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1600000049

第49章 扬州激战(一)

蒙八旗第一波进攻被很干脆的打退了,蒙古骑兵也进行了有力的支援——在城下不断射箭,只是城头安装朱慈炯最新发明的挡箭棚,弓箭的效果大大减弱。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火铳手头上搭上一层木棚,木棚覆盖兽皮、棉被,普通的弓箭还真射不透,而火铳手只需要躲在木棚下射击就可以了。

但也是有射术高超的,弓箭从木棚与城墙之间的缝隙射了进来,也杀伤了几十个火铳手。

蒙八旗灰溜溜的退了回去,马喇希、富喇克塔灰头土脸的到多铎面前复命,在地上不住磕头,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的话,大概是祈求原谅之类的。

多铎听完后,命汉八旗火器营为蒙八旗开炮掩护,由蒙八旗再次发动进攻。

不多时,清军推了上百门炮上来,由汉八旗操炮,开始朝着城头轰击。

一颗炮弹飞来,直接将挡箭棚砸塌了,倒是把几名火铳手压在了棚下,生死不知。

明清双方开始你来我往的炮击,一时炮弹横飞,城头被打的砖屑纷飞。清军一枚炮弹竟然奇准,正好打在了城头的一门佛郎机上,整个炮管被打的在城头打了几个转,当场撞死了三名士兵,红的白的流的一地。

防守此段广储门的是高杰的部将高进库,急得朝亲兵大喊:“娘的,快去问问便益门的红衣大炮整好了没。整好了速速发炮,掀了下面那些劳什子。”亲兵连忙急匆匆的领命而去。

朱慈炯此次不惜血本,将军械厂这一年来造的八门红衣大炮,除了一门送往长江边防守,其余几门都拖到了扬州,扬州城墙四个角各安了一门。红衣大炮最远可打十里,这样可以覆盖所有攻城的范围,东北角的一门便就在便益门边上。

亲兵去了不久,果然,听得天地间“bong”的一声巨响,高进库都觉得整面城墙都抖了一下。第一枚炮弹没有打中清军的火器营,倒是打到了守护火器营的一部刀盾兵身上,其中一人从肩部以下到小腹,被炮弹砸的稀烂。这时代,红衣大炮都用实心弹,炮弹触地,又急速弹起,撞在边上一名士兵身上,带着他飞起,又砸倒了一连串七八个人,这才掉在地上。

汉八旗火器营被这一炮吓得手都哆嗦了,倒火药也不利索了,洒外面了不少。

“嘟嘟嘟”,是蒙八旗发动进攻的号角,蒙古八旗虽然投效了满清,但仍然使用蒙古特有的号角来吹号进攻。

数千名蒙古士兵分成多路纵队,朝着拱宸门、广储门、便益门同时进攻。这个时代,炮弹依然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虽然有,但威力很小,只能充当释放毒烟之类所用,是以炮弹虽然密集,依然挡不住人海的冲击。

已经不断有蒙古人冲到城下,清军为了避免误伤,开始停止发炮,明军的火炮开始装上霰弹,朝着城下不住的轰击。蒙古骑兵呼啸着骑着马疾驰而过,不住的朝着城头倾泻箭雨,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从早上辰时(七点),一直打到了下午酉时(五点),蒙古人死伤两千余人,也没能够碰到城门,眼看日落西山,终于吹响号角撤退。

激战一天,明军阵亡一百零三人,半数以上都是中箭而死,受伤百余人。朱慈炯亲自赴营慰劳,慰问受伤的官兵,把士卒们激动的眼泪汪汪。

同类推荐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 重生乱世称雄

    重生乱世称雄

    弱肉强食的年代,唯有以拳头和智慧说话。这是一部超热血的男儿戏,称霸、赚钱、美女、爱国一样都不能少-----兵王凌厉的刀法,飘逸的武打是男儿忠义本色的体现,那些挥洒的鲜血,就是暗示着这残寒世界的幕景!它不是一部端着爆米花牵着姑娘的小手窝在沙发里缠绵的文艺书籍,而是兵王重生后的青春注脚----------请好好欣赏乱世中有血有肉的情义之美!尊重历史、娱乐书本、欢迎品读
  • 两晋烽烟

