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8900000094

第94章 大凌河城惨败

皇太极威望海内外,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皇权,皇太极便以关心兄长身体为名,取消了努尔哈赤时期制定的四大贝勒按月轮流执政的作法,皇太极在巩固权力的道路上正稳步推进,代善和莽古尔泰的权力则被进一步虚化和削弱。

为了使八旗将士们从锦宁战败的阴影中彻底解脱了出来,他们看到了明王朝的虚弱,进一步坚定了残明的信心,准备攻打辽西地区的第一处要塞--大凌河城。

提到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大凌河城也是在袁崇焕在任期间修筑,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加宽加高,不过在袁崇焕被抓期间遭到清军的破坏。

新任辽东经略到任后,准备再一次维修大凌河城,那么现在的辽东经略是谁,说出来还真有趣,明廷已经无人可派,亦再次起用孙承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统筹全局。

孙承宗首先晓以大义,安定了军心。其后协调各路军队,联合行动,经数月艰苦作战,取得“遵永大捷”,并于崇祯三年(1630)五月将后金军驱逐出关。

而后,孙承宗再任辽东经略后,仍坚持以积极防御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强宁锦防线,决心重筑被高第毁弃的明金对阵图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皇帝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1631年(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袁崇焕去信劝说,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大凌河城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

大凌河城虽被金兵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太极没有给祖大寿足够的时间,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便兵临城下。城墙雉堞还没修完,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大凌河之战,他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极这一围,城中的明军只有坐以待毙,如果想活着出去的话,一是靠援军来解围,二是只有投降。而援兵前来,必须与金兵野战于城外。

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看中,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采。

围了不到半个月,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阿济格率兵迎敌。这一天上午,雾非常大,几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济格因打了胜仗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明军的第二次增援也失败了。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金兵哨探报告明总兵吴襄和宋伟再次率兵来援,皇太极率军迎了上去,途中见到前面烟尘滚滚,便知是敌人的援兵。皇太极与弟弟多铎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进,明军也有哨探,他们发现了这一小股队伍,六千大军掩杀过来,皇太极率身边的二百名亲兵冲了过去,明军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冲杀得溃不成军,紧接着后面大军赶到,又是一番乘胜追击,六千人大败逃归。第三次救援失败得更惨。

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极利用祖大寿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他哪里知道皇太极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来。祖大寿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好在部下们都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城。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围城到农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断粮。从城里逃出来了一个商人,叫张翼辅,他说:城里边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开始吃人,当然是先吃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也吃那些饿死的士兵。惟有几个大官还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载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人骨头当柴烧,把人肉割下来烤着吃。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到处在烧人肉吃,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阴森森的阴曹地府。

皇太极于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这两天先后致书祖大寿、何可纲、副将张存仁,劝其速降。

但仍遭到祖大寿的拒绝,这时城中的三万余人已饿死了一万多,祖大寿和军们却一直坚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纲认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死,倒不如不屈而饿死,饿死还能留下个忠烈的好名声。

何可纲还认为,皇太极是一个素无大志之人,本来已打进了京畿,却又撤了回来,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战的目的无非就一个字"抢",和占山为王的强盗们没什么大的区别,投降这样的人将来绝不会有好下场。何可纲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这是明军身处绝境仍然坚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对此皇太极曾亲自写信给祖大寿,他解释说:"过去杀辽民确有其事,我深为懊悔,我们早就不那样做了。至于永平屠城那是二贝勒阿敏所为,他因此也受到了严惩,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见。但祖大寿等还是不信。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道张春。

张春,举人出身,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这次大凌河被围,孙承宗力荐他挂帅,朝廷派他为监军道。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

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张春见势不好,见风势向东,便使用火攻,火势凶猛,扑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来。

兵败如山倒,张春想扼制溃逃,可是毫无作用,最后连他自己也被卷进了败退的大潮中。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

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从这以后,朝廷再也没派来过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几乎是全军覆没。

明金双方杀得惊天动地,但祖大寿在城中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反映,有的史书说,祖大寿是叫皇太极的假增援吓怕了,已经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当。城中已断粮近两个月,所有该吃的都吃了,不该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吃了。张春又败了,大凌河彻底陷入了绝境。

大凌河城中的军民们又在地狱中挣扎了十天,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初七,皇太极再次致书祖大寿,又派降将姜新赴城中面谈。祖大寿派出一位叫韩栋的将领到金营中谈判。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最后下了决心,他邀后金将领石廷柱进城商议降金事宜。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营,皇太极亲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

皇太极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以女真人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然后设盛宴款待,四人被请至座中。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大开城门,率众将来到金营,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众大臣,一齐隆重迎接祖大寿一行。后双方登坛发誓祭天,盟誓祭天毕,皇太极携祖大寿手进入大帐,为祖大寿设宴庆贺。

至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大凌河之战彻底结束。

此上是百度方面介绍的关于大凌河之战的一些相关资料,与咱们《松锦大战》有着直接关系,必须交代清楚,那么咱们用了几个章节介绍了天启六年至崇祯十二年期间辽西地区发生一些变化,接下来的章节便进入主题。

