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13200000004

第4章 主题思想评析(2)

希斯克利夫,遭到文明社会所遗弃,得不到关心和爱,儿时的他只得自己静静地面对这个充满敌意和威胁的世界,他很寂寞,也很悲伤,内心只有一个寂灭的地狱,对于文明社会的不满,也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当那个憎恨希斯克利夫曾经夺取父爱的辛德雷成为呼啸山庄的主人时,希斯克利夫便开始沦落到比贱仆还低贱的地位,不时要遭到约瑟夫的鞭打,而他的亲密伴侣凯瑟琳也成了她哥哥的报复对象,丧失了一个富家小姐应有的待遇和尊严。呼啸山庄的狂风,此时不仅仅在庭院之外呼啸,在庭院之内也更加肆虐了。

除了受辛德雷的侮辱和折磨,希斯克利夫还不断地受到埃德加的打击。过着文明人的生活,表面上一副文明君子的风度,埃德加却谄上傲下,对他认为有威胁的人冷酷至极。当埃德加意识到这个对自己妻子仍有恋情的“恶棍”希斯克利夫的“存在就是一种道德上的毒药,把最有德行的人都玷污了”(148)时,他便开始猛击希斯克利夫,他的粗暴和残忍,用丁耐莉的话来说,“如果是一个体重较轻的人,这一下就把他击倒了”(150)。 此时的埃德加, 无论是他接受的教育还是文明的教养,都难以压制他的愤怒。为了彻底消除希斯克利夫对妻子的纠缠,“文明”的他给予“恶棍”的一击使得凯瑟琳卧床不起,最终走向了死亡。此时的埃德加对自己的妹妹也同样施着暴虐。他认为妹妹爱上希斯克利夫就是对家族的最大背叛,因而他便毫不犹豫地遗弃了伊莎贝拉,即使在凯瑟琳的葬礼上,伊莎贝拉也被排除在外。尽管在她给丁耐莉的信中明确表示希望能见上哥哥一面,但埃德加的态度是那么的冷漠,那么无情无义,绝不宽恕他的妹妹。伊莎贝拉只能背井离乡,艰难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伊莎贝拉唯一的后嗣林顿·希斯克利夫来到这个文明的世界后,也在不时地演绎着自己自私有余、冷漠至极的短暂人生。为了完成父亲霸占田庄的阴谋,林顿·希斯克利夫无情地欺骗着爱恋自己的小凯蒂,毅然站在了不断残害小凯蒂的希斯克利夫一边。就连父亲希斯克利夫也承认“林顿只知道把那一点关怀和体贴全用在他自己身上,林顿很会扮演小暴君的角色”(358)。林顿·希斯克利夫盼望着自己的舅舅埃德加能很快死掉,到时自己就可成为田庄的小主人,但他的这个梦想却未能实现,最终也未能体验到文明的幸福。

《呼啸山庄》里,“整个社会和被认为是文明的东西都是自私的同义词”;“人的正常情感已被彻底扭曲:憎恨代替关爱,残忍代替仁慈,生存只能依靠自身变得更加粗暴、野蛮和反叛。”人类被认为天生具有进攻性,他们不知美德为何物,从不肯为同类服务,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对同类负有这样的义务,他们的邻居就是他们潜在的进攻对象,他们对其邻居不断进行侵犯,直到邻居痛苦而死。“对人类来说,人就是狼。”由于人类这一原始的相互敌视的缘故,其滋生出的种种副产品,使得人类文明永远处在一种困境之中。

文明人的出现,标志着地球上的生命发展达到了顶峰。人类历史的每个阶段,人类都是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文明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调节人际关系,但文明的发展却限制了自由,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受到限制,屈从风尚、礼节以及社会群体的种种永恒的束缚。然而对于文明制定的规章制度,人们在其本能天赋中具有的强大的攻击性也会自动出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工业文明不断地长驱直入,英国北方的人们也开始失去人的同情心,生活因而失去意义,约克郡就要成为精神贫乏的荒芜之地,人的一切价值标准也毫无意义,这些绝望的情绪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弥漫。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山庄和田庄的人们无法忍受文明强加给他们的种种限制和戒律,但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停止对美好感情的追求,都纷纷设法摆脱不幸,为自由、平等和尊严而战。他们的反抗意味着人性中最强大的激情是无法被道德化、文明化的。“在男女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艾米莉·勃朗特燃烧的爱,狂暴的恨和对人类,对现存社会的强烈不满。”在堕落、腐朽、荒唐和道德虚伪充斥的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里,《呼啸山庄》再次向人们揭示了女作家渴求社会提供最美好生活的思想倾向,可以说《呼啸山庄》就是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同浪漫主义相抗议的热情的结合、正义与自由的结合。

