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9600000003

第3章 明了与出世

不知过了多久,张闻顺的脚都站麻木了,就在张闻顺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大门上突然紫光浮动,那万头瑞兽竟然活了过来,口吐人言,“进——!”兀地,宫殿大门轰的一声大开,五色玄光迸射而出,张闻顺在这光束的照耀下,全身觉得暖洋洋的,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升华。一条条污浊黑气从张闻顺全身散出,一遇五色玄光就湮灭了。一会儿后,光芒淡去,张闻顺的身形显露出来,似是有些改变,看上去竟有些超凡脱俗的意味。此时张闻顺不知道,被光芒洗礼的他,已被改造成先天灵体,与开天辟地后第一批洪荒生灵无异,道基深种,被天道所眷顾。

张闻顺站在原地回味良久才缓过神儿来,看着被打开的宫殿大门,踟蹰了一下,就抬脚跨了进去。抬眼看去,张闻顺不禁又呆了一下,宫殿有三层,这第一层很宽且深邃,中间是一条五辆马车并行的宽道,宽道两列排满了许多房间,打开一些看看,里面别有洞天,有的是溪涧,有的是石洞,有的是峭壁悬崖,有的是森林草原,无一重复。尽头是通往宫殿第二层的玉阶,来到第二层,所见又有不同。这里视野开阔很多,里面处处雕梁画栋,金屋玉堂,游园细泉,山石草木,灵动异常,倒是像极张闻顺前世苏州园林。这让张闻顺像刘姥姥一样,稀奇了很久。这里有很多间屋子,有的内放玉简千万,有的灵药成堆贮藏,有的矿石累积如山,有的则未进屋看门缝就觉宝光四溢···逛了好半天,张闻顺才意犹未尽的向宫殿的第三层走去。

第三层并不如第一、第二层宽,只是约莫一两百平米,尽头有一八边形玉台。近前看去,玉台上放有一枚紫色玉简,其上玄光萦绕,台面刻有八卦图,倍显神秘。正当张闻顺靠近玉台时,那枚紫色玉简顿时玄光大放,突地腾空而起,疾速向张闻顺眉心飞撞而去。张闻顺脑子猛地一声炸响,之后张闻顺就昏倒在地,全无知觉,只是周身玄光浮动。

时间静静地流逝,过了良久,张闻顺睁开双眼,眼中露出不可思议之色。从紫色玉简中张闻顺知道了他现在的处境。他身处的地方是一件空间类型的先天灵宝,名为玉元界,原为封神大战中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金庭山王屋洞道行天尊所有。说起道行天尊大家可能不熟悉,在封神大战中他也是为人低调,深藏不露,不甚为人所知晓。但其座下三个弟子就为人所熟知了,其座下弟子之一的名为韦护,这韦护就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韦陀菩萨。之外的两位弟子虽不像韦护那样出名,但在武王伐纣时也是居功至伟的,那就是解了西岐粮荒的韩毒龙和薛毒龙了。道行天尊虽在十二金仙中不出名,但是也受元始天尊器重,赐下先天灵宝绝仙剑和降魔杵。但这两样法宝在封神大战中被损毁和赐给弟子了,而这玉元界则是道行天尊早年间游历洪荒时所得,为极品先天灵宝,有先天禁制八十一道,花费了道行天尊一元会的时间才炼化。在这玉元界道行天尊得到了一篇名为《金玉先天经》的典籍,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修炼功法直抵鸿蒙境界,这差点让道行天尊的道心给摇碎了。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懂,为了不让杀人夺宝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道行天尊以后就秉持低调的原则,潜心修炼,不问世事纷争。

一直到道行天尊修达鸿蒙境界,玉元界还是伴随着他,但他到达如此境界,早已不为外物所动了,还有就是他想给自己找个真正的传人。之前的三个弟子都不算他真正的传人,因为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他没有传下《金玉先天经》,而是让三名弟子修炼阐教功法;现在自己已不再有所顾虑了,是时候替自己找传人了,于是道行天尊就将《金玉先天经》藏于玉元界中,再在玉元界外炼制一枚银锁作遮饰用,抛入下界,静待有缘人。

一切都明了了之后,张闻顺还知道了第一层的那些内容各异的房间都是为宫殿大门上那万头瑞兽作洞府用的,那万头瑞兽是测试有缘人心性用的,是道行天尊从三千界中收来的,也用来镇守玉元界,每一头瑞兽都有大罗金仙的实力,现在都认张闻顺为主了。第二层是道行天尊的多个会元来的收藏,亿万珍藏,一时不足以道尽,就不多说了。

明白了一切,张闻顺也就知晓了出去的法子,意念一动,就又回到了熟悉的羊水中。但此时情形有些不对,外边传来疾步行走之声,嘶叫声震天,而四周的肉墙也在收缩,脑袋上传来一阵巨大的吸力,下一刻眼睛周围亮了许多,一双大手托着张闻顺的脑袋,在巧力往外拽,接着是一声大叫“夫人!再使点劲儿!头出来了!快!再使点劲儿啊——!”

