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6900000003

第3章 李志活在互联网上

在唱片式微、数字音乐崛起的行业巨变中,不混音乐圈、不签约唱片公司、不参加电视选秀、不接受媒体采访的李志,一直在探索独立音乐人的生存方式。如今,这名被称作 “逼哥”的创作歌手正在经营着一家小而精的互联网团队,成为了独立音乐人发展的标杆。

《财经天下》/杨蕾

2010年,李志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看过一场印象最为深刻的演出,70多岁、头发花白的加拿大歌手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在体育馆里为两三万名头发花白的观众唱了近三个小时。5年后,聊起那场演出,李志依旧津津乐道,甚至在摄像机前模仿科恩单膝跪地起身的招牌动作。

现在,这名出道了10年的独立音乐人,也要像前辈一样,走进体育馆开唱。4月中旬,李志打破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则,宣布启动“看见”2015巡演,于5月23日在深圳、5月29日在西安、6月6日在上海、6月13日在武汉、6月20日在重庆、6月27日在北京进行六场场馆级巡回演唱会。

这是中国首位独立音乐人依靠自己的团队启动运营的场馆级巡演,平均每场卖5000张票,规模远超LiveHouse,而巡演的最高票价为880元。对独立音乐人来说,其演出规模和高票价都很少见。

为了此次巡演,李志付出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站台,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第一次进棚拍杂志照片……他表示,这次演出所有的东西,跟他以前的原则也好、价值观也好,有所违背的,他都认了,他把这次巡演当做一次出轨。

“我觉得这次就不要脸了,打自己嘴巴,没关系。我想得很清楚,如果我不同意这么做,这个演出是搞不下去的。”

对于李志来说,这似乎是一场理应到来的挑战,他的票房号召力和人气早就不再小众。2013年下半年,李志就提出想在大场馆演出。过往小场地演出模式已经到顶,无论是李志最在意的乐队水平提升速度还是利润空间,都已经无法满足。“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事情来把团队、乐队的提升速度提一提,而大场地演出是提升团队水平的最好手段。”

过去李志在小场地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即便这样,收入仅能勉强支撑团队运营。“这次大演出只是一个手段,我的动机还是要回到小场地,要把小场地的演出做得更精,但精的前提是得有钱啊!”

“独立音乐人也有了自己的土壤”

“看见”巡演的主办方是S.A.G北京博生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志与S.A.G采用新的合作模式,去掉唱片公司和传统演出公司这一环,用S.A.G的技术、设备器材和经验整合音乐人的需要,直接给到顶层运营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被外界打上“特立独行”标签的李志来说,这样颇具互联网风格的合作方式并不让人太过意外。

2015年4月15日,在北京S.A.G艺术舞台召开全国巡演发布会,李志自嘲是个网络歌手。不过提到互联网,他会正色起来:“我一直在说我最感谢的是互联网,它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太强大了,就好像工业革命这种巨大的变革给人类带来方便,我们每个人都在受益。”

李志认为,音乐人在传统唱片上的收入不断缩水是人的问题,而不是互联网的错,就像互联网没出现之前,盗版CD就已经在横行。互联网不仅没错,还为音乐行业带来了两个好处:降低音乐制作的门槛和宣传成本。

这两点好处,李志深有体会。1999年,刚上大学的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5年后,李志在南京自费完成了第一张音乐作品,并找朋友帮忙编曲制作。“以前要制作唱片就必须跟唱片公司合作,就那么几个盘,你买不到设备,买不到软件。而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廉价、盗版的软件出来了,很方便。”

制作出第一张EP小样,李志还刻录了250张唱片,以20元一张的价格到处兜售,名字叫《BB》(这也是他最早上网用的名字)。“1990年代,辛辛苦苦做完了唱片,要抱着一堆碟往这个地方送、那个地方送。信息不对称,交流不畅。所以我认为从土地革命、工业革命到IT革命,信息的交流更快捷了,你做的东西不用去求电台。我往网络一放,大家想听的都能听到。”

