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29100000001

第1章 穿鞋汉西征赤脚胡

其实,李千送徐嫣去宛平的那天上午,轿子刚出京城,就被后面飞马赶来的一群锦衣卫给围住了,为首的正是赵油手。估计是害怕像那天夜里一样,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自己几乎小命不保,赵油手还请来了“四大高手”中的其他两大高手——管世宽和郝贤——来帮着稽查。

李千和几个家人赶紧护着轿子,轿夫和秋兰秋菊都吓得瑟瑟发抖。赵油手见状,不禁冷笑起来,示意一个校尉去掀开轿子。那个校尉刚刚掀开帘子,脸上就被里面的一只玉手“啪”的打了一巴掌,顿时恼羞成怒,把腰刀拔了出来。

徐嫣“腾”的一声,从轿子里跳了出来,一伸手,将那个校尉的腰刀夺了过来,横在胸前,厉声的对赵油手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想干什么?”

赵油手见跳出来的是一个贵族小姐,并且看样子还会点武功,根本不是自己要找的白人美女,一下子就泄了气,只好冷冷的笑了笑,小声说:“不干什么。”然后,对身边的两个校尉说:“去轿子里看看,藏的还有没有其他人。”

两名校尉掀开轿子,里面空无一人。

见此情景,管世宽和郝贤忍不住对着赵油手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赵油手眉头紧皱,满脸通红,对着校尉粗声粗气的喊了一声“走”,一群人顿时匆匆上马,扬鞭打马而去。

得知再次扑空的消息,王林气得连打了赵油手几个耳光:“你们这群没用的奴才,都找了一个多月了,连个影子都找不到。找一个人就这么难吗?”

赵油手低着头不说话,心中暗想:丢了一个,那不是还有三个的吗?两个丽人,达丽,古塔丽,还有莫加西娅,你和王山,一人一个,不是还多一个的吗?犯的着这么折腾吗?连李车淡的小命都搭上了!

可是,王山和王林似乎都只对伊莎诺娃感兴趣,剩下那三个人还真有点看不上眼,莫加西娅太瘦了,古塔丽太肥了,更不要说那个达丽了,古铜色的脸庞,黑不溜秋的,简直跟个男人一样。

消息被反馈到皇宫里,王振听说这次还是没有找到伊莎诺娃,气得皱着眉头,半天没有说话。考虑了许久,觉得此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就对王山说:“你去告诉马青,让他告诉也进,人没有找到,她逃回北国去了。为了找她,我们不仅死了一个人,还费了很多钱,布帛茶叶,如数奉给他们,但是皇上赏赐的那五千两银子,只能给他们一千两了。”

听到赏赐的银两被王振消减了五分之四,也进勃然大怒,当场就想拔出腰刀杀了马青和马云。他旁边的一个小队长奈共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息怒,——这不是茫茫的草原,想杀谁就杀谁,这是人家的地盘。也进只好强忍住愤怒,将胸中的怒火压制了好半天,才缓缓的对马青说:“大人,你看,我们来了两千多人,原来还想着每个人能分二两银子呢,可是现在,一人一两都不够!难道我们还能将一两银子掰开分给两个人吗?”

马青笑道:“元帅,你们这次来的人,难道我还不清楚吗?你们怎么混进了那么多的小偷?一路上,他们每一个人,偷的老百姓的东西,早就超过二两银子了!再说,你们只有两千一百人,为了多得赏赐,竟然谎报为两千五百人!这种情况,王老公公已经知道了!”

马云也说道:“是啊,再看你们这次弄来的马儿,一匹匹都瘦骨嶙峋的,这些马分到下面,我们的将士们都很有意见。——你们的好马都弄到哪里去了?难道还要留着和谁打仗吗?”

