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0500000008

第8章

张荫麟的种种成就,自然和天资、勤奋有关,不过,我感触深刻的,是行文中凝聚着的时代感、历史感。简单地把学问和政治勾连起来是荒谬的,但纯粹的学问是没有的,对于世局的关切,对于社会的热情乃至冲动,是学人的一大要害。不一定要具体讨论什么现实的、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但所有议题的讨论,哪怕是很学理的、学究式的讨论,毕竟是在某个情势、情境下展开的,因而必定浸染、烙印、渗透着其时的血泪、微笑、叹息、哀愁。民族、国家、人性,生死存亡,是张荫麟所有思考和文字的底色、背景。他是否有大智慧尚可讨论,但真性情是毋庸质疑的。这一点尤其让我感动。

《素痴集》的封面和封底辑录了陈寅恪、钱穆、吴晗、贺麟、朱自清、钱钟书的评语。陈寅恪说: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弟尝谓庚子赔款之成绩,或即在此一人之身也。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评价何其高矣!

唐弢的修养

《文章修养》写于1939年,作者唐弢其时年仅27岁。我现在39岁了,写作也有些年头了,随意翻开《文章修养》,却依然感受到教育。

这本书不到10万字,上编6章,偏于叙述,从文字的起源谈到文章的变迁,古文、骈体文、八股文,再到白话文和大众语,下编8章,专谈文章的作法。题材的搜集和主题的确定,字和词,土语和成语,句子的构造和安排,明喻之类的修辞,铺张和省略,会话的写法,最后谈到文气。为了具体讨论,唐弢提供了很多例句,拿来比较和分析,娓娓道来,让读者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优劣得失。

这本书的优点,首先是生动活泼,引经据典,却丝毫没有卖弄的意思,目的在于表明作者的观点,梳理出明晰的思路。唐弢叙述的语气舒缓,像是久经世故的老人,给儿孙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第1章的末尾一句正是:“我将像古代希腊的阿德一样,弹起破碎的竖琴,先来为诸君讲一点古老的故事了。”老到而不失热情,教训却不带成见,提供的都是客观的历史和基本的作法。因此,可以给这本书取一个更学术化的名字:中国文章论。

对书中“文气”的观点,我有一些不同。唐弢探讨了句子和文气的关系,提出文气的跌宕根源于声调的转动和句法的变化,以及虚字的频频采用,使文气连贯,波澜增加。我以为,唐弢所说的文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调门”和“语速”,音高音低,轻重缓急,制造出来的气氛显然是不同的。这只是文气的一种,或者说,是由于“调门”和“语速”,也就是唐弢说的“声调的转动”和“句法的变化”引起的。此外,还有一种,是由于文字表达的思想引起的。固然,任何文字,任何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调门”和“语速”,但仅仅是这两者,未必就有“文气”。唐弢说了,文气说的就是气势。少年有少年的气势,老人有老人的气势,少年盛气凌人是一种气势,老人时断时续的微弱之声也是一种气势。少年的气势缘于生命的年轻具有的朝气,老人的气势则在于经历的错综挟裹而来的情感和思想的复杂。唐弢对文气的探讨,更多是技术性的,没有考虑思想本身的气势。

或许,唐弢会和我争论,思想本身的表达也总得通过文字、句法啊。这个不错。不过,我要补充的是,文气之所以为文气,可以说是文章客观存在而后为读者所感受到的,也可以说是因为读者感受到而后我们以为是文章所固有的。唐弢着意说明的是前者,我特别解释的是后者,读者统揽了全部,了解一个老人的全部经历,因而对他的话,对他的微弱的调门,对他的不成句子的话语,都有一种特别的感受;这种感受和句法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无论怎样,我27岁的时候是写不出这样的东西的,39岁的我,依然写不出,不只是因为语文不是我的专业。从小学起上语文课,直到大学语文课结束,对于中国文章,始终没有形成一条线索。常常就想,何尝是外语没有学好,连自己的母语也实在是汗颜之至。

蛰存的散文

对施蛰存的喜欢是突如其来的那种。原本知道或不知道这个人,我不敢确定,突然喜欢这个名字的缘由也是莫名其妙。可能是在关注鲁迅论战时注意到他的,也可能是在谁的回忆和评论中发见他的,总之,兴趣和好感一下子就聚集在他的周围了。于是到书店找他的书,幸运得很,两大本《北山散文集》映入我的眼帘。

