么的受人尊敬。而我的两个哥哥,母亲说起他们就唉声叹气。

两个哥哥不光是逃学,他们还从家里偷钱偷米,有一次偷米时被母亲发现,慌慌张张的他们将米洒了一地,母亲就一粒一粒的将他们洒在地上的米捡起来……

母亲常唉声叹气的对我说起两个哥哥的不争气,年幼的我就在心中对自己说一定要争口气,所以我以后上学时从未逃过一次学,更是从来没有从家中偷过一分钱一粒米。我是在父母还有长辈的一片夸奖声中长大的,不过这种夸奖也让我养成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特别的容易骄傲自满。

母亲是一个特别好强的人,她常说:“借债要忍,还债要狠。”就是再没钱了也要忍着不要向别人借钱,如果实在没办法借了别人的钱,等有钱了一定要狠狠心把钱还给别人,不能拖拉。母亲虽然这样好强,但到我两个不争气的哥哥结婚时,家里还是欠下了一河滩的债。两个哥哥同时结婚,同时生孩子(两个孩子的出生仅相差两天),父母本指望他们结婚生子后能够成熟起来,不再依赖父母了。可是他们却变本加厉的依赖父母了。以前他们每年都出去打工,虽然到过年挣不到一分钱回家,还在外面欠下很多债,而现在他们连出外打工的晃子都放弃了,每天守在家里,三天两头的就和媳妇争吵、打架。母亲因为劳累和生气一下就病倒了。这时的家中已是山穷水尽,连给母亲看病的钱都拿不出了。那一年我正好上初三。眼前着家中的如此境况,已经懂事的我只能放弃学业去建筑工地上打小工。当我临出家门时,从卧病在床的母亲眼中看到了深深的辛酸和无奈。

父亲后来告诉我,我一离开家,母亲就开始每日每夜的念叨我,念叨着我什么时候能回家。父亲就说母亲,说我在外面还能挣到钱,把我念叨回来怎么办呢,母亲就不再念叨了,只是发呆。虽然我打工的建筑工离我家只相隔六十多公里,但为了省下来回十六元的车费我很少回家,在做了三个多月后进入梅雨季节时我回家只待了两天,到八月中秋节时我又回家了,我永远都记得这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时那种欣喜的表情,只是这次回家只过了三天母亲就去世了……

母亲短短的一生吃了太多的苦,却没有享到什么福。

现在我已经成家,妻子温柔善良,女儿懂事可爱。结婚七八年来我和妻子从来没有吵过架(虽然有时我脾气急燥会向妻子洒下一些怒火,但宽容的妻子从来都不顶撞我),我们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只是这一切母亲再也看不到了……

结婚前还有些馋嘴的妻子,现在总是会把自己特别喜欢吃的东西都留给女儿吃,让我感到母爱是那么的无私和伟大。

虽然我过早的失去了母爱,但我却学会了怎样去爱自己的母亲,我知道不管工作多么的忙都要想办法抽出时间去陪陪自己的母亲,给母亲捶捶背,帮母亲洗洗脚,听母亲唠唠嗑,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带母亲出去旅游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将家庭经营的和和美美,让母亲省心、舒心。这些我都很容易做到,而母亲再也感受不到了。我的爱只能表现在想母亲的时候洒下几滴泪水,还有清明的时候到母亲的坟头烧一些纸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母亲去世快二十年了,可是我还是很想念你,不管您能不能听到,让我再呼唤你一声——妈妈!

同类推荐
  • 小镇故事之庙台轶事

    小镇故事之庙台轶事

    小镇故事系列短片小说。小镇故事自然离不开光怪陆离的神奇故事,离不开谆谆善诱的老人故事,离不开笑破肚皮的搞笑故事。我从一些真实故事中找出亮点写成文字供大家消遣,你准备好坐下来细心品尝它了吗?
  • 最是年少轻狂

    最是年少轻狂

    高中时代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生活着一群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以至于在学校打架斗殴,情情爱爱,他们一路欢笑一路歌,从高三直到高四......
  • 云龙之子

    云龙之子

    一个80后农村男生的成长,持之以恒不放弃文学之路的梦想。他没有上过高中,却上过大学【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他深信:人生不是看不见成功,有时的确缺少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是那个创世文学的起点。
  • 监内监外

    监内监外

    一位真正的监狱警察,一部真实的亲身经历,监内监外,不同人生……
  • 无书屋道听途说集

    无书屋道听途说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个人会不会就这么平淡的走下去?平淡的老去?平淡的离去?是的,我感觉我就是这样的节奏,那么我总得留下点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感悟,我也有,道听途说的,路边社的,亲身经历的,悲惨的搞笑的,没事想来,就像一部永远看不完的电影一样.我想我有必要将这些写下来,给看到的人带来点思考,或者带来点欢笑,或者带来一点哀伤,或者恶心你一下也行.纯粹的道听途说,也有可能语无伦次,但是你要是看到你,说明你中大奖了,能开发智力哦
热门推荐
  • 年痕

    年痕

    80年代,一群60后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他们惶恐、迷惘、忐忑,他们青春、活泼、憧憬;他们受过苦难,他们也遇上了难得的机遇;他们跌倒过,他们还需顽强地站起......
  • 同桌,同学,同校

    同桌,同学,同校

    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青春的样子,脸上稍稍长着青春痘,有可取的地方,可却不像小说里讲的那些国色天香,过得有点小自卑,带着点不自信,眼边因为经常熬夜带点黑。
  • 逆天狂后:全系灵纹师

    逆天狂后:全系灵纹师

    她是古老的修灵一族的天才,在被至宝得到认可,册封为族长的那天,遭到曾经她软下心放过的白眼狼陷害。一个历史悠久的修灵家族,就此陨落!她是云家捡来的婴孩,只有名无姓氏。自她从五岁被测出毫无一点天赋,云家人把她当奴仆使唤。不过,她已不再是“她”。笑她,辱她,伤他,她都会一一奉还回去!呵,你是玄武者?你是魔法使?不好意思,她是魔武双修!!什么?你说你是召灵师?她在那人得意洋洋的目光下,轻启朱唇,笑得好不妖娆:“不好意思,这几天本姑娘也当了个召灵师来玩玩。”那人,只见一口老血自他自己嘴里喷出老远····玄武者,魔法使,召灵师,这些她都不放在眼里。她真正的职业是灵纹师!!!
  • 九阳圣主

    九阳圣主

    圣荒大陆,少年侯凡,偶获石珠,得遇奇缘,修习九阳诀,极致巅峰,九阳诞生,震慑世间万物,创造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 零点记忆

    零点记忆

    夏梅萱和苏芳叶小娜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高三毕业后她们决定去重庆祭奠自己的青春没想到遇见了他们TFBOYS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千年之月明

    千年之月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混沌三生诀

    混沌三生诀

    一身无上体质无人发现,本该一飞冲天却沦为废材,一个豪门世家的公子被众人奚落,无意间得《混沌三生诀》,从此一反常态,扶摇直上九万里!
  • 青春快乐校园

    青春快乐校园

    初一1班的初中生活,天天充满了精彩。尧婷婷,黄璐婷,叶心怡,苏豆豆,陈孝华,郑智这一股灵精怪的组合,加上美女老师杨诗雨,胖墩校长朱洛天,使他们的初中生涯更加充实。嘻哈玩乐,不误学业,相伴成长,共同度过美好的青春校园时光。
  • 重走洪荒路

    重走洪荒路

    一切故事的源头,都开始于一个诡异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