希斯克利夫,被文明弃置在一旁任凭野性所驱使,在他的人性深处有种不可抗拒的原始力量,这种力量拒绝受到人为的道德文明的压抑,他正在沿用文明的手段来报复这个文明的社会。儿时的他受到了夙敌们的暴虐,感到了文明的巨大威胁,在风雨交加的晚上离开了山庄。三年后他从外面突然归来,这时的他已具备文明人所具备的一切。他先诱使辛德雷变本加厉地赌博、酗酒,继而对他进行报复,最终希斯克利夫成了山庄的主人。接着他设法使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爱上他,借此报复埃德加娶凯瑟琳之仇。后来他又以最卑劣、最粗暴的方式抚养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把他的复仇行为延续到第二代身上。最终随着他让小林顿和小凯蒂结合以此获得田庄的继承权的阴谋得以实现,他既掌控了山庄又掌控了田庄。“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起源于人格平等和个性尊严的被扼杀,当这些为人的起码权利被剥蚀殆尽时,他对凯瑟琳的爱、他的人生幸福只能是幻影,这意味着他只有为平等和尊严,或者说为幸福的基本需要而战。”他不愿受制于世俗文明的种种压抑,对自由的渴求使得这种来自洪荒的原始生命力轰轰烈烈地抵抗这种压抑,展开了颠覆文明的种种活动。他并没有从复仇中得到什么东西,山庄和田庄、地位和财产,甚至复仇的快感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这些都属于文明世界。他那极端残忍的报复手段使他更加远离文明世界,最终成了世俗人眼中的大魔头,被永远地排挤在文明之外,成了文明的牺牲品。由一个被压迫者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之后变成了一个压迫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完整的人生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切社会制度中,人如果不批判(更多地斩断)自己与动物的联系(丢掉兽性),人所建立起来的文明,是有重大缺陷的。

在渴望自由并获取幸福的途径中,希斯克利夫采取了复仇手段,而他的夙敌辛德雷则选择了最野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酗酒。在人类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的奋斗中致醉媒介物所提供的服务,受到了高度称赞。妻子的早逝使辛德雷变得非常绝望,他诅咒又蔑视,痛恨上帝和人类,过起了恣情放荡的生活。酒醉后,他不是将刀往丁耐莉牙齿中间推,就是将儿子哈里顿往楼下扔,加之因赌博和酗酒,债台高筑,只好将山庄抵押给了希斯克利夫。所有发生的一切使他无法承受文明社会带来的种种烦恼和压力,他嚷道:“奸诈和暴力是对付奸诈与暴力的正当手段。”(229) 最终他选择了酗酒,以此来反抗这个可怕的世界。因为借助于这种排忧物,他便能随时避开现实的压力,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更好的避难所。

就在希斯克利夫和辛德雷都在为各自的幸福向文明开战时,埃德加为了抵御文明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威胁,同样也起来反抗。他选择的则是一种更有力、更彻底的方法——隐退。妻子凯瑟琳的早死、妹妹伊莎贝拉被情敌希斯克利夫诱骗和利用、田庄的继承权岌岌可危,使得温文尔雅的他辞去了地方治安官的职务,甚至教堂也不去了,村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再过问,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的田庄和地产内,过着一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因为文明的社会是一切痛苦和不幸的根源,想要得到任何幸福,就必须断绝与现实的一切联系,进而再创造一个世界来代替原来的世界,在那里,文明社会中所不堪忍受的东西才可消除,人们才可得到符合自己愿望的东西。所以埃德加一心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进入一个更美满的世界,在那里妻子正在等待着他。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在绝望的挑战中走上这条通往“幸福之路”的人都将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已和文明的轨迹背道而驰,通常找不到人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已经变成了文明的异物。

