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41100000013

第13章 续上12

二十四

第三天,早上一开始,天就显得凉凉的像是快要下雨了,不见任何风吹草动,一团一团的凉气扑面而来弥漫在全身。勤的祖辈吃了早饭就很早地去了何村,他走得很慢,走在小路上,路边的野草都打湿了他的布鞋,两只手又时而背在腰后,摆出了一副老人身单体弱的样子。他到了何村就径直去了队长的家,大概由于天阴也延迟了人们上地的时间,队长也刚吃过饭出去,勤的祖辈又走了出来去了会计家,谁知就在村中的大路上见到了她,队长三个人都在,而且还有村上其他的人,正要收拾着上地。几个人见到勤的祖辈来了,队长就赶紧吱声着打招呼,村里的人就和勤的祖辈顺便坐了下来,队长、会计三个人商谈着此事,而村里的人在一旁要么随声附和要么静静地听着,就是没人敢说起让,也没人敢说起不让,听得村里的那些人也怒形于色。最后,勤的祖辈说了:你们这个生产队还是当时从那里分出去的,要不是当时我领着恁村的**(再老一辈的人)用四个牛换来这,你们还是给马村阁一块,谁不愿意,说出来找我,我单独给他谈话!说着勤的祖辈站起了身子,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绷紧的脸凸显出一道道很深的皱纹,村上的人也都惊呆了,就连队长这三个人也愣那了,没有一个人敢说一句话。勒的祖辈要走,队长就也站了起来对他说:那你先回去,回头我去那村给你捎信。队长就给勤的祖辈送到村边,才一晃一晃地回来,会计和保管都还在那里站着。阴郁的天气像是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劈头盖脸的就浇了他们一头,气的吹胡子瞪眼,就是没人敢说一句话。

对于四个牛换地的事,队长是知道的,那时他才八九岁的样子,家人也经常给他提起,所以就记得特别清,而且在当时这两村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关系也是特别的好。每当队长小时候听说勤的祖辈家是地主,有那么多粮食吃,就非常羡慕人家不会被饿着。日子久了,就不再说了,村上的人这一代一代的也都知道了。或许那种封建势力在农村的那些地主家根深蒂固,势力、霸道、独揽一权,而那些生活贫下的农民就是畏惧,任其剥削压迫,肆无忌惮,却无能为力。队长和会计都没有说任何话,可是村上的人一听那句话“谁不同意,找我,我单独给他谈话”就畏惧三分,退避三舍。下午,队长和会计就带着全村人的口信,去了马村。到了勤家,队长给勤的祖辈说明了情况,就没再说什么。而会计被勤招呼到屋里,谈了一些女人们无关紧要的闲事,连玉看着在勤边站着的爸爸,显得很陌生,一想也不可能是勤的孩子就问:这就是从北乡过来的,叫啥啊?会计一边笑一边问显得很温和。勤嗯了一声又说:叫李青山给他叔一块来的。随后连玉又说:行,那村地多,也有地方,盖了房子就让他们搬过去。勤笑了笑,对于勤并不像她的祖辈一样,而是为人很温和,和会计连玉有一样的性情,虽说是和队长一块来谈事的,却不掺和那些男人们的事,也难得连玉能到勤家一趟,说起话来,有时候就像姐妹俩。

队长和会计会去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村上人还是一样的生活,只是心中会有一点疙瘩,时而会想起那件事,就是村上要搬过来两个人,一个叫李全有,一个是他的侄子李青山。住的地方也被队长和会计、保管安排好了,就在村的最西南角,出门就有小路,过了小路就到马村勤家。

又过了两天,雨也下了,秋水下在人身上凉凉的,人们也穿上了厚外套。秋庄稼也差不多被人们收完了,湿润的土地也又是该耕地的时候了。不知道远方的爷爷奶奶会不会挂念孩子,想着孩子会不会冻着,刮风下雨有没有穿厚衣服。就算挂念着,这么远的路一下子也送不过去,心中还会不免的彷徨忧虑。而何村的人又有哪个会想起他们,厌恶还都来不及,不过只有一个人除此之外,那就是会计连玉。