也进的右手,又开始摸腰刀。

奈共赶紧在桌子后面,使劲按住了他的手,故作欢颜的对马青说:“马大人,这次前来,确实仓促,有负上国的恩赐。等我们回去之后,一定禀告我们的大汗,下次来,多带些好马,来向上国谢罪。”

匆匆收下那一千两银子,两千多蒙古人闷闷不乐的离开了北京城。

也先勃然大怒。七月七日终于挥刀出鞘,兵分四路攻打大明帝国。

第一路,由大汗脱脱不花亲自带领,集结大兵三万,向东攻击辽东;第二路,由也先的二弟——号称“铁脖子元帅”的勃罗带领两万人,向东攻击宣府;第三路,由平章执事卯那孩带兵两万,向西攻打甘肃张掖;最后一路,由也先亲自带领三万精兵骁将,从中路攻击大同。

当时,大同的守将是明初三大文豪(明初三杰:刘基、宋濂、高启)之一宋濂的孙子,叫宋瑛,已经五十三岁,饱读诗书,文武双全。正是因为书读得多,他才非常清楚这些蒙古兵的厉害。所以,尽管城里已经有了四万守军,宋瑛还是一边令人严加防守,一边派人到朝廷报信,要求皇上派兵增援。

派去求援的人离开之后,监军太监郭敬笑着对宋瑛说:“元帅,您也小心过度了吧?也先一共才两三万人,并且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牧民,我们有四万正规军,难道还怕这些叫花子不成?”

旁边的参将吴浩也说:“是啊,这些达贼本来就是先朝宣德皇帝的手下败将,现在自不量力,又来这里捣乱!”

宋瑛苦笑道:“看来国家承平日久,你们确实不了解这些草原上的民族了啊!”

是啊,当我们汉人要外出打仗的时候,用杜甫的话说那是“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霄”,因为打仗就意味着有可能要送命,所以他们的亲爹亲娘老婆孩子才会全部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让人好不心酸。

但是这个草原上的民族,从来没有哭过。

他们整个部落,一共才只有几万人,——元朝的蒙古大军,蒙古人、契丹人、女真人加起来一共才不过十万人左右,并且拿起武器是士兵,放下武器全都是牧民。

再看看这些少数民族日常的生活:他们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风沙中、刺骨的寒风中放牧、打架、和狼玩勇敢人的游戏。很多人甚至没有帐篷,在冬天来临时就在地下挖一个洞钻到里面去。——历史上有一个名字,叫“穴居”,说的就是这事。每当他们的首领颁布要打仗的消息时,家家户户那是举家庆贺、高兴得屁颠屁颠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打仗就意味着抢劫,就意味着回家时将带回来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也就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他们也明白打仗也有危险性,有时偶尔也会死人的,但那样的几率太小了,就好比今天的体育彩票中奖一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少数民族,他们的体质,如果我们非要拿汉人的体质作比较的话,怎么说呢?他们和我们打起来,即使不像狼入羊群,也至少像几只狗和一群羊角斗。

瞧这些少数民族的名字,比如也先,音译过来倒是颇有一点神秘气息,但直译过来,事实上就是“逃窜的狐狸”。再比如前代的耶律休哥,就是“驴蛋”的意思。后代的多尔衮,是“獾猪”的意思,多铎是“胎盘”的意思,阿济格意为“老肉蛋”,和何理意为“上牙磕下牙”,贝勒岳托意为“傻吊”,将军席特库意为“屎坑孩子”,贝子傅喇塔意为“烂眼皮”。他们也不是不想起一个优雅一点的名字,但在他们的词汇里实在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这样的就算好听的了。否则就只好以“驴吊”、“狗屎”这样的名字来命名了。

就这样,你瞧,獾猪个家伙带着胎盘、老肉蛋、上牙磕下牙、傻吊、屎坑孩子、烂眼皮还有驴吊、狗屎等士兵后来轻而易举的就把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大汉民族给征服了!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另当别论。

当宋瑛向郭敬、吴浩还有副将石亨介绍这些情况的时候,吴浩根本不相信蒙古人这么厉害,听到外面蒙古人乱糟糟的呐喊声,还是坚决要出城迎战。宋瑛只好让他带领一万人马出城,试试能不能先挫一下蒙古人的锐气,毕竟他们远道而来,我们却以逸待劳。

临走时,宋瑛一再安排吴浩:不可恋战!试探一下蒙古人的深浅,立即回城!

