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300000011

第11章 登天门的眺望(2)

周宇方和丫姑似乎有点不耐烦了。他们反正也看不见这么具体的东西。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远的眺望。他们知道,站得高就一定看得远。这一次,也是他们有生以来站得最高的一次,似乎看到了天尽头。天尽头有什么?似乎什么也没有,迷迷蒙蒙的一片。如果天尽头能有什么的话,也一定潜藏在春天的云雾之中。他们在十多二十平米的峰顶上转着圈,向四周的方向轮换着极目远眺,似乎四面八方的都没有什么区别。要说他们看到了县城,也是冯奇飞告诉他们的,说那就是县城,县城有许多房屋,但是在高远的天底下,竟然是那样不起眼的一小块。要不是冯奇飞说那就是县城,他们是绝不会认为那就是县城的。

他们也想要与冯奇飞一样看清县城,但是,哪怕是睁大的眼珠子要掉出来,泪水迷糊了眼眶,也无法进一步看得更清楚。他们听冯奇飞说得那么具体,疑心他是给他们编故事,或者是在给他们说他的梦话。但是,冯奇飞对他们说的话具有强烈的权威性。他说得那样肯定,那样不容置疑,那样明明白白。他没有必要给他们编故事。他为了弄清他的父亲下落,提心吊胆想尽办法。他们只有虔诚而敬佩地听他说。天下竟然有冯奇飞这样的奇人,远隔了这么远的距离,还能将看到的说得这样的清清楚楚。这与传说中的千里眼有什么区别!他们虽然与他一样飞身上了这么高的地方,竟然也与没有上来的江冬琳差不多,要靠着冯奇飞的转述才能了解,便愈益佩服得如神明一般。但是,他在他们眼里不是真正的神明,他只是他们的最最要好的朋友而已。

冯奇飞能看得如此清晰还不高兴,不甘心。他说他要在这里好好再坐一坐,养好眼力,要看得更清楚一点,也好对父亲放心。他劝兄妹俩带着江冬琳早一点回去,不要让在家的老人们担心。兄妹俩说让他一个人在这里,他们不会放心,江冬琳更不会放心。但是,冯奇飞坚持着,还说等一下回到山峰下,要兄妹俩帮着劝说江冬琳,不要让江冬琳缠住了他。周宇方沉吟着,不好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他知道冯奇飞决定了的事,劝说也不会起作用。但是丫姑不管那么多,她心里怎么想便怎么说。她说她也不回,她要陪着飞哥哥。飞哥哥什么时候回去,她也什么时候回去。让她哥哥陪着琳姐姐先回去吧。冯奇飞知道丫姑的性子拗,也许比琳妹还要难说话,便想下去了再说。

一到山峰下,丫姑便以抱怨的口气对琳姐姐嚷起来。江冬琳一听急了,说:“奇飞,你真要一个人再上去?你究竟看到了什么?说给我听听听嘛。”

冯奇飞和周宇方兄妹俩都在江冬琳坐的那块凸出来的大石头上坐下。冯奇飞将他看到的,又对江冬琳说了一遍。最后说:“我们今天到这个最高峰来,目的是为了知道我父亲的情况。我刚才说的,还只是县城表面的现象,父亲的下落一点也不知道。我能够就这样回去吗?”

江冬琳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两家是一起来逃难的,留下冯伯伯一个人在家,我们都不心安。我们就这样回去,对不住冯伯伯。不如这样,周宇方和丫姑先回去,我还在这里等你。你什么时候下来了,我俩一起回去。”

丫姑急了,说:“琳姐姐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飞哥哥还是我的师父呢。总不能徒弟不管师父,只顾自己先走吧?我还是那句话,琳姐姐你与我哥哥先回,我在这里等师父。”

周宇方说:“丫姑你胡说什么?你懂一点事吧。你琳姐姐是谁?怎么能与我先回呢?我看大家都不要争了。奇飞如果一定要再上去,我们三个人都在下面等。你什么时候下来,我们什么时候一起回去。我们一同来,一同回,没有落下你一个人的道理的。你本意是要老人们放心,这样一来,他们反倒不放心了。首先我妈就会骂得我狗血淋头。我们回去得虽然晚一点,却是一同回去的,我们可以解释,说我们贪看山里的景致,不知不觉走远了,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

丫姑首先表示同意,说:“我哥哥从来没有这么聪明过,是飞哥哥和琳姐姐来了才聪明的吧?”

