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1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

陈独秀在党的三大致闭幕词中指出:党的一大时“还没有纲领,甚至还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此后,党的自身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使党能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迅速从中国各政党和团体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信赖。这为以后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发动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高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二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创建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一个过程,中共二大召开是建党任务完成的标志。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的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问题,认识尚不清楚。对于工农联盟的问题,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建立工农政权等问题,也还没有认识到。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会议小插曲

1.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参加二大

二大召开前的1922年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李启汉被上海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判刑,《劳动周刊》也被迫停刊。考虑到上海政治环境险恶,为安全起见,在会务的安排上,二大决定少开全体会议,大多数时间都用于起草文件和分组讨论,并且每次全体会议都更换地址。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以后,代表们就分散开分组会,然后变换地址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以后,代表们又再次分散到党员家中讨论。

二大开会地点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成功,但也直接导致了毛泽东最终没有参加二大。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与来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明确说道:“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湖南党——我那时是书记……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冬天(注:应该是夏天,7月),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

2.参会名单存疑

与今天民主选举党代会的代表不同,二大代表不是民主选举的,除上届中央局成员是当然代表外,其他代表由中央局提名或协商确定。

一,“20人说”。从20世纪20年代起,苏联部分关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共产国际工作人员与学者,撰写了一批概论性研究文章与著作,普遍认为出席中共二大的代表人数为20人(未列具体名单)。

二,“9人说”。该说源自于中共二大代表张国焘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一书,该书中说二大的正式代表共9人,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是这样写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终于于七月十日左右在上海成都路一所中共中央所租的房子里正式开幕了。当时党员人数是一百二十三人,但这次到会的正式代表却只有九人。”

三,“12人说”。2002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再次确认了组织名单,出席二大的代表有: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代表杨明斋,北京代表罗章龙,湖北代表许白昊,湖南代表蔡和森,山东代表王尽美,广东代表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尚有一人姓名不详)。

3.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

中共二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唯一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出席的会议。中共一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中共三大,维经斯基、马林出席;中共四大,维经斯基出席;中共五大,维经斯基、罗易、鲍罗廷等人出席;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布哈林出席。唯独中共二大,没有邀请或等候共产国际派人参加,甚至还是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离开中国的空隙举行的。

1922年初,马林向陈独秀建议,共产党采取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其实现彻底合作。马林的观点遭到陈独秀及中共多数人的坚决反对。因此,中共二大可以看成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希望独立解决与共产国际重大分歧的紧急大会。

4.为什么二大后没有成立中央组织部和宣传部

中共二大及其后未成立分掌党务、党的建设的中央组织部,也未再设立中央宣传部,同全党纲领的确定和组织状况直接有关,同中央领导成员的认识水平直接有关。

二大后全党地方组织有限,对党务工作不太熟悉。虽然二大开会前已发展到195名党员,全国只成立了北京、上海、广东、武汉、湖南五个区执委和济南、郑州地方及旅欧、旅莫斯科支部等,比一大时没增加多少。中央的党务工作并不复杂,陈独秀同各地书记保持着较好的联络。当时,李达、陈望道对严格党的组织纪律持异议,蔡和森、施存统等擅长宣传,邓中夏、李震瀛等注重工人运动,项英刚入党,谭平山因陈炯明叛变犯了错误,从而影响对加强党务、加强中央机关建设的考虑。特别是原本分工组织的张国焘犯有小组织活动错误。中央局成员当时的表现,必然影响党中央组织的健全。

尽管二大时对党务、党的建设引起了重视,但由于缺乏经验,注重讨论政治问题,对如何加强党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只提出了要求,没能研究具体措施,尚未认识到设立中央机关部门的必要。只明确中央领导成员的分工,加上中央机关几次变动驻地,势必造成“中央委员会里并没有组织”的状况,自然不会成立中央组织部和宣传部。

