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34900000003

第3章 少年那些事儿之“会打腻!”

1.木桶原理的原版

腻子/木工活/石灰吟/渣子/箍水桶/木桶原理/短板/企业文化

一看到这个词儿,保准你会骂我:“老土!你整的啥玩意儿啊!”

亲爱的诸位,请你不要着急,我耐心地解释,你耐心地听。前面就讲过,我们家乡的文化比较“深奥”,类似的现象,以后陆续会在这里与你结缘。这些可都是原生态的呀,我这是在给你提供研究“淮河原生态文化”的素材啊,并且还都是免费的,够哥们儿吧。

好,统一了思想,咱就一起来研究“会打腻”这玩意儿。

“腻”,名词,又称“腻子”,其实我没有把它往这儿写的时候,在我脑海里总认为“打腻”是“打泥”两个字儿,因为这个事儿离不开泥巴。

你家做过家具吧,没有?你见过做家具的吧,也没有?这说明你的阅历还有些浅,你就更有必要读下去了。木工活之后,该上油漆时,为了抹平木榫或木料本身的疵眼,油漆工要用劈刀在家具上涂上一种厚浆状涂料,这道工序叫打腻子,厚浆状涂料就是腻子。“厚浆状”是一种书面语言,通俗的说法就是“泥巴状”。为了填补局部有凹陷的工作表面,漆匠往往要用劈刀在家具表面反复刮涂,不住地打“腻子”。你要问这“腻子”究竟是啥东西,现在市面油漆专卖店里,原料、工具、成品,一应俱有。

市场经济还是好啊,方便,要啥都能买到。我们小时候就不行了,像腻子这东西,买不到。漆匠土法上马,自己制。一般都是谁家油漆家具,清晨一大早的,主人拿个盆去屠夫家接半盆猪血,也不要钱,回来交给漆匠。然后,往里面加一些石灰粉,不断地搅拌。有的还用锤子锤锤,我估计是石灰粉里有渣子,得锤碎,不然会影响“腻子”的效果。这石灰粉就是用南山,对,是濮公山上的青石烧制的。明朝有个清官于谦,他的诗《石灰吟》曰: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焚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经过无数次捶打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再用熊熊烈火焚烧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要把自己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表达的是作者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大凡这“渣子”都不会是什么好东西。通常,人们把丢弃的东西,叫“烂渣子”。如果你看过港台片,里面有句骂人的台词儿“人渣儿”,大概意思是指那些品行败坏,道德低下的社会流氓一类吧。也有老人教育“后生”(就是青年一代):年轻人不要学“人渣”!是啊,如果你是“人渣”,遭社会唾弃是轻的,还要被人“锤”,那滋味不好受吧?答案是肯定的。

那漆匠就这么捣鼓来捣鼓去,不一会儿工夫,腻子便制成了。还别说,好用还省钱。后来离开家上学,宿舍里有人往脸上搽雪花膏,差不多也是“厚浆状”的产品吧,不过要细腻一些,是纯白色的。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男女都可使用的大宝SOD蜜、女人美白专用的佰草集、倩碧、薇姿、理肤泉、OLYA等,凡此种种、琳琅满目、花色繁多的护肤霜。常常就有人戏谑打诨,谁谁又往脸上“甓腻子”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农村箍水桶,腻子是绝对少不了的。

管理学中不是有个木桶原理吗?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平常也有叫“短板”理论的。我则认为不全对,一只木桶,沿口齐或不齐,其存水量最终都取决于用于弥缝的“腻子”,主要是“腻子”的质量、弥缝是否均匀、粘合力强弱。基于此,那“腻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相当于它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力量,对企业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2.都市生活的时尚

集约养殖/铁牛/放养/笨字儿/野生的/泥塑猪身

为什么我会把“打腻”理解是“打泥”呢?在我们那里的乡下,有一种习惯,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一般吃过中午饭,都要把喂过的猪,还有吃过草的牛,赶到池塘的浅水区里洗澡降温,俗称“打腻”。现在可能还有这种习惯,但绝对不多见。因为农村犁田耙地都换成“铁牛”了,猪都不再像过去一样放养,而是集约养殖,常年关在猪圈里面,统一喂那种能长得很快的饲料,应该有添加剂。天气热了,也只是在猪舍统一喷洒些水,达到降温的效果。

可不是吗,现在把农村仅有的少见的“放养”、“散养”的猪、鸡、鸭、鹅,甚至牛、羊,还有它们的肉、下的蛋,都冠以“土”字儿,有的地方也把它们冠以“笨”字儿。

离我们家乡不远的一个县,是个大县,就专门有人做向城市里面供应这些标有“笨”字儿的土特产品的生意,很火。他们给鸡蛋做的广告是“城市新时尚,能人吃笨蛋”。当然了,这些冠以“笨”字儿的产品的价钱,要比集约养殖的贵得多了。你在酒店里点菜,鼋鱼,都叫它老鳖,也有叫甲鱼、团鱼、鼋的,人工养殖的六十元一斤,野生的一百八十元一斤。我经常在早晨看见街边上站个农村大嫂,在她旁边的自行车上吊着一个老鳖,肯定是卖的了。一问多少钱?“三百。”你再问:“咋恁贵?”她会很自豪地告诉你:“是野生的。”这足以从价格杠杆的角度说明绿色产品的价值和人们对它的青睐程度,以及对自我身体的保健意识。

