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79800000005

第5章 【六道轮回在,顿悟向长空】

话表唐僧西天取经,先后收得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途中遇到了六耳猕猴,假悟空!

六耳同悟空争与为王,六耳悟空旗鼓相当不分高下。求得师傅紧箍念不怕,下海龙宫神针难辨真假,入地藏王摇头不言罢,东去蓬莱三束猴毛谁是他?妖镜狠照皆是猴王天下霸!终于如来施钵拿,终亡败于金棍之下!

且顾原著:

【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如来好生自信自大!)

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悟空)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像,(说出了六耳本像?如来不是也说出了悟空本像吗?这样就要跑,既然知道如来厉害,为何还要同悟空来灵山?)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

【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如来,你为什么要擒他?你直接收了他不好?)

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同悟空一样的习惯,难道蜜蜂是他们哪里最受欢迎的昆虫吗?),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像,是一个六耳猕猴。

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如来知晓过去未来之事……,为何故作仁慈佛心?)

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那观音在旁听说,即合掌谢了圣恩,领悟空,辄驾云而去……”】

摘录来自:吴承恩.《西游记》

六耳被悟空一棍打死后,魂魄游离,悟空仍不罢休,望了如来一眼后,举棍而起,欲将打其魂飞魄散,佛祖顿心生仁慈,有些迟疑,后念其是六界生灵,罪不当死无轮回,于是挥手将其救下,劝罢悟空随师西去……

悟空得胜而归,伴观世音菩萨回到唐僧师徒息身之处,告明事端去脉来龙之后,四师徒皆大欢喜,终拜别观音,一担一马四人奔走西去向落霞。仅悟空不知是留是恋,扛棍转身回望,不知望的是人是树,是地是天……

阴曹地府外,孤山野桥边,月黑风高,树里林间,残鸦凄鸣,风飕飕如孤鬼冤嚎,雾蒙蒙似野坟流香。只见一单影漂浮不定,若有若离,左右东西皆难见其眼睛。

正当那黑影,找准道路之时。突然,从地底又蹦出两只,其身短影长戴帽高,一胖一瘦黑白装长袍,手持铁链长钩哗哗响。当是地狱之无常!只见其熟练收撒,将那只野鬼套拿。野鬼顿时妖猛,如虎长啸,左右撕扯!令无常二鬼手足无措!

只道:“六耳猕猴,今夜如若不与我回去,六界皆无轮回之道,你便要被斥之六界外,不入五行中!灰飞烟灭,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轮回!”

六耳魂魄不屑,以其铁链将黑白无常拉了过来,嗤之以鼻:“轮回!我是谁?他又是谁!?”

就当六耳自言自语之时,黑白无常拿出锁魂的法宝将六耳禁了起来,因为没有肉身,仅其残魂完全没有昔日通天本事。

六耳被押赴地狱,好一个地下鬼府!

有道是长生梧桐枝繁根深,长枝当做人间根,老根是为地下枝。地底幽河逶迤,河中暗水旖旎,河岸紫树森茂,树上生鸟常啼,鸟目瞳中鬼府俨然,鬼府楼墙巍峨熏天,楼墙繁嵌夜明碧石,城堡门众不盛数,壁上棂窗目难清。

过了城前河,通了城门守关人,只入大殿中,十大鬼君,目惊惊,阴沉沉。其阎罗正坐殿中,左立判官,左手展铺生死之簿,右手紧握判官之笔,浓眉大须,牛眼象鼻,一袭黑袍长立。

无常二人欲将六耳扶跪,可万般不能,虽是六耳魂魄,却也如泰山之体,耐之不何。

“堂下可是六耳猕猴之魂魄!”阎罗王堂上惊案训道。

六耳心中疑存万滔怒云,不作声语,只一眼送去,犹如九天神雷灵电,将那堂上阎罗一个抖擞。六耳同那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事端,恐早已响闻六界僻野山林,六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阎王惊悚自是当然理所!

