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2300000176

第176章 白家的秘密

“你咋啥都知道,可啥都不精通啊?”田鸡口直心快,憨憨的问。

叶知秋白了田鸡一眼,告诉我们说,早在清军入关之前,便有辽东之屠,清太祖下令对汉人,不论贫富,均皆诛戮,这个行为和他之前仰仗和信任汉人截然相反。

而且在大清入主中原之后,清太祖颁下严旨。

不许汉人入足辽东。

“文史中对此记载甚少,至于原因也没有详说,不过在野史里倒有提及,据说这和大清在关外一处极大的宝藏有关。”叶知秋说。

“然后呢?”田鸡追问。

“没然后了啊,都说是野史,多为传闻具体的如今也无从考证。”叶知秋摇摇头。

“说了等于没说。”田鸡像泄了气的皮球。“我还真当你知道。”

“你说的这个连传闻都不算。”将军吸了一口烟和白近相视一笑。“你去辽东随便拖一个三岁细娃,也能告诉你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是什么意思?”宫爵问。

“赫图阿拉是大清第一都城,在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东,坐落在苏子河南岸的一座横冈上,满人成此地为大清的龙兴之地。”白近不慌不忙说。“也是大清历代帝王心中的不可替代之圣地,很多人都相信赫图阿拉便是大清龙脉之所在,而那处旷世宝藏就藏匿于赫图阿拉。”

“说起这事辽东人都知道一个故事,大清问鼎天下之初,皇权争夺相当激烈,皇太极登基后还念念不忘这笔宝藏,毕竟谁率先找到这些财富,称霸天下易如反掌,他便下令在赫图阿拉下令掘地三尺。”将军接过白近的酒壶喝了一口。“结果军士们刚抡起锹镐,准备挖掘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骤然间黑云蔽日,阿巴亥显灵怒斥皇太极念财忘义,不思进取,并告之,此宝藏是大清的国本运数,将护佑大清国运昌盛,江山永固。惊恐万状的皇太极当即跪地叩拜,并发誓不再寻找宝藏。”

“赫图阿拉真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我问。

“扯淡,那地真有龙气,凌霄阁还能瞧不出来,不过是后世之人以讹传讹。”白近摇摇头。

“万象神宫是唐初时候修建的,大清……这中间相隔了近千年的时候。”凌芷寒蹙眉疑惑看着白近。“您怎么会知道万象神宫?”

“谁知道什么神宫,我也是一个月之前才知道,这事还得先从那处大清龙脉宝藏说起。”白近吸完最后一口烟。“我们白家世袭罔替为辽东王,据说就是和这处宝藏的下落有关,唯一知道宝藏位置的只有白家的人。”

“您是满人?”叶知秋问。

“不是。”

“大清的宝藏怎么会让外姓人知道?”叶知秋一脸愕然。

“怪就怪在这里,大清皇族都不清楚这宝藏的下落,为什么白家会知道我也不清楚,不过从我太爷爷开始,就没听谁说过这宝藏的事,世代相传,就因为白家掌握着这处旷世宝藏的下落,所以大清才对白家礼让三分,世代恭敬,你们刚才瞧见我背上的龙纹吗?”白家指了指自己后背。

“这龙纹我知道,是大清龙旗上的图案,这龙纹比后来的大清黄龙旗还要早,是八旗的令旗。”叶知秋很认真的问。“您老干嘛把大清的龙图纹在身上?”

“谁他娘纹大清的龙图,这是咱老白家的标志,大清用的龙纹,那也是借用咱白家的。”白近一脸骄傲回答。“白家最开始的龙纹并不是这样,就和他项链上的相同,生有双翅,龙本来就是飞的,有双翅感觉画蛇添足,后来就把双翅给隐去,剩下现在的样子。”

我们越听越吃惊,只有白近依旧不以为然,他似乎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这些。

“你堂堂辽东王,在关外名声显赫,不好好享清福,怎么和万象神宫扯上了?”将军笑了笑问。“难不成你也惦记万象里面的宝藏?”

