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03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与秦汉家书(2)

【原文】

告歆无忽: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跂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受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赏析】

从刘向的这篇家训中,我们能感受到一般鲜明辩证主义气息。刘向的“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和“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这两句极富哲理的话告诫他的儿子刘歆,身居要职,务必要恭谨敬事,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害,长保荣显。

萧何诫后世

【作者简介】

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起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取金帛,何独收秦相府律令图书,得以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社会情况。楚汉之战时,荐韩信为大将,自任丞相,留守关中,输兵馈饷,军需无乏,对刘邦克项羽,建立汉朝,立有大功。汉初以功第一封郯侯。定律令制度,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发展生产、巩固中央集权起过重要作用,为开国名相。所作《九章律》,今佚。

【原文】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赏析】

萧何为汉朝开国丞相,功名显赫,位居人极,但却十分谨慎自律,为后人所推崇。萧何以短短的十四个字告诫后代子孙,应效法自己的节俭作风,言传身教,难能可贵。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作者简介】

马援(前14~49),字文渊,东汉茂陵人。少有大志,后事光武帝破隗嚣,拜伏波将军,平定交趾,立铜柱以表功,封新息侯。他曾在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严、马敦为马援的两个侄儿,少而孤,交结诸贤,并知名当世。马援要求子侄很严,其《诫兄子严、敦书》,历来为世人传诵。

【原文】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赏析】

马援说,喜欢议论他人长短,随便讥刺时政法令,这是我最痛恨的事情;宁愿死,我也不愿意听说子孙有这样的行为。而后列举时人为例,真诚恳切,长者慈爱关顾之情流露无遗。而今,尽管我们有言论自由,但同时也应注意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表达自己正确的立场。

班固与弟超书

【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明帝诏班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历20余年,奉诏完成《汉书》。该书叙事详赡,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班固还善作赋,以《两都赋》最为著名。永元元年(89),以中护军的身份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后宪因擅权被杀,固受牵连,死于狱中。明人张溥辑有《班兰台集》。

【原文】

得伯章书稿,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赏析】

这封书信短的让人不觉得是书信,可以将它视为人生的座右铭来解读,它道出了“艺由己立,名自人成”这个深奥的道理,读后颇能令人深思。

严光九诫

【作者简介】

严光,存子陵。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与光武帝刘秀同学,有高名。东汉建立后,他变姓名隐遁,刘秀派人遍寻访求,诏受谏议大夫,不受,隐于富春山。

【原文】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妒者,亡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谤毁者,雷霆之报也;残酷者,绝世之殃也;陷害者,灭嗣之场也;博戏者,殚家之渐也;嗜酒者,穷馁之始也。

【赏析】

过分贪食是腐坏肠肚的祸患,贪财好利是丧身的仇敌,嫉妒是亡命的大害,恶言恶意是断颈的兵器,诽谤诋毁他人会遭到雷电击毙的报应,残害酷虐是自绝后嗣的祸殃,陷害他人会断子绝孙,赌搏会逐渐使你倾家荡产,嗜酒无度是穷困冻馁的开端。凡此种种,在今天看来大多具有唯心的色彩,但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朱晖语子

【作者简介】

朱晖(?~89),字文季,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市)人。出身世族之家,幼丧父母。明帝时任临淮太守,后官至尚书令。

【原文】

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赏析】

朱晖为人讲义气,重信诺。同县张堪生前以妻子儿女相托。张堪死后,朱晖常常接济、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朱晖之子朱颉对此不解,他于是对儿子说了这两句话。他认为要诚信待人,而有讲信用不只是说说而已,需要的是铭记于心。在提倡诚信社会的今天,不更需要朱晖这种精神和榜样吗?

丁鸿与弟盛书

【作者简介】

丁鸿(?~94),字孝公,东汉颖川定陵(今河南郾城西北)人。13岁时,从桓荣受《欧阳尚书》,持“天人感应”论。后与诸儒于白虎观论定五经同异,深得章帝赏识,被提升为校书官。和帝永元四年(92),代袁安为司徒,后官至太尉。

【原文】

鸿贪经书,不顾思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口含,皇天先祖,并不礻右助,身被大病,不任茅上。前上疾状,愿辞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

【赏析】

丁鸿起初不愿承袭父亲的封爵,上书辞让于其弟丁盛。这封信写的就是辞让爵位的理由。这种谦让精神,与那些为争夺权位骨肉相残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蔡邕之女训

【作者简介】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历官议郎、左中郎将等,一生多坎坷。著有《蔡中郎集》。他是一位奇才,经史、音律、天文、辞赋、书法,无一不通,深厚的修养使其总结出一套因才、因性别而又重在心理的教育子女之法。

【原文】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则尘垢藏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照,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润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赏析】