    两晋烽烟

    种子公司业务员陈原穿越来到西晋永嘉年间,正值天下大乱之际。他发现自己力量莫名其妙的变强,让他有了很多以前不能办的能力。再加上有玉米种子的帮助,他打算改变这个乱糟糟的世界。他决心救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地盘,并一步步改善这个乱世。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 乱世男颜:战国铩

    乱世男颜:战国铩

    打昏太子,穿上他的衣服,坐上他的位置,独占他的女人,却赢得无数人的敬重,田单与之结为知已,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秦太子悼、卫太子无忧都设法与之相交,秦昭王、楚顷襄王、魏惠文王,燕惠文王。宋康王都对其忌惮三分,苏代也对其充满惧意,宋国郡主,秦国公主都心系于他,看乡野小子玩转战国。丹朱:我若身死,请替我活。瑶琴:乱世红尘,不只黑白二色,你要的纯粹,我给不起。沐烽:朝花向晚,奈何晚来风急!千叶:万丈红尘,你只看透了七尺,凭什么争夺天下?长风:守在我身边,看着我长大;守在他身边,只会看着自己枯萎。
热门推荐
  •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你别跑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你别跑

    “帅哥你好,我感觉我上辈子好像见过你。”“帅哥你好,你上辈子肯定是我男朋友。”“帅哥你好,既然你是我男朋友,我们就在一起吧。”“帅哥。。。”没说完的话,就被某男给堵了回去。某男表示他真的对这个女生感到深深的无奈,表白这种事,男生来做比较好!
  • 异界战皇

    异界战皇

    地球一个普通道士,渡劫穿越到异界,开启一个传奇之旅,美女,萌宠,搞笑,热血等一网打尽。
  •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小龙女很倾城

    小小龙女很倾城

    她叫龙浅歌,是神龙族最小的公主,排行老九,却打出娘胎便怕水,在其即将成年时被龙族所弃,流落凡间;他叫凌破晓,是人族首领,保卫人间和平,却碰上胆小的她,命中注定二人恩怨纠缠;他叫裂宇,是狼族尊主,野心勃勃,势欲统领人间,偏偏计划每次都被龙浅歌破坏,可他偏偏倾心于她。
  • 虽已久远,却依稀是旧相识

    虽已久远,却依稀是旧相识

    很多天的停更中,我想了想,决定暂停这部小说的更新。因为我遇到了跟简·爱一样的境地:我的能力,也就是文笔,无法把我想要表达的意境完整地诠释出来。我不想我的小说充满了各种言情俗套,故而显得“急功近利”,让情节变化太快。我意欲写出一部有思想性的言情小说。为了充实自己,也为了不使明珠蒙尘,作出停更决定。请欣赏这部小说,并收藏它的十多位朋友能够理解。我也期待等我回归,收藏数会不止十六。此拙作无论如何,将永远是免费电子书。——【更新只是假象,作者14岁,文笔拙劣,以后一定会大改,甚至改剧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幻界战记

    幻界战记

    秦风一梦醒来,他的电脑、小说、论文材料统统都消失了,只有一个狭小的精铁笼子,他竟然被捕捉精灵的精灵猎人顺道抓起来了!愤怒的秦风对着苍天比了个中指,说道:“老子会回来的!”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爱有多深

    爱有多深

    一气呵成,环环相扣,非读完不可。故事写一个美丽的姑娘,被一个心术不正的男青年纠缠,使出浑身解数,最后自食苦果的过程。
  • 小鹿乱窜

    小鹿乱窜

    “总裁夫人让您回家。”“告诉夫人我一会就回去。”“总裁刚刚杨小姐去家里找您被夫人打了,现在杨小姐的父亲已经找到家了。”“一会就回去。”“总裁,夫人说如果您再不回去她就要去找男人了。”小秘书一边说着一边侧过身,果然眼前一个黑影闪了过去,再抬头看总裁办公椅,哪还有什么人。她是第一家族的宠儿,他是新回国的首位总裁,三年前他看上她,回国以后他追她,费尽心思,终于俘获她的心。她见他身边的花朵太多非常不高兴,一朵一朵给他摘了,他还夸他说越来越能干。都说他是妻管严,他却偏偏站在世人面前对她言听计从。她吃虾他剥皮她吃面他下厨她吃面炸茄子他也照做她问他:“都是我吃的你吃什么?”他一本正经的回答她:“我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