2005-2006年,免费的数字音乐开始在国内兴起,“MP3”连续两年出现在百度年度十大热搜关键词排行榜。同一时期,李志制作的三张“Low-Fi”专辑开始在各大音乐论坛走红。当时,口袋音乐创始人崔人予收到李志歌迷寄来的唱片,听后觉得还不错,他通过网络联系到李志,帮助李志把小样变成了正式出版物,还把李志两张没有名字的小样,分别命名为《被禁忌的游戏》和《梵高先生》。《梵高先生》后来放在“摇滚南京”网站上,被人大量转载,成了李志标志性作品。

“李志可能是我们这批人中第一个纯粹从网络出来的歌手,他不是靠一个音乐圈子或者唱片公司的烘托,而是从一开始就独立于这些之外的。”国内著名民谣歌手张玮玮如此评价他。

李志进入音乐行业时,数字音乐正在冲击传统唱片公司所依赖的工业系统,而新的规则尚未建立。音乐行业传统的发行和销售渠道成本很高,如果销售不够一定数量,平均分摊下来的成本也很高。对独立音乐人来说,传统渠道本身就是很重的负担。

2009年,李志借了30万元制作第四张唱片——《我爱南京》,他觉得,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唱片。这张定价120元、由三张CD组成的唱片还是以赔钱告终。“当时不理解,我这么用心做的东西,怎么就没有人买啊?现在知道了,潮流你是挡不住的。”

“30年前,从事音乐行业的人一定要加入歌舞团、曲艺团等机构;20年前,签一家大型唱片公司才有出头之日;而从10年前开始,独立音乐人也有了自己的土壤,这土壤就是互联网。”李志的经纪人迟斌说,互联网潮流之下的 “高性价比”宣发模式,既是时代带来的福音,也是独立歌手发展的无奈之举。

2011年年初,李志拖着几大箱自己的唱片到荒郊野外,付之一炬,下决心下张专辑不做实体。迟斌回忆,那是2011年情人节之后,李志把烧唱片经过录了下来,并选择了一首齐秦的歌——《把梦烧光》作为背景音乐,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输得荒凉,死得牵强。”

同年,李志官网建立,数字版新专辑《F》连同过去几年发行的专辑和现场DVD全部都在里面,采用先下载后自由定价且不设底价的方式开放销售。后来他们发现,下载的人很多,但付费的很少。当时各大音乐平台都可以找到未经李志授权的歌,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到官网下载。

李志团队牵头向各大网络音乐平台投诉,联系小河、万晓利、周云蓬等独立音乐人,与虾米等音乐平台死磕版权,同时,还把自己的音乐放到了iTunes、Spotify、Google Play等国外音乐平台上。

2014年,李志和虾米解决了版权问题,重新入驻,并在虾米首发新专辑《1701》数字版。上线7小时内,专辑的试听量就突破了20万次,上线两周后试听量已经达到300多万次。目前,李志与大部分音乐流媒体网站都达成了版税分成保底合作协议,也多次与虾米、京东等网站合作进行作品发售。

现在,李志在数字音乐版权上所得的收入每年在40万-50万元。“当大家都重视知识产权、进入一个商业逻辑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套规则,开始守规则的人就会教育那些不守规矩的人。”迟斌说。

李志还是中国最早利用众筹方式完成音乐产品的独立音乐人。2013年年末,他的团队在音乐众筹平台“乐童音乐”发起了新项目——“2014李志数字版现场专辑《勾三搭四》募集”。项目上线后,45天内获得了2673人支持。对于李志及其团队来说,这次众筹的价值更多的是了解歌迷的需求,而不是一定要项目成功拿到这笔钱。“希望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想听这张现场录音专辑而支持,绝大多数人是因为不想听而不支持。这才是理想的众筹模式。”

从2011年开始,李志每年都在南京举办跨年演唱会。去年跨年演唱会开票,仅靠自媒体推送消息,1个小时内就卖出3300张现场票,其中有3000张300元的站票,和200张600元的二楼坐票。