过去,在夏季,天气炎热,人可以乘凉、洗澡,猪、牛家畜也需要啊,怎么办?因为猪、牛“不会水”,就把它们赶到有水的地方,水不要多,也不要深,应该称为“泥池”比较恰当。

前面说了,我们家乡水多,所谓的牛也就是水牛了。这牛的习性与水特有缘,一到夏天,总喜欢到泥潭打滚,把整个身体泡在水里,只把个大脑袋露在外面。有时候,那长长的两只角上还立上几只蜻蜓,是不是有些田园诗画的美呀。这老水牛在水里面,一来可以降温解暑,二来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

因为水牛体格大,一进去,四肢弯曲卧在泥水里,立马就把池子里的水涨得满满的。它左一翻身右一晃脑袋,池子里的水就被晃出很大的水浪,拍打在岸边,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猪则在较浅的池子岸边左右翻滚,除了脑袋,把整个身子都埋进了泥水里,觉得差不多了,再出来溜达。这时你再看,好家伙,“泥塑猪身”啊,黑泥巴浆子裹满身体,像是奔赴前线的“卒”子,穿了一幅盔甲。

我把“打腻”理解是“打泥”,完全就是基于这种直观的认识。还是当时大人们说的“打腻”形容的贴切些,那泥巴和腻子真差不多,除了颜色有些不同,都是黏稠的厚浆状东西。

3.烽火三月的盔甲

卒/盔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诗圣杜甫/春望/运气/炮灰

我们权且在这里做一个假想的历史文化课题,为什么古时候人们把打仗的小士兵叫“卒”?

你还可以想想,在古代,打仗的时候,尽管当官的“身先士卒”,为什么总是“卒”先死,死得多呢?在这里郑重地告诉你,装备不同。当官的盔甲是皮革的,甚至是金属的,长枪刺不破,大刀也休想伤个皮毛。“卒”就不能比了,穿的“盔甲”是泥巴材料做的,这可不是偷工减料,或者假冒伪劣。据了解,古时候,小农经济,特穷,物质极其短缺。咱们国家就是在20世纪末,才渡过那漫长的“穷”历史,直到公元1984年4月,中央军委才设立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也才有了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的实力。

古时候的人都特鲁莽,不懂得外交斡旋,或者说不了解文明的内涵。还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位姓毛的伟人总结得到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历史学家专门给那个时候命名为“战国时期”,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这里有咱们读书人崇拜的诗圣杜甫的一首诗《春望》为证,诗曰: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打仗的烽火连续烧三个月还不停,啥概念?

搞军事的都知道,打仗就是打钱哪,没有钱置办“盔甲”,咋办?开动脑筋,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卒”该不是“猪”吧?好,命人赶快从池塘里挖来厚浆状的淤泥,士兵们相互涂在身上,人多,一个个涂来不及,干脆把他们都赶进去“打腻”,省事儿,快,时间就是生命啊,一个个就“泥塑卒身”了。你看看电影里,电视里,舞台戏里,几乎所有的“兵”“卒”,包括咱那共产党的新四军、八路军的军服,统统是青灰色的,和我们家乡老水牛皮的颜色差不多,那正是士兵涂在身上的泥浆,风吹日晒,干了之后的颜色。

再给你一个证明的理由,听说过称呼当兵的“炮灰”了吧。那时候的战争比较环保,要么长枪,要么大刀,要么徒手死掐,没有导弹、核武器,也没有电子战,生物化学战。打起仗来,对方一拳桶过来,或者你一枪刺过去,嘿,直掉“灰”,那正是士兵涂在身上的泥浆,风吹日晒,干了之后的结果。这又该不是“炮灰的由来吧?跟你开个玩笑,调侃放松一下,别当真!”

当然,随着后来的现代战争的发展,人们把炮弹打出后留下的灰烬叫做“炮灰”,再后来,又把“炮灰”的含义引申为无谓的牺牲者、替罪羊、垫背的、做无用功,等等。

没想到吧,原来这“打腻”还能用到战争中,还有一定的军事意义,这就是智慧。不足为怪,难道你不知道,就是受天空中鸟儿飞翔的启发,人们才发明了飞机用于军事吗?受蝙蝠生物学功能的启发,最近西方一个大国的科学家正在研制新一代超大型军用直升机。

4.水上运动的异类

会水/会打腻/会下面疙瘩/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水经注/顾准/息县日记

这“打腻”的传统不仅在牛、猪等人类的亲密朋友身上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也被我们“小鬼儿”们发扬光大,广泛应用。用在战争上的事儿大家已经知道了,咱们简单地说点儿生活中“打腻”的事儿吧!

