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7100000068

第68章 龙咆平壤-1

秋去冬来,寒风凛冽。

唐卫轩、沈惟敬、孙世禄三人在离开平壤、返回义州的途中,因为沈大人出身江南、不太善于骑马的缘故,行进的速度一直提不起来。每日行不太久,沈惟敬就有些吃不消了,只好停下歇息。

虽然侍奉、伺候沈惟敬的只有随行的唐卫轩与孙世禄两人,两个久在军旅、又不曾做过侍卫之人自然也不太擅长服侍别人。但是,沈惟敬似乎也不太在意。只要是停歇之时,总会小心翼翼地取出议和的文书,翘着嘴角,不厌其烦地看个不停。

尽管,文书落款处只有倭军第一军团主将小西行长的亲笔署名,远远称不上是什么正式的国书。但是,小西行长对于倭军止步于平壤一线、停战至明年春天、不再北进鸭绿江侵犯大明疆界的承诺,也算是达到了此行的根本目的。

回到北京之时,对于朝廷、尤其是全力举荐自己的兵部尚书石星石大人,也算是可以有个圆满的交代了。

想当初,朝廷里里外外,谁也不肯拿正眼瞧我沈某人一眼,个个都以为我沈某有去无回,这趟是白白送死。如今怎样?不仅让气势熏天的倭军主将乖乖地给我礼送出境,还不费一兵一卒地拿到了初步议和的承诺。

这样继续谈下去,不仅互通贸易大有希望,不必开战就让倭军撤出朝鲜,也未必不可能啊。不只是自己凭借此次议和立下功劳、扬名立万,如是真的借此彻底打开大明的国门,与海外诸邦全面开展贸易的话,或许……

沈惟敬每次想及此处,总是两只细细的眼睛中放出无限的光芒,嘴角也溢出无尽的笑容。

唐卫轩却完全没有这个心情,无论战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只要天子一声令下,自然是大明军旗所指,前赴后继,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

而如今,唐卫轩心中所想更多的,依然是当日练光亭中最后的一幕……

桂月香就那样无力地死在自己的怀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见她带着不舍与遗憾,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香消玉殒。

为何每次离开平壤城时,总会是带着无限的悲伤与怅惘?!!唐卫轩在值夜时,曾无数次地望着满天星斗,向上天问着这个问题。

上一回,是三千同袍几乎死伤殆尽、史儒所部慷慨赴死。还记得当时五个人逃出平壤城后,尽管自己也是悲愤难当,但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努力劝解心情更为低落的老周,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只有肩负起他们的意志,这样,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而如今这回,自己又一次活着走出了平壤,背后却是始终挥之不去的佳人舍命献身、香消玉殒的那一幕。劝慰别人的话,再来劝慰自己,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解开心结。

可恶!!

唐卫轩只能用尽全力抽出刀刃,狠狠地砍在一旁的树干上,倾泄着满腔的愤恨,也不知是愤怒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命运的残酷无情,还是痛恨于肆意挑起战端的倭军、和这场该死的战争。

月色洒满了周围的地面,清澈透亮。而自己的命运,却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摸索着前进,四周尽是看不见的凶险,数不清的陷阱……

尽管有皓月当空、星斗相伴,就好像老周、程本举、桂月香等人的拔刀相助,又好比韩千户、沈惟敬等人的推波助澜,甚至也包括小西行长等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特殊“关照”,才使得自己一次次化险为夷,却又一步步迈向了更加叵测、而又无比沉重的境地。

在周围所有这些人或明或暗的帮助背后,都有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似乎又都各自隐藏着深不可测的目的。

第一次逃出平壤城、在官道旁草屋所遇的几个举止怪异、换马赠药的倭寇,究竟是何用心?大同馆中潜至沈惟敬房外、身手矫健的黑衣人究竟是何人?韩千户在义州城中无意中所言的东厂到底在此战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想努力看清一切的唐卫轩,只觉得心里如一团乱麻,割不断,理更乱。锐利的佩刀可以砍断粗壮的树枝,却无论如何也斩不断自己的愁绪。

