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15000000066

第66章 伏羲的神念咒语

伏羲又回首用传音对各族群的人们说:“请大家不要悲伤,要化悲痛为力量,要鼓足干劲,要尽快的重建我们的家园,要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顶得住,要让那些干扰我们的家伙们看看,我们是压不垮的,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对!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是伟大的!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我们要鼓足干劲,要重建我们的家园!”

在神农的带领下,在各个族群首领的带领下人们一齐高呼,声音震天动地。

这是大家发至内心的呼喊,是大家的誓言,当然都充分的带着每个人的强烈意念。

各族群的人们现在有多少呀!众人意念的力量,威力那是十分厉害的。

人类是世界上万物之灵,如此的强大意念比任何一个高等的神仙的功力要大得多,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抗拒不了的。

因为人要主宰世界。

这是大道自然的必然。

人类的发展虽然是上天的安排,但书写人类的发展历史那是人类自己。

人们很快的开始了重建家园。

但地壳断裂引起的一个强烈的余震又一次发生了。

伏羲和神农经过这样大的灾难后哪敢松懈,天天巡视,时常预测,以防万一。

这一天伏羲在功态中突然心血来潮,身心不宁,就演绎八卦,测得又一次地震将要发生,而且震中距离宛丘可能很近。

怎么办?怎么灾害一个接一个?伏羲去找老君,想法平息、免除灾害。但没有找到老君,老君跟前的童子告诉他:“师傅说,灾害是不能免去的,灾害有它的用处,它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对人的磨练的作用,平息是一定会平息的,平息的过程就是磨练人的过程。人呀就是在对灾难的斗争中成长的。灾难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伏羲得悟了,他又功态请师傅,功态中他见到了师傅,好像是在浮戏山道法堂里见的那个师傅。师傅告诉他:“地现大洞,水柱冲天,宝盘盖压,功成人终。”

他从功态中醒来,

伏羲对师傅说的话反复的领悟,地现大洞,好理解,就是地下要出现大的漏洞。水柱冲天也好理解,就是水势好大。宝盘盖压,那是什么宝盘?功成人终又是什么?他突然想起他对自己的预测,测得自己阳寿将尽,难道是说自己这次……?

他不怕死,但这么多千年的世上生活使他不免也有些留恋。他不是贪图阳寿,而是对人类的眷恋。

他找来了女娲和神农,说了他的情况,神农大惊。女娲则极其平静,她早已经彻悟,到了相当的层次。

神农说:“爷爷,你说得不可能,预测有时也有不对的时候,你现在已经是这样的神仙之体,你不会死的,你与天地同寿!”

伏羲笑笑:“既然为人,那就在人道,人是不可能与天地同寿的,除非修成真仙。人生老病死,那是规律,谁也逃脱不了。我在世千百多年,那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但终究还是要离去的。你已经是有一定基础的人了,你应该知道人死是怎么一回事。我离去以后,你可一定要负起责任,领导好各族的人们。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神农知道没有办法挽回,只好抑制住心中的伤悲,点头答应。

果不其然,地震又一次发生,震源就在宛丘。这次地震没有上次厉害,但宛丘出了个漏子,一个好大的窟窿,方圆就有十好几丈,可着漏子往外喷水,水柱冲天,瞬间宛丘好多地方已漫水被淹。

伏羲和神农、淑女等立即赶到。不由分说一起运功想用法力压住大水,但几经施法和采取各种措施,不见成效。

水速太急。不能再有半点迟误,该怎么办呢?他想起师傅的话:“宝盘盖压”。宝盘?宝盘?啊!莫非就是那太极八卦河图盘?它有那样的能量?

