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3700000038

第38章 敕建新丰

叔孙通帮皇上解决了一些大臣在朝**大喊大叫、过于随便的头痛事,从此得到刘邦的赏识。他乘机对刘邦说:“制定礼乐朝仪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那一帮徒弟出了不少力。这个东西今后还要不断完善,以不断加强皇上的威严。另外,礼乐制仪不仅要在朝**实行,还要在各府和百姓中推行,这样才能叫全国的老百姓都崇拜皇上。因此,我想把我的徒弟推荐给您,让他们帮助朝庭做这些工作。”

刘邦已看到了这一套东西对朝庭的作用,想也一定有利于皇权对全国的统治,当即说:“好,你有多少个徒弟?”

“有一百多人。”叔孙通回答。

“这些人朝庭都要,封你为太常,他们均为侍郎,今后就由你们负责全国礼乐教化的事。”刘邦说。

“谢皇上,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叔孙通说。

朝**实行礼乐朝仪的事很快传到民间。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这时住在长安北城的一处宅院里,他的家人也听说了这件事。其中有一个叫季盛的管家对太公说:“现在满朝上下都按礼乐制度行事,百姓争相效仿,这是按古制治理国家。今后皇上再来看您,不能让他再下跪了。皇上虽是您的儿子,但他是一国之主,您虽是皇上的父亲,但却是他的臣民,岂有一国之主给臣民下跪的道理?这有失体统,传出去会让天下老百姓耻笑,说您不明事理。”

太公听后想了想说:“也是这个道理,今后就不叫他来拜吧。”

在秦汉以前,统治者治理国家靠的是礼法。刘邦建立国家后,一方面借鉴秦朝的做法,健全法制,一方面大力提倡以孝治国。刘邦虽然少年的时候不大好劳动,但在对待长者方面却也从没有忤逆的事。当了皇帝后,更想给老百姓做个样子,尽管国事繁忙,还是坚持每隔五天去看一次太公,到了那里就给太公磕头,然后就叙些家常,逗太公取乐。有一次在饭桌上,爷俩都喝了些酒,当着很多人的面,刘邦说:“我年轻的时候,不大好干活,您常常骂我游手好闲,没有本事可以指望,不如二哥能治家业,现在我治的家业如何?”

太公听到这话大笑说:“还是你治的家业大,谁能料到你会到这一步,真是懒人有懒福。”

“老爹还是说我懒,我受的累也够大的了,只是您没看见罢了。”刘邦说。

“皇上辛苦了,要不老爹敬你一杯?”太公打趣说。

“儿子不敢,还是我敬老爹一杯。”爷俩一块干了一杯。刘邦说这话的时候,四弟刘交也在旁边,接着他又分别敬老爹和皇上一杯。

刘交和刘邦是同父异母所生。刘邦的母亲孔含始在刘邦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也是刘邦少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原因之一,缺少母爱和管束吧。不几年刘田又续弦娶了沛县城里一姓窦的丧家女人,生下刘交。这窦氏有些文化,所以刘交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及成人后,跟着刘邦做些文书工作,刘邦的好多书信都是他帮着写的。

太公自从被项羽交给刘邦后,就一直跟随刘邦生活。儿孙虽然很多,但都不和他住在一起,好在还有窦氏陪着。当然家中也不乏人侍候,但毕竟与这些外人没有多少话说。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说些往事,但局外人谁喜欢听他唠叨些不沾边的事,因此刘邦每次来的时候,就是他最高兴的时候。现在听家人说朝**又兴了一些新规矩,而且要求百姓也要照着去做,他想家规也要跟着国法走吧,以后就不要刘邦来看他了。他估摸着刘邦这天要来看他,提早就拿个扫帚在大门口扫地。刘邦到来,他挡着门不让进。刘邦跪下就要给他磕头,他忙止住,说:“你是人主,我是人臣,怎么能叫人主老来看望人臣呢,更不能叫你给我磕头。”

“你这是听谁说的,什么人主人臣,我再是人主,您是我爹,我来看您还不是应该的,我们自己不讲究这些。”刘邦说着,就扶着太公进了院内。

太公说:“不行,我虽是个庄稼人,也懂得治国孝为先,不能因为我,坏了国家的法度,那样会让人说我这老汉不懂道理。”

“那我不来看您岂不是我不孝了?我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百姓做到呢。看来这样不行。”刘邦说。

太公说:“以后想你的时候,改为我到宫中看你吧。”

