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9200000019

第19章 国庆(1)下

富弼坚决拒绝提拔,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以增加岁币的方式谋得和平,他觉得不能算是功劳,这种无奈的权宜之计,决不是长久之策。他反复上书并面奏:“朝廷方事西略,HB无备,臣奉使所以不敢死争者,实虑兴戎,以败国事,功于何有,而遽受赏哉?”

其二,盟约初定,他担心辽国毁约。和约一签,很多人认为大事已定,跟没事了一样。如此,万一辽国别生野心,毁坏盟约,宋朝又将陷入困境。因此他以拒绝提拔、赏赐表明态度,希望“陛下思其轻侮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惟望朝廷急修武备,急选将帅,俟其有隙,因而吊伐,以雪今日邀盟之耻”。

近一年后,宋仁宗再度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并派宰相特别向他传话:这是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并不是对使辽的论功行赏。如此,富弼才接受了这次任命。

这期间,宋夏和谈持续进行,双方在称谓上发生争议。元昊上书,自称男,尊宋仁宗为“父皇帝”。富弼坚决不同意这样确定双方关系,认为元昊应该向宋称臣。做儿子,对元昊来说无所谓,没损失,还能得到大量赏赐;而称臣,则要遵守臣节,对西夏能产生较强约束,并且西夏是否臣属于宋,关系到宋、辽和夏三国关系的大局。西夏对辽已称臣,如果不对宋称臣,那辈分就乱了,更会造成外交上的失衡,极大增强辽的外交优势和贪欲之心。辽国君臣会唯我独尊,自认为天下第一。这样极不利于宋辽关系的发展,将使宋的外交陷入被动,更不利于宋正统地位的确立。况且此时辽夏关系紧张,西夏才来求和,宋朝没必要让步。于是,朝廷采纳了富弼的建议,拒绝了元昊的使者。迫于压力,元昊最终同意向宋称臣,宋夏关系回归至君臣状态。双方议定举行册封礼,由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

就在册封使者将要前往西夏时,辽国派使者前来宋朝,朝廷就令册封使者暂不出发,想等待辽使到来,看看他们的态度再决定宋朝的行止,以免因此得罪了辽国。这时,富弼站出来上奏,请求让册封使者速行,“虏使未至而行,则是事由我出,使至而后行,则恩归契丹矣”。在富弼看来,宋册封元昊,是天经地义之行为,不需看辽国脸色,若等待辽国使者至后再对夏行册封之礼,则元昊将对辽国感恩,有利于恢复辽夏关系,而不利于宋对辽夏的分化瓦解战略。富弼对三国关系的准确把握,说服了宋仁宗,于是“遂遣使行”。西夏与宋因此结束战争状态。

坐观辽夏相斗

随后,西夏与辽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辽国境内党项族人叛乱,投归西夏。辽兴宗派兵征讨,元昊出兵援救,竟然杀了辽国招讨使萧普达。辽兴宗大怒,从各地抽调数十万大军,会于西南边境,准备大举讨伐西夏。

古代情报工作迟滞,宋朝君臣对辽夏变故尚不了然,对于辽国大军异动的原因产生怀疑,很担心他们与西夏联兵南侵。但富弼对辽夏关系的发展却比较了解,他断言这一次辽国绝对不会南侵,“契丹必不入寇,其事有九”,其中第七条说,“契丹始与元昊约,同困中国,今契丹背约受中国益币,元昊屡出怨言,契丹压元昊境筑威塞州以备之,而呆族屡杀威塞役兵,契丹疑元昊使之,遂发兵西伐,必无会合入寇之理”。

但有的大臣还是不放心,认为小心为上,应向沿边地区调兵,以备辽国突袭。富弼笑曰:“如此正堕其计,臣请任之。”这时候,辽国正倾力对付西夏,如果宋朝不明不白大量调兵赶热闹,难免不让辽国起疑,那局面可就混乱了。宋仁宗再次信任富弼,没有调兵。而辽国确实没对大宋动任何心思,他们的目标是元昊。