最终只能无力地瘫坐在地,望着明月当空,回想着平壤城与桂月香相处时那些短暂而又温馨的回忆,昏昏睡去。

一路上,志得意满的沈大人都是笑呵呵的;一脸阴郁的唐卫轩缄口不语、暗自伤神;孙世禄也自觉不该多问,只是安心尽着自己的指责。所以,除了每日的例行行礼问好,三个人之间一直也没有多说几句话。

直到腊月已至,梅花初开,三人终于费尽周折回到了义州境内。

嗯?怎么远远望去,整个义州城外的氛围大不一样了?城外的军营明显重新搭建过,旌旗鲜明,军容焕然。

但无论怎样,寒风中不停翻滚的“明”字大旗,还是那样让人感到亲切而又雄壮。

三人正在张望之际,一支利箭已经“嗖”地一声射在三人的马前,沈惟敬惊慌之间,差点儿掉落马下。待唐卫轩和孙世禄将其扶好后,已经有一队手持骑弓、刀枪的明军哨骑迎面奔来。

沈惟轩见来人来势汹汹,虽只有几十人上下,剑拔弩张、奔驰而来之状,却让人有千军万马从天而降、势若雷霆之感,纵是对方届是自家明军的衣甲旗号,却也一样把沈惟敬吓得不轻,甚至胯下的坐骑都在本能地主动小心退步,两只马眼中流露出不少惊惧之色。

见沈惟敬有想先勒马向后撤退的打算,唐卫轩先是一把将其抓住,同时用手掌慢慢抚慰着胯下受惊的坐骑,先稳住了三人的阵脚。

对面的哨骑明军定是把从南边来的三人当作了探查大军虚实的细作,若是此时有慌乱甚至逃跑的举动,更会坐实了对方的怀疑,招来一阵箭雨也说不定。因此,只能先等对方来到近前,再做解释。

否则,若是一路辛苦、费尽心血,到头来却在这义州城外被自己人当作细作误杀了的话,那才真是冤到家了。

同时,唐卫轩也有些奇怪,沈大人于敌军的刀斧丛中都未露出惧色,来到自家人面前,倒有了三分胆怯。大概,这就是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吧。遇到穷凶极恶的倭军将领,至少还有得谈,只要有三寸不烂之舌,就不怕刀剑加身;但是这拨明军上来就先是一箭射在跟前,然后直扑过来,倒也难免让从未历经过战阵沙场的沈大人提心吊胆、惊魂失魄了。

唐卫轩正想着,眨眼间功夫,那队哨骑已经勒马停在了三人的面前,而后迅速分开,包围住了三人的两翼。当先的一个军官打眼看了看三人的装束,见身形瘦削、面容猥琐的沈惟敬居然身着一身大明正五品游击将军的武官常服,不禁皱了皱眉,但是仍然不失礼数地一拱手,道:“三位是何人?从南面来此作甚?”

唐卫轩一拱手,骑在马上回道:“在下锦衣卫校尉唐卫轩,”然后恭敬地抬手一指旁边的沈惟敬,“这位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平壤归来的大明辽东游击将军沈大人。”同时,唐卫轩掏出了一直藏在怀里的锦衣卫腰牌,递给一旁的明军哨骑。

沈惟敬和孙世禄见状,也在唐卫轩的提醒下,各自掏出印信、腰牌,交与对方验看。

为首的哨骑军官来回看了看腰牌和印信,也不像有什么问题,但是依然面有疑色,略一沉思,然后拱手道:“军令在身,多有得罪。还望三位不要怪罪。”说罢,递回了腰牌印信。

见误会已消除,三人就准备继续进城。但却没想到,这军官继续说道:“只是,在下并未听闻过沈大人的尊名。更不知晓出使平壤一事。所以,还要劳烦三位随我等走一趟,待在下禀告之后,再行定夺。这边请——”言毕,即做出了个引导的手势,同时示意手下裹挟着三人,准备“护送”回去。