刘邦说:“那怎么成,万万不成,再怎么着,我也是你的儿子,岂有老子拜见儿子的道理。”

爷俩当时争持了老大一会子,谁也没说服谁。回去之后,刘邦考虑了几天,又和叔孙通等人商量,才想出一个办法,下诏尊封太公为太上皇,大概相当于名誉皇帝。刘邦认为这样自己再去拜见自己的爹,无论再行什么礼,也就顺理成章了。为了表彰季盛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刘邦命帑官特意从国库里支出五百金予以奖励。

礼乐太常叔孙通把这一消息告诉太公,太公还不知是什么名堂,推辞说:“我一个老头子,给我弄什么封号,不要不要。”

叔孙通说:“您是皇上的父亲,自然要有尊号。这样以后皇上来见您,就不再是人主拜见人臣了,而是现任皇上拜见老皇上,于礼法上比较合乎要求。”

太公说:“只要你们认为有必要这样做,就给我封吧。”

自从太公跟随刘邦来到关中,刘邦手下的一些官员不时来看他。时间一长,他对官场上的一些套路也有了些了解。加之窦氏是有文化的人,不时给他提些建议,点拨一下,所以太公对皇家的一些规矩,也能渐渐“入乡随俗”了。

既然已封了太上皇,老头自感底气足了些。他知刘邦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虽然贵为皇上,但对老人的孝心却是越来越多了。这日刘邦又来看他,闲聊中太公说起:“你现在是一国之君,那些跟你一块打天下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连我这老头子也跟着沾了光,刘姓家族的很多人都有了一官半职,这原是应该的,俗话说,龙行一步,百草沾恩。但你大哥的孩子,从小孤儿寡母的,生活很不容易,现在还在老家住着,你怎么就忘了呢?”

刘邦听太公提到这事,心里一楞,年轻时寡嫂丘氏对他冷眼相看的一些情形马上浮现在眼前。

刘邦的大哥刘伯在刘邦十几岁的时候就死了,撇下一个儿子叫刘信,和母亲相依为命。刘邦的母亲在大哥去世后不久也死了,本来是老嫂比母,嫂子对刘邦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但因为丘氏家计艰难,自己拉扯一个孩子已很不容易,加之刘邦那时好吃懒做,又喜欢带一些朋友到家里吃吃喝喝,不免让丘氏很烦。有一次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刘邦又带了三四个人到嫂子家里蹭饭吃,丘氏见他来了,故意到厨房里用锅铲把锅铲得刺耳的响,鼓弄了一会子,出来还拿个毛巾作擦手状,然后故作惊愕地对刘邦说:“你们怎么才来,我们已经吃过了,我把锅碗瓢勺都收拾好了,你们另找别的地方吃去吧。”

刘邦看他们不像吃过饭的样子,心想肯定是丘氏不乐意自己到她这里吃饭,便喊着一帮朋友走了。但他心里很鬼,出门没多远,又转回头到嫂子厨房里掀开锅看看,一看一锅饭还没有动头。他出来顶头见到嫂子,质问:“你不说没有饭了吗?不想让我们吃就明说,还来这一套!”

丘氏看他竟跑到厨房里看有没有饭,知道漏了底,便也不加掩饰地说:“有饭又怎么着,我又不是开饭店的,该管你们这些二流子吃。”

“什么,你说我们是二流子?好,你等着。”刘邦红了脸说。

“说你们是二流子怎么着,你们不是吗?成天东遛西逛,不干点正事,到了饭时就来,我该伺候你们的?还叫我等着,等着又能怎么着,你还能把我吃了?”丘氏说。

“话不要说这么绝,你总有一天会后悔的!”刘邦愤愤地说。

“哼,我可想后悔,就怕你没那本事。”丘氏回答。

这一次叔嫂之间的战争令刘邦印象太深刻了,以致后来刘邦想到这些,心里对寡嫂的怨恨就不能平息。今听太公提出来要给寡嫂的儿子封个职位,心里老大不快地说:“我没有忘他太上皇,但刘信一直在家种地,他又没有文化,跟他娘一样,死眼珠子肉眼皮,脑子里一根筋,说一句话能打发一圈子人,能干什么?我要给他封个官做,国人岂不要笑话我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无论怎么着,他是我的长孙子。你起义离开沛县后,他们孤儿寡母就回了中阳里,咱们那块宅子还多亏了他去占着,不然早叫别人给抢了去。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总有一天我也要回去。你说他没有文化,不会说话,那你二哥怎么能封为代王?横竖有底下的人帮忙办事,你就给他个爵位,叫他沾些光算了。”太公说。