“挟了几册零乱的书本,我上了薄暮时驰行于清丽的林阴路的街车。车厢里早静默而安闲地坐着许多客人。我跨入车门,显身在他们之前的时候,我立刻成了一个许多夹杂的目光的鹄的了。”这是开篇起始的句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稍微改动几个字,就可以用在我自己的身上:打开这册崭新的集子,我上了薄暮时驰行于清丽的林阴路的施蛰存号街车。车厢里早静默而安闲地坐着许多读者。我跨入车门,显身在他们之前的时候,我立刻成了一个许多夹杂的目光的鹄的了。他们可能欣喜,又多了一个蛰存的粉丝;也会奇怪,我又是怎样喜欢上他的呢?

蛰存吸引我的,首先是他的叙述。他18岁开始写小说,四五年后才有散文创作。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意识流动的特点也体现在他的散文中。像开篇的《街车随笔》,完全是内心的想象。他东游西览,对景色的描述很有点宋词的味道,感伤中又透着默然、漠然,伤感就受到了克制。

长于说理,长于分析和比较,是蛰存的一大特点。《雨的滋味》“从雨的时候说到雨的地,又从欣赏的方略上分了看雨听雨两种”,而后解释了雨的颜色的究竟,谈到雨的颜色给我们的情绪。通过对雨之音和色与情绪间关系的解析,蛰存得出结论:雨能给予人们以各种情绪,而这情绪之因雨而冲动显然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即客观的与主观的。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蛰存听雨,感性地听;读雨,理性地读。他的《雨的滋味》或可称作《雨的现象学》、《雨的精神分析》、《雨的小逻辑》。

鲁迅和蛰存关于《庄子》与《文选》的论战,是大家都知道的。在鲁迅文中,蛰存由“遗少”变成了“洋场恶少”;在蛰存笔下,鲁迅成了只会用笔名发表文章,“在发表的当时既可躲躲闪闪,不负责任,时过境迁,又仍可编纂成集,追认过来”。是是非非,我辈不敢乱言,倒是蛰存不承认“文学的遗产”这个名词,值得注意。他的理由是,所谓“文学的遗产”这个奇特的名词,是从苏俄过来的。十月革命成功后,旧时代的一切文学都被摒弃了,扣上了“反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封建思想的”帽子,及至革命时代的狂气逐渐消散,无产阶级逐渐沾染了资产阶级的“余毒”,再回头读旧时代的作品,才知道并非完全没有意思。为了文饰以前的愚蠢的谬误,巧妙地想出了“文学的遗产”这个名词,来作为承认旧时代文学的“理论的根据”。蛰存反对把我们自己以往的文学视作“文学的遗产”,说中国的文学,是整个的中国文学,它并没有死去过,何来“遗产”?文言文已经死了,我们把文言文中的一小部分辞藻用新的方法引用在新文学中,倒可以称作“文言文的遗产”。60年后,他再论“文学遗产”,说人死亡后,他的财产成为遗产,说是遗产,必然有继承人,继承人取得这份遗产后,遗产就不再是遗产,而成为继承人的财产的一部分。既已接受,就不是遗产;若没有继承人,也不成为遗产。蛰存又说,今天把儒学视作文化遗产,表明还没有一个人敢继承过户,大家还在讨论如何分配。

蛰存说,文学不是一种“学”。他批评大学教授及其学生欣赏作品时,总忘不掉文法、规律、理论或传统,完全用了理智,而不让感情去抚触作品一下。如果一定要把文学当作专门的学问,那么,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充分的欣赏能力,而不必用种种理论去从每件作品里发掘什么真理。蛰存又说,历史、哲学及政治家必须先从文学入手。古典的文学观念,以中国保持得最长久,直到晚清,历史和哲学始终没有被赶出文学的大门之外,而小说始终没有被请进会客厅。文史哲分家的结果,是文学的内容愈来愈单调,历史著作支离破碎,哲学著述成为干瘪的概念演绎。蛰存《文学之贫困》写于1942年,60余年后的今天,这个结局更为明显。