“我惦记?”白近爽朗的笑出声,拍了拍自己胸膛。“咱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我连自己寿衣都准备好了,指不定今儿躺下去,明儿能不能起来还说不清,我惦记那些玩意干嘛,何况万象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别给我提什么宝藏,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有屁用,真惦记我还不如好好寻思找好大清在关外的宝藏,干嘛吃力了不讨好跑到这鬼都不来的地方。”

“您连万象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您找这地干嘛?”我疑惑的问。

“之前不是给你们说了嘛,传说我白家先祖是乘双翅飞龙到的关外,这事玄乎反正我从来没相信过。”

白近随手往篝火上倒些酒,火势腾起照亮他沧桑的脸,白近不慌不忙告诉我们,辽东王传到他这一代,也就剩下一个头衔,他从来没把辽东王当回事。

打完日本子后辽东太平了一段日子,那个时候有一个正黄旗的纨绔子弟,祖上在大清是权贵之臣,官拜礼部侍郎,后来家道中落一直默默无闻。

有一天这人来找白近,拿着一副画卷想卖,说是他祖上留下的东西,白近寻思败家败到卖祖宗遗物,实为不孝训斥了几句,来人说画卷或许和白家有关,白近好奇展开画卷,顿时大吃一惊,那是一副壁画,上面有一座修建在沙海中气势恢宏的宫殿,而在宫殿上方他看见一条展开双翅的飞龙,样子颇为像是白家族谱里先祖所乘骑的飞龙。

白近连忙追问壁画的出处,这人告之是清朝平定准噶尔后,从西域进贡之物,他祖上见壁画精美绝伦便临摹一份,可年代久远壁画来源之地已经无人知晓,西域面积辽阔单凭一张画卷根本找不到什么。

“这事当时我也没在意,就这么搁下,直到一个月前,有人上门指名道姓要找我。”白近望着篝火说。“开门见山说是在西域有一处宫殿,这宫殿中的龙图和白家的标志很像,他能带我去这个地方,但找到之后和我五五分账,从这人口里我第一次听到万象神宫这地方。”

“有人告诉您万象神宫?”宫爵有些没反应过来的样子。“这么重要的地方,既然知道干嘛要找您,这人自己去不就成了。”

“这理我当然懂,不是这人胃口不好,而是能耐不行,想必他说的这地,他一个人也找不到,我白近其他的不敢说,但只有我答应的事,那就是一口唾沫一颗钉,决不食言,何况看架势这地方不简单,他找我总比找别人放心,冲着辽东王这三字,我也不会见财起意图谋不轨,再说他知道地方,我出人出力。”

“这么说您也是冲着万象神宫宝藏去的?”凌芷寒问。

“饿了不能当饭吃,渴了不能当水喝,我冲着那些玩意不是找罪受嘛,我都这把岁数,扪心自问这辈子算是值了,如果还有遗憾,那只有我白家先祖的传说,我也想在有生之年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白家豪情万丈笑了笑。“何况反正我也是半截身体埋在土里的人,也不怕折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亏。”

“告诉您万象神宫的人是谁?”我全神贯注问。

白近回头向我们指了指远处帐篷外独自坐着的一个中年人,身体很瘦小,青袍裹身,头髻锁发,脚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目光自然无为、虚静守柔。

“他叫步东远,是一个道士,就是他告诉我万象神宫的。”

“道士?!”将军眉头紧锁望向白近。“装神弄鬼的人,你啥时候这么不靠谱,人家一句话你就屁颠屁颠不远千里跑这里来了?”