“他能跟二哥比吗?这些年我在外面闯荡,大哥又死得早,多亏二哥在家里照顾您,撑持门面,我封他为代王,是对二哥的一种补尝。大嫂他娘俩没少惹您生气,都是嫂子太不讲究,我凭什么封他?你老人家也许还记得,我小的时候,俺娘死得早,连个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大嫂是怎么对我的?有时到她那蹭顿饭吃,哪是吃饭,顿顿吃的是白眼珠子,有几次不仅不给,还净说些绝情的话,叫我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她说的那些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我就发誓,我要再理那丘氏,誓不为人。”刘邦越说越来气。

太公说:“你看你这熊脾气。你也是顶天立地的人了,怎么能跟一个女人一般见识?这么多年,你大嫂毕竟为刘家的老小付出过自己的辛苦,即使有些地方过去做得不对,你们比她小的,也应该原谅她。过去她是有些小气,那还不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嘛,怎么能经得起你成天带着一大帮半大小子去吃白食。要论起来,还是你的不对。”

“您老人家总是认为我不好,从小到大,不是向着大哥,就是向着二哥,现在我做了皇帝,您还记着我过去的不是。不是我为自己辩护,我要不是年轻时候结交些朋友,谁帮我打打杀杀,我们家怎么会有今天?您知道,结交朋友不能光靠说大话,不吃吃喝喝,怎么能加深感情?卢绾、王陵、萧何、周勃、樊哙等,这些经常来看您的人,不都是那时结交的?当时您骂我,现在总该理解了吧。”刘邦说。

“不是责怪你,也是当时我们家里穷,经不起你瞎折腾。这些事就不提了,只要把我大孙子的事给办了,我也就不再嘟囔你了。”太公说。

“既然太上皇说了,就等等看吧,我瞅个机会,看能给他安个什么缺。您老别净管别人的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最大的事,您没病没灾的就是我们小辈最大的福。”刘邦说。

“你们忙你们的,我这把老骨头一时半会还散不了。”太公接话说。

因为心里还记恨着大嫂,所以刘邦回去并没有把老爷子的话当回事。后来太公又问了几次,刘邦都说:“再等等,现在还没有空缺。”这以后,又发生了几起诸侯造反的事,刘邦都御驾亲征,这件事便搁置了下来。

刘邦不在家的时候,朝中的人来看太上皇的相应少些。吕雉忙于宫中的事,也很少来,即使来,儿媳妇和老公公也没有多少话说,只是礼节性地拜访一下。况且刘邦现在也不是只吕雉一个老婆,这让吕雉对老太公的亲情自然要打些折扣。那些年轻的妃嫔们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了,有的连见过也没见过老太公。每逢这个时候,太上皇在都中住着就倍感无聊。

人老不免想起往事的时候多。这天夜里太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年轻的时候,家里盖房子,那时老老太公还在,房子盖好了,老老太公却不见了,他找啊找啊,跑了很远的路,腿都走不动了,还是没有找到。他有气无力地回到家里,却见老老太公正看着他笑呢,不知笑的什么。醒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梦中的场景,老老太公笑得是那样亲切,好像连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记得那次房子盖好后不久,老老太公就因劳累过度去世了。怎么会做这样的梦?我已离开家多少年了?这些年可一直没到老人家坟上去看一眼,他想我这个老儿子了吗?所以才托梦对我笑。他盖的房子,我住了好多年,那房子现在还好吗?想到这,太公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回老家去!这里虽然好,但不是自己的故乡,出门也没个说话的,哪跟那些老亲舍邻在一起好啊。他年轻的时候,是好跟人开个玩笑骂个大会的,想到老了,一定骂得更欢,但在这里跟谁骂去?在这里过得不快乐,赶快走!

天明太公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窦氏,窦氏比他年轻些,摸了摸他的脑门说:“你不发热吧,说什么胡话?”

“怎么能是说胡话,离开家多少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我的老爹想我了,托梦让我回去看他呢。”太公说。

窦氏劝他说:“你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怎么能跟个孩子一样,想起来一阵子。这回老家能是容易的事,千里迢迢,万一在路上有个好歹,谁能担当得起。现在皇上又不在家,谁能决定让你走?”

