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88000000004

第4章 八佾第三

礼的意义与价值。

礼的根本。

礼的表达。

争与让的统一。

乐是可知的。

礼是对于自我的要求。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词汇——

八佾:古代舞蹈奏乐,八人为一行,一行称为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

成长与感悟——

礼是保护伞,也是高压线。一旦逾越,将伤及自身,也伤及他人。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词汇——

三家:即孟孙、叔孙、季孙三家,鲁国的当政大夫。

《雍》:相传是周武王祭毕文王,撤去祭品时歌唱的乐诗,属天子之乐。

彻:通“撤”,指祭祀结束后撤去祭品。

成长与感悟——

道德如洪水,一旦决堤,满眼都是泛滥的景象。

逾越了礼的边界,权力就成为纵容贪婪的助推器。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成长与感悟——

仁,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份情义的表达就是礼和乐。离开了情义,礼和乐就无从谈起。

仁,是人内在的自觉。离开了守礼的自觉,再多的礼乐,也形同虚设,空无意义。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词汇——

易:在丧礼上一切治办妥当。

戚:悲戚,哀伤。

成长与感悟——

在奢与俭,讲求排场与真心之间择其一,孔子的选择是宁俭、宁戚。

至佳的选择是内与外、文与质完全相配,即文质彬彬。

对待礼,不重外在的奢华,提倡内在情感的质朴与纯真。

人物——

林放:鲁国人,孔子弟子。姓林,名放,字子丘。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词汇——

夷狄:古代泛称东方各族为“夷”,北方各族为“狄”,因用以泛指“异族人”。

诸夏:指周朝及其所分封的华夏各诸侯国,又称“中国”。“诸夏”往往与“夷狄”相对。

亡:通“无”。

成长与感悟——

夷狄原本没有完备的礼仪制度,但他们热爱学习,力求上进,讲礼明理。诸夏各国原本有着完备的礼仪制度,但有人破坏制度,违背礼制,反而不如夷狄。

夷狄之国尚且有君长,不像诸夏礼崩乐坏,目无君长。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词汇——

旅:祭祀的名字,旅祭。

泰山:古代帝王常在此举行封禅天地之礼,后尊为五岳之首。

呜呼:感叹词。

成长与感悟——

按照周代的礼制,只有天子、诸侯才可祭祀境内名山,季氏是鲁国的卿大夫,他祭祀泰山,是无礼的举动。

自助者天助,自逆者天谴。季氏旅祭泰山本为求福,但适得其反。

人物——

冉有: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有才艺,以政事著名。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词汇——

揖让而升,下而饮:射箭比赛时,先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射毕下堂,又打躬作揖,互相谦让;最后,胜者罚负者饮酒,仍要打躬作揖,互相谦让。

成长与感悟——

看似在观“射”,其实是观礼。

有礼在前,其争也君子。

竞技遵循竞技精神才有意义,其实这是在演习礼仪。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词汇——

素:本色,白色。

绚:有文采。

起:启发。

成长与感悟——

洁白的底子,方可涂以色彩。在质朴、纯真的基础上,礼的形式才有意义。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词汇——

杞:古国名,周初所封,夏代王室之后。都城原在今河南杞县。

征:通“证”,证明。

宋:古国名,微子所建,殷商王室之后。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

文献:文,指记载礼制的文字资料;献,指熟悉历代典策的贤人。

成长与感悟——

有理,还要有据,方可以被证明,可信服。孔子在做这样的工作。

文献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词汇——

禘:禘祭。天子宗庙之大祭。祭祀群庙,五年大祭一次。一般情况下,诸侯不用,不宜僭越。

灌:本作“祼”,在祭祀开始,用郁鬯之酒(一种用黑黍酿成的酒)来灌地降神的仪式。

成长与感悟——

礼表达理,通过观礼而受熏陶,明达道理。

若礼不合理,便没有可观之处。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成长与感悟——

曰“不知也”,非不知也,实在是意义太重大。

禘祭,表达事业的传承,传承礼乐、传承宗法、传承功德。将这种情思寄于祭天祭地,祭祀列祖列宗。它引导人们勿忘祖宗,勿忘天地,勿忘本初,勿忘功德。以有德树新功,才可以有事业的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成长与感悟——

神是否存在?“如”字用得好!心诚则灵。心在,神就在。

神在何处?神就在自己的心中。何者为神?自己就是神。

祭神,其实是祈请自己的心神。有诚敬之心,才有心神相通,才会如有神助。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词汇——

奥:本为室之西南角,尊长居之,也是祭神方位,隐喻为当尊之人。

灶:烧火做饭的设施,引申为灶神,隐喻当权用事之人。

成长与感悟——

若违背了天理,无论媚于何方神圣,都无用。

敬于神与媚于神,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同理,敬于人与媚于人,亦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人物——

王孙贾:周朝王者之孙,此时仕于卫,为卫国大夫。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词汇——

监:通“鉴”,借鉴。

郁郁:形容事物盛美、繁多。此指富有文采。

成长与感悟——

本章是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周代是礼乐文明集大成者,这源于它是在夏、商基础上借鉴、完善而成的。

与时俱进是礼能够施行的至高原则。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词汇——

太庙:古代开国之君称太祖,太祖之庙称太庙。此指鲁国周公之庙。

鄹人:指孔子父亲叔梁纥,曾为鄹邑大夫。

成长与感悟——

博学从“每事问”开始。

不知而求知,才可能有真知;不懂礼而问礼,才是真的懂礼。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词汇——

射不主皮:射箭不以射中箭靶为目的。

为力不同科:因为人们发力有不同的等级。

成长与感悟——

只有“每事问”,才可搞清本末,认知本源,鉴古知今。本章即为鉴古。

“射”的重点并不是力的较量,那是什么呢?贵在观礼。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词汇——

