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800000032

第32章 追击

林冲暗道不好,现在以少打多,最害怕的就是变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猛将的出现,完全能改变整个战局。韩世忠现在虽然还是一个校官,但是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将成为一颗苍天大树。林冲知道,韩世忠勇猛无敌,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之一。他开始懊悔刚才的决定,早知道是这么一条大鱼,就是把任城的乱民拼死完了,也要把他捉住,现在虎入深山,再找这个机会恐怕是艰难了。

林冲见机会已失,开始着眼当前的战局。现在五千乱民利用林冲教导的巷战策略,用生命拖着将近六千官兵,用任城的空间来赢得除掉骑兵的时间。林冲知道不能再拖,令大家快速肃清顽敌。

张荣带领乱民迅速的清扫战场,此战缴获战马约五百锜,另有铠甲、刀枪、弓箭等,足够装备一千五百人,俘虏三百多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林冲看到又缴获了五百战马,不由大喜,这样加上太平军剩余的四百多人,就有了将近一千的骑兵,完全可以发起一次有威慑力的冲锋。

张荣道,“大帅,我们这就去支援其他两队吧,他们已经撤到南城郊外了,马上就要被赶出城了。”

林冲看着获得战马兴奋的百姓说,“所有人上马,避开中军,绕道直杀王渊亲军,不求杀敌,只要快速冲锋,发挥骑兵的冲撞力,一举冲垮对方阵形。跟着我,冲!”说完一马当先,直奔王渊亲军本阵。

远远看见高岗上王渊正在调兵遣将,周围两千精壮士兵,正是他的亲卫后军。杨震看到,夹紧马腹,紧跟林冲,高喊道,“官兵小儿,爷爷取你们的狗命来了!”

两千亲卫反应也不慢,见骑兵到了,忙布置盾牌,弓箭手列阵,阻止骑兵冲击,将王渊等人护在阵中。密集的弓箭稍微迟滞了骑兵的冲击,也射杀了很多人,不过在快速的冲击下,林冲带人迅速贴近亲军阵前。众人记着林冲的吩咐,不急于杀伤官兵,只是一味冲锋。快速的骑兵像一把钢刀,将亲军阵形分割成两块,而后四块、慢慢变成了一支支孤零零的小队。

吴彪身下战马中了弓箭,到了阵形前便倒地不起。吴彪踩踏马背,飞身冲向官兵军阵,冲着王渊而去,一路之上,便如砍瓜切菜,直杀到王渊近卫旁边,才受到顽强阻击。近卫全部使用长枪,二百人形成四层护卫,枪尖上挺阻拦冲锋,对骑兵造成了很大杀伤。

分割开的官兵见四周都是奔驰的骑兵,犹如大海中的小船。首尾两侧不能相顾,完全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于是溃败不可避免,先是外围的溃兵向远处逃奔,见骑兵并不追击,越来越多的选择了逃跑。

王渊见两千亲兵被击溃,而步兵主力都已经撒到任城街巷中,很难回来护卫,而且最让他失望的是,皇甫佐带领的两千骑兵竟然也被歼灭了,看来没有人能救自己了。见士兵逃跑,虽然他拿着宝剑杀了几个逃兵,可是溃败之下,又怎能收拢住,不由顿足捶胸,唉声叹气,难道自己今天就要死在这小小的梁山贼寇手中。

近卫见形势危及,忙将王渊扶上马,簇拥着向济州方向逃去。林冲喊住追杀的陆小福、杨震二人,命令他们两个带领两百骑兵,一路追杀王渊,誓要将其斩于马下。自己带领剩余众人返回任城,从侧后对官军发起冲击,仍是采用快速冲击,分割冲溃的战术。

陆小福、杨震二人领了命令,放弃其他,紧紧追杀王渊等人。那近卫几十匹一边跑,一边回身放箭,阻拦身后的追兵。气的身后追赶的杨震咬牙切齿,也用弓箭还击。可是,他的弓箭还没到,官兵就跑远了,自己是迎着弓箭向前冲,反而受伤的人逐渐增多。