不等片刻,轮回王侧身扶耳告阎王,顿使他回神恍然:“这猴子,被佛祖乾坤金钵所收,纵使他生前有通天本事,如今也已荡然无存,单其魂魄不足为惧!不足为惧。”心中琢磨通透,便是一本正经:“妖猴,你人界做恶,阻唐僧师徒西去,扰得六界惶乱不宁!幸得佛祖宽宏与你普渡,再以轮回!你若诚心知悔,本王尚且可以送你一人间道,允投人胎!”

“如果我说,不呢!”六耳,一双狠眼如烈火沸涌,眼中尽显光影,光怪陆离!如同一个放映着自己的前身今世。

“大胆!阎王如此大恩!你这妖猴好个不识趣!”一旁判官指笔而怒。

“若是这般不知悔改!本王只有允你入地狱之道了!”阎王止住判官道。

“地狱道”乃统称,实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六耳仰头长笑,脑海翻江倒海般,眼睛里回想起了自己的前世:

【“前世轮回,生做人间道,与紫霞仙子相恋甚浓,哪知天界天帝欲强娶紫霞,将紫霞关于天宫!猴子闹上天庭欲救紫霞!最后因斩杀天道众神,而堕入饿鬼道。

(恶鬼道,六道之一。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

按轮回该与此道中轮回六世。第一世变为大肚鬼,肚大如山,日夜食而不饱。第二世为针咽鬼,口如针孔,食则难以下咽。第三世为口焰鬼,口吐烈焰,食物到口中则化为灰炭。第四世为细脚鬼,四肢细如树枝,难支身体重量,见食物而无法上前。第五世为目斥鬼,美食摆到面前,立刻变成屎粪浓尿,不能食用。第六世为腹火鬼,食物到腹中立刻成烈焰燃烧,痛苦不堪。

他在这饿鬼道中受尽痛苦,六世饿鬼,又因为口中只不断的咒骂如来,只此一念,永世不断。

六世饿鬼后,又被罚入地狱道,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千劫后今世前生时,他终业障消尽,重新回到畜生道中为猴。所生之处正是灵台方寸山。那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名须菩提祖师。因先天有智,便拜到须菩提门下,做一担材烧火的小徒。那须菩提祖师与平常仙人不同,他所收之徒必有极高天赋异禀,却不管品质拙劣。祖师当然知其前世,并知其具有异禀,便欲传其盖世神功,长生不老秘诀。

哪知这猴子说:“生则苦,死无苦,何必惧苦而求生。要长生不老何用,我但愿时时刻刻生便是死、死又复生,把这生死劫数看尽,看是他来摆布我还是我来摆布他。祖师如果能教我跳出这轮回之外的本事便教我,如果不能,我亦无甚兴趣。”

祖师对猴子说:“若想跳出这轮回,你为何不去找那如来去学佛?”

猴子说:“我觉得他那佛法无趣。”

祖师说:“那你想怎样?”

猴子说:“我也不能怎样,这世界宇宙中佛祖最大,我与他没有办法,我又能怎样?”

祖师说:“你怎知佛祖最大?”

猴子说:“他让你轮回做饿鬼你便是饿鬼,他让你轮回入地狱你便入地狱,如何不是他最大?”

祖师说:“此言谬矣,轮回入恶道是轮回的定数,不是佛祖的操纵。那些只能怪你自己。

猴子说:“我不能怪人,也不能怪己,只怪世间有佛,所以我没有地方说理去。”

祖师说:“怎么见得没有地方说理去?”

猴子说:“佛祖全知全能,谁还能有何道理。”

祖师说:“这你就错了,佛祖并非全知全能。”

猴子大惊,恭肃说道:“请祖师赐教!”

祖师说:“你我今日说话,他就不知,你我今日所做,也不是他能控制。我这里有一法,可使你跳出六道轮回,不受业力所束,你愿学否?”

