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0600000500

第500章 四库书函

三轴压四器,妥妥的,但加上时鹏的石瓢,那就危险了!

八十年代,紫沙壶的价格,尤其是名家名壶,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石瓢非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沙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沙陶之“铫”用来煮茶。

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沙“石铫”壶。

那么石瓢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呢?

这与当代制壶宗师顾景舟老先生有直接关系。

四十年代末,顾老与友人吴湖帆、江寒汀合作书画壶,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形容他们制作的这批石铫,故此,“石瓢”这一名称,成为这种单手梯形壶的类别名称。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这句话说的是石瓢善变,也就是它的型制变化很大。现代石瓢的型制基本固定下来——体形、腹鼓、平盖、直流、小容量这五大特点,它们成形于清代至民/国期间。

最早的石铫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譬如刚才武田次郎手中的时鹏石铫,有耳有梁无圈把,属于老式提壶类的石铫壶。

石铫的制作大家,以清中期杨彭年为首。

他所制石瓢有高、中、矮之分;有圈把、提梁之别。他与陈鸿寿合作弧曲面的“曼生石铫”,朴茂祥和;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铫”,刚劲明快;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铫”,浑厚高古。更为经典的是文人雅士有感而发,将诗书画印集于壶身,切水、切茶、切壶型、切感怀,堪称绝品。

时鹏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制壶大师,他所制作的石铫,自然与清代的器形,差别很大。时鹏更钟情于提梁石铫,他的石铫样式古朴,纱线明细,提梁的弧度类似于椭圆,特征鲜明,因此卢灿能在惊鸿一瞥中认出此人的作品。

时鹏的石铫壶啊,一壶两杯,市场售价,妥妥的超过二十万港币。

卢灿咬咬嘴唇,看来自己还得努力!

他在观察武田次郎,武田同样也在偷偷看他。此刻,见武田次郎兴奋的想要仰天长啸!

太爽了!二十分钟过去,自己已经挑出五件精品大器,可对方呢?加上手上那件也不过三件!

什么狗屁天才?智慧余额不足,再天才也没用!

这种斗亮,竟然选择字画作为主项?这不是找死吗?

是的,字画书卷永远是收藏的第一大类,价值只升不跌。可是,金石瓷陶近些年来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弱于它们。

选择字画?嘿嘿,这东西的鉴定,要比一目了然的金石瓷陶,难得多!

武田次郎甚至都有些怀疑,这个香江小子在一个小时内,究竟能不能找齐十幅字画!

见卢灿站起身来四处张望,他的嘴角飘出一丝冷笑,这时候想才想起来,要找桁架上的好货色?嘿嘿,好货色都被自己挑的差不多了,你还能找到什么?

卢灿挑选的字画,武田次郎自然没法直接评估其价值,但他绝对不相信,这两幅画,哦对了,还有他手中的那幅,价值能超过自己的选择?

是的,武田次郎挑选的这五件藏品,绝对算得上桁架中藏品的精品。还有一些,则被他挑选搁置在内间空地上,稍后再去精选。

也就是说,卢灿即便想要再去筛选桁架上的藏品,也没机会了。

鉴定天才?哈哈!吃翔去吧!

也不知长泽茂这货色,究竟什么脑瓜?怎么就输了?

放下这套时鹏的石铫壶,武田次郎忍不住在卢灿挑选的画作,还有自己精选的五件藏品上了一眼,真没想到,丁老头的藏品中,好东西还真不少。

这让他有点后悔,刚才为什么要赌气和卢灿斗亮?如果自己再压一压丁伟胜,说不定,那香江小子根本没机会插手。

卢灿此时确实有些着急。

开场时失策啊,被那武田抢了先手,字画鉴定,太费时,更没想到,这武田次郎的鉴定水准,不比长泽茂差,竟然在短短二十分钟,将桁架上的精品,全挑出来,放在地上。

这是提前圈地呢?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太有杀伤力,逼迫得自己,不得不继续选择字画书籍——它们被掩藏在最下面的收藏柜中。

一步之差,现在很被动啊!

不能着急,桁架上的精品,不可能都有对方挑选的那五件的水准,自己还有很大机会,卢灿平息呼吸,为自己鼓劲。

他继续蹲身,一个个打开柜子,查阅里面字画书卷类藏品。

尽管速度很快,可等卢开始第三排底柜藏品鉴定时,时间毫不留情的过了一半。而他手中,依旧还是那三件藏品。

不过,当天打开第四排柜门,看到一只楠木书匣时,愣了愣,继而大喜!