吴浩领着一万人马,兴致勃勃的冲出了城门。

果然,我们的队伍铠甲鲜明,刚一冲出来,城门外喧哗的蒙古兵就纷纷朝后面逃窜。吴浩趁势冲杀,不一刻就来到了城外七里地的猫儿庄。这时,正当晌午,艳阳高照,蒙古兵骑着野马,纷纷围了上来,双方好一阵激战!

可是,我们的军人,白衣铁甲,穿戴的倒是很漂亮,喊杀声也不可谓不响亮,可就是战斗力太软弱了,三五个人还打不过人家一个。

再看那些蒙古兵,穿的破破烂烂、不男不女,大部分都光着脚,因为是夏天,再说也实在没有鞋子。有些蒙古兵,甚至光着屁股只披着一块羊皮。但是打起架来,却勇猛异常、死不要命。

吴浩亲眼看见一个蒙古兵因为身上披的羊皮不幸被明军扯了下来,那个辽兵竟然赤身裸体拿着一把弯刀还在继续一丝不苟、十分认真、异常兴奋的战斗着,砍死了好几个穿戴整齐的明军。

吴浩不由得在心里感到一阵阵的恐惧。他想:这仗不能打了,没法打了。因为他看到,即使有能够被杀掉的蒙古兵,也是因为这些人正忙着脱死去的明军的衣服、鞋子套在自己身上时,在忙乱中不幸被明军砍死的。如果不是因为贪恋那些在我们看来值不了几个钱的穿戴,估计根本没有被杀掉的可能性。

正处在感慨和恐惧之中,几个蒙古骑兵在明军中冲开一条道路,只向吴浩杀来。吴浩赶紧抖擞精神,举起方天画戟,左右迎战。

但是这几个普通的骑兵,简直就像我们军队的教练一样,一个个非常勇猛,吴浩是双拳难敌四捶,其他明军又根本无法插手,挽救不及,可怜一员猛将,瞬间丧身马下。

战斗进行了大约两个时辰,可怜吴浩带来的这一万人马,血战猫儿庄,最后无一生还!

傍晚时分,蒙古兵又重新围到了城下。城上的郭敬和石亨,不禁面面相觑,赶紧安排手下,备足弓箭火药、滚石擂木,坚守城门,等待朝廷派兵来援。

吴浩的家人将吴浩阵亡的消息送到京城的吴府,吴浩的母亲、妻子还有弟弟吴琮、堂哥吴瑾不禁放声大哭。

这位吴瑾,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李贤结拜的二哥,时年三十二岁,做着巡城千卫。当下吴瑾和吴琮找到李贤,要求李贤帮他们向朝廷请命,要去大同替吴浩报仇。

得知吴浩不幸战死,李贤也唏嘘不已;他告诉吴瑾,朝廷已经派驸马都尉井源,统兵四万,到大同增援去了。让吴瑾稍安勿躁,等待时机。他还告诉吴瑾,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前线的败报,其他大臣都忧心忡忡,司礼监太监王振却异常兴奋,极力主张让我们的正统皇帝御驾亲征,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三个人正在商议,突然李千来报,说吏部尚书王直有请,让李贤赶快去部里商议事情。

李贤来到吏部,发现除了尚书王直之外,已经有两个人坐在了议事厅里,一个是五十六岁的兵部尚书邝埜(音:野)和五十一岁的兵部侍郎于谦。

王直长叹一声,告诉李贤,皇上已经决定,七月十六日御驾亲征,此事已成定议。

李贤说道:“那不是只有三天时间了吗?如此匆忙,兵部如何来得及准备啊?”

邝埜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没办法啊,我和王尚书,还有于大人和文武百官,都极力的劝阻皇上,可是王振这个老贼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鼓动皇上御驾亲征,以为大兵一出,必能旗开得胜,把打仗当成儿戏,将来误国者必是此贼!”