杨震见状,停止射箭,趴在马背上,一味追赶,一路追了二十几里。王渊众人在前面跑的汗流浃背,见身后死死追赶,几个近卫非常忠心,留下十几个阻拦追兵,可是对于两百的骑兵,不过是以卵击石,挡住了右边的刀锋,挡不住左边和第二波的刀锋,一次交锋,十几人死了七七八八,剩余的几人也都被砍于马下,不知死活。

十几人的阻拦减慢了众人的追击,距离又被拉开。陆小福等人也不放弃,仍是死死追击,一点点再将距离拉近。近卫队长是王渊的侄子,看还是甩不掉追兵,将叔叔的披风和头盔摘了下来,装作王渊的模样带着一半的人分散逃跑。陆小福等人在后面看不真切,只好和杨震兵分两路,继续追击。

众人又追了二十几里,双方马匹都累的大喘不止,速度也降了下来。杨震见追了半天,仍是追赶不上,发了狠心,提刀砍在马尾上,那军马吃痛,拼死追赶。

前面几人见杨震追了上来,终于放弃了逃跑,勒住喘息的战马,回身抽出刀剑做拼死一战。十几人见杨震凸出阵前几十米,便想将杨震杀掉。杨震看了大喜,提刀架开几人的刀剑,不顾凶险,继续前冲,一刀将那为首将军的头颅割下,这时大队骑兵冲到,将剩余近卫乱刀分尸。

杨震这才开怀大笑,引动伤口,看自己腿上中了两刀,鲜血直流、肩膀上也火辣辣的疼,知道也受了重伤。杨震带领众人打扫了战场,返回和陆小福汇合。

陆小福等人追的正是王渊,杨震杀的只是王渊的近卫队长,也是其侄子。

其余近卫保护王渊逃奔,见马实在跑不动了,那副队长对王渊喊道,“请大帅善待我等家眷”,说完勒住战马,迎战陆小福等人,独留王渊逃掉。陆小福带人解决战斗后,见马匹确实累的跑不动了,再往前追可能就要到济州地界了,只好带领众人与杨震汇合后,慢慢返回任城。

王渊又独自向西奔逃了许久,直到天暗了下来,马再也跑不动了,他看看身后没了追兵,这才下马歇息。找了个大树靠着,想起今天失败的事情,痛苦流涕。一是羞恼如此失败,自己怎么有脸见刘光世啊;二是想到自己侄子和众多近卫为了保护自己,大多牺牲,而自己独活;三是想到自己征战沙场多年,今天竟然栽在小小的梁山贼寇手里,羞愤之际,百感交集,想拿刀一死了之,可是看看周身,连个铁片都跑没了,更添伤心,于是解下腰带,就要上吊自杀。

这时,就见树后转出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留着长须,衣服虽然不华丽,却非常干净,戴着方巾,一身儒生打扮。那人捻着胡须对着王渊厉声道,“贼兵未去,身负垢名,妄想一死了之,不忠不孝、不忠不孝啊!”那人说话激扬顿挫,胡须随着摆动,儒雅风流的紧。

王渊听了,虽然是骂自己不忠不孝,不过也确实是在安慰自己,于是擦掉眼上泪水,对儒生深深一揖道,“多谢先生!只是我兵败任城,有何脸面苟活于世啊!”说完低头不言,唉声叹气,神情萎顿。

那儒生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一时大意,被贼军钻了空子,今日失败,明日集合兵马再战就是。”

王渊慢慢缓神,再次谢过那儒生,好奇道,“先生高姓大名,怎么在这个地方,这里离战场很近,你不怕危险吗?”