和她哥哥埃德加一样,伊莎贝拉也在不断地反抗着,以期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她以两次出逃的方式向世人表明自己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勇敢的。尽管她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可以看作为稀里糊涂、愚蠢之极,但她却勇敢地和希斯克利夫逃离了家庭的束缚,去寻求属于他们的快乐。面对不幸的婚姻,她并未失去信心,迅速学会保护自己,以此来抵抗希斯克利夫对她的进一步虐待。在和希斯克利夫大吵一架后,她逃离了山庄,移居他乡。两千年前,基督教宣扬上帝创造了亚当,而夏娃则是上帝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所制。从那时起,人类社会的中心便是男人,女人只是附属品。然而伊莎贝拉不愿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男人优于女人,在爱情和婚姻中,女人只能扮演天使加女奴的形象。她很快发现文明以大量的限制威胁着爱,要求她进入幕后,她便对文明采取了敌视的态度,因而也就站在了文明的对立面。

为了摆脱文明所附加的各种限制,人人起来反抗。洛克伍德也不甘落后,他将对人类文明的不满全部释放在他的梦魇中。洛克伍德为自己的文明、修养和魅力沾沾自喜,但当他踏进希斯克利夫所掌控的呼啸山庄时,看到的山庄似一座冰宅,人与人之间没有一句亲切、投机的话语,没有会心的微笑,没有情感的交流,只有彼此的仇恨。这一切违背了他熟知的文明法则,他潜在的恐惧和抑制许久的愤怒毫无理性地在山庄爆发了出来。梦中不宽恕和不必加以宽恕的罪,以及那凄楚的呼唤声和血淋淋的幻象,是饱受冷遇、污辱的来客洛克伍德向这个给自己带来极度痛苦的文明社会发出的最有力的反抗。拉尔夫·福克斯称其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场面”,它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驱使着我们对19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有了更多的思考。

随着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在个性与文明的持久战中,文明胜利了,个性沉寂了。然而失败者并没有绝望,获胜者也并不自信。因为“自由意味着没有什么能一劳永逸得以解决,好运的车轮总是不停地在转动”。这里艾米莉向人们揭示了“社会转化过程中人的自然本性和物质文明的对峙,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在追求文明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人性代价”。无论是希斯克利夫、伊莎贝拉,还是辛德雷、埃德加等,他们都受到来自文明社会的伤害,都是徘徊在文明边缘的幽灵,他们那强烈的感情、卑鄙和邪恶的冲动,所显示出的智慧和谬误、丑恶和美德,都是文明带给他们的。但在与文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中,他们都没有妥协,他们内心那种原始的、先天的、本能的、自然的、纯真的和善良的东西未被文明所驯服,未被人为的道德文明所压抑,他们都在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自由。“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尽管最终他们只能各自在狭隘的生存环境里寻找自己扭曲的成长空间,但这已是人类向文明迈出的伟大的一步,因为“在人类社会中,使其感觉到自由渴望的是他们对现在不公的反抗,它可以证明有利于文明进一步发展,它可能与文明一致。”诚如美国小说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所言:“恩肖和林顿家族的历史,尽管不那么显眼,但却有着非常精细的记录,他们的家族史本身就是一段文明史。”

近代工业所催生出的城市文明的确给两庄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利益,但它的双重性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不幸。人生来就与大自然有着息息相通的密切联系,对大自然怀有深沉的热爱,而“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亵渎了人类善良纯朴的天性,造成了良知道德风尚的堕落”,资本主义文明之光从地平线升起之时,也就是人们道德消失之日。尤其是随着城市文明不断地加强,人类和主流社会在不断融合的时候,“人的自然天性日益被城市文明削弱和扭曲”,逐渐沦为文明的附属品。看来文明的东西要对我们的不幸负主要责任,因为文明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文明所束缚、所奴役、所附属。但是人类社会总是需要文明的,而文明的诞生是基于群体利益的,所以会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每一种文明都会有它独特的价值取向。不错,我们是变得文明了,然而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失去了原有的自由,滋生了许多的罪孽,这就注定文明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缺憾。而在英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享受,但它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灵魂的双重破坏,使得旧的信仰逝去,而新的还未稳固,时代正处于阵痛之中。致使此时生活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人们不再有诚恳的友情,不再有真诚的尊敬,不再有坚定的信心,取而代之的却是资本主义文明面纱下的怀疑、猜疑、恐惧、冷酷、戒备、仇恨与背叛,这与艾米莉理想中的一切相去甚远,让她感到十分悲哀。亲目所睹,触心之感,诉诸笔端,因此《呼啸山庄》承载了女作家更多的思考和疑问,或者像丁尼生所说的那样,女作家“模糊地相信更伟大的希望”。可以说《呼啸山庄》是女作家对西方文明的缺憾进行的反思,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所发出的悲哀感叹,也是女作家在文明社会生活本身的压力下发出的一声绝望的痛苦的呼喊, 是对近代文明的控诉。