李贤又问道:“皇上难道不知道战争的危险性,怎么回答应去前线呢?”

邝埜说道:“当时朝廷上争论不休,大家都认为,我们打退也先,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也先此人,蜂准而豺声,虎视而狼顾,绝非等闲之辈,打败他,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皇上没必要抛头露面、饱受风霜之苦。王贼就说了,既然不容易,那皇上更应该亲自到前线去鼓舞士气,争取结束持久作战的情况。也皇上也认为,既然自己去与不去,最终都能打败也先,那还担心什么,在前线和在朝廷没有不同,所以就决定御驾亲征。”

于谦愤怒的感慨道:“茫茫大漠,前途未卜,朝廷却完全不考虑意外因素!看来要想阻止皇上,只好在路上击杀王贼,才能扭转乾坤了!”

王振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家伙本来是河北蔚州一个普通的秀才,已经有了老婆孩子,二十二岁给县令送了三十两银子,被推选为当地的一名学官。可是王振读书,并不喜欢什么孔孟之道,什么庄子老子韩非子倒是研究了不少,因此苦读多年,书没有教好,也始终没有金榜题名,倒是培养了一颗极力渴望出人头地的勃勃野心。

“机会”终于来了。

永乐末年,朱棣感于身边的宦官宫女识字不多素质太低,办事效率不高,就下了一道命令,大致就是各省各县的学官,不管工作表现如何,如果愿意到北京来发展,可以净身入宫,训导宦官宫女等辈。

就是说,秀才也可以当宦官,到宫中去教书。

对于这样的“好事”,其他读书人都不屑一顾,一笑了之。但是王振却从这道旨令中发现了自己可以平步青云的终南捷径。正好这时候,他和一个放流寡妇的丑事东窗事发,就连花钱买来的这个学官工作也行将不保,于是不顾妻子儿女含泪的啼哭,不顾那风流寡妇温柔的劝阻,一咬牙,挥刀自宫,斩断烦恼根源,来到来到了北京城。

因为是奉旨进京,王振很顺利的就被有关部门安排进了宫中。并且,更令王振惊喜的是,他这个在地方上根本不怎么样的学官,很快就在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文盲水平的宦官和宫女中鹤立鸡群,被大家亲切的称之为“王先生”。而我们的“王先生”也很见机行事的装出一副学问很渊博的模样。就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王先生”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快引起了宣宗皇帝注意,不久就派他去侍奉自己的儿子——太子朱祁镇——去读书写字,并封他为东宫局郎。

应该说,王振在教导太子朱祁镇的工作上,可谓费尽了心机,比对自己亲儿子都好。五岁的朱祁镇爱玩,王振只好寓教于乐,千方百计的让他既学得充实,又玩得开心。

就这样,在常年的相处中,性格诡异、野心勃勃又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王振和善良纯朴、宽厚仁爱的太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既是太子的老师,又是太子的父亲、同学、朋友、仆人,这种微妙的感情只可意会,不再多说也罢!

太子登基的时候,刚刚九岁,只好由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氏并非一般女流之辈,她把政务交给五个顾命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音:莹)、张辅看管,并对具有狼子野心的王振严加防范。只可惜一转眼十四年过去了,太皇太后、杨荣、胡濙先后去世,杨士奇因儿子杀人,引咎辞职,不久也病死在老家。杨溥年老多病,长期卧床,已不能料理国事。还剩下一个老臣张辅,又是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已经无法与王振的阉党争锋了。

有感于自己小的时候,自己的老师王振一直受朝中大臣的压制,二十三岁的正统皇帝很有打抱不平的意思,于是就在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御驾亲征这一年的正月,在朝中告诫大臣,大家一定要尊重王先生,王先生他是个好人,大家一定要尊重他,要亲切的称呼他为“翁父”。

这事过去不久,立即就有个拍马溜须的家伙,叫王祐,见任工部郎中,本来就长得面目白净,胡子若有若无,这回更是拔得一干二净。于是王振就问他:“王大人,你为什么也没有胡子?”王祐赶紧谄笑着回答道:“老爹,您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呢?”一句话,立即说得王振嘿嘿嘿嘿的笑了起来,立即下令,给王祐加官一级,提拔为工部侍郎!