辽国起兵十多万,分三路向西夏境内杀去。大军渡过黄河,前行400里都没有遇到抵抗。随后在贺兰山北麓捕捉到西夏主力,辽军纵兵进击,把西夏军队打得大败。

元昊与宋军作战习惯打胜仗,这次一战即败,不免有些气馁。他了解到辽国援兵仍源源不断前来,心中大惧,使出缓兵之计,派使者向辽兴宗谢罪请降。兴宗召集众将商议,大将萧惠说:“夏人忘恩背盟,今天子亲临,大军并集,如若不将西夏一举征服,将来后悔莫及。”兴宗觉得有理,下令辽军追击。元昊见议和不成,率军急退,边退边施行焦土政策,将方圆数百里地面粮草烧尽。这一招击中辽军要害,他们一向不带粮草,以战养战。如此一来,后勤供应全无保障,因缺少草料,战马病亡大半。此时,元昊再次派人前来请降,辽国君臣计议未定,元昊突然率领大军袭来。辽军战斗素养很高,匆忙迎战,仍把西夏军打得败退。辽军正待追击,突然天起狂风,飞沙走石,扑向辽军。辽人最为迷信,极崇信鬼神,狂风一吹,将士都心惊肉跳,军心大乱。而西夏军对自己地面上的这种风沙早已********,乘机冲杀过去,将辽军打得大败,辽兴宗本人只带了几十个随从逃脱。这场大战发生在河曲,故称“河曲之战”。

第二年,辽国又兴兵大举进攻西夏,仍没占到上风。1049年,辽军再度西征,仍拿西夏没办法。至此,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富弼成功出使辽国,解除了战争危机,为大宋立下一件大功。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对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大宋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正是这些作为,一向拒绝写作碑志的苏轼,爽快地答应了其子富绍庭求写碑文的请求。

宋瑞杰在写北宋游记的时候,特意的又查阅了宋朝的历史文献,在构建背景框架,都自己要求到尽善尽美,所以说,也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写完这些内容之后,已经是十月一号深夜三点多了,宋瑞杰匆匆睡下,很快就睡着了,宋瑞杰和初中同学相约出去的时间是二号早上十一点在体育馆附近的某个餐厅见面,宋瑞杰还是很期待的。

PS:虽说这是一部都市小说,但是既然写到了有关历史的内容,就稍微展开讲解一下了,澶渊之盟,熙宁增币,无不是宋朝货币战争的典范,通过表面上吃亏的岁币等财物,不但获取了边界的安宁,更是通过货币控制了敌国的经济命脉。就像是当今的美元一样,是一种国际货币,美联储的机器一开,就是钱,在宋朝也是一样的,一铸币就是钱,对于岁币的负担,并不如教科书上的那样,也许只是宋朝每年岁入的1%都不到。边境贸易一打开,宋朝的布匹,瓷器,丝绸,茶叶等就可以换取契丹,党项的马匹,牛羊。而且每年都是贸易逆差,都是宋卖给契丹党项的东西多,形成倾销,最后控制了经济。最后辽不是就这样腐朽堕落了么,被更加野蛮的女真给拿下了,金国不是最后也被腐朽了么,不如初期的也不可一世,也被腐朽了么?至于说蒙古,在于宋廷当权者打算殊死抵抗,不实行“岁币政策”,最后就被灭掉了不是?

所以说,我要给“岁币政策”正名,虽说表面是屈辱的,不平等的,但是这和清朝时期的割地赔款不同,这是宋朝倾销商品去周边国家,自己的了实惠,而清朝就是被倾销的对象了,诸如“马关”“BJ”,“TJ”等条约,那才是真正的不平等条约。

新人,新书不容易。泣血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收藏。

风雅在这里拜谢了。

同类推荐
  • 都市之抽奖人生

    都市之抽奖人生

    一名临近高考的高中生被一款来自十级超级文明的系统砸中会发生什么热血的事情。
  • 超能怀表

    超能怀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怀表出现在阳台上,不时发着幽光,一道雷劈下,亮度提升,如同一个太阳一般,还带着一些铭文……
  • 北京:在迷雾中行走