大家记得我说过,我们管会游泳叫“会水”,像“打扑腾”,“扎猛子”,还有“踩水”等等。现在,我们在国际国内看到的一些重要的游泳比赛项目,包括实用游泳和竞技游泳。实用游泳又分为侧泳、潜泳、反蛙泳、踩水、救护、武装泅渡;竞技游泳分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踩水”,也应该是一种会水的姿势或动作吧。就是采用立式蛙泳的动作,使整个身体几乎垂直于水面,稍前倾,头部始终露在水面,下颌接近水面。有时候,双手可以举出水面,放在空中不着水,这算是水中比较高的技术活了。

的确,“踩水”应该是“会水”,也就是游泳项目中的高难动作。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至少我们认为,“踩水”应该是比其他项目实用一些,等一会儿,在后面我们就会用得上。

那么,如果“不会水”,叫啥呢?你说就叫“不会水”吧,不是废话吗?告诉你,谁个“不会水”,我们会说他“会打腻”、会下“面疙瘩”。这会“打腻”,我们接下来专题研究,那怎么又会下“面疙瘩”?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南方大米多,不吃面,或者吃的少,可能不理解;北方面食多,应该知道“面疙瘩”这个概念。而我的家乡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的美誉,兼有南北风味,通吃,“面疙瘩”更不成问题了。

家乡息县绵亘三千年历史,传承一方文明,哺育一地百姓。《水经注》载:“淮水又东,经息侯国”。息县人情风土,得于淮河之恩泽。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在《息县日记》中写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更是富庶息县的佐证。

顾准是上海人,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1969年11月,顾准在第二次被打成“右派”,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放到息县“五七”干校期间,留下了近二十万字的《息县日记》。

“息县日记”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记录了他在息县东岳乡生活、劳动、学习、思考的点点滴滴。这点滴的汇聚,形成了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的文字,让后人从中读出了一位思想家“孤独的思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人民、对祖国的赤诚热爱。

5.青蛙实验的启示

对外招商/温水煮青蛙/生命的宝贵/富士康/世界是平的

要说家乡息县坡呀,“一半米饭一半馍”,现在也是地方上拿来炫耀,对外招商的一句广告词儿。

“一半米饭一半馍”,过去,也就是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的确很好。一年麦稻两季儿,米面都有,再间种一些大豆高粱,芝麻红薯,填饱肚子没问题。这在小农经济时期,真是不错了。你可能还记得,还种菜呢,不对,种菜是现代市场经济。种菜是有了卖菜的市场后的事儿,那时候没有种那么多菜,所以也没有那么多可以用来“偷”的菜。

可是,后来这“一半米饭一半馍”没有与时俱进,好像到现在还被市场经济的时代列车甩掉很远。你要问多远?实际点儿吧,我们那里的工资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比,一年的工资只是人家一个月的。搞得我们抬不起头,知道多远了吧,就抬头这么远。也许,你还会问,怎么会这样子?

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实验吗?据说是一位美国科学家,名字不详。他先把一只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他又把一只青蛙放入装着冷水的大锅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无力逃生,被活生生地煮死了。

这则实验说明,由于适应性和习惯性,往往会因为安逸舒适的环境,而在思想上产生麻痹松懈行为。同理,与那波诡云谲的市场经济大潮相比,那“一半米饭一半馍”不就相当于一锅慢慢烧热的温水吗?

当然了,一个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一个生命个体活动有相似之处,但结果是有变数的。任何一个生命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死而不能复活,所以,生命的宝贵是人人皆知的,一个严肃而又普遍性的道理。在这里,我奉劝各位,你绝不能像有些人那样不懂得生命的价值与珍贵,动不动就吃安眠药、要么就跳楼,把轻生当成幼儿园的游戏来做。你去瞧瞧那个富士康,是一个典型的生命游乐场,短短几个月,不到半年时间,搞了个“十几跳”。那毕竟是十几个活生生的鲜活的生命啊,十几个活生生的鲜活的生命的背后是十几个组成这个社会细胞的家庭啊,十几个活生生的鲜活的生命的背后站立着的是几十双含辛茹苦的父亲母亲大人,还有爷爷奶奶啊。把你拉扯长大、培养成人,容易吗?啊!

就像那个古时候的吴月娘吴小姐,你心血来潮,一激动“去”了,留给后人精神上的悲伤、痛苦、折磨是多么沉重?还有那难以抚平的心理上的创伤,你负担得了吗?不是有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吗?为了你和你的家人,好好地健康地活着吧!

而社会事业就不同了,发展与落后是相对的。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据说是美国很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记者。他写了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很有权威地替我们诠释了这一命题。不是吗?你落后了,自然不会甘心,自然就会想办法去追赶,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招商、引资一类的。同时,发达地区的资本也会自然地按照它天然的投资本性,来寻求其投资的“洼地”,尽可能地获得其最大的回报。这样的“渗析”变数,结果逐渐会达到“世界是平的”效果。

这样说,你应该明白了吧?就是说,那“一半米饭一半馍”的地方目前的落后是暂时的。别急,“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最终“世界是平的”,发展的日子很快就轮到咱了。当然,要能够尽快轮到咱就更好了,就算我在这里为家乡的未来发展祈祷吧。

6.无常生命的脆弱

面疙瘩/水鬼/浅水区

“面疙瘩”是一种简单的农家饭。你再去郊区“地锅饭”餐馆儿的时候,可以点这道饭,保准会有,可以尝尝,咸淡酸辣皆可。特别是农忙时节,忙收割、忙播种,反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忙。人们把面拌成半湿半干的半固体,然后再加些面,用双手把它们搓成指头粗细、蚕豆大小、不规则的面团,就是“面疙瘩”了。

搓“面疙瘩”虽然没有啥技术含量,但是一般人还真拿不下,我到现在还没有学会。不是笨不笨的事儿,主要是不熟练,熟能生巧啊。等锅里水烧开后,直接把搓好的“面疙瘩”下进去。一开始“面疙瘩”都沉到锅底儿,等煮一会儿,熟了,“面疙瘩”才会慢慢漂上来。

跟这下“面疙瘩”差不多一个理儿,如果你“不会水”,到了水里就像“面疙瘩”一样沉下去。要是没有人发现,等你在水下手舞足蹈“喝饱”了,就会像那煮熟的“面疙瘩”一样,静悄悄地漂上来。

但是,我劝你万万不要按照我说的这个程序去模仿。咱有一说一,如果那样,“我还是原来的我”,“静悄悄地漂上来”的你,就一定不是原来的你了,那将是已经告别美好而又鲜活生命的你!可怕吗?所以,我再一次严肃的规劝你,万万不要去下“面疙瘩”啊!