江冬琳爱抚地在她手背上拍了一掌,佯怒道:“丫姑,不要乱说啊。你恰好说反了,是我们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才聪明了。不然,进到这深山老林里,我们要走出去都困难哩。”

争执了一阵,冯奇飞也只好同意他们三个人在下面等他。有周宇方兄妹在下面与江冬琳作伴,他是再放心不过了。他说:“那就有劳你们了。”说完,复又飞身上了峰顶。

冯奇飞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在峰顶看到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重返峰顶说不上理智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感情上的不舍。他认为,既然他的眼力比周宇方兄妹好,能够看清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那么,是不是再作一番努力,会看得更远呢?也就是说,看得县城更清楚呢?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父亲一个人被陷在县城的事实。父亲一个人躲在地洞,是不是能躲藏得过去,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他刚才在岭上看到了那么多的日本军队。除了这些在行进中的部队外,城里到处都散布着一小队一小队的士兵。他们也许在巡逻,也许在搜查,也许在作战略防御。他们有的在民房进出。他们会不会也进了他家的房子?因此而搜查出了躲藏在地洞里的父亲?他想再看一看,是不是有日本兵会进入他家的房子?他没有想到,即使他看见了日本兵进入了他家的房子,他能怎么样?他只有一个想法,父亲不能有危险!即便父亲病得很严重,不得已而离开人世,也不能落在日本人手里。闹日本这么多年,许多人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而他并不特别放在心上。他没有能力阻止日本鬼子的入侵,但是,他自恃有能力保护家人不受到侵害。当然,也包括了江冬琳一家。他早就把江冬琳一家看作家人了。他始终没有将他会武功的事告诉父母。今天,算是给江冬琳交了一个底。

五岁那一年,一个自称他舅舅的人将他劫到山里,教他练功三年。三年里,父母以为他被人拐子拐走了,想尽千方百计到处寻找。找了三年,在一个晚上,舅舅将他送到家门口,让他自己进去。他已经离开家三年,对父母一天也没有忘记过。当时他恨不得扑到父母的怀里。但是,舅舅却不进去,说他没有脸见他的父母。三年前,舅舅将他领走,是为了教他练功,却让他的父母担惊受怕三年,他进了家门,会被他的父母骂死。他拖住舅舅,说舅舅不进去,他也不进去。他已经与舅舅有了特别亲密的感情。他不愿意因为可以见父母而失去舅舅。他不知道他在舅舅身边度过的三年是在什么地方。舅舅从来没有带他出过山,也没有告诉他这山里是个什么地方。三年后舅舅带他出来,也是在他睡着了之后,背着他出山的。他醒来的时候,他正在舅舅的背上。而且天正黑着,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舅舅说,他一定要记得这三年里舅舅教给他的功夫。三年里只告诉他练功的基本方法,还远远没有练成功。他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否则耽误的时间久了,他这三年里学到的东西会丢失。今后他的功夫能不能练成功,全在于他自己。以后,舅舅很难与他再见面了,但是,还会有见面的时候,那就是舅舅想见他的时候。他不要去找舅舅,他是找不到舅舅的。他可以告诉家里人,他这三年里是被舅舅带去了,但不能说是跟着舅舅练功了。只能说舅舅一个人生活,感到寂寞了,跟着他作了三年的伴。后来舅舅要结婚,就送他回来了。他不知道舅舅给他说的话,有哪些是真,有哪些是假。为什么要那样讲,而不能完全说出真实的话。他知道舅舅很严厉,三年的练功生涯他就领教过了。舅舅的话是不能违背的。