太公说:“在这里住着虽然不缺吃不缺喝,但不自在。在老家邻里间有说有笑的,这里的人见了无非是一番客套,哪有真话。周围的情况也不如老家的顺眼,那些老房子,那些大树,让人看着舒服。在老家的时候,每天早上能听到鸡鸣牛叫,在这里却很少能听到。想起老家来,我在这里吃不好,睡不好,不如干脆回去算了。”

“净瞎说,都来多长时间了,还不习惯?你这是一个梦勾的,过两天就好了,别瞎折腾了。”窦氏说了一句就走开了。

刘邦平息南越王僭位作乱回来,太公铁了心对刘邦说:“你们整日在外奔忙,我也多数时候见不到你们,在这里住着很无聊,多少天也见不到一个说话的,我想回到中阳里去,那里还有咱的房子,还有一些老人可以陪我说说话,也省得你经常抽出时间来看我。”

“怎么要回那去,我家已离开那里多年,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我一出娘胎就离开那里,不久您和两个哥哥也避难至沛。我起义之初,丰邑人最先叛我,提起那里,我就没有好感。”刘邦说。

“沛县虽好,毕竟我不是那里长大的。丰邑虽有人做了对不起咱的事,但那些老亲舍邻还是好的多,那里还有咱远房的本家,提起来就想他们啊。”太公说。

“那怎么行,我在这里做皇帝,您却要回到老家去,知道的说您是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对您不好呢,岂不成了天下最大的不孝之人。”刘邦说。

太公说:“你要是真孝顺我,就叫我回去。说真的,这回老家去的念头没有便罢,一旦有了,我在这里一天也呆不住。我也这把年纪了,还能给你提什么要求,多少次给你说我大孙子的事,你今推明,明推后,一直也没办,我也索性不问了。这个事你就依了我吧。”

“太上皇,您大孙子的事我答应办还不好嘛。只是这回去的事,您又这么大年纪了,路途遥远,怎么能受得了那个罪。再者,您现在是太上皇,不是以前了,到了老家,地方上少不得要兴师动众接待您照顾您,您想安静也安静不了,弄不好还得搅得四邻不安。”刘邦有些为难地说。

太公沉默了一会,有些活动意思,但还是不能断了念头,便退一步给刘邦说:“怕打扰邻居这倒是想得周到,我不回去住也可以,但得回去看看,你爷爷想我了,托梦叫我去看他呢。”

刘邦也知老人的心思上来了,你别想叫他扭过来,到这种地步,也只有答应了,说:“好吧,我多派些人跟您回去,让他们一路照顾好您,到那里看看就回来。”

刘老太公看儿子答应了,等不得刘邦给他安排妥当,就立逼着上路。一行人在路上走了十来天,也没进丰邑,就直接去了中阳里。邻里们少不了前呼后拥的都来看他,但因为他离开家已有年份了,村中认得他的人不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已没有几个。他梦中的老房子还在,那些大树都也很茂盛。够了,这也让他很满足。他没想到此生还能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地方,当初离开时,走得是那样痛苦。他见到了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大孙子,也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了。大儿媳妇还在,却成了地地道道的老村妇了,想这些年她是多么的不容易,太让人可怜了。太公当晚就住在他的老房子里,窦氏没有跟来,他让他的孙子夜里陪他说说话,其他的人都借些民房住了。

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听说太上皇回老家探亲来了,都争相来看热闹。一些老亲戚,都请他到家里坐坐,顺便也让他帮忙给小孩子谋个差事,他都爽快的答应。他到老爹的坟上给圆了坟,念叨说:“爹,我来看您了,我很好,你的子孙都很好,三孙子现在是皇上了,给咱家光宗耀祖了,你在那边安息吧。”说罢又磕了三个头。

太公临走的时候,已和乡亲们很熟了,依依惜别。他执意要让孙子和寡媳一家跟他一块到长安,说要让他们跟他一块生活,子孙中现在他最惦记的就是他娘俩了。老老太公的坟冢他叫雇人给看着。见此,我们不得不说,人除非没有权势,万一有了,都能拾腾的很。

太上皇回到长安,刘邦和朝中大臣成群结队的都来道乏。太公对他们有说不完的话,说起家乡的事眉飞色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邦看老头这样高兴,心里也自是欢喜。

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自此以后,不论什么人去看太上皇,都说的是老家的人和事,特别是刘邦每次去看他,更离不了老家的东家长西家短,除此老爷子一概不感兴趣。你想给他说些别的,他都用话给你叉开。你不顺着他说这些,他就不高兴。这让刘邦想到,人真是故土难离啊。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太公心里很烦躁,老抱怨住的地方不如老家的房子凉快,树不如老家的大,人不如老家的好,说我死了,你们说什么也要把我弄回老家去,我要去陪伴你爷爷,我在这里就是住不惯。