我亲眼目睹,但没有亲身经历,我们身边那些“小鬼儿”中就有下“面疙瘩”的,爹娘哭得死去活来、撼天恸地。连我们会水的“小鬼儿”,也生怕有“水鬼”,吓得十天半月不敢在那个漂起“面疙瘩”的地方“打扑腾”、“扎猛子”了。

“水鬼”,是我们淮河水乡听起来比较阴森可怕的民间传说。传说“水鬼”是一种潜伏水中的怪物,遍体长毛,红目黑面,据说是下“面疙瘩”的人的冤魂所化成的类似伥鬼的怪物,在水中力大无比,上岸则无缚鸡之力。水鬼常变化各种物体于水中吸引人靠近,乘机将人拖入水中溺死来替代自己后,方可得以超化为来世的生命。

你听听,能不害怕吗?特别是晚上,大人们就常常用“水鬼”来吓唬我们。一句话,还是怕我们不小心下了“面疙瘩”。虽然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一家三五个甚至更多的“小鬼儿”是很正常的(当然,成长的投入成本很小)。但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啊,多一口人就多一个劳力呀。说一千道一万,谁都不愿意去,也不愿意看到谁去下“面疙瘩”。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打腻”就不同了。不光是我们的“土井子”,几乎所有的池塘都有可以用来作为我们“小鬼儿”“打腻”的地方。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不会游泳,为了安全,你会待在游泳池的什么地方?“浅水区”,恭喜你——答对了!

“土井子”、还有其他池塘的靠岸边儿的地方,就相当于浅水区,也就是不会水的“打腻”区。别看“小鬼儿”们小,只要是人,就比猪、牛聪明得多。虽然都“不会水”,虽然都在“浅水区”混,玩儿起“打腻”来,那内容形式就真叫“大不同”了。

7.三转一响的使命

国际儿童节/老地方/一袋烟工夫/三转一响/发嫁女儿/扒灰

我们这些“小鬼儿”开始“打腻”生活,一般都是在五月底、六月初。这时该是收割麦子的时候了,淮河渔村,阳光灿烂,树林枝繁叶茂;放眼四野,田连阡陌,蜿蜒逶迤;村头塘满渠流,蛙声如潮。这时的水温也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又正好赶上“六一”国际儿童节。真是天然巧合啊,像是老天爷专门儿为我们这些没有“组织”的农村“小鬼儿”们安排的节日庆祝活动一样。

你看看,“小鬼儿”们头顶炎炎烈日,一个个光臂赤身,全裸上阵。我们先选择好带有斜坡的水岸,两三米长,可窄可宽(其实就是往年玩儿过的“老地方”),把上面的小草一根一根拔掉,有的用手往岸上拊水,有的手脚并用把坡岸搪平。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用手把水底的淤泥(就是猪“打腻”那地方的黑泥巴),挖上来搪在上面。很快,不到“一袋烟”工夫,“打腻”的平台,或者说“打腻”场就这样修建完毕。

“一袋烟”的工夫,是我们那时候农村计时的方法之一,没有手表啊。手表,不光是我们,对家长、大人也绝对是奢侈品。谁家要是有长成的半截橛儿,好,你就准备好一块手表吧。那时候品种也不像现在那么繁多,也不分男式女式,更没有情侣表之说,要么“上海牌”,要么“梅花牌”,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价格也差不多。不过哪能就一块手表的简单事儿,你可是要用它们去相亲的呀。另外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样组合起来就叫“三转一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吃香”得很。当然,它的作用与意义也是“要得”的。“三转一响”就是媒人——红娘,就是向你那位未来的老婆提亲的“硬件”,“必需的”!少了一样就转不动,也没有回音。

现在想想,那条件真是不高,人家有女初长成,一个十七八的大姑娘,还没有给爹娘中上用,就被你给占有了。将来的日子,又是给你烧饭,又是给你种地,更重要的是还得给你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你就花那两个钱儿,给人家换回来了,“三转一响”不仅划得来,简直是赚大了。

不是吗?你可以看看,谁家娶新娘不是张灯结彩,歌舞升平,鞭炮响乐,喜气洋洋,而新娘的娘家则就不那么热闹了。一家人愁肠百结,郁郁寡欢,谁知道女儿嫁过去是福还是罪,忧心啊!