不能有半点的拖延,试也要尽快的试,他拿出宝盘。这时候这太极八卦河图盘好像特别的有了灵气,豪光冲天,好像要和这水柱一比高下。

伏羲站在一高台之上,将宝盘端起,默用意念,又念动真言咒语,玄功一催,那宝盘飞旋而起,光华瑞气夺目,锐不可当,映得整个宛丘生辉。水柱暗淡。

“盖!”伏羲一声喝令,那宝盘瞬间变大、变厚,向下发射着强烈的光焰罩住那冲天的水柱,如万重大山带着轰声向那窟窿盖去。一声闷响,压盖在那窟窿上。

虽然被宝盘化成如万山般压盖压住,但水势太大,那宝盘被上冲的力量冲顶,宝盘飘飘浮浮,歪歪扭扭时刻有被掀翻过去的可能。

伏羲在那高处,口中念着我们听不懂的真言咒语,两脚踏着罡步,一手掐诀在胸前,一手剑指点着那窟窿,剑指发着犀利的光芒。

可能是他倾注和耗费的精力太多,只见他脸色变白、变紫、又变成紫金色,双足开始慢慢的往土里下陷。

“伏羲爷爷!伏羲大王!”

淑女、神农和众多的人们急急的担心的呼喊。神农还暗暗的运起功力去帮助伏羲。气流源源不断向伏羲的身上输去。

水柱的冲势高高低低,宝盘飘飘浮浮,伏羲的剑指光焰也随着越来越强,但他的脸色也越来越沉暗,手指越来越颤抖。

宝盖的锐气豪光达到了极致,光华夺目。呼通一声巨响,宝盘实实的压下,严丝合缝的盖住巨大的窟窿,水一下子没有了。只见宝盘迅速的化成和周围的几乎一样的土地,再慢慢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巨大的太极图在圆心处显现,太极图外也显出了八卦的符号。再外还有河图的形状,不过它显现的是光柱,强烈的光柱如巨钉一样砸入地内。使世上永久的留下了相形的八卦地来。八卦地镇住了凶地。

一切恢复了平静,人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肚里,大家松了口气。

神农一散气,不由一下子蹲坐在地上。

这时候空中绝美的音乐声由远而近的响起,一驾紫金云辇飘悠悠直至伏羲的上头。

再看伏羲,他的脸慢慢的恢复了平静,还稍微的有些微笑,他为了压盖住那巨大的水的冲力,居然不由自主的倾注了全部的功力,精神已经和那太极八卦河图盘化作一体,这时候他一下子坐倒,慢慢的化成了一团彩气,一部分彩气四散,一部分彩气向八卦盘融去,一部分彩气又成了他的身形向那紫金云辇升去。

天空云霞七彩,仙乐飘绕。

大地繁花似锦,百鸟鸣唱。

人们个个跪地,顶礼膜拜。

“爷爷!爷爷!”淑女跪倒,双手向上伸着对离去的爷爷呼喊,她泪如雨下。声嘶力竭。

金麒麟出现了,它也跪卧于地,仰着头含着泪看着伏羲的身形离去。

神农从地上起来来到金麒麟旁边,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轻拍着它的金毛,也是和它一样的抬头仰望,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仙乐彩云中伏羲去了,永远的去了。

是成仙了?还是化了?还是飞升了?还是死了?

成仙、化、飞升、死有什么不同?

凡人不知道。不知道它的真谛,如果知道了,那可能也得悟了。

其实成仙、化、飞升、死都是离开了凡世,不过它们是有层次的区别罢了。

所以好多的人都想修仙,成仙,都想进入到另一个高的层次里。

伏羲离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伏羲的离去使神农和大家一度处在了极其悲痛的状态之中。

女娲对大家说:“我们的每一个亲人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心情都是难过的,但这是人的规律,人,哪怕是修成了神仙,也是不可能永远的在世上的,人总是要死的,或者说是要离去的。但人还是要延续下去的,这也是规律。后人应该化悲痛为力量,要继承前人的意志去活着。这个人世生代人祖父母离去了,盘古离去了,许许多多的亲人、英雄离去了,我们都记住了他们,他们都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是不灭的精神。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得有个好的精神,不灭的精神。都要象英雄们那样的修成好的功德,能光荣的离去。

“我建议咱们用伏羲生前的衣服、用具给他建一个坟冢,用这样的方法去怀念他,去寄托我们的哀思。

“让我们大家怀念他!让后世的子孙万代永远永远的都不忘记他吧!”