同类推荐
  • 闻云录

    闻云录

    古剑穿心,神枪刺魂。扑朔离奇,破阵之歌。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走马秦川

    走马秦川

    秦川一个人,穿越在这九华王朝,演绎一个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征战天下?”秦川打了个哈哈,懒散地道,“皇帝啊,我呢,你也知道,在我那姑苏城,喝喝茶,泡泡妞,岂不快哉,干嘛要遭罪去打战啊”“亡城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你昔日问我何为汉土,今日我与你说,天之尽,地之极,皆为汉土!扰我河山者,杀无赦!”阿秦哥风流与辉煌史,风花雪月,金戈铁马,皆在此书中!
  • 大唐小跑堂

    大唐小跑堂

    古云,一个来自现代的程序猿,却在恍惚间穿越时空来到大唐。蛮不讲理的你奶奶,外冷内热的大小姐,古云有些头疼,究竟是吃白菜呢,还是萝卜呢,还是来一锅全家福。
热门推荐
  • 岁岁年年人何在

    岁岁年年人何在

    因为对他一见钟情,我觉得自己卑鄙,喜欢上妹妹的男朋友,我究竟是选择亲情还是爱情?本要从此放弃,不曾想,他竟然和我一个公司,我是他的上司,我想尽各种办法逃避他,却怎么也逃不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错爱,冷漠的他,一张薄薄的婚姻契约,从此,我便生不如死。妹妹笑着抢走我的丈夫,我哭着哀求她,她冷冷笑道:“你何曾放过我呢?”
  • 须臾传

    须臾传

    须臾万念,转念千年,眷恋如始亦如终。星河散落,皎月如初,山河破碎心飘零。魂萦梦牵,追寻九幽苍穹,只怨情长天未怜。我不愿!那红颜玉陨,红妆落幕。我不甘!!那山河为枷,天地为牢。这天与我为敌我便击破苍穹,这地与我为敌我便踏破九幽!一人、一剑,斩断无尽轮回,看这天,看这地,谁敢阻我!!!
  • 荒古神纪

    荒古神纪

    一个人独断了万古,斩断了神话,消失于世间只为寻找唯一的真相。历史中消失的岁月在哪里可以再见?再现荒天帝的创奇!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 男色时代:星光璀璨

    男色时代:星光璀璨

    你说什么?我是炮灰?唉,你说对了我就是那个炮灰男!( ̄へ ̄)你说说,我那么专情,对她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她!她居然把我炮灰了!因为那个蓦然回首的渣前任!凭毛啊!分手就分手吧,但是她竟然开车撞我是闹哪样啊摔!(▼皿▼#)然后……我就这样挂了_(:з」∠)_嘤嘤嘤嘤嘤……QAQ我好可怜啊o(╥﹏╥)o故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浪费时间看本简介,谢谢~【90°鞠躬】………………好吧,故事现在才开始?*??(ˊωˋ*)??*?重生专情受×禁欲歌王攻主受,娱乐圈,1v1,重生逆袭,金手指大大滴~
  • 宠妃凤华

    宠妃凤华

    她是新世纪书香门第后代,她是万千女子的梦中情人,她也是百姓眼中的在世菩萨,她还是整个朝堂闻风丧胆的大将军。无需君子,自然卓越斐然;无需醉酒,自然万种风情;女扮男装十七年,一朝重着罗裙,只为夺得他的心?他,雅人深致,惊才风逸。曾是她心上的一粒朱砂,奈何世事弄人,终只是曾经。他,内敛深沉,冷厉孤傲。他说:“乱世中,唯有守住自己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可很久以后,他才明白,守不住是个笑话。他,冰肌玉骨,腹黑高冷。自小命运多舛,与天相斗,在他面前,纵使天塌下来也照样风轻云淡,闲庭信步。世若棋盘人若子,谁才是执棋者?情若莲花卿若烟,谁才是缚烟者?
  • 烟云稠

    烟云稠

    多年前与北周皇子宇文源渊的一次相遇,颠覆了身在佛门的小晏清的性情。再相遇,爱情与误解接踵而来。上代的纠葛,现世的迷烟。偏执的情感,筹谋里的机关算尽却又百密一疏,历尽尘烟后的隐遁避世。
  • EXO之星座恋情

    EXO之星座恋情

    这是EXO的虚幻恋情,不要当真哦,我会经常更新的,不要着急哦
  • 斗酒奇缘

    斗酒奇缘

    她,莫君竹,风华绝代,却隐于男装之下,只为家族使命:他,上官铭月,身份神秘,自己却不知情她,钱宝儿,帝王之女,却喜欢那个女扮男装的她;她,梦言曦,相府千金,体弱多病,也倾心于文采风流的她,··········当一切揭开真相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浮生七日择

    浮生七日择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草密人迹罕,正待人通行。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