抽拉式的楠木盒子,纹理清晰,清漆涂面,古朴精致,盒面上右侧,刻着几个大字“钦定四库全书”,这几个字下面,是三列小字“集部第十五函”“南宋建炎至德佑卷九十九至卷一百零五”“文澜阁”。

卢灿心头狂喜!

连忙小心翼翼将这楠木函抱出来,分量不重,可架不住他太激动,手稍稍有些发抖。

这是《四库全书》文澜阁藏本中的集部一函。

《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九年开始编修,以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汉学大师戴震、史学大家邵晋涵、桐城学派扛鼎人物姚鼐、金石大家朱筠等人为编修官,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四千人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十余载。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编纂初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四库全书》的修撰,后世褒贬不已,有人甚至称之为“四不全”。

何谓“四不全”?

因为在编修过程中,数目惊人的书籍遭到了焚毁、删削、篡改、错讹的厄运,而这一切都是蓄意为之。

列一组简单数据:《四库全书》收录全文的图书一共有3461种,成书79000卷,近八亿字。可是,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三千多种(有史料表明禁毁6766部,93556卷),禁毁数超出收录的总数,这还不算上因当时诏令上缴违禁书籍在民间造成的恐怖氛围,百姓因此偷偷焚毁的书籍。如果二者合计起来,被毁掉的书籍恐怕不止万部,这确实是空前绝后一场文化大浩劫。

《四库全书》的另一大被诟病的地方就是清政府的肆意删改!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打压江南文人的复明思潮,对诸多史料、文学作品,甚至地方志、野史、演戏话本、小说等非正统文学,都进行大量的删改,造成后人溯本求源上的困难。

批评的人认为,《四库全书》毁、删、改、错四大毛病严重,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吱声,《四库全书》毫无价值!

尽管这套《四库全书》的修撰,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它对综合中华文明传承史中,有着特殊的集大成者地位,尤其是《永乐大典》遗失之后,其重要性更为突出。

《四库全书》编成之后,乾隆为了避免其遭遇《永乐大典》的境遇,他让人一共抄录了七部,分别藏在七个地方。

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别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卢灿抽出楠木函的顶板,最上面一卷的封皮上,钤“文澜阁印”隶书印章,这应该是正本。

卢灿理了理手套,小心的抽出一本,硬桑木纸封皮,包黄绸,厚度约为三公分,高度为三十公分左右,宽度为二十公分,典型的正本尺寸。

内部为朱红框边,单格栅,楷体书就,题首及句逗为朱色,正文为墨字,每一列的字数不超过二十五,字迹清晰工整,字体为馆阁体。

心头微颤,卢灿脱下一只手套,摸摸纸边,白棉纸,清代最常用的官方用纸。二百年的纸质,略有脆性,楠木书函的密封性不错,保存良好,品相九以上。

正本无疑!

卢灿一向不太看得上乾隆大帝,但这次不得不为他点赞——他安排人撰抄七部《四库全书》的举措,实在是英明。

也幸亏有了七部,否则《四库全书》恐怕难逃《永乐大典》的命运。

镇江文宗阁藏本、扬州文汇阁藏本,被焚毁于太平军的战火之中;圆明园文源阁藏本,焚毁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今天连文源阁的遗址都无法确定。

卢灿手中的这套文澜阁藏本,同样流离失所。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第二次攻下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大量散佚。杭州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收集残余,得到8140册,仅及原书四分之一。1864年太平军退走,丁氏兄弟又不惜重金从民间收购。光绪六年(1880)在旧阁原址上重建文澜阁。丁氏兄弟将书送还,并陆续抄补。民/国后,归江浙省图书馆庋藏,其数目算起来,也只有半部。

卢灿面前的这一函《四库全书》文澜阁藏本,估计也是太平天国动/乱时流落出来的,不知怎么辗转流离,落到丁欢的手中。

顺便也说说其他几部的下落。

1913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国民政府运归京师,藏于文华殿古物陈列所。1915年,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成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虽然历经二战及内战,但保存的尚且完整。

再说说沈阳文溯阁藏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也落入东瀛人手中。日方曾假借所谓“国立图书馆”的名义代为封存。1945年东瀛战败投降,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才又回到人民手中,1966年中苏交锋,这套藏本被转移到甘肃,现藏于甘肃博物馆。

紫禁城文渊阁版本,则藏于台北故宫。

一家博物馆,什么是底蕴?不是字画、不是金石,更不是陶瓷,而是书籍!

虎园博物馆现在最多的藏品,就是各类书籍,但是,像眼前这套品相为九的《四库全书》一函这类级别的藏书,还真不多,稳胜它的,只有自己收到的《大成文献》和《永乐大典》孤本。

这一函原版书册,价值不菲!