三人俱是一愣,且不说在已经基本确认三人身份后“礼节性”地押送着三人回去颇为失礼,看这为首军官的装束,也就是个边军中的正八品百总,这样对待名义上同属辽东军的正五品上司沈惟敬,实乃不敬之罪。

唐卫轩作为锦衣卫校尉,官职品级虽然很低,但是按照大明律法,边军的权位再高,就是总兵大人,也无权节制天子亲军的锦衣卫。

可是,面前的这伙哨骑似乎根本没把沈惟敬这个五品将军和唐卫轩这个天子亲军校尉当一回事,虽然一直客客气气地说着“请”字,但是看这架势,三人如有不从,直接五花大绑后押回去的事情,这些家伙也能做得出来。

沈惟敬见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之前擅自放箭警告,是因为被误认为是细作,也就算了。这下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后,还敢如此放肆!******,且不说老子比你顶头上司还要高出几个品级,倭军的主将对沈某都客客气气、恭敬有加,你这小小百总实在太不识相!正待发作,却又被唐卫轩一把拦住。

“沈大人,稍安勿躁。反正我们本来也是要回义州城的,进到城中,自然也就解释清楚了。”

听身为锦衣卫的唐卫轩都这么说,沈惟敬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随即也只好顺坡下驴,摆足架子言道:“带路吧。”

哨骑军官再一拱手:“军令在身,还望海涵。”然后即开始引领着众人开始往义州城走去。

刚走出几步,哨骑军官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朝着几个人两侧身后的方向喊了两声:“没事了!暂时解除戒备。”

三人不明所以,这是和谁说话呢?不免也转头向着两侧与身后方向张望。

不看则已,一望,俱是一惊。在两侧的树林中,隐隐约约还三三两两地埋伏着不少明军的弓箭手,正缓缓放下手中的弓箭。身后的不远处不知何时已摸上了另一队明军哨骑,早已悄悄截断了三人的退路。此时见为首的那个军官已经解除了戒备,两侧和身后暗藏的这些明军,才又再次隐蔽散去……

沈惟敬和孙世禄都不禁吓出了一阵冷汗,若是刚才仓皇后撤或者当场抗拒的话,说不定就……

唐卫轩也是吃惊不小,之前祖承训手下的那支铁骑就可以算是大明军队中的精锐了。眼前这支新来的人马,虽然未见其在战场上的战力如何,但是这不卑不亢的气势、严明的军纪、还有方才势若雷霆、而又悄无声息的包围战术……恐怕,这支新到援军的战力,还在祖承训所部之上。

唐卫轩的心里不禁非常好奇,这支骑兵到底是大明哪位将军的部队……

同时,另一个闪念划过脑中,难道……我大明的主力大军终于到了?!!

同类推荐
  • 飞花流云录

    飞花流云录

    奉天靖难,我已没有依靠。削藩诛王,我叹不能安然。永乐盛世,我却无享辉煌。仁宣之治,我盼天下太平。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 凌霄潜龙

    凌霄潜龙

    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一柄奇绝的利刃神兵,在群雄争霸的大时代,他本来与世无争,乐观逍遥,却总被是非左右,不能自己。他能否能以一己之力,拯救他的兄弟,他的爱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 日起帝国

    日起帝国

    一个高中生重生于三国,却对历史不是很熟啊。让我怎么办???我好像只认识的名士只是三国演义的人吖,怎么混吖???
  • 河山乱之逆血

    河山乱之逆血

    似曾相识的开头,波折崎岖的过程,意想不到的结局。乱世中的少年,背负着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沉重行囊,沿着征伐、权斗之路,走过一段历史的折转轮回,完成一次人生的自我救赎。历史的长卷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自演出,各自谢幕。…………架空的历史中,是谁人不忘初心?三声无奈叹,命由天定;一曲《河山乱》,乱自心出。
热门推荐
  • 仙魔大礼包