卡片式记忆

1.《向导》周报

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任主编,彭述之、瞿秋白也是主要负责人,半公开发行。《向导》发行量开始为几千份,后增加到两三万份,最高达10万余份。它辟有“时事短评”、“寸铁”、“肉麻世界”、“读者之声”等专栏,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它集中力量宣传了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主张——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还宣传了建立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来完成这个民主革命任务的必要性,对指导大革命时期的各项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向导》从创办到停刊,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与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兴起与失败,可以说它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这一历史时段的《向导》也只是向导国民革命,并不谈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当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向导》的历史使命也已终结。

2.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和新式农民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与此同时,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中共二大前夕,也就是1922年6月,澎湃来到家乡广东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次年元旦,召开海丰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海丰总农会宣告成立,全县范围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不曾有过的。

3.创造多个“第一”的中共二大

虽是“二大”,它却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同类推荐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

    本书内容围绕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朝关系、台海局势等当下热点问题,通过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展示了作者对于中外高端人物的访问和他们之间的讨论,指出了纷繁芜杂的外交关系背后的线索。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国际政治学新论

    国际政治学新论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政治学的最基本范畴和最基本原理,分析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等的含义和特点,阐明了国际政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方式,探讨了国际政治体系及其基本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战争与和平、全球化与现代化等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适宜于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及研究生参考用书。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的抢手妹

    恶魔少爷的抢手妹

    可爱美丽的慕芯却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如此的爱自己,原本是孤儿的她,这个家给了她很多的爱,身份的真相揭晓,复仇,发现喜欢上自己的哥哥,真是可笑,复仇过后,他把她堵在墙上,“慕芯。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
  • 恶魔校草你混蛋

    恶魔校草你混蛋

    每晚,恶魔都会爬床偷亲那张樱桃小嘴。池星兮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的是那张妖孽的脸。池星兮吓了一跳,洛韩宸你亲我干嘛?恶魔邪气一笑:我想亲就亲。池星兮怒了洛韩宸你个病态。恶魔反问病态?我亲我老婆怎么病态了,嗯?池星兮恨死了自己的老爸老妈了。给我和这个混蛋订婚。还有被这个混蛋占便宜,呜呜呜……!
  • 国民男神:绯闻萌妻太撩人

    国民男神:绯闻萌妻太撩人

    她是音乐奇才,可一朝被人抄袭了曲谱,还被推向死亡,她以为她会这样带着仇恨死去。结果老天爷可怜她,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重生就重生,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男神会找上她?他也是音乐界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她让他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渐渐让他心动。她想不到有朝一日国民男神会柔光似水地对她说:“小白兔,还债!”“还什么债,男神我不欠钱!”“还情债。”
  • 爱神爱神

    爱神爱神

    我会慢慢想想滴,我写完了再写简介比较好吧?总之大家先看看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都市荒诞传说

    都市荒诞传说

    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在这繁忙的都市下隐藏着一个又一个荒诞怪异的传说,蹦迪僵尸?华国龙组?九命猫妖?......各种传说人物撵着我们的小方跑,但是我们的小方却在苦恼,“唉,不老魔女,你这折磨人的小妖精。”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迷寻记

    迷寻记

    迷失与寻找,是人生永恒的练习题第一卷《寻城记》告一段落第二卷《清风楼》告一段落第三卷《荔然台》告一段落敬请期待第四卷《迷迭引》
  • 留春

    留春

    这不是一个发生在繁华都市里的青春故事。这里的孩子常年生活在父母在外打工的日子里,他们的天赋在这个条件匮乏的偏远小镇无从挖掘,努力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梁若瑜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北方的小镇里。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每个孩子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都会偷偷喜欢上一个人,他们的故事一样值得你流泪和微笑。梁若瑜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在家重男轻女。她从小性格敏感,一直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和关爱,看似大大咧咧骨子里却是一个极其自卑的女生。最好的两个朋友姜晓晓和梁枝都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唯独自己中考落榜,复读时认识了漂亮女生席嘉月以及她的弟弟何嘉木等人。原本没有什么交集的人却因为她而纠缠在一起。
  • 小师弟传奇

    小师弟传奇

    主角张天宇,身在杨家大院,原本武艺高超,实力超群,却只能活到20岁,为了保护师姐不惜火力全开,与冰狼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