你注意观察一下,谁家“发嫁”女儿,在一段时间里,来自亲朋好友的言语中,都是低调的安慰,对未来的祝福。绝不像接媳妇的一方,又是“打花脸儿”,又是骂“老扒”的,也有说骂“扒灰”的。

“扒灰”,在过去是指公公与儿媳通奸的意思,现在多是演绎为民间开玩笑骂公爹的意思,也有称“扒灰头”的。当然,即使是在民间,这也是一句骂人很厉害的话,一般人是不能随随便便用来开玩笑的。这种骂人的“玩笑”也是有分寸的,适可而止。很多时候,被骂的往往也是打打哈哈,一笑了之。

没办法,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有些现象古已有之,传承而来,谁也无法也无力去改变它。就是这样,在自然和规律面前,人类总是以认“命”来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一句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意思是说,不要和“命”过不去。

8.无后为大的警醒

小心地滑/滑梯/二零一二/化学激素/绝后/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你在游泳池里到处看到的是“小心地滑”的提示牌,它显示出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但在咱这“打腻”场是多余的。不是安全不重要,而是“小心地滑”没必要。这里要的是越滑越好,越滑,玩儿起来就越开心。

好,马上欣赏了一幕幕惊险(不一定不刺激,也许是相当刺激)的表演后,你自然会明白的。

城市公园里、幼儿园里的滑梯,你总该见过吧。这“打腻”的平台就是滑梯的前身,是它的雏形。真的,我虽然没有考察过它的历史,估计有了人就有这个简单的玩意儿了吧。你不要高估远古人的智力,如果古人当时发明的不是钻木取火,而是电子打火,用发明导弹替代那时候的弓箭,恐怕你我现在就无缘在这里以文会友了,谁知道早该变成哪粒分子去组织啥物体了呀!因为经过人类这么长时间的折腾,恐怕地球到不了“二零一二”,就会被毁灭得不成体统、面目全非、满目疮痍了,谁又能拯救得了谁呢?

不相信,你数数咱们这地球村里老虎还有几只,你看看淮河里还有鱼虾吗,你算算一年发生了多少次大小地震,你想想你每天吃的食物有没有不含化学激素的,你一年能吃到几个“笨蛋”、几只土鸡,你试试你的身体素质,包括性功能,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甚至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人类未来的“销声匿迹”,不是被蒸发掉了,而主要原因是性功能退化,自我繁衍能力衰减,“绝后”了。

“绝后”,通常是说一个家族或家庭再也没有后代或继承人,也说成“绝户头”。一句话,就是说没有后代、没有子孙的人。在农村,经常有人骂架,骂的最狠的就是诅咒人家“绝户头”。往往骂到这当头,已经是极致了,被骂“绝户头”的一方便会不顾一切地要和对方拼命:打!这时候也只有“拳头子里面出尊严”了。

“绝后”,断后代、绝子孙,这不就是集体挑战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孝”吗?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孟子,认识吧?这里你先记住他老人家的大名,后面咱还要讲一讲他成才的故事。早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他老人家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道德理论。

孟老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第一种是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烟火,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

“绝后”,我并非危言耸听,有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证,也有我们自己身边的亲眼目睹的事实。你看那不孕不育症医院的生意多火啊。你对此感兴趣,咱们可以专题探讨研究,说不定还可以获得个诺贝尔“生物工程学奖”。这是后话,咱们还是去看看咋“打腻”吧。

9.低碳村庄的笑声

老队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上海Expo/追求绿色家园

先上场的是往年表演过的,会水的,有经验的“老队员”,权当是示范。胆小的,可能年龄也小,暂时忍一会儿,先当一下观众,跟着在后面鼓掌吧。只见那“老队员”赤裸着身体,从十来米开外的地方起步,像跳远运动员一样助跑,双脚踏上“打腻”场的一刹那,屁股往下一坐(伸直两腿,有时是直坐着,有时干脆是双手抱头平躺着),唰!整个身体从围观的“小鬼儿”们中间滑进水里,冲起白花花的水浪,也溅“小鬼儿”们一头水。

哈哈哈——!顿时,一片喝彩和欢呼声。接下来就该“小鬼儿”们依次排队轮流享受这“打腻”的“绝活”了,当然,还要有人不停地往上面拊水,一直保持光滑。精彩吧?刚一开始,有胆儿小的还上前问问疼不疼?“疼不疼”,太吵了,没有听见。我虽然也表演过,还不止一次,但是忘记了。反正“小鬼儿”们的屁股、后背都被那“打腻”的平台磨得通红通红的。

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这游戏太简单,甚至简单得有些原始。可是,原始又有什么不好呢?

当今时代,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你看看,生活上,工作中,你所使用的物品,哪一样东西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制造出来的?这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大幕还没有拉开,那边连篇累牍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纷纷见诸媒体。可以这么说,再低的东西,只要到了一定数量,就不低了。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大概出自温家宝同志之口吧,总结得多好呀,还容易理解。

咱再拿上海Expo来说一下事儿。你看那园内大大小小、琳琅满目、式样不一、造型各异、美轮美奂、变幻莫测的场馆,都号称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我这里就要拷问上海Expo:你这园内的所有场馆所用的所有材料,生产哪一样材料不用原材料,不消耗电,不破坏环境?还有每天数十万上百万计的观光者,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这些人不会是徒步或者是搭乘自行车吧。他们乘海陆空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哪个人哪一趟不又因此而生产出难以计算得清楚的碳排放量?即使是展前和展中,还有展后,你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电力去拆卸这一座座展馆,由此又产生了多少化学垃圾,销毁这些化学垃圾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电力,因此而又生产出多少难以计算得清楚的碳排放量?