刘邦这时正大力推行以孝治国,他正琢磨着怎样给全国带个好头,今见太上皇对故乡这么留恋,灵机一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第二天,他在朝**把这个想法对大臣们讲了,当然是大多数人都拥护,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有点太离谱,还可能遭到百姓的反对,建议不要干这劳民伤财的事。刘邦此时哪能听得进这样的话,只说:“你们的意见可以保留,这不是大修长城,不会有那么多负面效应。我们推行以孝治国,总得有些实际行动,不然拿什么给老百姓做样子?”当时就安排人把他的设想付诸实施。

到了又一年的春天,刘邦和一帮大臣簇拥着太上皇来到一个地方,太上皇下了车一看,竟是他的老家中阳里!房子都是那些老房子,街坊邻居都是他前年回去见过的,大家见了他都亲热得不得了,年轻的娃们围着他喊太爷长太爷短的。只是树有些不像。他一时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说是中阳里吧,他才离开家半晌的功夫,怎么就能到了那里?说不是吧,这房子,这邻居分明又都是那里的。他掐了掐自己的腮帮子,有些痛,就问旁边的人说:“我不是做梦吧。”

王陵马上回答:“回太上皇,你不是做梦。这是皇上看您想老家想得心慌,让人比着老家的样子新建了一个地方,把街坊邻居也都迁来了,让他们陪着您说话。让您以后也搬到这里来住,这样您以后就不寂寞了。”

太公说:“唉呀,这不是太麻烦了吗。你看为了我这一个老头子,你们闹多大的动静。这样做,老街坊们能愿意吗?唉呀,我是事先不知道,我要知道,说什么也不会让你们这样弄。”

“这都是皇上对您的一片孝心,街坊邻居听说能到天子脚下来住,都高兴得不行,都想来陪您说说话,您老人家高兴就行了。”王陵说。

太公说:“只要邻居们愿意来,我就就兴。”

刘邦看太上皇喜得合不拢嘴,乘机靠近太上皇说:“老爹,这是比着中阳里建的,您看是就叫中阳里呢,还是叫个别的名,等着您给赐名呢。”

太上皇虽是庄稼老汉出身,但也是有才气的人,不然生不出刘邦这么好的儿子。他想了一下说:“中阳里是祖宗定下的名子,就叫它留在丰邑吧。这里就给起名叫新中......”老头是想说新中阳里,谁知后面两个字没说出来,一阵咳嗽给咽了回去。下面的人没听清,以为是新丰,马上欢呼:“太上皇高才,新丰,新的丰邑,中阳里是原来的村庄,这里虽和原来的很像,但却是从丰邑迁来的,赐名新丰太恰当了!”当真这地方就叫新丰了。这就是如今长安市新丰地名的来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项羽大军到达咸阳后驻新丰鸿门,也是借用的后来的名字,由此可以想象他的这部巨著有很多地方也是传说或者直接就是杜撰的。

原来刘邦在那次早朝会上,就是安排的这件事。王陵找到当时的能工巧匠鲁班的徒孙胡宽,按照中阳里的样子设计了一个模具,并要他们承建,要求就是要像。地址选在长安的东北方向,离长安有五里路的样子。鲁小班不愧是大师的后代,真个是造旧如旧,除了活的东西仿不像外,其他都弄的和真的不相上下。为了让邻居们都乐意来,刘邦许他们每户给安排一个人做官。有这样的好事,谁还不挤破头向前拱。

刘信跟随爷爷到了长安,也没有别的事干,唯有侍候爷爷奶奶和母亲而已。刘邦每次到太公这来,看他还算殷勤,丘氏见了刘邦就躲,况她也是迟滞老太了,刘邦也不好再跟她计较,那样就显得自己太有点小人得志了,所以终于决定给刘信加封点身份。

一天早朝,丘氏母子被召进宫里,刘邦坐在龙椅上,丘氏也不敢看他,只是跪在地上磕头,刘信也跟着跪下,这时只听刘邦发话:“封皇侄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一千户。丘氏多年以来,赡老育子,还算辛苦,特赏原太上皇所居宅院一处,供其和儿孙居住。”

刘邦这也是有意显示他的宽仁大度吧。但封刘信为羹颉侯,大臣都不解,议论:“颉是刷锅的时候用锅铲子铲上面锅巴发出的刺耳的声音,皇上怎么给自己的侄子起这么一个古怪的封号。”说刘邦没文化吧,他偏能写出那令无数文人望尘莫及的《大风歌》,如今又曲里拐弯地找到这样一个字用到他的侄子头上,其中的玄妙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同类推荐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游魂洗心录