连玉自从前两天见了爸爸,就不时地闪现出爸爸在勤的旁边站着那样子,这么才十一二岁就离开了父母,自己的女儿玉荣应该和他差不多年纪吧,还没有离开过父母半步,想着想着就像牵挂自己的孩子一样。

爸爸在勤家没有和大人们上过地,就算去也是和勤一块,勤什么时候回来他就什么时候回来,勤干什么活爸爸就干什么活,不会干就学,从不问她。好像很孤僻也学得不爱说话。有几次爸爸见几个同学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从他面前过去,自己就感觉很委屈。特别是一次下午放学,一个看样子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扎了两个短短的辫子,领着几个比她小一点的孩子,爸爸站着看了她们一会儿,然后就直接上前问那个大一点的女孩子:你们在哪里上学啊,然后这个女孩就说:俺在罗庄小学上学。爸爸听到这几个字很吃惊,却不是他上过的尤庄小学,于是就没有再问,而是跟着她们一起走出了村,那几个小学生都各自回家了就剩下那个扎辫子的女孩一个,爸爸又走上前哎了一声问她:你是哪个村的,怎么就剩下你自己了?然后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用手指了指说:那不,何村的。说着就一首捂着书包向何村的方向跑走了。爸爸傻愣一样站在那里看着那个跑走的小女孩,声音特别细腻好听。两个甩着的小辫子还挎着和自己有一样漂亮的书包。第一次,爸爸才有那种羡慕别人的感觉,有伴上学又能读书写字是多好啊,他想起了和二顺一起上学的时候,也是每次放学都是跑着回家的,而且每次都是爸爸跑的最快。现在他走了,也该二顺自己上学回家了,就像这个扎辫子的小女孩一样,也是跑着回家,而且是自己一个人。头一次又感觉到有人作伴上学多好啊,这样才不会害怕。爸爸眼里怀着祈祷的目光在村边站了一会儿才回去,回去之后就问了勤:罗庄小学在哪儿?然后勤就说:出了村一里地就到了。之后爸爸就再没说话了,拿起树棍在地上试着写起了这几个字。而勤又问爸爸:明天我也送你去上学吧。可是爸爸又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和爸爸有一样惊诧目光的扎着辫子的这个小女孩回家也给她母亲连玉说:放学回来,马村一个小男孩问她在哪里上学,是哪个村了,之后又给她送出村。连玉一想便知道是爸爸,就给玉荣说:他叫李青山,要搬到咱村住,之后我给他父母说说让他也上学,恁俩一块。这大概也就是连玉关于玉荣的第一个愿望吧,因为这两年来,都是玉荣一个人上学,比她大了都已不上了,而比她小的还没有上。

二十五

从爸爸走后,一直都催着爷爷去看爸爸的奶奶,到现在两个人还没有去,而是农村就一直忙,这都快进入11月份了,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地凉。秋活忙的差不多了,勤的祖辈就找来了人在何村盖房子了,青砖一车一车地被牛从马村拉到何村,和泥巴的,砌砖头的,旁边还凉着一大碗一大碗的水,惹得何村的人看了都羡慕,他们哪里用得上青砖绿瓦来盖房子!?何村的人没有一个去帮忙的,只有队长会在那里看看,似乎对于外人的到来,全村人敢怒而不敢言的怨气还没有消,你盖你的房子,我还干我的活儿,就如同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爸爸也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干活的人,要青砖了他就会往那里搬;要泥巴了他就会往那里递。在爸爸眼里,这都像是一件新生事物,话语不多却很有眼色,知道要干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到饭时了,人们还要回去吃饭,然后还要有人在那里看着,等到别人都来了,自己再回去吃饭。何村的人更没有去叫他们留下来两个人在那里吃饭,不是他们没有热情,而是他们的热情在这件事上没有彰显,也可以说,怒发冲冠的他们不足以向他们表示友善和谦和。