我可以断定,只要有工业技术的发明、存在、应用,只要有电量的消耗,“低碳”将永远是人类社会追求绿色家园的神话、梦想。

原始的就不同了,像前面说到的漆匠制造腻子,农村老家手擀面,搓“面疙瘩”,虽然也都需要技术,但他们不用机械,不用电,也不用汽油,不像商店里卖的腻子是用机器制造的,面条是用面条机轧出来的,包括城市幼儿园里的滑梯是工业化生产的,都要用电,都要排放碳,是不是这个理儿啦?

10.初生牛犊的收获

近水识水性/初生牛犊不怕死/西风颂/爱国诗人陆游

这“打腻”的游戏并不是简单的哈哈一笑好玩儿的事儿,意义大着呢。综上所述,安全的作用,滑梯的作用,戏水的作用,环保的作用。当然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它起着水上训练基地的作用。

常言说,近山知鸟音,我们这些生长在淮河边儿的“小鬼儿”,理所当然就该“近水识水性”了。我们之所以识水性,“打腻”场功不可没。

每个人从“打腻”平台滑进水里,随力量大小的不同,你每一次冲进水里的距离与深度都是不一样的。你万一一高兴,特别使劲,冲进去远了、深了,既然是“小鬼儿”,小啊,“初生牛犊不怕死”,富有冒险精神,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在心里攒着劲儿,“冲吧,我不能比你笨哪!”真要冲进去上不来,都是邻居,乡里乡亲的,平时玩儿的又很铁,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下“面疙瘩”,见死不救吧?再说了,每次冲进去,不都拼命用手抓着泥巴“爬”上来了吗?奇迹就出在这个“爬”字儿上。这“爬”是不是与“刨”有些谐音呀,也就是离“狗刨”不远了,还担心“不会水”?

同样,你在水里会“刨”了,离会“打扑腾”也就不远了?这是真理,是我们用一次次呛水(直呛得流鼻涕、掉眼泪)的实践证明出来的。我们就是从这“打腻”的实战平台,学会“狗刨”、“踩水”、“打扑腾”的。

记得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创作了这么一句流传至今的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啊,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和学问都是抽象的理论,只有亲身体验、付诸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转化成自己的真才实干。

不光“打腻”、“踩水”、“打扑腾”是这个理儿,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个理儿,“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1.铁杵磨针的真谛

李白/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资源/浪费/方法论/技术创新

前面咱认识了诗圣杜甫。在这里,我先来讲个诗仙李白小时候的故事吧!

在李白还是“小鬼儿”的时候,有一天没事儿闲逛,看到一个老太太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杵,就是铁棍子。李白突发好奇,就上前问老太太磨这么一根铁棍子要干啥?老太太对李白说,做针啊。李白惊讶地又问,那要多久才能磨成针呢?老太太很平静地说:“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据说,在这之前,李白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看了老太太磨铁杵,听了老太太这句“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以后,李白一下子心智开窍,走入正道,就开始花工夫读书,再后来,终于成就了一代诗仙。

这个故事强调的是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一句打油诗:

奉劝学艺要中和,

铁杵磨针要琢磨。

此个工夫无个巧,

只争逐日用功多。

毕竟是传说的故事,有些杜撰的成分。有人提出,如果真是那样,即使是启发造就了个诗仙,那老太太的行为也是不应该鼓励,或者是不允许的。你硬要用棒槌那么粗的铁棒去磨成一根针,从资源的角度说,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环保的角度说,你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从方法论的角度说,你没有技术创新,太落后、太传统、太愚蠢。倘若有了技术创新,那么大的铁杵,可以做出来多少根针,能节约多少资源呀!

所以,后来就有国家领导人权威性地总结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历史具有很强的辐射和昭示作用。李白,你只顾下工夫炼你的词儿造你的句,两耳不闻窗外事,管他浪费不浪费。就从你和你那个老太太的时期开始,在中国,浪费多大呀!当然,造成的结果,这个诗仙李白也有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尽管你成“仙”了,该说的还要说,俺不怕得罪你这个大“仙”,但愿让那历史的负面影响在我们这里打住吧。

12.鸡公山酒的价值

来客一人,陪客一群/满汉全席/酒泥/五粮液的基因/前门来客,后门借米

不是吗?你看看,现在,你敢用一根铁棒磨成针,我就敢一个人坐一辆汽车。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来客一人,陪客一群”,一桌子上一二十道菜,势要赶超“满汉全席”。吃不完,没关系,不用打包,打包多没面子啊,咱这儿菜多的是,又不是偷的。厨师,总不能给他发工资让他闲着吧,也浪费劳动力,不尊重人才啊。酒,敞开喝,有的是好酒,千儿八百一瓶,小意思,香米贡酒,过去在古代是名酒,算了,靠边吧。鸡公山粮液,好歹也挂个“政务商务接待专用”的牌子,面子上说得过去。价格吗,三五百元便宜了,那好办,两瓶算一瓶,这不就赶上老“茅”和老“五”了吗?怎么样,隆重吧、厚诚吧、丰盛吧?