作为文化老人,蛰存对故人旧事的回忆和评述很有分量。关于《现代》、《科学的艺术论丛书》、《新文艺》、鲁迅、丁玲被捕、郭沫若的《争座位帖》、冯雪峰、田汉、林徽因、杨刚等等的回忆,都值得一看。他说,“第三种人”应该解释为不受理论家瞎指挥的创作家,冯雪峰的总结性文章两边不讨好,沈从文不是政治上的反革命,而是思想上的不革命,他不相信任何主义的革命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很多人以为丁玲的转向是胡也频牺牲的影响,蛰存回忆说,丁玲的革命思想成熟得早于胡也频,后者参加革命,是受了丁玲和冯雪峰的影响,但丁玲在文学创作上的转向革命,却表现在胡也频牺牲之后。

说古道今,纵横捭阖。蛰存谈“家具”,说“散文”,论“当代文学史”的不可行,咬文嚼字,驳官僚词汇。说“话本”,再说“坐”,论文学史不需“重写”,读报雌黄,正话闲谈。质疑“文学遗产”,解析“红白喜事”,谈“妻子”和“老婆”,论功名风雨。说“花的禅意”,谈东北的四言民歌,解绸被面的来历,外行谈戏,为书叹息。在这些东拉西扯中,贯穿着他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学的态度,对政治的态度。在《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中,蛰存写道,雪峰曾希望他和戴望舒恢复党的关系,但他们自从“四一二”事变后,知道革命不是浪漫主义的行动,他们都是独子,多少还有些封建主义的家庭顾虑。再说,在文艺活动方面,还想保留一些自由主义,不愿受被动的政治约束。雪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把他们视作政治上的同路人,私交上的朋友。

临了,抄录蛰存《自传》中的一段:“一九二八年秋,震旦同学刘灿波(呐鸥)创办第一线书店于上海,邀戴望舒和我主持编辑工作。我们办了一个小型文艺半月刊《无轨列车》,发表了戴望舒、姚蓬子的诗作,冯雪峰的《革命与知识阶级》和译诗,我的小说等。这个刊物,出至八期,即被禁止,书店亦被查封。”

自清的标尺

《标准与尺度》收集了朱自清1947和1948两年写的22篇文章。“自序”中说,这本书取名“标准与尺度”,是因为书里有一篇《文学的标准与尺度》,别的文章,不管论文,论事,论人,论书,也都关涉着标准与尺度。还说,这里只是讨论一些旧的标准和新的尺度,无意确立新的。“标准”一词对应的英文词是standard,“尺度”对应的是criteria.依朱自清的意思,种种不自觉的标准为“标准”,种种自觉的标准为“尺度”。看他的具体阐述,是把标准视作习以为常、大家都承认了的,尺度则是最初为部分人所自觉的,等它得到公认而流传,也就成为标准。这时,又会出现新的尺度。

该书第一篇是《动乱时代》,似乎和文学无关,其实不然。朱自清认定其时是一个动乱时代,有颓废者,有投机者,也有改造者和调整者,他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看法,希望改造者不要操之过急,调整者不要抱残守缺,从而比较快地走入一个小康时代。第二篇是悼念闻一多的,题为《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朱自清首先谈到闻一多对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有特别的认识,最后又提及闻一多去世前打算根据经济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第三篇《回来杂记》,介绍了北平光复后的情形,包括物价、交通、报纸副刊、古玩、打劫、警察,拉拉杂杂,主要的意思有三个:北平的闲;北平的不一样;北平的晃荡。我一直奇怪,当时的报纸副刊怎么会登载专业的论文,朱自清提供了答案:这种论文原应该出现在专门杂志上,由于出不起专门杂志,只好暂时委屈在日报的余幅上。

前面三篇可视为第一辑。接下来的八篇可视作第二辑,题目分别是《文学的标准和尺度》、《论严肃》、《论通俗化》、《论标语口号》、《论气节》、《论吃饭》、《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生路”》,都是论从史出,梳理出各个主题在不同时代里的内涵和意义。朱自清文学史家的功力在这里充分地体现出来,三言两语,明晰深入,头头是道。“然后革命了,民国了,新文化运动了……”,“接着是国民革命,接着是左右折磨;时代需要斗争,闲情逸致只好偷偷摸摸的”。类似的句子,快速地引领读者把握文学的变迁,以及时代生活的变迁。