    仙魔大礼包

    人家穿越成青葱少年,一群漂亮MM等着。李隆庆穿越成一半百老头,早已儿孙满堂。婚姻,抚育儿女的任务已经完成,李隆庆只需要为自己率性而活。一个神秘的礼包,让他走入了仙,魔,妖存在的世界。在这个奇妙的世界,李隆庆是继续做一个宅男,还是做一个宅仙?
  • 初夏微凉,你在身旁

    初夏微凉,你在身旁

    女主夏露萱原与男主叶叙文是普普通通的同学关系,可是待到了那场车祸之后,一切都真相揭晓…
  • 祸世乱妃:王妃竟是神

    祸世乱妃:王妃竟是神

    幻影大陆有个天才榜,可她冷家三小姐竟然落水再醒名字就不在这榜上了?可笑!从活一遭,脱掉之前的身份,可谁知又入何等漩涡?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人要灭我,我灭人;天要逆我,我逆天!再世为人,我要潇潇洒洒!金山银山?笑话!此路我开,此树我栽,要过此路,留下路钱!
  • 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

    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

    曾经原来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虽然平凡,但那个地方,只有两个幻想的美好,逐渐,变得没了语言,一天天地虚度,面对着,却学会了沉默寡言,直到一个梦,让我有些不甘,于是写下了这本小说,最后一次回忆曾经的时光,即使马上就要离开了,就让我,最后一次看着你老去,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把我的时光留在他们的记忆,留在我的回忆。希望有一天,世界荒谬不止,还有这些美好用余温温暖着你们。我能够做的仅仅只是把一封封的信攒成一本书。
  • 莽荒八部

    莽荒八部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有仙神、有妖魔、有修罗、有精灵、有凡人……还有荒士!他们演绎着恩怨情仇,爱恨厮杀……一个在深山中捕猎,名为黄义的少年,想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修习他想要的长生之术。带着梦想,他走上了荒修之路……
  • 凤起天鸣

    凤起天鸣

    她的出生就注定她的一生是不可能平凡的,在那个国度,她的父亲凰秦是人人羡慕的武林之王。一出生他的额头就有一朵血莲花。她的母亲凤灵是人人妒忌的魔法之身。一出生她的肩上就有一株茉莉花。凤灵有一个儿子,九个女儿。凤灵认为三公主凤凰神之和九公主凤凰雪羽最为出色。因为神之的额头上有一朵血连花。而雪羽呢?武林之王,魔法之身的记都有,要知道,这可是千年难遇啊!所以,雪羽,凤凰雪羽,这个背负着千万人性命的名字。将一次又一次地给人们创造奇迹,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在众多“80后”步入或即将步入30岁之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为生活和事业艰辛打拼,他们离成功还很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脉或者不擅于经营人脉。本书立足于20几岁这一特定人群,从年轻人的人脉现状、错误的人脉经营方法,以及建立人脉的具体技巧和场景出发,为年轻人的成功指点迷津,为事业的辉煌扫除障碍。
  • 盛世妖女:误惹煞桃花

    盛世妖女:误惹煞桃花

    【那日她拜师……】“你可愿意做我的徒弟?”话音落下,少女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人,她没有抬头,就看着那个人的衣角随着风轻轻摆动。【那日她成魔……】一名少女双眼通红,秀发飞舞,撕心裂肺地厉吼着:“为什么我不是仙!为什么我是魔…师傅。”【那日她成神……】一道道冰刺在他身上透过,他摸了摸胸膛上的伤,眼神里没有波动,可他的心却那么的痛。一名中年男子愤怒地惊呼出声说:“他可是你师尊!”少女眼神冰冷,面无表情,直视着面前一身白衣成血衣的仙界至尊,麻木没有丝毫感情的声音一字不差的传到那人中:“他还算是我的师尊吗?”
  • 村草

    村草

    本小说通过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人的酸甜苦辣,温馨中带着些许辛酸。敬请欣赏!
  • 勤劳节俭(中华美德)

    勤劳节俭(中华美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本书收录了很多民间关于勤劳节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本书去温习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