其实这鸡公山酒啊,原来也很便宜,市场上三五十块钱一瓶,群众就嫌贵了。后来(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儿吧),那酒厂搬了新厂址,要搬迁发酵池。酒厂老板是科班儿出身,很会经营,又很懂得酒里的道道,就势花了一笔不菲的价钱,托关系找门子,偷偷地从那五粮液酒厂的酿酒基地购回好几卡车“酒泥”。也有人更正说,酒泥是可以发酵的自生性很强的特殊物质,有那么几块或者几斤就够了。

当然,究竟是多少,有的说是两汽车,有的说是几块儿,问那酒厂老板,他只是很神秘的笑一笑,所以,到现在一直是个秘密。

酒泥是酿酒的池子里存放的富含各种发酵菌的泥巴,都是培养了几十年的好东西,酿出来的酒的优劣,与这酒泥的关系很大。也可以说,酒泥就是酒的成长基因,要不有专家说,好酒泥比黄金都贵。明白了吧,这鸡公山酒现在把五粮液的基因植入进来了,再生产的酒就不是原来的鸡公山酒了。是啥酒?保密!反正你再去买那鸡公山酒,价格可就贵多了,不过这酒贵了,买的和喝的人也多了,不是说“好东西不言贵”嘛!

要说这待客之道,俗话说“宁穷百天,不穷一顿”。你热情、好客,也是祖传,是习惯。我那家乡就特好客、特热情。可能平时比较封闭,人们渴望交流,你不热情,客人下次不来了咋办?穷,你不说谁知道!农村条件差,没关系,院子里养的不是有鸡吗,鸡下的不是有蛋吗,还是“笨”的。咱那种的不是有菜吗?粮食少,也没关系,“前门来客,后门借米”,也不止一次两次的事儿了,你要混世,你要为人,就得厚诚啊!

不是有地方,可能是西安吧,怕让我们给比落后了,硬是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真没必要,你是大都市,咋能与我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争风吃醋呢?算了,随它去吧。

13.生“鸡”盎然的自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家小院/个个大/韭菜炒鸡蛋

记忆里很深的就是养鸡,不像现在有养鸡场。那时候家家户户养鸡,纯粹的地地道道的土鸡,鸡蛋也不像现在的个儿大。是啊,你想想,人吃饭都有困难,哪儿来的粮食喂鸡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鸡也难下无食之大个儿蛋啊!

每天一大早,把鸡窝门儿打开,那鸡一个个活蹦乱跳,插着翅膀飞出院落,真叫做“生‘鸡’盎然”!干啥?觅食去。树上落下的树籽儿,草丛里爬出来的蚕虫、毛蛹,都是天然美食。不然咋说那土鸡,还有它下的蛋营养丰富呢?傍晚,趁天还不黑,鸡们又一个个像从大酒店里宴席上走出来的食客一样,迈着“八”子步悠悠然地踱进农家小院。

在农村,每年的二八月里,也就是春季秋季,是老母鸡下蛋的时候。老母鸡下蛋的时间一般都在大半晌午,有的隔一天下一个。能力强的,有本事的,对主人忠诚的,就提高工作效率,一天下一个。所以,春天的村庄,一到半晌午,从东头到西头,“咯哒——”“咯咯哒——”的叫个不停,啥意思?我曾经研究过这“鸡语”,这里我给你翻译或者解释一下。“咯哒——”“咯咯哒——”翻译过来就是“个大——”“个个大”!这是老母鸡下蛋后向主人报告工作,报喜,也很有可能是有了一种成就感而自豪的歌唱吧。只能说可能是,我想大致的意思是这样。

当然,那些日子,我,还有很多我一样的“小鬼儿”,是很少能够品尝到那土鸡蛋的。在我们农村,家里来了客人,鸡蛋是招待客人的主打菜。每次看到桌子上韭菜炒鸡蛋,韭菜翠绿翠绿的,鸡蛋金黄金黄的,香气直往咱鼻孔里钻。那个诱人的馋呀,真是刻骨铭心,经世难忘。

14.弱小动物的陷阱

贼不落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动物世界

鸡蛋,在那时候金贵,我们吃不到,现在,能吃到了又不想吃。为什么?此鸡蛋非彼鸡蛋也!吃不到归吃不到,职责可不能忘。每天晚饭前,大人都要提醒别忘记把鸡窝的鸡蛋收到缸里。不是怕人家偷,而是农村有黄鼠狼。黄鼠狼特爱偷吃鸡,人们天天把鸡关进鸡窝里。但是,这黄鼠狼秉承“贼不落空”的信念,每次光临,都是在月黑风高、万籁俱寂、人们熟睡的时候,非把那个鸡圈上上下下寻摸几遍不行。要么就再碰碰运气,看看谁家鸡蛋忘记收了没有。

黄鼠狼,其实是一种很珍贵的野生动物,也应该列入国家级的保护名录了吧。因为它周身棕黄或橙黄,动物学上称它为黄鼬,是小型的食肉动物。与很多鼬科动物一样,它们体内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气。在遇到威胁时,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实际上,黄鼬很少以鸡为食,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黄鼬的皮毛还有一个特别的用途,我们这些读书人平时写字儿、作画用的毛笔,有一种上好的叫“狼毫”的毛笔,那可不是用的野狼的毫毛,而是用黄鼬的甬毛毛加工精制而成的,这是常识,不要把这功劳记错头了。

等着吧,往往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妇女在院子里骂咧开了。这黄鼠狼坏透了,你偷人家的蛋,也该照顾一下人家的感受啊。偷了,但不拿走,还得借你的地盘,现场解决问题(就地消费,把鸡蛋吃了,留下个空蛋壳),简直是故意捉弄人!