他回到家,按照舅舅说的告诉家里人。母亲说他确实有个舅舅,但早就多年不知去向了。他说出舅舅的特征,母亲证实了那就是舅舅,他心里有了特别的感动,决心要按照舅舅的话去做,不得有丝毫的懈怠,只有这样才能对得住舅舅。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表面上看起来,与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在没有人的地方,他自己觉得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了。他很喜欢这样的两面性。他以能够隐藏自己许多方面的真实性为乐。

他可以对父母隐藏秘密,但有两个人他觉得很难,一个是江冬琳,一个是周宇方。前者他觉得那就是另一个自己,一个人怎么可以对自己隐瞒秘密呢?几次要与她说说他的奇异的经历,但每当这个时候,他眼前就浮现出舅舅严厉的面容。三年里,每当他练功懈怠的时候,舅舅就是这个样子,他看见了就害怕,立即就会警觉,改变他不正确的态度。他始终不能对江冬琳说出什么。当他打消了对江冬琳企图说出秘密的欲望时,就有一种战胜了自己的成就感。

对于周宇方,他觉得他简直就是自己对这个社会的全部认知。在他没有认识周宇方之前,他对这个世界始终是陌生的,哪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房屋街道和所有天天见到的东西。这些天天见到的东西是不是他认可的东西,似乎都要通过周宇方这个人来印证。也就是说,他只有见到了周宇方,他所见到的东西才有真实的意义。

他与江冬琳读书进校的那一天,他看到了周宇方,当天就成了好朋友。从此,他们互相牵挂,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想办法找到对方,而形影不离。他不能对周宇方说出他的秘密,这是他对舅舅的承诺,但是,他忍不住要告诉他一些最好的东西,与最好的朋友共同分享最好的东西,希望自己的好朋友也能跟自己一样好。他认为最好的东西就是他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的功夫,他也要告诉自己的好朋友练功,只要不说他的功夫是舅舅告诉他的,更不能说他在五岁的那一年的奇遇就行。但是,他的好朋友虽然以极大的热情,如他一样的偷偷练习;他也毫不保留地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诉了周宇方,周宇方始终不能有大的进步。他虽然很遗憾,但是他已经尽力了。他觉得很对得起好朋友了。周宇方能练到如此程度,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得到的。

他没有想到,日本鬼子刚刚一进城,他的父亲就被陷进了日本鬼子的重围之中。他一向在心里自恃的本领,却连自己的父亲也保不住。他非常的不甘心。他本来完全可以保得住的,无论他的父亲病得怎样的沉重,他都能背上他如飞的跑走,但是他不能放弃江冬琳的母亲。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父亲说的是男人就不能放弃女人的话让他感到耻辱,他毫不犹豫地放弃父亲,背走了江妈妈。他始终想不通,凭着他的本领,他怎么就连一个重病的父亲也保不住呢?他上了登天门,他看清了县城的外在的一切,但是,他还是得不到父亲的消息。他简直不想下这个高峰了。他的第二次飞上山峰,近乎放赖的行为。但也不排除一丝侥幸,也许在岭上呆的时间长一点,就能获得更清楚的信息。

同类推荐
  • 混世兵王

    混世兵王

    他险些命丧都市,却获得加入最神秘军队的机会。顶尖军人,极品女人,他该如何抉择?是堕落沉沦还是奋发图强?面对各路特种精英,他披荆斩棘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兵王!
  • 光荣使命之特种兵

    光荣使命之特种兵

    光荣使命,特种战士,青春年华在军营里度过,他们无怨无悔,用生命鲜血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铸起了一道钢铁长城,谱写着他们的故事。我是醉仙剑客,为中华人民解放军助力加油!
  • 蓝影传奇

