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一首观浙江潮把钱塘江潮刻画的淋淋尽致,八月的江浙总有那么多令人难以抹去的记忆,这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一。
想必不仅李尘就连在座的各位看官也会有人还记得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又是为什么?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在古代每年八月也是钱塘江大潮的来临的时刻,这时也涌来各地的名人大家前来观看,钱塘江大潮是世人都不想错过的自然胜景之一。乾隆四十七年的钱塘江大潮更是引来了无数的清朝高官前来观看,虽说他们其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对于钱塘江大潮已经不止一次的观赏,但是这一次与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次他们来钱塘江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观潮,而是为了来观看整个清朝位于内阁中枢第一军机大臣章佳·阿桂。
乾隆四十七年,中国历史第一大贪官和珅已经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年纪轻轻便位高权重,但是和珅并不满足于此,因为在乾隆的心中一直有个比和珅更为信赖的大臣,他便是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的章佳·阿桂。和珅为了完全笼络乾隆皇帝的心,是以在乾隆四十一年,便以各种理由向乾隆皇帝进言派遣阿桂在全国各地转悠以握取中央政权,其中最主要的理由便是视察河务。乾隆四十七年的阿桂便因视察河务而留在江南,这年的钱塘江大潮阿桂便有闲暇来此观看。
但既然来了浙江观看钱塘江大潮便有少不了去西湖赏景,杭州西湖以秀美著称!杭州西湖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晴、雨、雪、雾、霾景色都是不同,雨中西湖有西湖味道,晴天西湖有晴天西湖的味道。
钱塘虽说不是通往西湖的唯一路径,但是此次阿桂游览西湖的路径所在,钱塘西侧的官道上一队人马正在急匆匆的向着西边而去,当头一人约莫60于岁,但却精神抖擞丝毫不显老态这在清朝是不常见的,后面跟着几匹黑马,马上都是几十岁的青年壮汉,近了看上上去每个人都是满脸肃杀之气,令人望而生畏,再看先头一人,却满脸和蔼之气,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几人骑马的方式也十分具有特点,后面几匹马随着前面一匹马匹的速度耳边,前边的快,后边的快,前面的慢后边的也跟着慢了下来,始终不敢超越前面的马匹,明眼人一眼不仅可以看出这几人的关系,而且也能看出几人的不同寻常之处。
钱塘的风景也是别有一番韵味,此时已经八月但依旧的满山翠绿,丝毫没有北方八月的暮霭沉沉,引得先前一人不住的逗留观赏,期间还不断的给后边的人逗留交谈。但是这些青年壮汉一看便知是文人出身哪有丝毫赏景的意思,但却不好摸了兴致,只好随声应和,心中却是希望早日了却这痛苦的旅程。
“大人小心,前边不知何人正向我们急速行来,”其中一人率先注意到异常连忙回禀;但是放眼望去前方似乎什么也没有,一切平静。
“你们可有谁人通知了官府说大人到此吗?”紧跟老叟的一个青年人问道;听此话却丝毫没有怀疑那人关于一望无际的前方有人驶来的话语。看来这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默契。
“没有,我们并没有做任何通知啊?”后边人不解的回道;
“小四,你过于敏感了吧?我已告知沿途就我们几人前往西湖,他们又怎敢擅自做主通知官府?你没有发觉我们背后才是钱塘县吗?若是官府来人应该从后方赶来才是又怎会到了我们前方?”老叟眉角一皱看着说话那人道;经此看来这位老叟不是别人正是前往西湖赏景的当朝大学士阿桂大人了。
“是,大人英明,但是我们切不可大意,都说江南反贼甚多我们切不可大意,保护大人要紧,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前方之人若有异动当场击杀,不必有所顾虑。”后面的话显然是对着这些壮汉而言。
“是”随着一声齐刷刷的回应,前方的人影也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只见一匹快马快速的从前方经过,马上一人,不,仔细看去,马上不是一人,而是一大一小两人同骑一马。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从赵府赶来急匆匆敢向钱塘的老黑喝李尘,李尘路上听说张玲竟然惹下如此巨祸,也顾不得许多催促着张玲策马扬鞭便急匆匆的赶回钱塘,路上李尘一直在盘算着这件事情课改如何是好,至今却没有想到什么好的主意,想他李尘来到异界才短短的几天,人生地不熟的,又如何有人脉解决的如此争端,况且张玲这厮打得还是满人,无形之中为李尘增添了不少麻烦,现今李尘也是毫无办法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张玲这小子几人自有天佑,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要不李尘的酒楼的计划可要完全落空了。想到这些李尘的眼角眉头皱的更浓了,俊美的容颜上边也无辜增添不少的忧郁,使得更加惹人心疼。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李尘愁思渐浓的缘故,老黑跨下的马儿经过半个时辰的奔跑渐渐有点筋疲力尽的感觉跑的也不如先前卖力,此时更是有一不小心便跌倒的危险,好在此时已经距离钱塘县不是甚远,只有期望着马儿不要中途罢工,要不张玲的危险恐怕又要又要苦增几分了。