爸爸每天都会跟着大人们一块去干活,一天两天过去了,对周围的人也渐渐熟悉了。何村的人有经过那里的也会停下来看两眼,不是来帮忙,而是来看那些罕见的青砖绿瓦。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会计还是会有慈母般的心肠,看着和自己女儿一样年纪的爸爸在那里干活,哪个当父母的不心疼?爸爸在盖房子的时候也见过那个扎辫子的女孩,不过没有说话,但从别人嘴里听说她就是会计的女儿叫张玉荣。村上的小孩子们,却不像大人们一样有如此强的嫉妒心,在房场前凑凑热闹也是经常的事,以至于每到吃饭的时候,家人就得到那里去喊他们。在玉荣的年纪看来,那也是一个无所谓的年代中的一件无所谓的事,也恍恍惚惚地能够理解村里人的想法,不过她却以为,来了就是一家人了,有啥让不让的。玉荣的这些想法也曾给连玉说过,连玉听了也很好。可爸爸呢?想法不多,也跟着大人们整天跑来跑去的,不过有一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这一天,房子都盖了一大截了,爸爸中午没有回马村吃饭。因为勤说她留在这里让其他人先回去吃饭,爸爸就给勤一块留了下来。这一天也正好是星期天,中午爸爸热的直喘气,再说都干了一晌的活了又累又饿,勤让他回去吃饭,他却固执地说给勤一块。村上的一群小孩子们有的还在那里,有的已经被家人叫了回去,玉荣带着她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在那里正要回去,就听见她爸爸叫她,玉荣应了一声就领着他俩回去了。回到家就给连玉说:李青山还没有回家,还有他姑也在那里。然后连玉还问玉荣是不是别人都走了?玉荣嗯了一声。连玉没有说话,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就喊了自己的男人:成啊,过来给孩子盛饭。然后成就过去了,连玉又给他说了心中的想法,成也说中。连玉就盛了两碗饭又用一块抹布包了两个馍,就端着过去了。到那里勤和爸爸在一旁坐着,爸爸手里还指画着什么。连玉就喊:勤大姐啊!勤看见了端着两个碗的连玉就忙站起来跑了过去。连玉又忙说:干了一晌活了,又恁累,做的面条稀饭,你俩吃点省趟腿儿。勤忙推脱着:一会人来了就回去吃,家里都做好了!然后连玉又说:吃吧,端就端来了,都大晌午了!勤看着争相不下的连玉,又看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接过的碗,再说也不好意思放下,就端了一碗给爸爸,自己脸前也放了一碗。可是将信将疑的爸爸却也不动筷子,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也不吃,只是在一旁傻看着。连玉让着爸爸,爸爸还是无动于衷。勤说:吃吧,青山,您玉姨端来了。这爸爸才端起碗吃了起来。爸爸到这里这么多天才喝起这东西,喝得津津有味,想着每次都是干完活回家都饿的心慌,爸爸很感激一样不时地看着连玉,这个给自己一碗饭吃的女人。勤吃得很慢,一边还和连玉说着话。勤问着连玉的孩子,连玉回答着同时也问着爸爸。就从这次以后,爸爸才知道,原来她就是会计,多像自己的母亲,还问寒问暖地给自己端饭吃。

说着说着都快一个月了,爸爸左等右等也不见爷爷奶奶的身影,也不知道爸爸哭了多少次。勤有时夜里就会听到爸爸哭着喊爷爷奶奶的声音,然后勤就到爸爸的屋里坐一会,而爸爸大半夜的也闹着回家回家,勤就会安慰爸爸说:等房子盖起了,姑就领着你回家。可是哭着的爸爸越想家人就越哭的伤心,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然后第二天醒来还是看不见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的眼泪就这样地流着,或许长大一点了,他才明白自己的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妹妹流的那么多泪水,他才理解到这流出的泪水中所包含的含义,那是无尽的思念和牵挂。爸爸不想流这么多泪水,更想和别的孩子一样永远都在父母的身边,一样地上学和玩闹。看着别的孩子上学回来,再上学去,那新书包的影子和跑着回家的情形就会时刻浮现在爸爸的眼前。太阳出来了,又落山了,天阴了,又晴了,这一天一天的日子,爸爸就感觉像恍如几世,度日如年。

同类推荐
  • 新哥感悟

    新哥感悟

    本书是本人日常的所思所悟,有感而发。有时间将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岁月会见证的。时光流逝得真快,我们都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利用自己业余闲暇的时光,记录岁月的符号。
  • 倾世宠婚:独宠傲娇小萌妻