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累累暴行督促我们反思“文明开化”到底意味着什么——科学、理性和秩序名义下的杀戮?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无社会进步,人类的痛苦将会自动地增大。正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预言:“如果我们西方文明确实已经崩溃了的话,它的瓦解就不可能太遥远了。”希斯克利夫所代表的愤怒和残忍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体制的产物,这一体制宣称可以征服自然力量,但它却常常比自然力量表现得更残忍和更无人道。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里,“自然和自然内外的现象一直在‘呼啸’,人的内心也一直骚动不安”。《呼啸山庄》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人类是文明的直接毁灭者,是自己的夺命者;人类的创造物容易被破坏,而创造它们的科学和技术也可以用于毁灭它们。因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永远存在崩溃的可能。

同类推荐
  • 《我是城管》评谭

    《我是城管》评谭

    本书字里行间也充满了现实批判性,对城市管理的忧思以及清醒、理性并且富有建设性的构想,因问题成堆而感到的焦虑,因有时陷于几无能为力而感到的孤独与愤懑,还有对于乏“城市意识”可言的形形色色之人的失望。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 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民间故事(上)

    民间故事(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热门推荐
  • 何时秋风悲画扇

    何时秋风悲画扇

    一朝穿越至康熙年间,历经变故,来到了明珠府,巧遇了大公子。然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 伯贤我爱你爱的太傻了

    伯贤我爱你爱的太傻了

    我是岚尚依一个傻傻的人爱了一个人,十年整整十年。我为了一个人可以去死。而他只觉得我是一个交易品我的青春,还有什么青春呀,我真是傻的可怜。你们想听我的故事吗?
  • 樱花树下,承诺

    樱花树下,承诺

    他们在樱花树下许过的承诺: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我们一定还会见面……这次,便不再是儿时的承诺了。“四年后,我们再回到这里,一定要来。”“嗯。”
  • 梦里孤城

    梦里孤城

    每个人都是悬浮于流年里的孤城;悄然矗立引人注目,轰然倒塌无人问津。飞速流逝的光阴里是否也该留下自己的灵魂,去看一看那些或正在扶摇直上或已濒临倒塌的“孤城”……
  • 沁城香

    沁城香

    一个善良弱小的无名姑娘,一个风华绝代遗世独立的传世上仙,看似一段刻骨铭心的师徒绝恋,却是为得一颗救命心脏设下的甜蜜陷阱。甘愿为你忘记如何爱你,只求你能想起你自己同样爱我的真心。
  •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假若在最宝贵的青春时期遇到一群很有趣的家伙,这人生也当真可谓是一场戏!有一母同胞却性格迥异的姐妹花,一直身居国外却突然回国的兄弟三人组,以及皇甫家族知书达理的独生女,东方家族的呆萌小千金等等,一场爱情追逐便从此拉开序幕,当尘埃落定之日遥想曾经,原来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是他们爱情故事的一个转折。
  • 涅花

    涅花

    她,静静地俏立着,轻轻地笑了。明的眼、红的唇、无暇的脸。
  • 我的喵女友

    我的喵女友

    ACE财团第一继承人李彧洺,对19岁模特张珝琋一见钟情,患上失眠症,用尽一切方法将她留在身边,只因她是良药,是他丢失的心跳。
  • 仙界教主

    仙界教主

    身负紫金霸血,缘受“天地之珠”;他浑然不知!父母的“死亡”,师傅的“被害”;让柳野一步步的孤独成长;从一个小小的道界真罡小子,一步步的坎坷惊变,寻求大道,在道与色的修途中,顽强的修炼;从道到仙,他完成了一个神话的蜕变!仙界教主!他的宗旨,“弱肉强食,以己为尊!”
  • 度世毒医

    度世毒医

    一名杀手医生的灵魂穿越;一本来历非凡的度世真经;一套一百零八根度世金针;一柄杀人不见血的手术刀;且看秦风如何在末世大陆一步步踏上世界的巅峰,杀异族,灭丧尸,降百族,斗隐世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