从第一年开始,李志每场跨年演出都是需要抢票的,这要归功于之前“疯狂”的巡演与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传播。2009年,李志70天内在全国巡演超过30场,这为他催生了相当数量的歌迷。而微博的兴起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李志。在新浪微博上,李志的粉丝数量虽只有18万,但互动率、活跃度都很高。

迟斌说,独立音乐人在宣传推广的渠道上与大公司无法相提并论,而互联网是时代带来的福利,成了一种高性价比的宣发方式。“我们发现,在一些公共平台上推送的信息,阅读量可能都要超过传统媒体。这是无心插柳,所谓大势所趋。”同时,由于自媒体的受众本身多为歌手的关注者,相对于传统宣传模式,传播的受众更为精准,效率也更高。

由于跨年演唱会门票供不应求,李志开始试水线上收费直播。2014年跨年音乐会门票全部售罄后,乐视音乐开始独家付费直播李志跨年音乐会,这也是华语独立音乐史上第一场付费超清直播。最终,单价30元的乐视线上直播卖出了17000多张。

“不赚钱的商业是不道德的”

李志坦言,近几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对钱的欲望越来越大了。一方面是因为,他公司收入中的七八成都靠演出,而员工工资、房租、演出硬件设备等支出都给他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他觉得,对音乐和演出品质的追求越高,就越能感觉到钱的重要性。

李志很早就发现,要让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入良性循环,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缺钱和音乐行业不景气是相互影响的,音乐不好导致你没钱,没钱了就没有人能提供好的音乐。”

要赚到钱,就要操盘更大的演出、卖更高价的票、获得更多的收入。过去,提高票价是李志团队每次跨年演出都要争吵的问题,团队都想涨,李志每次都要压低价格。“我不想去做一个纯粹的符合经济规则的事情,首先要讲良心。有时候,价格能往下压我就压一点。”

回想过去的演出,李志认为从经济学上讲是失败的,明知道演出供不应求,却没有遵从市场规律提高票价,导致黄牛票大量出现,自己没有赚到钱,观众也没有体会到他的“实惠”。“以前我特别讨厌一句话,不赚钱的商业是不道德的。后来觉得挺有道理。”如今,李志会看经济学类书籍,甚至还想请一个专门的经济顾问,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每件事情,比如什么样的演出该卖什么样的票价、成本花在什么地方才符合经济学原理等。

李志还是乔丹的球迷,去美国时还想专门去趟芝加哥,但最终也没有成行。高中的时候,为了看公牛队的比赛,李志常常会骑车到县城商业大厦里卖电视机的区域。有时下雨,即便淋得浑身湿透也要去,所有的营业员都觉得他疯了。“我喜欢乔丹不是说(因为)他的技术或他是领袖,而是他打球时的气质。就像我喜欢梵高一样,不是因为他本身业务水平如何,而是那种我就是不服气、我得努力、我得拼命的状态。”李志说。

NBA球队的运营模式也给李志带来了“竞争”和“商业化”的概念。音乐行业里,一些人认为商业是个贬义词,而在他看来,商业是个中性词,商业中的竞争和淘汰非常重要,可以促使人努力。“尤其在我们这个行业,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什么特殊性。工作就应该有淘汰,应该有新的人进来,不行就下去。我觉得这样才是合理的。”

在李志的乐队,所有人都要遵循淘汰制规则,人情永远排在最次要的位置,他告诉乐手:“如果哪一天崔健、罗大佑找你弹吉他或者打鼓,挺好,我欢迎,我亲自送你们过去。同样的,如果我发现一个乐手比你好,那你就走。”

国内音乐行业里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当做爱好。“很多人说‘我爱摇滚,我要热血’,实际上办事水平一塌糊涂。”整个行业谈了太多理想、谈太少钱,从业人员基数小、竞争少,没有忧患意识,观众越来越少,很多从业者也养成了懒散、不规范的工作风格。