同类推荐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本书第一辑“学科理论建设”,主要探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问题;第二辑探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其方法论体系;第三辑“变异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拓展和加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第四辑“跨文明研究”,紧扣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基本特征,从跨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相关问题。本书由曹顺庆著。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热门推荐
  • 乾阳记

    乾阳记

    六千年前一场灾祸几乎毁天灭地,魔神败亡,妖族凋零,天地大势已定,却因妖族余孽逃入死亡之海而留下了一颗毁灭的种子。六千年后,这颗种子再次成熟,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而六千年被隐藏的秘密逐渐被世人所知,这一次的结局,是否会有些与众不同?一切,从这里开始……
  • EXO之异能之恋

    EXO之异能之恋

    凌星妍:我是不是太水性杨花了?爱上了12个人?!很可笑吧?......一个是亲哥哥、一个是从小玩到大的竹马、一个是最好的蓝颜、一个是学武术时的同学、一个是温柔的队长、一个是强心脏的高音主唱、一个是关心我们的包子大哥、一个是气氛maker的眼线美男、一个是调皮的前任忙内、一个是十分爱笑的低音炮、一个是料理很好的主唱之一、一个是偶尔胆小的性感主舞。我,该怎么办?已在汤圆创作中转载,转载作者为凌轻尘,就是陵轻尘我。
  • 阴阳先生成长记

    阴阳先生成长记

    一个小村子,一双阴阳眼。又能引起如何惊天泣鬼神的经历、一切敬请期待.......
  •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他的眼睛仿佛有星星他的容貌仿佛老天刻意雕刻.
  • 你独自怎可温暖

    你独自怎可温暖

    本书选作者创作的小小说40篇,既有对沉重乡村风情的描绘,又有对喧嚣城市图腾的刻画,传递温暖,主张善良,倡导崇高,将深刻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融合在千字方寸中间,充分体现了作家对社会良知、责任以及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与人文关怀。
  • 天弃降龙

    天弃降龙

    地球武者步屈因降龙玉争夺肉身被轰成渣,灵魂飘至异界,遇到废材世家弟子。步屈想着夺舍然后开始装逼之旅。结果。。我叫屈。真的叫屈,明明说好我夺舍,为什么我成了只鳖。从此我成了一只叫屈的鳖。姑娘你智障么?这叫鳖不叫龟。姑娘请你尊重点不要碰我的头谢谢。
  • 错爱成瘾,闪婚总裁太高冷

    错爱成瘾,闪婚总裁太高冷

    "韩辰羽,你放手!"她无力的挣扎着,可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的,身上黑色的精致礼服被他撕的粉碎,莫大的耻辱伴随着他温柔的吻,无尽的黑暗几乎让她沦陷。五年前她信他爱他,为他不顾一切,却得知他的所有爱都是阴谋,五年后她恨他躲他,却终究被他囚禁终身,曾经人人都说他们不配,她只想听他的一句话三个字,最后却只是等来了一句没爱过,现在人人都说他们绝配,她却再也不想听到那句我爱你。"萧然,你注定是要和我韩辰羽共度终生的人。"爱是无罪,爱是承担,最痛的痛是原谅,其实我们对爱一无所知。
  • 世界之巅

    世界之巅

    一个被扭曲的事实,一个被篡改的历史,机缘巧合之下,被公孙古飞所了解。决定改变这个现状,不惜成为全人类的公敌,也要让真理出现在世界上。努力,战斗,痛苦,经历过一些列的抉择,最后也终于站在了世界的顶峰,逆转了事实,让真想大白于天下。
  • 星星寄语

    星星寄语

    身残志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个盲人,一个被人遗忘的天才。再一次偶然中得知身世的他,缺成为了家族争权的牺牲品。以为,终点完结时候,却附身到一个纨绔子弟身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大陆中游戏人间。小星说过:“这一生我不欠别人什么。”
  • 轮回之苍穹劫

    轮回之苍穹劫

    身堕轮回意未销,铁血柔情心中傲,诸君莫笑红尘客,古往今来几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