无独有偶,动物的本能是相通的。前些年,听说有小偷入室盗窃,偷不到钱财,主人家有三四十英寸的大彩电,可是拿不走,那小偷愣是把人家的大彩电放在水池里冲冲水。你看看,这行为简直和黄鼠狼一样,真是坏透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几乎成了警示人们的一句常用语。家长经常教导我们,“遇事儿要多长个心眼儿”。就是说让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要辨清是非、真伪,不要轻易上了坏人的当。《动物世界》里面有一句话:“自然界里,对于弱小的动物处处有陷阱。”大同小异,道理都是相通的,他也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中要时时处处小心谨慎。

同类推荐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戴望舒作品集(七)

    戴望舒作品集(七)

    要数说茹勒·许拜维艾尔(JuleS Supervielle)所受的影响的人,可以举出拉福尔格(Laforgue),格罗代尔(Claudlet),韩波(Rimband),魏特曼(Whitman),罗曼(RomainS),里尔格(Rike)等的名字来。例如他对于里尔格的默考,似乎帮助了他去使那隔离着生和死的墙板,变成尽可能地薄而且透明。然而许拜维艾尔却并不和他的师表中的任何一位相像。他是那么地不能以别人代替的,如果他不存在,如果他并不也对于新诗人起一种甚至比艾吕亚(Eluard),茹扶(Jouve)或法尔格(Fargue)更显著的有效的作用,那么人们便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估量出欧战以后的诗歌的缺陷了。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三师记

    洞玄灵宝三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掌握了人生智慧的人才能活得怡然自得、从容潇洒。在三松堂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着冯友兰先生亲笔书写的座右铭:“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坚定的学术理想和中庸的人生追求,宛如两股细流,尽汇于此座右铭中。
  • 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本书汇聚了众多哈佛大学教授的经典理论,从个人成长与成熟、事业发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对哈佛人的处世智慧和原则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并辅以生动丰富的故事。
  • 血色康乃馨

    血色康乃馨

    一场豪华的婚礼,意外地却变成了葬礼。新娘白若水和以前的恋人伴郎江山秘密私奔,第二天却有人在琅玉山下发现新郎顾天诚的尸体,并且尸体下还诡异地躺着一枝被鲜血染红的康乃馨。顾天诚的死,让白若水和江山愧疚万分。两人在私奔路途中,发现衍水村孤儿院的何老师蹊跷地死掉了,他的尸体旁也有一枝让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血色康乃馨。两人惊魂未定,充满了极度恐怖和危险的逃亡路途,更让他们深感恐惧与惶恐不安。小时候和两人一起长大的伙伴,接二连三的神秘死亡,并且他们的尸体旁都有一枝被鲜血染红的康乃馨。而那个埋藏在江山心底深处的秘密,更是让他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一切越来越变得错综复杂和神秘诡异,充满了血腥味的红色康乃馨代表着什么意义?恐怖残忍的黑色死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和秘密?难道一切真是巧合?真凶是谁?被警方锁定为凶手嫌疑人的江山,在拨开迷雾和探寻真相时,却意外地发现顾天诚并没有死。可此时,白若水也遭假顾天诚的欺骗,被秘密绑架,命在旦夕。真假顾天诚相继出现,一直躲藏在黑暗背后神秘的凶手,终于浮出水面,而出乎意料的结局与隐情,更是让故事变得扑朔迷离,阴雾重重……
  • 万灵帝尊

    万灵帝尊

    太古纪元,四大圣兽主宰天地,纪元之后,四大圣兽相继陨落。龙炎,一个带有先天疾患、被家族赶到边陲小镇的少年,开启神秘黑塔,从此异军突起,脚踩天才,灭神体,与天争命,融合四大本源,傲立苍穹。神秘浩劫再度降临,亿万苍生岌岌可危。他战袍飞扬,血染天穹,为亿万苍生而战,成就不灭神话,一世传奇……新书《九阳战皇》已发,《九阳战皇》是在《万灵帝尊》原有大纲的基础上做的修改和补充,本书未完成的剧情都会在新书之中出现,敬请期待!
  • 天波野史

    天波野史

    这纹身不好,是曼陀罗花。有什么不好的。你是太保,你以前的身份是不是有欺诈。有。谁欺诈了你。
  •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末世奇葩路

    末世奇葩路

    身处修仙界的木子鱼因天时地利人和而穿越到了地球……人和你个大头鬼啊!木子鱼欲哭无泪,默默的扳着手指头算了算,师祖是地灵界穿越到了天灵界,师祖母是妖界穿越来的,师父是从天灵界穿越到原始大陆再穿越回来的,连我也要步了他们的后尘吗?可素人家是穿越到了和平时代……
  • 落春秋

    落春秋

    穿越前,肺癌晚期,一个巨大的遗憾,穿越后,双脚残疾加上聋哑,主人翁落华的未来是什么样呢?
  • 末日浴火涅槃

    末日浴火涅槃

    末日降临,你做好准备了吗?末世里,人类不再是地球生物圈唯一的顶级生物,丧尸、新生人类、强化人、怪兽、变异植物与之竞相争夺生存的空间,而突然出现的末日,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李天榕,一个看似普通的大学生,却因凭借着自身努力、他人相助和机缘巧合,克服种种危机,在末日中进行着他惊世骇俗地浴火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