就这样,这个被马中锡写《中山狼传》讽刺为“东郭先生”的王振,没有走从宦官到监丞到少监再到太监的一般升迁道路,直接做了皇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替皇帝批阅公文。

从此以后,由于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原因,送礼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大家渐渐的摸透了这位“翁父”的习性,他不过就是一个穷教师出身,什么礼物都要。于是,就有人给王振送一些诸如手绢蘑菇之类很便宜的生活用品,结果发现王振也招收不误,并且和狗马玉器玩好之物放在一起等同视之。

三年前,有人就劝于谦,这种东西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你不如迎合迎合世俗,也给王振弄点,反正他也不懂鉴赏好坏。于谦冷笑一声,提起笔来,写了一首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王振听说以后,小心眼被深深的触痛了,不禁勃然大怒,指使通政使李锡,以于谦擅自推举参政王来、孙原贞为由,将其投进大牢。没想到,于谦在大牢里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愤怒的对王振大骂不止。王振就想杀了他。但是,朝中大臣,向皇帝上表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连皇帝的叔叔周王、晋王都出来说话了,王振只好将于谦放了,降为大理寺少卿。

去年,邝埜向皇上上书,请求将于谦调入兵部,任兵部侍郎。

今天,邝埜和于谦来找吏部尚书王直,就是要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尽最大的努力,阻止皇上出征。

天近黄昏,邝埜和于谦走后,李贤也要告辞回家的时候,王直屏退左右,悄悄的对李贤说:“贤侄啊,我已经六十三岁了,这次不能跟着皇上出去了。王振的事情,你就替我全权处理吧!你要记住,此贼不除,我们大明必遭亡国之痛!”

王直安排李贤,跟随皇帝的车架出征之后,联系监察御史白青玉,御林军护卫将军樊忠,寻找机会,共同击杀王振,务必要使皇上安全返回北京。

七月十六日的上午,艳阳高照,京城德胜门外车马喧嚣,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只听三通鼓响,九门礼炮震耳欲聋,围在城外的文武百官以及成千上万来送行的百姓赶紧闪开了一条道路。须臾,只见八道锦缎黄龙旗打了出来,银盔银甲的锦衣卫走在前面清道来了,一个个人如猛虎,马如飞龙,唬得百姓那真是屏声敛气噤若寒蝉。接着三通锣响,鼓乐喧天,执金吾仪仗队青巾桶帽,红衣黄甲,脚缠皂靴,腰系玉牌,一个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鼓乐停止,金盔金甲的御林军并马走了出来,金瓜银铮,铠甲鲜明,弓弯雀画,箭插雕翎,真是刀枪剑戟林立,旌旗遮天蔽日。只是黄罗伞下,空无一人,华丽的銮舆缓缓的停了下来。旁边,有一个人,五十多岁,骑着汗血宝马,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只见他头戴乌纱,身穿锦黄飞鱼绒袍,腰系四指荆山白玉玲珑带,脚蹬粉底皂靴、虎皮鞳台,腰悬太师牙牌、黄金鱼钥,此人正是国贼王振!

我们的皇帝,此时正在城内与群臣及**分别。只见那些留下镇守京师的官员一个个跪在地上,汗流浃背却不敢抬头张望。原来,是皇后钱慧的銮驾到了。后面还有两乘华丽的轿子,坐着太子朱见深的保姆万贞儿和太子的生母周彩云贵妃。

一群花枝招展、油头粉面的宫女,将街道围了个密不透风,钱皇后缓缓的走下了銮驾。我们二十三的皇帝朱祁镇,正笑吟吟的站在那里。只见皇帝带着白貂蝉轻纱锦帽,身穿白绫衮龙蟒袍,腰缠七星镶玉金带,脚蹬红石衔珠皂靴,此时更是显得英武俊秀、玉树临风;一看就是个心底无私、温文尔雅的小伙子。真不愧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钱皇后满脸的悲戚,对着朱祁镇道了个万福,轻轻说道:“万望陛下此次前行,一定要保重龙体!”