李尘我看马儿就要不行了,我们不如停下休息一下,前方有人,不如我们上前看是否对方肯卖我们一匹马,此时情况紧急也顾不得许多了。”这时不仅阿桂一行看到李尘他们就连李尘他们也注意到前方的情况了。
“好的,全听黑大哥安排吧?”李尘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心情考虑这类问题了,只希望可以早点回到钱塘,了解到张玲的情况,看有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乜……’随着这一声马叫,李尘感觉只感觉重心倾斜,脚下一空,已经处于完全失重的感觉了,这时立马便感觉到,腰部被人抓起,身子不由自主的凌空腾起,下意识中,李尘已经意识到马儿已经在老黑一路的鞭打之中坚持不住了,令人感到幸运的时在关键时刻,老黑把李尘一把提了起来,免却了这次血光之灾。
“啊....”一连串的惊呼,随后边听有人道;“四哥,这个壮汉好身手,比起你来,恐怕不遑多让。”
“惭愧啊,恐怕我遇到这种情况可还不如这位壮士,单他那一手举起那个孩子轻轻一跃的高度,我便不及他。”那个被换做四哥回道;这便是阿桂刚刚提到的老四。
‘他..…真的如此厉害吗?竟然让四哥都甘拜下风。’众人心中泛起一丝疑虑。但是阿桂此时的注意力却不在那个老黑身上,虽说老黑的身手不错,但是身手更好的他也见过,虽说赞赏但也没有他见到那个九岁的孩子时感到心灵震撼。阿桂当时清晰的记得那个九岁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恐惧与害怕,不显得丝毫的震惊于恐怖,面部表情反而有点想在思考什么?单说这个小孩的镇定恐怕还引不起阿桂的注意,但是阿桂却清晰的感觉这个小孩子身上有吸引他的东西,是什么他说不上来,而且这个孩子让他看上去还有点熟悉,具体在哪里见过可能是因为年纪过大的缘故一时半会还想不起来。这不是阿桂年纪大的缘故,若是此地是京城而不是钱塘,阿桂一定会清晰的记得,这个小孩子的神态竟然和那位高高在上的真龙天子有几分相像。不知道这会不会让阿桂觉得,这个孩子是不是乾隆皇帝出游时在哪里惹下的冤枉债。
“喂,前边的行人,你们没有事情吧?”老四看了阿桂一眼在得到示意后提声问道;
“没事…没事……”
“黑大哥,我的脚好像在落地的时候扭到了,现在疼得厉害,不知道还能不能站起来。”听了老黑要回话,李尘才感觉自己脚上竟然疼得厉害。
“额,这位小兄弟扭到脚了?这可麻烦了,恐怕接下来乘不成马了。”刚才的那个问老四的人的感慨道;
“十三,别乱说话。”老四见又是刚刚那个,忍不住提醒道;
“这位好汉,不知你们赶得这么急可是有什么急事吗?不知道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吗?”阿桂见老黑一脸狼狈样子,又看看李尘的容颜,配上痛苦的表情忍不住由此一问。但是这么大的孩子扭伤了脚没有哭啼打闹这让阿桂感到十分不解。
李尘刚刚跌倒之时就在观察这一行人,看着几人的态度及气势,李尘知道这些人绝不是普通的行人,仔细观察之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几人的来头。
“嗯,是有十分紧急的事情赶往钱塘,这下可就真如你们吉言,干不成路了。”老黑怒视了一眼十三答道,一路上老黑心情就极其的不好,这一趟跑下来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也不知道张玲那边怎么样了。当着李尘的面老黑发不起火来,一直在那里憋着,这下好不容易有个陌生人撞在枪口之上,老黑在再不客气了。
“这位壮士,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就算十三没有说这话,你们如今也是行进不得,就算你来埋怨十三又有什么用?还是赶紧想办法赶往钱塘才是万不可耽误了你们的要紧事?”阿辉看着老黑一脸的焦急样子劝说道;
“这位老汉说的不错,这也怨不得别人,使我们太心急了。”李尘也在一旁劝解老**;
“那个你说谁是老汉?”老汉在清朝来说是对于那些平常百姓来说了如今用在当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阿桂大学士身上,显得有些不尊重了,十三可是容不得半人对阿桂有丝毫不敬的。
听了十三的话,李尘更加确定这一行人的不同寻常,脑子里不断的回忆着高中之时学到的历史知识,脑海飞速运转,这个气势如此强盛的老人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