    倾世宠婚:独宠傲娇小萌妻

    上一世,他爱她却不敢爱,只因为她是朋友托付给他的孤儿,身份名义上他算得上她父亲,他只能远离她,伤害她,却不想让她失去了生命。这一世,他不会放开她的手,身份又如何,名义又如何,只要是她想要的,他一定会双手为她奉上
  • 初中兄弟情

    初中兄弟情

    我初中并不幸福却充满兄弟情的生活,日常的一天与一天。
  • 请叫我杀手

    请叫我杀手

    一位少年,经历过风雨和嗜血,终于成为了杀手,但是杀手不是好当的,就决定开始会校读书,想要知道更多?那就来看把!
  • 背后说点坏话

    背后说点坏话

    十几年的情感与婚姻,经营的一塌糊涂,事业上的失败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压力与现实逼迫,很容易造成心理变态和畸形。一口劣质白酒,两行可怜眼泪,是酒辣?是自卑?可怜的人必然可恨,究其根源,在自身。索性有些要好的哥们,陪喝酒,良言劝,逐渐走出泥潭,敬,伤害过我的人,谢,帮助过我的人。此文有夸张之处往谅解,如要对号入座,别生气。不为还原事实,只为发泄心情。
热门推荐
  • 不朽帝尊

    不朽帝尊

    上古十界,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举世伐天,破碎虚空重归混沌!亿万年浮沉。末世天妒少年为逆天改命穿越十界、艰难求生,揭开延续万古的谜团,显出惊天阴谋的狰狞面目……为生存,为众生,狂龙战天。天道崩碎之日,破局者,就是局中人。待尘埃落定,至强仙帝今何在?是遨游九天。还是重入凡尘,再次开启修行之路……
  • 琼惊若舞

    琼惊若舞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一热爱宫斗剧的财女,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当她遇见他,他本是一高冷男神,为何总是缠住她?某男说‘’因为你毁了奴家的清白啊,奴家跟定你了,你要对我负责。‘’炼神丹,御魔兽,捉美男,且看她如何傲视这天下。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本书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了解读:一、认识智者用智的学问;二、探求用权与治事的学问;三、研究创新求治的学问;四、考察帝王统驭的学问;五、反思进退方圆的学问;六、看待书生之勇与武夫之智的学问。
  • 蝶为媒,花为情

    蝶为媒,花为情

    高中辍学的蓝昊,远处打工,遇上了初中辍学的女主。也许是天意让他们相遇的吧。在爱情的光圈下,彼此爱上了对方……本文非小说格式,仅供欣赏。
  • 花都护美高手

    花都护美高手

    他是像风一样的男子......他从恶魔岛骑着鲨鱼归来......奉命带信结果却被安排和美女同居!要问他是谁?他就是郝仁!
  • 朔流

    朔流

    异界大陆,何以为王?且看笙骧,朔流而上。
  • 人欲鬼事

    人欲鬼事

    人心可怕,依旧是人,人便会死,便会老。有着可怕的人心,不易死,不易老的呢?他们活在暗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样的东西不是比人和人心更加可怕吗?
  • 异世凡尘梦

    异世凡尘梦

    为了存活而被封印进空间隧道,无数年后苏醒的我,过去已是黄粱一梦,醒来已不在是我熟悉的世界,我该何去何求。
  • 一世独宠腹黑世子淡定妃

    一世独宠腹黑世子淡定妃

    齐国秦王世子,一个出了名的药罐子美男,偏偏对一个闷葫芦一般的小丫头着了迷。第一次见面,他便霸道宣布:“我便是你的主子,秦王世子秦云朗。”他赐她一字曰”绾“,‘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釭’的绾。云疏朗朗绾卿卿,从此,绾卿便是秦云朗的掌上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然而秦云朗还是没想到,饶是如此,他的卿卿竟会在大婚之日落跑。为了逮回他的世子妃,云朗不惜以身涉险来到大周。为复仇,绾卿一步一谋划,一局一运筹。待得良机已到,凤凰还朝,大周公主华耀九洲。云朗站在她身后,温柔如旧。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