    游魂洗心录

    有志青年穿越到宋朝,魂魄附在宿主何春身上,在异时空里他该如何生存?倒卖后世诗词文章?不行,会出人命的。考科举当官发财?十年寒窗谈何容易?他以为穿越很好玩,穿越后才发觉必须遵循一条铁律:不能将后世的东西带进本时空。否则就要遭受天谴,分分钟死于非命。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他能穿,别人也能穿。这里有他的同类,同类不一定是朋友。金手指?当然有,不光有,而且还很逆天。但也不是白送的,先慢慢练吧。穿过来麻烦一大堆,好处也不少。他不改变历史,历史因他而改变,等他去书写。且看地痞何春如何笑料百出地玩转大宋……
  • 我的老婆是将军

    我的老婆是将军

    崇祯末年,大厦将倾,神州即将陆沉。贾万策穿越到了这里,附送一个老婆。当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是一个将军的时候,他马上激动无比。在这个乱世,能有一名将军当老婆的人,能做什么呢?“我的老婆是一名小将军,我要把她养成成为一名大将军,一名驱逐鞑虏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爱国家爱百姓爱民族的大将军。”贾万策说道。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把一个小军阀养成为一个大军阀,最后养成为一个统领天下军队的大将军。
  • 诡道军阀

    诡道军阀

    神州大地,五国鼎立。在一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疆域里,有一群人,如狼一般生存着。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将带领着族人,迈开征程,踏着千军万马的尸体,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从此,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 扎西摩多

    扎西摩多

    扎西摩多到底是谁,我也不知道啊哈哈哈。这只是个乱世浮沉的小废物变得不那么废的小故事。所以,我要讲故事了,你准备好听了吗?
热门推荐
  • 不良婚宠:首席前世妻

    不良婚宠:首席前世妻

    苏淼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喜欢帅哥,喜欢调戏帅哥。幻想着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美男可以让自己调戏一生。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居然被人卖了。更可气的是还把处女血给弄丢了。么,这人是她前世之爱?能不能别这么悲催,她可不想与一个怪物过一辈子。逃,逃,逃……某男坏笑道:“三水,你这辈子注定是我贺玉璟的女人,不管你逃到哪里,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苏淼绝望的望着天,“神啊,如果生一个小怪物出来,可要怎么破?”
  •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神血脉

    古神血脉

    他曾是无名之辈,只因血脉未醒,受尽嘲讽,坚韧不拔,至于苦尽甘来,血脉觉醒。看主角如何雄踞大陆。
  • 校草霸爱:别对我冷漠

    校草霸爱:别对我冷漠

    两个豪门世家通过联姻强强联手,女强人的她遇到青梅竹马的他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妃常霸气:腹黑王爷请上钩

    妃常霸气:腹黑王爷请上钩

    现代王牌杀手居然穿越到没有高科技的古代了!尼玛的居然还是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淡定,淡定!尼玛的你给我淡定一个看!特么的,如果再穿回去的,一定要把那两个狗男女宰了。现在么,自然是找到同样穿越的思思咯,嗯,再收一大堆小弟,找个美男只对自己好,气死某个和她抢美男贱人!(>=<)
  • 离乱集

    离乱集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可后来与她死别。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可后来与他生离。我曾经以为一切美好,可后来花落满楼。最后,我只能一个人落寞的在这世间的黑与白,善与恶间独自穿行。
  • 坚物

    坚物

    任谁都曾见识过世间的黑暗。但若有光,便有希望。那么,谁是你的光?祝贺奈酱成为Group第五位!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戴着异戒闯天下

    戴着异戒闯天下

    你来追我我回异戒!你比我厉害!哼,我去异戒修炼!没有武器我到其他时空得!没有丹药可以到异戒中得!无论是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经管你有七十二变,我还是能到异戒中闯天下!
  • 我学习装B的艰难历程

    我学习装B的艰难历程

    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懵懂少年,渴望亲情,渴望友情,渴望爱情,命途多舛,生活像一只硕大无边的万花筒展现给他千万种奇妙又奇怪的经历。他满心欢喜的想成为一个万人敬仰、一呼百应的“成功人士”,但是生活却告诉他:其实你只需学会装B。。。PS:这可是一部意识流的小说哟~~~如果换一个不装B的说法~~~这其实是一部乱七八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