皇帝轻轻的笑道:“放心吧,中秋之前,我军一定能班师还朝!”

旁边的娇艳秀美的万贞儿抱着两岁的太子,嘴角上扬,正在浅浅的笑。她望着朱祁镇,不禁满目含情,暗送秋波。

此时的万贞儿,已经二十一岁了,正是最美丽的时候。当然,在后来的皇帝朱见深眼里,她也从来没有丧失过这种美丽,或者说是魅力。

只见她穿着白云绢对衿袄儿,蓝罗裙儿,头上勒着珍珠箍儿,白挑线汗巾儿,真是身材颀长、俊眼修眉、狐风媚骨、风情万种。

这时,两岁的朱见深手里拿着一个红漆描金胭脂盒,闹着要从万贞儿怀里下来。万贞儿只好弯下腰,将他放在了地上。

朱见深蹒蹒跚跚走到皇帝面前,奶声奶气的说:“达达(爸爸),达达,乃,乃!”

万贞儿笑道:“陛下,他是让你给他‘弄开,弄开’呢!”

朱祁镇连忙弯下腰,把胭脂盒给太子打开了。

太子用手抹了一下,一转身,就涂到了万贞儿的脸上,那美丽的容颜上立即就添了一个红红的手印。

万贞儿浑然不觉,依然笑着对朱祁镇说:“陛下此行,一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望陛下早日凯旋,以慰臣妾悬望之心。”说罢,又深情的瞟了朱祁镇一眼。

朱祁镇看着她脸上那红红的手印,不禁哈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其他人似乎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也都笑了起来。

朱祁镇心想,你们等着吧,就像王先生说的,等朕回来之后,一定给你们带回来几个外国美女,让你们这群井底之蛙见识见识异国的风情,也给你们枯燥的生活增加一点亮色。

王振说了,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按照他东郭先生王振的研究,庄子所说的这个肌肤白得像雪一样的女子,雪肤花貌,美艳无比,她就是一个白俄罗斯人,在那山上住着,等着我们的皇帝去接回来呢!

是啊,何止是美女,塞外的大漠风光,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可是,一般老百姓都能领略,我朱祁镇却只能整天呆在深宫里面。难道我贵为天子,还不如一个平民吗?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铠甲鲜明的御林军和守护京城的三大营精锐部队,一共二十三万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德胜门,出居庸关,沿着怀来、宣府,朝着西北方向,遮天蔽日的出发了。

皇帝之所以要走德胜门,就是取其谐音,希望此次亲征,能够“旗开得胜”的意思。

预计到大同前线的时候,沿途扈从勤王的兵马加入到西征的队伍中来,可以达到五十万人。

陪同圣驾出征的朝廷重臣,仅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五十多人。像内阁大学士曹鼎、张益,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英国公张辅等等等等。像李贤这样的三品以下的官员,有三百多人。

像英国公张辅,当年曾经横扫越南,那真是威风八面,英勇无比。可是现在,廉颇老矣,已经不能再骑着马打仗了。但是张辅想:先皇既然把这个年轻的儿子交给了我,那我哪怕是坐着车,也得时时刻刻的看护他啊,不然百年之后,在地下何以面对先皇?

李贤骑着快马,不知不觉的就赶上了张辅的马车。李贤悄悄的问道:“英公,您老觉得此去大同,胜负如何?我怎么老觉得,也先不会坐等着我们去打他呢!”

张辅轻轻的笑了笑,接着长叹了一声,没有回答李贤。

他不知道,李贤的后面,那个蒙着半边脸的人——冷面杀手陆皋,正等着李贤的命令,要取王振的项上人头呢!