女娲的话象一盏指路的明灯。神农和淑女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大家也从悲哀中醒脱出来:“对!谨遵您的教诲!”

于是神农和大家含着悲痛用伏羲在世的衣服和用具在他升天的地方为他建立了坟冢。

人不能与天地同在,但伏羲的名字与天地同在。坟冢可以与天地同在。

伏羲名垂千古!

伏羲千秋万代永远永远的活在各族人们的心里!

伏羲离去了。

女娲住进了自己的女娲洞里,不再过问世事,开始了长时间的辟谷修炼。

窈窕也在女娲洞旁边找个石洞住下,也开始练功修炼。

各族群共主大王的担子确确实实的落在了神农的肩上。但他接到的是一个刚刚大灾以后的局面。

同类推荐
  • 混世天谴

    混世天谴

    锵!一声刀鸣猛然响起,伴随着刀鸣之声,一道光瞬间出现,这似乎是天地间唯一的一道光,这道光一往无前,像破开黎明的那一缕初光,瞬间就划过了莫见灵的天灵,从莫见灵的身体正中一闪而过,消失在天地之间。这道光太快了,莫见灵又被空间凝固延缓了行动,只感觉身体一凉,意识渐渐的就要消失。房间中寂静无声,雪如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破了胆,愣愣的站着,没有回过神来。“是你,你是武......”莫见灵眼中露出恨意,然而下一刻,双眼迅速暗淡,最终生命之火彻底熄灭。无声无息间,莫见灵的身体突然从中分成了两半,没有鲜血溢出,两半身体还没有落地,就化作了两股飞灰,消失于世间。
  • 太玄仙踪

    太玄仙踪

    大道之初,仙道之始!成仙问道,太玄寻踪!
  • 九生歌

    九生歌

    他是九天上仙,似流萤之雪,冰玉之光她是人间妖狐,如逍遥之风,涅槃之火他惊才绝艳,万人敬仰,独居灵山雪庐她任性纨绔,嚣张跋扈,醉卧十里桃林一场邂逅,锁住两颗赤子之心,他甘愿放弃仙身,贬为凡人,只为与她厮守;她只身跋涉,以身相许,不惜众叛亲离。情深似海,奈何世道沧桑;仙妖殊途,可叹九死无悔。亘古流传的九尾灭世之说,揭开了两族八百年前的恩怨,灭族之仇,杀亲之恨,重重阻碍横亘在两人之间,九死一生之后,方知情路艰难,相守不易。
  • 青尘韵之春红雨落满江湖

    青尘韵之春红雨落满江湖

    青尘韵为古时江湖之争,因私仇,某派成员逆反,后形成江湖大乱,杀戮不停。一次大战中,几乎所有人都死了,包括江湖统治者,幸存者决定到未来将江湖血脉带回古代,改变江湖的结局,但是,历史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最终,战争还是到来,但是结局又有了戏剧性的改变。本套书分为几部,是由云风凌、冰染苍穹、星辰染曦、初红莲四人共同完成的,每一部都由是四人中其中一人承担主笔,其他人审核,其中这本是前传,由星辰染曦负责。文风写法可能有差异,请各位关注我们四位的每部作品哦。
  • 道下囚徒

    道下囚徒

    人生在世,宿世纠葛。一个怪人,一串铁链,扼住了世界的咽喉。一个老头,在瓢泼大雨中喝着烈酒,拖了一把大关刀,晃晃悠悠的上山杀了几千人。一个孤儿,一份执着,于凡世斩断浮生。一个痴儿,喝下一捧清泉,带着镣铐,长生于天地间。......咂口一小酒,叹草木俱朽。观万蚁旋磨,笑壮志未酬。人或者神,都是一辈子。
热门推荐
  • 幻世剑邪