猴子大喜过望,连拜而说道:“愿祖师赐教。”

祖师说:“我此秘法,今只传你,以后惹出祸端可不要怪我,也不要说是我教你。”

猴子万般心喜,与祖师对坐七七四十九日,不饮不食,时期当至!猴子呼风而来,乘风而去,后头望向师傅,不能言语,转身长呼秘诀,顿时其身化风尘,飘呼天地,去离五行,逃脱六界。

那年猴子念诀化风后,其身分四体,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四猴者,不入十类中,不达两间名。跳出六界外不在五行中。不伏六界管,不受轮回苦!但凡物皆有其缺弱,猴子虽不老不死,六界之人之物皆伤之不及,但唯一能将其套回六界五行的是其本身!

一千年前,四体,分与猴子四道心性,各散六界各地,其中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皆以灵长式生,被佛祖自小囚禁。唯灵明石猴为石生受祖师菩提护法,如来无法寻见,方躲过劫难。

而石猴出世便寻得菩提祖师,求以授法!菩提赐予悟空之名,增与筋斗之云,传七十之二变……

悟空得法,便要上赴九天,诛杀天帝解救紫霞仙子,不料如来佛法无边,终是自投罗网,难逃宿命!悟空虽不受六界管辖,当其能力所不及如来,终被封五行山下,佛符增压!如来也无法置其于死地,罚其入轮回,只好封其前世今生之记忆!但此法非长久之计,封期当满。如来乃六界之最!逃脱轮回之法既是六界之人出,自当有六界之人解!如来,解得菩提之法之破绽,选中六耳猕猴,授予其与悟空同等法术,与以混沌佛箍收其心性,教导与佛理。

自此,五行山印期满,如来派遣金蝉子下凡,欲渡化悟空,并安排其随唐僧西去拜佛求经。但如来对悟空的记忆封印之期也将近。

时逢期至,如来施法化身凡人,令悟空打死,唐僧心怀苍生哪里忍得悟空滥杀无辜,于是将悟空撵走,唐僧师徒已日久生情,却不知悟空此次一别将是永别,最终如来便放出了六耳……六耳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与悟空争斗,一路打上雷音……】

六耳仰笑尽泪,心中诉苦说来:“师傅啊师傅!我虽已领得逃脱之法,却终是逃不出如来掌心!”

阎罗王一声令下,众人将悟空抬向地狱道,毫不犹豫的将其丢了下去……

六耳堕入地狱,满是幽火炎浆,混天暗日。惊雷阵阵从不安宁!他浑身上下体无完肤,唯一活着的是那双眼睛。

“悟空……悟空……”突然一阵喊声传来。

悟空冥冥中有了感应,“是哪位高人,认得是我?”

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悟空身边少了地狱酷刑折磨,顿感春风,秋雨。

“你睁开眼睛看看就知道了。”那人平和宁静的说来。

悟空应话,慢慢睁开眼睛:“是地藏王菩萨,你还认得我!”那双眼睛凄凉如万亩荒沙无春无秋,憔悴似茫空孤鸦藏愁露忧。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曾受释迦摩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摩尼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地藏王:“认得……认得……”

悟空:“你是如来派来的吗?”

地藏王:“不,不,不,五百年前,菩提祖师嘱咐我,今日到这里来见你。”

悟空:“师傅!?”

地藏王:“他说轮回之道虽可破,但要把守却是很难。你不好生悔过,硬上天庭,终才败得了今日地步!”

悟空:“师傅早知定有今日,为何当初传我道法!?”

地藏王笑:“你这泼猴倒是怪罪起师傅来了!”

悟空急忙:“非也!非也!师傅传授之恩胜之寝食,过之养育!我怎敢生半分怪罪之意!”

地藏王:“他传你道法自有他的道理,你我切莫胡乱猜想!”

悟空:“自是,自是!不知师傅叫你来此要与我何事?”

地藏王:“他让我问你,今生今世还有何牵挂?”

悟空,闭目想了许久:“师傅、八戒、沙师弟……还有紫霞。”

地藏王:“无非是几个放不下的人罢了。”

悟空:“师傅救我于五行山下,解我百年孤独,八戒沙师弟,一路斩妖除魔,生死出生情深入骨,而如今六耳猕猴假貌我的模样,伪去。不知师傅,八戒,沙师弟到了西天雷音,会是怎样的结局。”悟空满目愁似海,漫心苦如山,声声说不尽痛,语语道不完伤。

地藏王打断:“不是还有六耳吗?”