李志把自己定位成球队老板,球队要定时训练,定时比赛,引进人,淘汰人。他组乐队的时候,每个新人只有接受他列出的规则才能入伙。其中一条规则是,排练时迟到三分钟以内,扣一半的排练费,三分钟之后就扣全部。“很多人觉得这很不近人情,在我看来很正常啊。感情归感情,但工作就是工作。”

南京知名的鼓手余赣宁刚开始并不习惯这样的规则,后来慢慢才适应。现在他已经是乐队里的队长,还兼任一些音乐电视节目的乐手和编曲,他说,自己赶场子从来不迟到。

李志还有一套非常有效率的排练方式——把编曲用公式的形式写下来,包括前奏、间奏和尾奏各个部分采用什么乐器,奇数弹什么音,偶数弹什么音。规定完以后,乐手按照公式演奏。

过去黑豹、唐朝等乐队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乐队成员要喜好相同、品位相投才能一起工作。李志觉得自己的情况有点特殊,所有的东西都是他创作的,应该以他的想法为主,用乐队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全程的财务风险和赢亏也都由他负责。

“我和乐队也不是完全的雇佣兵关系,我跟他们认识时间很长,也有情感,他们对我的喜好非常了解。他们也会给我提想法,每次排练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想的,你告诉我,我去判断’。虽然判断有时候也会错,但这没关系。”李志认为,对独立音乐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努力,作品和演出是努力的具化表现。音乐人的天赋无法改变,但是通过努力却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负责2015巡演的主办方S.A.G创始人姜北生是资深录音师,与李志相识于2007年,后者给他的感觉是“做什么事儿都准备得特别充分”。李志每年都会有以年为单位的工作计划。出道10年,出了7张专辑,姜北生认为,李志的勤奋在国内音乐人中非常少见。

不过,在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才华上,李志甚至有点自卑。“对自己的认识足够清楚,对周围的认识足够清楚,你才知道自己的位置。你知道有人比你好,也知道有人比你差。”在李志看来,张玮玮的音乐修养比他高,万晓利弹吉他、和声比他好,苏阳的现场爆发力比他强很多档次。

天赋之外,李志认为努力可以带来改变。他经常举一个例子,随便一个三流流行歌手的伴奏乐队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符合音乐标准的。但有些人在中国摇滚界里名声特别大,音乐性其实却很差。“抛开歌曲,鼓跟贝司还在打架,和声还不齐。当然,这是我的想法,有些人认为那样也好听。”

尽管自认才华中等,但很多人喜欢李志的歌。“他只描述自己的情感。‘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这样的大白话会让你特别感动。”张玮玮认为,李志最特别的地方是,他有自己的语言系统。

除了唱歌,“南京”是李志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他的微博名是“南京李志”,公司注册名也是“南京李志”。他的音乐也与南京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热河”、“山阴路”这样的地名会出现在歌名里,乐队也只用南京本地的乐手。

李志解释,这种标签并不是特意而为。从事音乐行业这些年以来,李志逐渐认定参差多态是发展主流,资源过度集中会造成各地发展不均衡。他甚至觉得,既然有互联网为工具,音乐又那么自由,那为什么不能在家做音乐呢?聚在一起还会导致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像《乌合之众》里所写:个体的习惯和行为会被群体影响,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同类推荐
  •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扼要介绍现代与当代五十本西方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制度经济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内容包括作者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等。
  •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从类型着手,研究了全国几大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之路,剖析了其各自发展的短板和可取之处,《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言,由此为中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最为全面的建设智慧。
  •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强化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增幅较快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总体上看,全省经济发展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料的好。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主要内容: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条道路既汲取了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 人一生要知道的经济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经济学全集

    本书讲述了日常生活贴近的经济学故事。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消费经济学、职场经济学、成本经济学等方面。
热门推荐
  • 神冕无痕

    神冕无痕

    无痕,是一个赤子之心的少年,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灵。游历在这苍茫大陆上。但是世事难料,他怎就会成为一个邪神?”你的名字是无痕。“”你才叫无痕,我叫墨痕。“
  • 我的帮主生涯