同类推荐
  • 灵仙渡

    灵仙渡

    白素,生在修仙家族却无法修炼,对修仙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然而一时不慎,走上仙路,才发现大道只有一条,道上之人皆是你不走我走,踩死你没商量。你问我何为仙?嘿嘿,哪有什么仙,插了翅膀就觉得自己是鸟人,俗。你问我道心何在?拉屎还要放屁,无为有道,懂不?你问我为何修仙?哼,我就想问问那个长的跟孔雀一样的男人,拒绝我后悔了没!哎哟喂,师姐,你真啰嗦,师傅喊你回家修炼了。=============================女主有空间不听使唤,有神技供养不起,就连灵根也是越炼越废柴,且看她在悲愤中振作。(新书需支持,还希望养肥的亲们可以先收藏,非常感谢。)
  • 忤世

    忤世

    天外天,是高高在上的九星燎,苍澜大域三千七百万星域势力组成了苍澜大域的九星燎!九星燎是法,是规则,是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一切!凡界不知苍澜域!苍澜不知域外虚荒!虚荒存九域···有一日,域界开启,狂徒忤逆起世界!我要逆世界而行,我愿化作灰烬,将你的道···铺平!这是一个很坚强的小疯子,忤逆世界,却也只是想忤逆命运的故事!星河潋滟里,谁在清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枯骨生花

    枯骨生花

    【前世】她是年华七万岁的上仙,凡尘历练相遇于人间,我们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家人,她爱他,他也同样爱着她,但是谁都不想打破沉默。因情犯戒,诛仙台一下后悔当初没有打破沉默:“若是在进一步,应该……应该很美好的,对吧?”【来世】骨心花种子,赐予她千年后重生的机会,他寻了她七世,于她相遇七次,却都是擦肩而过。她不记得她,可他记得她。第八世,凛凤愿付出生命来唤醒自己的妹妹,让她于他再续前缘……“姐姐,你好傻,为什么为我这样做?不值得,真的不值得。”“因为……因为他真的很爱你。”
  • 弑仙崖

    弑仙崖

    那是,弑仙崖。弑仙崖,顾名思义,诛仙,谪仙,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我高高悬在弑仙柱上,嘴角噙着笑意,俯视着下方众仙。冰冷的雪落在脸上,原本滚烫的血液变得冰冷,突然觉得伤口也不再那么疼了。粗糙的缚仙绳绑在身上,碎裂的骨头揉作一团。而长长的缚仙绳另一端,握在那人手里,那个傻子。“挑起神魔大战,扰乱天下,祸害苍生。流苏,你可知罪?”面无表情地吐出冰冷的语调,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可我却知道,他的心,有多痛。还是傻子。“流苏不知。”我轻笑出声,望着他,努力说出声。说完这句话,仿佛用光了我的力气,一股眩晕感涌起。今生,来生,我都累了。那年,那雨,那人。如果,当年我们没有遇见,一切,是否会变得更好?
  • 非仙亦非道

    非仙亦非道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上古之时,仙道一家独大;千万载岁月流逝,仙道不复,万道争锋,如今已是仙非仙,道非道的局面了。然而这些与我们的主角关系并不大。且看他笑傲九天,重掌混沌。
热门推荐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吴大帝本纪

    吴大帝本纪

    东吴的一统三国路
  • 空凉

    空凉

    肖凉只是下个夜班回家补觉而已,一觉醒来世界变了,不是世界末日,而是她穿越了。好吧,只是有个比自己小的师父和一个大的徒弟是怎么回事。不过这个小师傅好像不可以压倒的样子,管他什么师徒名分,先压倒在说!
  • 烫血赢天

    烫血赢天

    将满腔的热血燃烧到滚烫,赌上性命来冲破天苍!为了撕碎宿命,不甘平庸的蝼蚁们总会拼死挣扎。白御玄,大圣武馆的外门弟子,陨落的天才,现世的废物,饱受侮辱和欺压的他,如何打碎既定的命运?!杀杀杀!!!金漆涂满阎王殿!!!杀杀杀!!!肆虐金戈斩修罗!!!
  • 醉十惜

    醉十惜

    十惜醉,点红妆,痴情对君王。宫中斗,清月冷淡,棋子宁归故里,却把魂魄留之巅乾坤。玄蛇出,乱天下,雄心图一统。硝烟起,战火无情,狼心更负人心,谁知回望一眸梦魂牵。
  • 魅影修仙

    魅影修仙

    以一人之影,化身万千。影之所在,不死不灭。
  • 炮灰通房要逆袭

    炮灰通房要逆袭

    作为一个被卖了六次的贱籍奴婢,小花已是麻木了。上辈子是个炮灰通房,被杖毙身亡,这辈子洗心革面老实做人,最后还是落了一个被发卖的下场。这藩王府的福利似乎不错?最主要退休福利很好啊!为此小花决定留在这景王府里好好当差。可惜,终究抵不过造化弄人……从炮灰通房到一代宠妃,这条路有点长……
  • 四叶草:你就是我的阳光

    四叶草:你就是我的阳光

    那年,她十九岁,遇见王一。从那开始,她的视线总会被这个叫王一的男子牵引着,眼中也只有王一,而可悲可笑的是,在同校的生涯里,竟然没有勇气主动的跟王一说过一句话。暗恋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
  • 那些年的我们:心都窒息过

    那些年的我们:心都窒息过

    最真实的青春,没有故事里那样美好的结局,而我们也不像故事里的那样美好单纯和无辜。——当我写下这段事的时候,我不知道身为故事里的人看到后会有怎样的情绪,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想起他们就是故事里的那个人。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