    蓝影传奇

    有一种兵,叫特种兵;有一种部队,叫特种部队。有一种荣耀,叫传奇;有一种精神,叫蓝影。中国的精英部队,踏足于世界战场的特种兵,他们肩负着国家重任,他们承担着人民的希望。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中国军人的骄傲,中国部队的传奇!屹立于特种部队的顶尖存在!为民而战!为国而亡!为中华民族而浴血奋战!
  • 民国土豪

    民国土豪

    河蟹横行,追书困难,干脆自己来做回工兵探探雷!灵感来自接触钢铁雄心不久,刚学会修改资源时所开的一个档,属于超级菜鸟水准!
  • 退伍特种兵在都市

    退伍特种兵在都市

    即便退伍,亦是铁骨铮铮好男儿,游离都市,梦归故里,看当年令敌闻风丧胆兵王着若都市,如何面对。当祖国需要之时,钢枪可再握、杀敌本领永相随,只为军人的尊严而活、为军人的使命而活。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剑威灭世

    网游之剑威灭世

    没有回到从前的重生,只有逆袭现在的复活。当前方的背叛之人早已成为巍峨大山,当一代极冰剑皇从零开始,再度崛起,注定了逆袭和超越!这一路,热血挥洒,战无止境!(ps:属于网游修真类小说!游戏玩家等级:洞玄境、周天境、凝虚镜、化灵境、万物境、命泉境、神行境、接天境、问道境、虚空境……)【QQ群:511898249,欢迎各位加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不凡奇侠传X

    不凡奇侠传X

    不凡,宁不凡,宁死也不凡。通过神界之子转世得来的传承记忆,武道之路一往无前。顺我者昌,逆我者渣!
  • 莲灯

    莲灯

    阴历七月十五,中元日,这一天鬼门关开。莲灯祭逝。第九十九年,她终于要离开这游荡的人间,带着怨恨与留恋。那一夜,皇宫中龙凤双生出世,一刻之差却是生死两端。备受宠爱的妃子为了后宫之争,溺毙了年幼的初生的女婴。她阴错阳差地跌落冥河重回人间,重生到了女婴的身上。暗夜风起,挑着小灯的男孩成为了她的哥哥。月正圆,又是莲灯亮起时。她渴望人世的温暖,渴望永不背叛的爱情。那些在世间徘徊不去的魂魄,让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人是鬼。或许人与鬼本就没有分别。人不过是活着的鬼,而鬼,不过是死去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她如死去般地活着,又把‘生’当作执念,等待着,有一天可以真正的破茧。
  • 生态浮岛

    生态浮岛

    一位少年的梦想,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大环境。朋友,爱人,家人,敌人,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危险。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是永远自相符合。——罗伯特-欧文;
  • 秋风夜芦苇荡里的那盏灯

    秋风夜芦苇荡里的那盏灯

    1947年秋,一件轰动北平的恐怖传闻。李富,三十二岁,廊坊人,北平师范专课肄业生,因家里有些困难,想急于找个事作贴补家用。经在宛平县城县衙门做文书课长的堂叔介绍,李富来到位于西山脚下的旱河村高等小学堂充任代课老师。……学校有几间宿舍,但一到晚上,整个学堂就李富一个人,静得糁人,夜里解手,茅厕外面是一大片乱葬岗子,衰草穿风,夜鸟呜呜,一片肃杀之景。……只是这条小路,夜深黑沉沉,没一点光亮,每到天阴刮风的时候,还是有点恐怖。……
  • 魔镜面具

    魔镜面具

    一块上古流传下来的石板六块刻着诅咒的面具遗失在世界各地的六面魔镜最后能否找回无穷旋转的地心魔方到底何时停止一份不可一世的桀骜一颗象城堡般坚固的意念在分与合之间的抉择勇敢之心永恒
  • 消失在风中的殇

    消失在风中的殇

    小时候约定结婚的青梅竹马已成为现在的妹妹;告白后被拒绝的“她”又再次出现…他和她们该何去何从?
  • 逆命之杀

    逆命之杀

    他违背了神界定下的命运,伐神?笑话,是杀天!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