    我的帮主生涯

    一朝穿越被迫变成了青衣帮帮主,放眼望去都是绿的……过分忠心的仆人,邪恶老帮主留下种种问题都惹来祸端,以及愈发变冷的身体,想要在这里生存下来,还真是困难啊……
  • 穿越之情迷唐朝

    穿越之情迷唐朝

    故事梗概:墨小九是21世纪的一名现代女性,爱玩爱闹,狐朋狗友一大群,在经历了渣男男友劈腿绿茶婊后,果断踹开渣男,秒杀绿茶婊,为了庆祝自己恢复单身,和朋友开party喝大发回来的路上,一个头两个大,隐约看见帅哥向她招手她立马一个狼扑压倒帅哥。Pia的一声她华丽的四脚朝天。噗通噗通她来到了民风开放的唐朝成了不拘小节的小九妹只看她九姑娘如何讨好师傅巴结师兄斗倒绿茶婊秒杀屌丝女,然后成功傍上重量级质量和财富值吊炸天的高富帅。。。
  • 听闻南城以南北城以北是奈何

    听闻南城以南北城以北是奈何

    南城以南思念不归北城以北深海未眠。她是公主,可她爱上了一个和尚。“奈何,和尚有什么好的?你还俗,我做你媳妇!给你当国师。”“贫僧告辞!”他也是和尚,却做了金都杀手,爱上自己的少年养父。“润玉,我记得你小的时候可是个和尚。”“绯卿!!!”“好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俯身吻住。他同是和尚,却当了江湖名盗,还是王府小侯爷,更有美女师傅“师傅,我顺了个大的。”“祈祀!你拿人家锅干嘛!”当命运再次碰撞,又该何去何从?毕竟南城以南北城以北是奈何!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恶魔校草:臭丫头休想逃

    恶魔校草:臭丫头休想逃

    “啪!”的一巴掌打在了端木澈白皙洁净的脸上。戈薇愠怒道:“你个混蛋,那可是我的初吻!”端木澈把她禁锢在角落里,声音低沉:“你不是需要钱吗?我们来场交易怎么样?”戈薇气恨的伸出手就是一巴掌打过去,被端木澈一手钳住,声音里透着冷冽:“你还...
  •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本书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出发帮助大家认识压力,了解压力过大对人身心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如饮食、运动、兴趣爱好、作息调整、认识转变以及催眠之类的专业放松法等调适压力的一些办法。
  •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是我在看完《勇者行动》后,脑子里催生出来的一部军事题材的“小说”,在小说方面我只是一个菜鸟,这次也是为了完成多年来一直想写点什么的愿望,与其去期待一部让自己心动的故事,不如自己动手将自己期待的故事写出来,本座是小弟处女作,所以写的不好之处望大家给予谅解。说实话,我都不敢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小说,因为自己在这行真的什么都不懂,更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有多出色,能让大家读懂我就很欣慰了,如果各位朋友觉得文章还有那么一点值得看的地方,也望大家给与鼓励,我会坚持写下去!这部小说不会又臭又长,故事非常紧凑,希望大家喜欢........!
  • 复仇公主的面具

    复仇公主的面具

    一次阴谋,使一个家庭支离破碎。平民女孩脱变成女王,复仇一触即发。千金小姐被姐姐陷害,莫名成了杀母凶手,被逐出家门。相遇在“葬花谷”,她们成为一代女王。为复仇,她们来到学校,遇到三公子,打乱了她们的复仇之路……。摘下”面具“的她们,内心又是怎么样的呢?
  • 沧桑天灵

    沧桑天灵

    这不是一个沧桑的世界,只是为了追求达到天灵境界,但是人们历时几千年都没有人达到这传奇的境界;大千世界都为这"天灵的境界痴狂……这个世界注定充满机遇,也充满了未知。来自另一世界的两人将改变这个世界!灵者,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分灵士、灵尊、灵宗、灵圣和灵宇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先天、后天和巅峰三个阶段。荣华富贵,这个世界依然腐朽,未来……【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