同类推荐
  • 黑月龙王

    黑月龙王

    他只是一个家族的少爷,天生体弱多病。他可以锦衣玉食,他可以无所事事,家族可以让他富足一生。可为了家族的传承为了梦中的那个声音。他从小立下誓言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既然前面没有路那我就造一条通天大道。看废材少爷如何改变人生走上巅峰迎娶白富美。
  • 逆袭之不可阻挡

    逆袭之不可阻挡

    落魄的青年林枫,机缘巧合下,获得了神奇的能力。从此,打电话时,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的状态;从此,他身边永远有着神秘人物为他服务;“只要是我想要的,就没人可以阻碍我得到!”
  • 淬毒匕首

    淬毒匕首

    他,一把淬了剧毒的匕首……埋伏在敌人周围――必要一刀毙命隐藏于敌人心脏――渐渐逐一攻破隐形于敌人一同――究竟鹿死谁手?
  • 问霄

    问霄

    仙侠乱世,只为固本一道两世今生,多情而不风流天道茫茫,且看神武九天
  • 逆天之始

    逆天之始

    混沌分阴阳,太极生两仪,两仪化三才……天玄演天机,星耀照九天;天玄星耀合,天地可掌控。情爱惊天地,任谁不能挡;天地若欲阻;我敢逆天行。
热门推荐
  • 记起薄荷味的初夏

    记起薄荷味的初夏

    还记得那年匆匆是纯真恋情吗,还记得和她(他)一起学习生涯吗,还记得那个初夏的你们的爱恨情长吗?让我们同去感受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吧!
  • TFBOYS之独家宠爱

    TFBOYS之独家宠爱

    茫茫人海相遇不易,希望我们都懂得珍惜.【本文与真实娱乐圈无关】
  •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的戏剧种类多,戏剧市场大,戏剧创作水平高。本书收入徐书纪、陈述、庄长江、伍经纬、高永清、林衍初、张家羌等人的剧作8部。入选剧目或在国家、升级荣获大奖的,或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数多、覆盖地域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或对振兴戏剧、改变剧团面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能对晋江戏剧过去和现状起到窥一豹而见全斑的效果。
  • TFBOYS之为爱加油

    TFBOYS之为爱加油

    冷酷的南宫冰心和她的两个闺蜜,安沫雨和尹夏沫来到重庆,遇到了TFBOYS。他们都对对方动心了,可是在这一路上,经历了多少困难。“你快说,冰心在哪里!”“你把沫雨和夏沫关到哪去了!”“冰心死了,冰心死了。”“你为什么不去追她?”“因为她不相信我。”“你是冰心吗?”“抱歉,我不是。”可是结局总是美好的。“我们会不会一直在一起?”“会的,我们永远都在一起,你永远都逃不开我的手掌心。”TFBOYS之为爱加油,一篇同人小说。有虐有美好。雪蝶保证,会给大家一个完美的结局!
  • 烟九天

    烟九天

    烈焰红瞳…深处,是孤寂和倔强。深邃星眸…深处,是冷漠和坚定。……………………………………………………………““侮辱你,那又怎么能活?”弦轻,是他心上的弦君无尘,是她的君。————————————————————————“你的红瞳,是不是杀孽太多染上的?”他颇有些天真的问她她撇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是想死”说罢,双手使劲扯着他的耳朵,他泪眼朦胧,委屈的捂着耳朵,一个劲的嘟嘴,像个孩子,逗得她咯咯直笑…
  • 成为系统GM以后

    成为系统GM以后

    20xx年,末世的到来葬送掉了世界近七成的生命。柳青卿因此变成第一批感染者却在机缘巧合下,无意中穿越到了一个武道衍到顶峰的世界并且,还成为了一个系统的管理员。虽然柳青卿不明白为什么,但某萝莉还是决定打算正儿八经地过上悠闲的生活顺便坑一坑他的老乡——穿越者、轮回者还有宿主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音速三班

    音速三班

    “这他妈是谁想出来的?!!”教务处,南大计算机学院主任面红耳赤的怒吼着,旁边坐着几个主任副主任强自忍着笑,憋得无比难受。“三班最强,除暴安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南大计算机学院网络三班的班级口号,走在阵列最前方的叶天阳意气风发,似是很享受这万众瞩目的场面般大手一挥:“换旗!”“巴蜀大地,谁主沉浮?唯我三班,笑傲江湖!”咣当一声,计算机系主任直接摔桌子底下去了。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宝庆会稽续志

    宝庆会稽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