告朔: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将第二年历书颁发诸侯,内容包括有无闰月,每月朔日是哪一天等,称为“颁告朔”。诸侯则接受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要杀一只羊,祭于祖庙,称“告朔”,然后回朝听政,称“视朔”或“听朔”。在孔子看来,“告朔”乃是周礼,实际象征着周王朝的权威,因而必须爱护、维护此礼。朔,阴历每月初一。

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成长与感悟——

礼需要一定的形制,形制全部被去掉,意味着礼的彻底消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成长与感悟——

事君尽礼是为人臣的本分。

无论是面对褒奖,还是批评,都当尽到本分,当位而行。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成长与感悟——

尽礼,不是对人情伦理单方面的约束,是双方都应该秉奉的本分与义务。

对于在上位的人,更是要先行礼。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词汇——

淫:过度。

成长与感悟——

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乐极生悲;伤者,哀之过而害其和,哀而绝望。

健全、中正的心智与情感,是诗教的主旨。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词汇——

社:古人建国必立社,用来祭祀土地神。立社,则树其土之所宜之木为社主。

成事不说:事已成,不再解释。

遂事不谏:事已行,不再挽救。

既往不咎:事已往,不再追究。

成长与感悟——

宰我欲劝哀公用严政,使民战栗,孔子并不认可。

有些事情会使人害怕,但不会使人变得善良与仁爱。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词汇——

官事不摄:官员都不兼职,意思是官员太多。

塞门:用以间隔内外的门屏、影壁。

反坫:置放礼器、酒具的土台。

成长与感悟——

恰恰是大器才有更高的要求与警示。

只有自己不居功,功业才会长久。

人物——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他辅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在诸侯中称霸,一匡天下。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词汇——

鲁大师:鲁国的乐师之长。大,同“太”。

翕如:乐声突起。

从:随后,接下来。

纯如:乐曲清纯的样子。

皦如:乐调明快的样子。

绎如:乐音绵延、余音袅袅的样子。

成长与感悟——

乐是可知的。有始,有从,则有成。

在乐中,世事人情,志向与行动在深情地彰表。

人可以知乐,乐亦可以知人。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词汇——

仪封人:仪的地方长官。仪,卫国边境的小城。

木铎:以木为舌的铜质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注意。

成长与感悟——

木铎在昭示导向。即便现实曲折黑暗,心里仍然要亮堂。

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只要路对,就不怕奔波颠沛。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词汇——

《韶》:舜时之乐。

《武》:周武王之乐。

成长与感悟——

乐通伦理,乐在表达理。

有的尽美尽善,有的尽美未必尽善。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成长与感悟——

有礼是对于自我的要求,居上要宽宏大量,为礼要严肃认真,临丧要悲痛伤感。

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上失去了应有的礼仪法度。

礼者无理,则无以观。

同类推荐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生肖文化 羊致清和

    生肖文化 羊致清和

    本书研讨生肖羊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热门推荐
  • 谜之因果:交换的身份

    谜之因果:交换的身份

    于筱晨,因为某些原因自杀了。当她醒了后,忘记了一切,包括他。她那所谓的妈妈告诉她,她叫安梓伊。之后她以安梓伊的身份活了下来。可是,安梓伊和于筱晨的很多秘密需要她解开。真正的安梓伊在哪里?于筱晨又为何自杀?她又为什么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安梓伊的妈妈又为何认为她就是安梓伊?还有,之后又有什么感情纠纷等着她?
  • 剑道之生死轮回

    剑道之生死轮回

    既然这天不再怜悯众生,那就毁了吧,自此由我掌控生死轮回,生命由我不由天。。。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综漫之混沌魔虚

    综漫之混沌魔虚

    当海贼王里的恶魔果实成为练体强者运气与实力的证明。当死神里的斩魄刀与鬼道成为天赋出众的魂修者标志。当火影忍者里的查克拉与各种忍术成为各属性修元者与武技的诠释时。一个穿越来到异界的青年孤儿,因肉身灵魂的不契合无法修元、魂、魔而备受欺凌,当他在无尽的绝望中一步步排除身上桔梗,踏上这条荆棘满布的修士路时,强者的金字塔谁又能让他停下。“自然究竟是何元素,虚实又为何物,时空又代表着什么,我都不懂,我只知道我要逆了这天。”“我不恨天夺我五百载,我只想留住每一个我想留住的人...仅此...而已。”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 眯眼落浮生

    眯眼落浮生

    正午的阳光正好,晒得人懒洋洋的,葡萄架上已经长出了葡萄,空气里满是植物的芳香。苏咪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望着洛奇,问道:“世界那么大,一生那么长,我希望有一个人可以陪我一起走。那个人可以是你吗?”
  • 我的校园:致即将分离的我们

    我的校园:致即将分离的我们

    回忆我们青葱的岁月(肯定写的不好,但却是最好的回忆)
  • 乱之吐火族长

    乱之吐火族长

    号称天下第一的吐火族族长蒙山高遭人刺杀,蒙山高的时代结束了,觊觎吐火族族长位置的人们开始明争暗斗,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接下来又会是谁的时代?得到吐火族族长之位的人,又将失去什么?
  • 春秋之江山国色

    春秋之江山国色

    春秋末,诸侯争霸,夫差、勾践、孙武、范蠡、文种、伍子胥、西施等等历史名人纷纷出现。穿越成为历史悲剧人物白公胜,他是否能在历史潮流中扭转命运,是否能带领着危在旦夕的楚国走出困境,踏上争霸天下之路?请看春秋之江山国色!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