    幻世剑邪

    百万红尘执一剑,执剑逆行破苍天!且看看少年雷鸣如何一步步攀向大陆顶峰,如何夺得各色美人欢心......一切精彩,尽在《幻世剑邪》,幻世剑邪书友群:172456618小弟恭候各位的大驾光临!《绝顶乞丐》一本好书,有空去看看,这本书估计会在明年开始续写。
  • 盛世帝宠:毒妃万万岁

    盛世帝宠:毒妃万万岁

    本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女皇,居然穿越到一个小奶娃的身上。凤若曦很无语,不就是穿越了吗?她忍。可是为什么还被赐婚了?叔可忍婶不可忍,可是,她忍。“皇上,不好了,太子和太子妃打起来了”景文帝老脸一沉,看向小太监“人家小两口打情骂俏,关你什么事”小太监哭“皇上,不好了,太子说太子妃要您这个江山”景文帝“正好,朕也不想要这个江山了来人,拟圣旨”小太监凌乱“皇上,不好了,皇后和芸贵妃打起来了”墨子渊“让禁卫军去给皇后助阵”“皇上,皇后带着太子说要离宫出走”小太监只觉得眼前一花,墨子渊“曦儿,你把人质放下,我投降”
  • 雾海印

    雾海印

    当今江湖,有仗剑天涯的侠客,必会有打家劫舍的匪首。有青丝百媚的仙子,便会有服扇逍遥的公子。有初生牛犊的少年,定会有老奸巨猾的前辈。但不论是何种人,一入江湖便成了江湖的鱼,离之即死。小地方有小江湖,大江湖有大天地。江湖里大鱼,小鱼,甚至虾米们每天都想着从小江湖游到大江湖,再从大江湖挤到更大的江湖。江江湖湖多了总是能汇成海的,可千百年来却无一条江湖鱼敢称自己到过那必然存在却又虚无缥缈的海,它如雾中之花,可望可盼唯不可摘,江湖鱼戏称其,雾海。
  • 晶纹幻想传

    晶纹幻想传

    这个世界太漆黑,我的天空没有什么颜色,无所谓。当晶纹覆盖我双手的时候,我将化为利剑,执善若恶的伪善由我来毁灭。
  • 穿越雪花女神龙

    穿越雪花女神龙

    改了n遍的文,尽力了,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对不上,不管怎么说总算完结了,撒花~
  • 溃镜之城

    溃镜之城

    成人世界的诡异童话,现实与幻想的交替游离。
  • 爱情魔法变变变

    爱情魔法变变变

    普通的少女林芙娜因意外购得魔法店店主推荐的一条蓝水晶项链而拥有了异能力!为避开“各路人马”的争夺,林芙娜催眠了住在寺庙附近的同学父母,让他们以为自己是他们的女儿而招待她入住。但当她正准备催眠同学时,却惊愕的发现出来的竟然是自己一直以来暗恋的学长慕飞扬!为了早日解除慕父母的催眠,让慕飞扬不要再对自己吹胡子瞪眼,林芙娜开始收服小妖怪以集水晶的“气”。在收妖的过程中,神秘出现的转学生烈鹰,他一直无条件地默默帮助林芙娜,同时忽然出现美艳冷漠的实习班导,她的目标究竟是?而慕飞扬也在相处中,渐渐流露出自己对林芙娜的真实感情……
  • 罡草英豪

    罡草英豪

    本故事以宋末世乱时危、江湖恩怨情仇为背景,讲述一父母双亡的少年,漂泊转蓬,命运多舛,无意中结识江湖人士,走入江湖之路。该少年行走于武林之间,因缘际遇,修习了祖上之功及少林等派武功,卓然有成。随之,周转于江湖各派之间,报仇解难,恩怨情义,独步武林,成为一代大侠。又目睹国破家忘、百姓流离、门派纷争、世道靡靡,见之、思之、恨之。虽有义举与用世之心,但乱世纷争,朝纲败坏,又岂是一帮一派一人可挽回?“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