那人扶须哈哈大笑,而后又压抑了笑意,显然是嘲笑王渊只顾逃跑,不知这里是哪里。

“将军不知道,这里已是济州地界,前面便是嘉祥镇,在下一儒生耳,贱命曾孝序。”

王渊听了大惊,忙跪下磕头说“在下不知是大人,请大人赎罪。”虽然他长期在西北打仗,不准结交朝中文臣,不过宋朝是一个以诗文而行天下的时代,眼前的这人,他是如雷贯耳。曾孝序是曾子的后人,祖籍山东嘉祥镇,乃是京东两路的名门望族,他不仅在学识上甚得士林人望,而且族中子弟很多在京城为官,关系盘根错节,势力很大。他本人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京东东路(山东东部)经略使、兵马巡检,乃是地方上的一路诸侯、实权大员。是为数不多敢和蔡京对着干的大臣。

蔡京为了巴结宋徽宗,大肆修建名堂,后来又见京城开封方圆百里都是平原,没有山,为了取悦徽宗,便在京城建造了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的山石园林,硬生生在平原上造出了两座山,取天下奇花异石遍布其中,又让各地供奉珍禽异兽放养其间,集天下奇珍财富于其中,艮岳目前已经建造了七年,不过才刚渐成了小半,可见工程浩大,所费财富之多。用蔡京的话说,“天下财富皆为帝王所有,应集于一地供其赏玩。”

当时朝中大臣怯于蔡京的权威,都不敢谏言,只有曾孝序敢于和蔡京争论,他说,“天下之财贵于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师,恐非太平法。”于是遭到蔡京的嫉恨,找了个由头参了一本,将曾孝序夺职为民。

王渊没想到在这儿能遇到曾孝序,神情顿时恭谦下来,把眼前之人当作了救命的稻草,忙不迭的磕头道,“请大人救我,教我破敌安身之策!”。

曾孝序虽然在野,但是接任他的职务的是他的弟弟曾孝蕴,族中也多有人从京中稍书信来,所以他对朝中的形势也非常清楚,更何况嘉祥镇本就靠近任城,家门口前的战争自然关注更为密切。他自从知道情况后,便每天不时在镇外转悠,希望能尽快得到任城战斗的情况,今天他在树林里眯了一角,醒来就看到王渊要自杀,这才出来阻拦。

曾孝序道,“前面二里就是嘉祥镇,将军不如随我进庄子歇息。”

王渊见自己跑的破衣烂衫,逃的狼狈不堪,不好意思道,“在下败军之将、狼狈不堪,怕扰了先生的清静。”而后又道,“在下在先生面前何敢称将军,如果大人不嫌弃,就叫我方渠即可(王渊号方渠)。”两人虽然年龄以王渊为长,但是宋朝以文官为上,而且在官职和名望上,王渊直接没法和曾孝序比,现在更是落魄之时,更是谦恭。

曾孝序笑着说,“将军不用客气,在下现在也是一介布衣。”两人又互相谦让了一回,步行向嘉祥镇走去,王渊将任城战斗的情况也向曾孝序述说一遍,以图破敌之策。

同类推荐
  • 修行真知

    修行真知

    代有三千余子出,传三友,教十数,以成十万之众。不明法门,不入道境,三千大道,十万修真,熟能为仙?仙,当超凡,以盛气凌世,以锋芒绝世,是为大罗。仙,当非鬼,以道心永恒,以灵觉无量,是为混元。我,历青尘,落泪灵,滴血色,失心语,葬梦怜,是名“凡动灵生”。我,著学说,曰修国,曰行身,曰真经,曰知道,是名《修行真知》。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穿越密令

    穿越密令

    改命谁改让谁颠,我命由我不由天;君若犯我我犯君,天要灭我我灭天。别人穿越再不济也能成为大户人家里的高级家丁,没事调戏一下大小姐,林枫却只能穿越到茫茫草原上喂蚊子,这人生有够悲催的。但更悲催的是穿越后林枫发现自己的人生竟然都像早被人设计好一样,莫非竟然有其他穿越者提前一步为自己规划好人生?!为了解开这千年穿越者设下的谜团,林枫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美艳多情萧皇后、仁德之君赵匡胤、好色狡诈赵光义、还有那如先知般的穿越者,谁才是最终BOSS?欲知林枫离奇人生,且看穿越密令精彩!
  • 不败将军