“笑话,我好歹也摸爬滚打几十年,这么大的事,你以为我会听别人一面之词。”白近咧嘴笑了笑。“来之前我找人查过步东远的底,这人没什么名气,不过他师公可来头不小。”

“他师公?是谁?”宫爵问。

“王圆箓。”

“王道士!”叶知秋一听吃惊的站起身,看向远处闭目盘坐的步东远。

“你又知道?”田鸡在嘴角挤出一丝苦笑。“说点有用的成不。”

叶知秋根本没有理会田鸡,一脸认真对我们说,王圆箓在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

他虽然身为道士,却成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护者,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莫高窟中的藏经洞。

“斯坦因就是在欺骗了王圆箓后,从敦煌带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人功过两分,若不是他的保护想必还会有更多的文物被毁坏,可惜他也直接导致了敦煌文物的流失。”叶知秋中肯的说。

“步东远不傻,也知道一面之词说不动我,他告诉我,在他师公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已经对里面的东西进行过整理,其中大部分重要的经卷和文献都被转移并且妥善保管,那些流失的大多是后世的拓本。”白近看着我们继续说。“步东远的师傅在翻阅这些东西时,发现在西域某地应该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宫殿,可到死也没能找到宫殿的确切位置,机缘巧合让步东远在一份玄奘亲手翻译的汉文经书中,看到一段颇为不寻常的记载。”

“什么记载?”凌芷寒问。

“那段记载应该是写在两卷经文中,可惜其中一卷不知下落,在另一卷上面说玄奘返回长安时候,夜晚在一处古堡内的佛院停歇,写下神佛金宫显圣大漠。”

“古堡中有佛寺……”叶知秋来回走了几步低头冥想,突然抬起头兴奋异常。“麻扎塔格戍堡!在西域这是唯一一座修建佛寺的古堡,而麻扎塔格戍堡的位置刚好就在红白山!”

“对,步东远也是这样推断出红白山,在他发现的经卷后面还画了一幅双翅飞龙,玄奘一直认为这是佛家的八部天龙守护的圣地,而步东远结合他师傅的发现,猜测出万象神宫很有可能在红白山的附近,他曾多次前往找寻可一无所获,应该是知道人单力薄,靠一己之力难以成事,思前想后才找到我。”

听完白近说的话,我终于恍然大悟他是怎么得知万象神宫的下落,步东远的话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吉姆夫妇的话,斯坦因就是因为在佛经后面玄奘的记载发现了万象神宫。

可惜关于万象的位置却在另一份斯坦因没能带走的经文中,这也是他穷尽一生也没找到万象神宫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巫城探秘

    巫城探秘

    一页藏在地底的秘信;一段悲伤的童话故事;一次意外的科考探索;……几个年轻人誓要解开上古盐都古城之谜!
  • 与千年女鬼有个约会

    与千年女鬼有个约会

    我叫项小凡,那晚午夜,我被一个漂亮妹子牵着手,带进了路边的一间旅馆……这是个不仅让你心跳加速,还要你面红耳赤的故事!嘘!夜深了。14岁以的下童鞋,请不要在家长陪同下阅读此书。14岁以上的童鞋请与你背上背着的那位童鞋一起观看此书,并且不要遮住它的视线!(注意:现在不要回头哦,因为它也看到这段文字了。)
  • 机械魔童

    机械魔童

    联盟历1583年,地球已经进入星际殖民时代五个多世纪。但依然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在阻碍着联盟的发展。每到此时,联盟就会牺牲一位曾经的最高领导人去邀请一位神秘的存在……
  • 惊魂动魄

    惊魂动魄

    混乱世道,强者生存,弱者败。生存者、变异者、啃食者、军队,灵魂,5方力量的较量。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群架世界。2025年,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国际大学发生了病毒泄露事故,因由美国想在世界立足之地,偷偷的在研究一种能使人变异和刀枪不入的啃食者。但是没想到一次因故使整个美国陷入了困境。而我却是这个城市的生存者之一
  • 命劫记