正是: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同类推荐
  • 乞丐将军

    乞丐将军

    生于乱世,大丈夫岂能苟活于世?自当勇有所为!涿鹿天下!建立丰功伟业!
  • 乱世是这样

    乱世是这样

    吾若君子,枉为枭雄;战祸四起,必将称帝。不为君子,温柔乡里;岂敢逆天,罪于多情。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三国龙之狼

    三国龙之狼

    龙者天子气,翻云覆雨;狼者坚韧善于协作富于攻击;我要做就做龙中之狼!马云飞携干将莫邪剑神奇穿越到黑暗动乱的汉末三国!收谋臣武将,拦如云美女!九鼎玉玺孰弱孰强;《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熟优熟劣;马云飞对仗曹刘孙,用现代的大脑知识一统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但我是个爱国者,爱民族!五胡乱华,蒙满南侵,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通通滚蛋!我来!我上!我征服!我能穿越,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 财色生香

    财色生香

    叶秋,一个从现代穿越到仿宋时代的男人。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富有的商人,坐拥天下最美的美人!从才女到郡主,从公主到域外女王……叶秋相信,只要努力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热门推荐
  • 孤门传说

    孤门传说

    雪花,陨石,一段不可交替的命运。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场阴险而又黑暗的阴谋。主人公宇枫为了给父母报仇,为了魔族的复兴与女一号雪灵儿在魔族长老的训练后踏上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修炼之路,在兄弟和法宝的帮助之下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组织和魔族长老交给自己的任务,徘徊在神与魔之间的他最终靠着自己的心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
  • 唤梦者

    唤梦者

    【如果你能看到这些字,说明你是少数的、被选中的天才。】【你惶恐、你窃喜、你的世界支离破碎,你徘徊于无尽回廊的起点不知前路通向何方。】【面临无数选择,其实别无选择。使用凡人无法驾驭的力量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第二夜的星月睡去之前,务必赶到上云狮心学院。】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末日巫师书

    末日巫师书

    CCTV:听说您能穿越到一个类似地球未来的位面。主角;是的,但是仅限我一个。CCTV:听说未来科技发达,人们生活就像天堂一样。主角:前面说的很对,科技很发达,但是绝对不是天堂。CCTV:那怎么看您在那里生活的有滋有味,据说还有N+个女票。主角:导演,哪里请的二货,不是说好只谈正能量的吗?作者友情提示:本书很黑很黑,如有雷同,纯属“不”事实。
  • 神魔浩天

    神魔浩天

    “人生最大的梦不是你已经错过,而是你有没有做过。”“最艰难的爱不是你已经错过,而是你有没有拥有过。”我只在我人生中的角落看着这一切朝起朝落!
  •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你凭什么这样对待我!我欠你的?那好,易烊千玺我告诉你!!!我欠你的我会还给你。但是,你欠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拿回来!!!虽然我爱你!!!
  • 浩武长空

    浩武长空

    武道风云起苍茫,别南荒,尽悲凉。生死徘徊,无人知心伤。乾坤变幻风霜尽,意如山,心坦荡。上穷碧落下黄泉,千夫指,誓难忘。举世皆敌,我自不思量。甘以碧血洒青天,长空破,浩名扬。
  • 悲星传奇

    悲星传奇

    齐家堡少堡主齐云星自幼酷爱习武,奈何却遭到父亲齐玄铃的反对,于是齐云星离家出走,迈上了坎坷的江湖路,自己也多次陷入别人的阴谋之中,经过一番磨难,齐云星终于感悟到江湖路难行,江湖人心险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许景竹的名字,是爸爸的姓加上妈妈的姓,取“竹”之坚忍不拔,立根破岩的品性而得名。李江宸的名字,同样是父姓加上母性,取“宸”之北极星所在,帝王居位之意而得名。就像这两个名字一样,许景竹一直固执的认为,她和李江宸,就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幸好,我用了八年不离不弃。初见时,你我不是有情人,最后,我们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