悟空不知所措东张西望想要避开地藏王菩萨的问题:“六耳?”

地藏王:“对,六耳!”

悟空不言。

地藏王:“你再好好想想。”

过了许久。

悟空:“他是我!?还是我是他?!”

地藏王:“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他不过是你的念想罢了。”

悟空:“念想?”

地藏王笑着点头,不语。

悟空爬去将地藏王菩萨的脚紧抱:“菩萨,帮我!”

地藏王:“怎帮你?”

悟空:“保我师傅师弟安然无恙。”

地藏王:“我帮不了你,这一切都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到。”

悟空:“自己?”

“对,就是你自己!”地藏王送给了悟空一副紧箍,长笑而去。

悟空万般不解,欲问人已去,他用力翻过身来,仰着天,注视着紧箍……

“紧箍?!”悟空回想那日雷音寺中,六耳一棍将他头上紧箍打碎的场景,那一刹,箍碎,身死!

悟空紧紧凝望着手中金箍,仔细回想着,到了蛇盘山鹰愁涧左右处,观音骗师傅让自己戴上花帽,从此箍上了紧箍,突破这个点,又回到了那前世今生千劫万劫,一直在同如来作对,生如死,死是生!生亦苦,死亦苦!

同类推荐
  • 叩关问天

    叩关问天

    为何总有生死别离,万灵皆可数生息?为何始终归轮回路,而忘却前世今生?为何万古紧闭天门,杜绝所有飞升者?我要拔剑踏空前去,叩关......问天!一卷神秘兽皮,暗流涌动乱四方;一个虫洞隧道,空前绝后现荒漠;一滴极悲苦水,千古生灵来认主;莫邪自踏空而来,万千世界皆颤栗,各方诸侯皆讨伐,欲屠杀他而后快!为了她,莫邪搅乱三界六道,持剑指天,霸道直言:老天,也不能主宰我的命运!
  • 魔界山

    魔界山

    三千年前,人与妖族大战魔族,魔被封在界山之后,魔皇堕入轮回,每隔千年转世一回。有书记载:魔皇转世十六载,身上有魔魂的人就会受到召唤,成为魔人为魔皇办事,而魔皇转世十九载,便会觉醒,带领群魔越过界山。主角穿越而来,成了人族一国的三皇子,在魔人出现之时,死而复活的主角,正好十六岁。无奈之下,主角只得杀出了一场腥风血雨……
  • 李折昙

    李折昙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今天他可能是你的朋友,可能明天就不再是了,或许他从来没有当你是他的朋友,所以做人还是简单点好,当你想不清楚事情的时候,还是学学李折昙,当个爱笑的混球,起码笑能令自己开心些。
  • 命之门

    命之门

    众生皆叹世无常,时为祸津时为福。问苍天何薄于己,无奈白云笑刍狗。唯有颠黑来倒白,届时翻云且覆雨。本末倒置终觉始,尊卑聚散念所谓虚实难辨两仪式,生死掌控一念间。因缘律果万法灭,轮回有象一道生。八荒六合混沌心,今问天道何安在。曾经温柔无限,懵懂少年,可笑多情总被无情伤。……到头来,这一切只不过是虚幻一场。忍,刀刃于心,又岂能不痛?带罪的羔羊总是喜欢沉默。黑字写的白,还真当自己是正义了?我?为什么要救你们这种废物?所谓的罪,是非吗?还是四非?摒弃身为人的部分,还剩下什么我不得而知。封神非我愿,命里疯魔念。狂澜即我,力挽兮不能。掌控一切又如何,我始终还是改变不了这结局,真是可笑可悲。
  • 玄天尊主

    玄天尊主

    一刀一剑平生意,壮志重披英雄衣。刀行剑化通天地,红尘染心卷风云。灵轮聚明台、明镜玄心埃、玄心悟真元、五元天光开、一段刀剑行侠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傲视军武行