    命劫记

    他,是一个弃婴。幸运的是,一个路过的老人看到了他,收留了他。可惜好景不长,在他八岁那年,老人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他一人生活在东北深山之中。直到他十六岁那年,他离开了他的家,开始了流浪,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流浪,走过了大江南北,一直在走,在这个不是黑便是白的世界里游荡,像一个游魂,充斥着格格不入的格调。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他的一生会这样简简单单的完结,不会再有任何改变,这个想法从来没有被他自己质疑过。直到那一年,那个冬天,那个诡异异常的冬天,那个大雾弥漫的冬天。他,在一个破旧的车站那儿,邂逅了一个她,一个外表清秀绝美但却流露着焦虑疲惫的她。看着这个让人心疼的容颜,突兀的,他的脑海里,鬼使神差的窜过了一个念头。就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念头闪过之后,一件件围绕着他和她的故事开始慢慢展开,慢慢地开始改变他的生活,慢慢地开始改变他。或许,这就是命运……
热门推荐
  • XX帝王的女警娇妻

    XX帝王的女警娇妻

    他是地下皇帝,XX统领,也是商业帝王。却独独对她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她是一名警察,却在遇见了他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对她无止境的爱融化了她。甜蜜,可笑,有的只是相互的信任。唯美的爱情绽放在两人的身上。友情推荐推荐:好友的《家有恶少》精彩好文,笔锋细腻,情节生动。精彩好文!
  • 女总裁的近身妖孽

    女总裁的近身妖孽

    “我叫韦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小名小宝。”“小宝——”“好媳妇。”“谁是你媳妇了?”“除了我妈以外,我只允许我家媳妇喊我小名。”“……”
  • 缘分惹的祸

    缘分惹的祸

    都说缘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然而我感觉缘分这种事可求不可遇。我想每个人或许都有那么一段让自己终身难忘的缘分,或许曾经有时候上天给了你一份让你终身难忘的缘分,但是这种缘分它让你相知相识,但不让你至死不渝。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异魂尊

    异魂尊

    一个身世扑朔迷离的少年杜云,为各种生存意义不断壮大己身,异魂的出现是吞噬还是促进,在这充满玄气,魔法,魂力的大世界中绽放。生命的绚烂由我来谱写,朗朗乾坤,吾名誓必震颤宇内各方。吾之一生,为复仇,为感情,为正义......其实一切都是吾心所致,随心而为,笑悯恩仇,为追求极致而存在。
  • 邪少的呆萌蠢妻

    邪少的呆萌蠢妻

    五岁她把尿拉在他身上,十岁她为了气他,竟然去找男朋友!你知不知道,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
  • 烟雨纷飞之落梅

    烟雨纷飞之落梅

    每个女子的一生都像凋落的梅花,短暂而绚烂,它们开在寒冬,却还是那样用力的展示自己独有的美丽,只为有人可以伫立欣赏,就算有天凋落在地上,也会展现不一样的风情,只为爱的奋不顾身,只为能有人用心呵护。
  • 绝色倾颜

    绝色倾颜

    前世的她已男子身份活着,为人冷傲。今世的她重生于灵武大陆,本是一美女,却偏偏为自己画上胎记。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有着不可思的灵力、魂力和魔兽。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众人心中的神。她只想要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能够与她共度一生的人,为何如此困难?本文正剧,一对一。静静头一次写文,更文可能慢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

    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

    她,华夏第一杀手,张扬邪肆,还有点……有点,逗比。她不就是完成任务后装了个逼么,还真遭雷劈了,然后就酱紫华丽丽地穿越了。至于么?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她踩白莲虐渣男,玩得不亦乐乎……却一不小心惹到了他。片段:某天,某女手脚并用爬墙成功后开始逃逃逃!一个下午过去后~,某女站在雪山之巅大笑三声,哼哼,她还不是逃出来了!还不等某女笑完,某管家的声音悠悠传来:“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某女的脸立马黑如锅底,回头一看,某妖孽正在悠闲地吃着烤肉,随带向某女露出一个欠扁的笑容。某女恨恨咬牙,恨不得冲上去咬死某人……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主要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本书作者认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儿歌,对品德修养无益。于是他编写新儿歌代替旧儿歌,即《小儿语》。《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同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民国时的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它进行了增补。这两本书对引导孩子们阅读,对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