    不败将军

    郝云,一个文弱的小学语文老师出车祸身亡,带着自己的尸体到穿越到古代战场之上,为了保命,不得不绞尽脑汁,一次偶然,发现现在的身体受伤后,可以将伤害转移到以前的尸体上,以前的尸体反而成了宝贝。于是,当孙子的日子终于结束。“来啊,互相伤害啊!”“你个万马奔腾的”“我百战不败,因为所有国家的将军,都是我的学生”
  • 极品贤婿

    极品贤婿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国破山河外族的欺凌。当朝堂之上奸臣与忠臣殊死博弈,当金国百万铁骑南踏雁门关直逼中原,当铁木真豪情万丈欲统一大漠。而在这时,江宁秦淮河畔,有一小小赘婿遥望画舫女子,清水碧波,写意悠闲……PS:第一卷内容比较轻松,第二卷开始节奏紧凑,阴谋算计不断。求收藏、推荐等支持。
热门推荐
  • 幻想年少轻狂

    幻想年少轻狂

    那一年的年少轻狂,那一抹回忆,究竟是无法割舍,还是根本忘不掉
  • 风起岚落之舍离传

    风起岚落之舍离传

    衰败家族云家的天才少年云岚,因命运得到了家族的镇族神剑--舍离剑,也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 黑世界

    黑世界

    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自那一夜后,反目成仇,血腥报复,一人是个背信弃义的警察,而另一人却是重情重义的匪徒,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邪皇霸君的水晶皇后

    邪皇霸君的水晶皇后

    新买的手机带穿越功能?切,都是骗人的,以为是写小说呢?哇!我就是那么一说,不用来真的吧!只是轻轻一按,手上的水晶就发出亮光……居然穿越了!真倒霉,一穿越就穿到人家的床上!看什么看?色狼!别过来!虽然这个男人也蛮帅的,但是,人家还是处女呢!呜呜呜,谁来救救我啊!要我的水晶?这怎么行!这个就是长在我的手上的,怎么可以给你呢?什么?朕?是皇上?唔,那是不是说,我可以做皇妃?不不不,皇妃怎么行,要做皇后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本王在也不敢了

    王妃本王在也不敢了

    这年头最流行什么,你猜,什么,穿越。连你都知道了。咱走在时尚尖端的怎么会脱离时尚。那可不行,说什么也要穿越一回,你说什么,回不来了,先穿了再说。
  • 实力证道

    实力证道

    少年从武侠中探索大道,一路前行,强化肉身,打破枷锁。
  • 月琢录

    月琢录

    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一片片辽阔的空间连接而成,而每个空间中都分成了一个个域界,在某个域界的一处偏僻的国度,有着一个出身不凡却遭人禁锢了能力的皇子,在一次国难契机中被人解封了禁锢却丧失了记忆。从而送往遥远的别的域界,醒来后的他认识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伙伴,从此踏上破解身世之谜的征途……
  • 凉言曦怡萤火昏

    凉言曦怡萤火昏

    过往人群的脸庞,夏天微凉的清风,独站熙攘的车站,看君别!赵凉如在这个夏天,似乎就要和希言彻底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走了,她爱的这个男生是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弟弟……这个夏天很美,夜晚有萤火虫的光亮为阿凉照亮方向,晨曦,苏景怡,高涵,罗铭……这些在她生命里出现的孩子,无疑是青春中最值得怀念的,经过一些事,阅过一些人,体验过生活,却唯独看不懂人生,反正最后拥有的是自己从来没有追求的,而自己追求的往往和自己擦肩而过,在这个过程中阿凉很质疑……最后她笑了,萤火光灭了,而最后一个声音却真真实实存在,可那个女孩儿的名字已经不叫赵凉如……
  • 竹君子

    竹君子

    人品如竹,内心如君,坚定不移,何惧外患。常青竹发誓要像一根顽强不屈的青竹一样深深扎在这方浩瀚世界。“大家好,我叫竹君子。”很多年后,常青竹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