    傲视军武行

    唐朝安史之乱,士兵唐天儿侥幸逃过一劫,学得绝世武功,成为武林一代天骄,并成长为唐朝国卫大将军,称霸武林,铲除奸贼,赢得美人芳心,成为一代传奇,爆笑的情节,让人捧腹的个性,夸张地演技,天呐,受不了啦。
  • exo之重生女配:白莲滚开

    exo之重生女配:白莲滚开

    我!葉熙寒重生了。不是爱抢我的哥哥们吗?不是爱装吗?你不是白莲吗?呵,你们欠我的,我要一点一点讨回来。我,葉熙寒,我让你们生不如死。
  • 独立灵魂

    独立灵魂

    独立的思想总想跳脱世俗的束缚、是任性?是不成熟?独立的灵魂总想摆脱躯壳的禁锢、是背叛?还是超脱?出生平凡的钦木尘、踏遍各界、逆流而上、创不世神魂、最后身魂不合、天道难容。天网恢恢终招噩劫、道消身殒独留残魂、轮回万载却重生、化身言无风重头开始、是幸运?还是宿命?转不完的轮回、道不尽、生死无常!日月星辰何时休、众生皆在与天斗!
  • 王者莫笑

    王者莫笑

    暴风雨肆虐,只有心智强大到可以和暴雨对抗,就有了胜算。云雾盘绕的战争顶峰,众神伫立,虚无缥缈的迷雾遮掩不了狂野的笑容。风起云涌的战场,笑容的后面,没有生存的希望,只有永不中断的危险!也许,在无意中坠落,也可以在怒吼声中站起!攥紧手中的利剑,继续你的步伐,战场上,从来没有笑容。尘封的意念,没有任何枷锁可以永久禁锢。沸腾的热血,没有任何人可以使它停止涌动。披上盔甲,带上武器,成为钢铁王者,在战争大陆上穿梭。没有任何钢铁栅栏,可以阻挡从不笑的王者踏上冲击极限的道路。生存还是毁灭,扫荡还是退缩,低头还是站起?
  • 王俊凯的爱情生涯

    王俊凯的爱情生涯

    王俊凯和一个美丽的女生的爱情经历,他们冲过重重障碍终于在一起的美丽故事。
  • 星辰武帝

    星辰武帝

    九界征战,众帝陨落。星辰大帝的一缕残魂融入到了神器星辰古珠之中,坠落凡尘。薛昊本是没有武印种子的武道废柴,意外得到星辰古珠加持,从此执掌通天之力,战神斗魔,横扫九天!
  • 易烊千玺我很感谢你

    易烊千玺我很感谢你

    王梓琳!你赶快给我起来。王俊凯在王梓琳床边喊着。
  • 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

    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

    【推荐新书】独家挚爱:神秘帝少高冷妻平天下,笑群雄,凤舞九州落苍穹;醉红尘,定四海,霓裳飘动翔八荒。她是亡国帝女,身负一身血海深仇,却偏偏遇见了他,从此收敛锋芒,只为伴他一世相守。他是强国之王,肩担统一天下重任,怎奈何邂逅了她,甘愿画地为牢,只为护她一生安好。江湖乱,儿女情长,又何惧血雨腥风?烽烟起,硝烟弥漫,又何妨四方征战?片段一:“国仇家恨,我定要报,谁都阻挡不了我。”“若是你的心愿,那就是我的责任,我不介意替你手刃仇人。”“却是为何?”“我愿为你挡去所有风雨,只为还你纯净无暇。”片段二:“为何你能认出我?”“因为是你,因为是我,便是于千万人中我也同样能够认出你。”“有你,真好。”
  • 网游之剑舞天痕

    网游之剑舞天痕

    很多人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微笑道:“用我手里这把剑,划破苍穹,哪怕那是天空,我也要留下一道痕迹!”
  • 国共往事风云录(二)

    国共往事风云录(二)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坚定一个中国的信念。这期间,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上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