    北京:在迷雾中行走

    校园毕业季的青年,面临前途和当下的困境,失去战斗的心。无情的女人让他心死,城市的天空鼓励阴暗的滋生。他要如何走出心之迷宫?劈开天日,是万丈金光,还是万丈悬崖?
  • 九十九位神

    九十九位神

    你知道,逆着光看,只能看到阴影。落花于流水,游鱼相戏,惜?凉清抚古木,青鸟捡叶,幕?就从书生开始……
  • 灵魂的颜色

    灵魂的颜色

    很早以前就思考的一个问题,世界在不断变化,春哥著姐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了出来,我并不是批评这种现象,而是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人类的一种思考:假如有一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性别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也没有那么重要,人类的爱情不再是基于肉体之上,而是纯粹的心灵交融,那时的配对准则不再是男女,而是灵魂的颜色,两个能互补的灵魂的颜色。
热门推荐
  • 魔战天下

    魔战天下

    少年穿越到古元大陆,意外被混沌兽古荒附体,历经坎坷,走上魔修之路。神秘的加纳古城,超越自然法则的黄金沙漏,北境芦洲黄金沙漠,北国妖族,统治南境六大洲的世界政府,绝望城墙之外雾鬼魔域,至高无上的神域,在这一纪元,谁能登临天路,探寻这世界的最终秘密。
  • 境劫

    境劫

    自盘古真仙开天辟地后,世间再无仙迹。无论多少惊才绝艳的至强者,都被拒在仙门外,无法踏出那最后的一步。直至后来,众多至强者进行了一次终极推演,才终于找出了一条匪夷所思的道路,或许能够在将来的某一世,触摸到真仙的一角……尔其宇也,四方上下,含诸天万界,蕴乾坤为空;尔其宙也,往来古今,纳千秋亿载,藏岁月成时。宇宙,时空,即为境!境中万象即为劫!少年自荒境起,独自前行,背负着万古的重担,踏着无人走过的道路,为求劫破,要一窥那真正的仙道。不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修行,不一样的,道。何须仰望神话?因为我——就是传说!
  • 王之命

    王之命

    一个平凡人穿越到秦朝,当起神棍忽悠项羽,恶搞赵高,给刘邦仍黑砖!是的,多了那几千年的见识如果还玩不转秦朝,那就找豆腐碰死吧!
  •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个曾经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的人,人生路上总会留下点点星辉照耀其间:它们或是同学间真挚的友情;或是师生间抹不去的情结;或是身边至爱亲朋间的呵护关爱;或令人弹指一笑,或使你悲喜流涕,总会成为你记忆的永恒,回首的念想。本文便是构架于其上,写董晓波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小学、中学这期间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美好经历。文章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读来增益长智。
  • 娇娘弃宠:霸道将军,缠上身

    娇娘弃宠:霸道将军,缠上身

    她新婚之夜克死丈夫,惨遭婆婆毒打,抛弃山林,却被某腹黑将军缠上。他腹黑霸道,杀伐果断,一步步逼她成为自己的棋子,却也坠入爱河,无法自拔。她被坏人欺负,他杀!她被皇上盯上,他便抢了江山,顺道连她一起抢了!追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经历了生死别离之后,他才发现她竟是仇人之女,且看他们如何修成正果。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忘记我是谁一

    忘记我是谁一

    在大山里生活多年的少女因为一系列因素离开家乡,情系四年前闯入屋子的俊美少年却得不到他。她只能凝望着他,他不属于她。但他呢?当她转身离开,爱在樱花下一点点显露。
  • 河滨公园奇遇记

    河滨公园奇遇记

    买二手房娶非处女,这,就是老子的人生理想!笑了吗,鄙视了吗,哈哈哈哈......谁TMD的不想住大house搂大胸美女,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做梦去吧你。我,80后,大学毕业,雄心万丈,剑指江南,誓要做一番大事业,短短几年被社会无情蹂躏,秒杀的体无完肤。后转战陕北农村包围城市,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巧偶遇才貌双全的江南美女和霸道女上司,一段不可思议又错综复杂的恋情就此展开。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九界神兵

    九界神兵

    洪荒九界怔伐不断强者生弱者灭仙道长生武道驱魔圣道斩妖魔道作孽神魔之战代代不息以修炼之道称霸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