这是蔡邕针对女性特点写给女儿的一篇家训。在文中,他抓住女孩子爱美这一心理特点,教诲女儿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外表美与品德修养巧妙地联系起来,加以诱导提示,强调只有外表的靓美和端庄的品行相统一,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一个人的心灵就像他自己的头和脸面,需要注重修饰与美化,如果不重视,“则尘垢藏之”,也就使邪恶的东西就有隙可乘。他观察女儿举止的细腻,有的放矢地谆谆教诲,终于使女儿文姬成了大器。在古代家庭,能成功教育女儿成材的例子并不多见,这样的例子就尤其值得引起重视了。

范滂母勉子

【作者简介】

范滂母,姓氏未详。范滂(137~169),字孟博,东汉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初为清诏使,迁光禄勋主事。后为汝南太守宗资属吏,抑制豪强,与太学生交结,反对宦官,与李膺等同时被捕,次年还乡,后再度被捕,死于狱中。

【原文】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赏析】

要知范滂母为何有此一言,首先应了解故事背景,建宁二年(169),大捕党人,诏下捕滂。督邮吴导至滂所在县,抱诏书,呆在旅舍里哭泣。滂听说后,知道是为了自己的缘故,便主动走到衙狱。县令大惊说:“天下之大,你为何还到这里来?”便解印绶,准备与之俱死。滂临刑前辞别老母,不忍割舍,益增感戚。滂母于是说了这番话,滂跪受教,从容赴死。作为一位母亲能有如此胸襟,儿子令人敬佩,母亲更是值得叹服。

司马徽诫子书

【作者简介】

司马徽(?~208),字德操,东汉末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善于知人,庞德公称之为“水镜”,长期居荆州,曾荐诸葛亮、庞统于刘备,后为曹操所得,不久病死。

【原文】

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辨?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

【赏析】

身处逆境,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而且往往更能激发人的志气和勇气,所以,我们应注重逆境对人格生成的积极意义。书信言简意赅,充盈浩然之气,是为家训的精当之作。

同类推荐
  •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本书收录《化外荒原》、《神圣的泥土》、《山城的静中消息》、《在这桃花盛开的时节》、《挽住芳菲》等散文作品。
  • 风铃

    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编著的《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诗歌,生命中意外的美好由北岛、余光中、多多、食指、郑敏、洛夫、王小妮、蓝蓝、杨炼、巫昂、臧棣、沈浩波、雷平阳、洪烛、王家新等两百余位诗人联袂呈现。
  •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从1901年到2000年重庆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185篇人生哲理美文,185段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您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 一种感悟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助您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这一篇篇充满智慧的美文,充满哲理的感悟,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
热门推荐
  • 蚩尤战棋

    蚩尤战棋

    千年恩仇永世不灭蚩尤轩辕再开战局平凡的少年卓晓在路上意外捡到一盒战棋,被迫卷入生死论定的战局,唯一的出路,便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战友并且歼灭敌人。随着战局不断深入,他的身边重复上演着依附与背叛。卓晓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慢慢成长,但原本顺利的形势,却因有人莫名反水而彻底逆转。卓晓渐渐无法分清,身边心怀各异的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 情感底蕴

    情感底蕴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鬼功秘芨

    鬼功秘芨

    妖邪之剑,打开了地狱之门,生?或是死?看无名小卒的诡异神功怎么拯救世界
  •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鸿蒙万界

    鸿蒙万界

    天地间本是鸿蒙一片,因人造物,方有了宇宙世界。他本是一名皇朝之子,却身怀无上道体,机缘踏入鸿蒙未开的世界,又得无上机缘面临开创的新世界。天地初开,无数生灵强者的涌入,万千世界的征伐,他,究竟如何在这个强者为尊,乱世之中世界,下得这方宇宙棋盘,君临天下!
  • 火神无心

    火神无心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小小少年,资质平庸,出身低微,自幼异体,原本平凡的一生却因为一件神器陷入阴谋当中,他要如何步步前行?上古神兽、上古神器、道术五行、阵法、逆转、美女?应有尽有,且看他如何演绎平而不凡的一生!PS:做为一个新手,最渴望的除了是读者的认可外,最重要的是进步,或许我写得真的很烂,但是我希望看过我的书的读者不吝给我评价一下,因为只有你们的意见,才是我进步的指引。谢谢大家!
  • 浊尘

    浊尘

    红颜扇,白羽衣,只手平尽红尘殇!清风月,浊酒杯,孤身月下青锋舞!盛名传,凶名扰,心中只有红颜晓……月下独饮浊尘酒,笑看红尘万世愁,月下对影待朝阳,谁能伴我赏黄昏……——浊尘忆士这是一个红尘中的故事,一个浊世间的传奇……
  • 剑啸凌云

    剑啸凌云

    踏破千载修仙路,红颜知己一朝误。繁华过径,三千大道。他终不过是这凡间之客。匆匆而过,弹指间一挥流年,忽然觉起,又是一剑春秋。他尽铅华,百世轮回无常。他力争风华,实则不喜风华。个中滋味谁知?女子道:“你只是戏中人。”“我也是局外人。”女子微微叹气:“那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杨云眯眼看了看太阳,略一犹豫:“恩,天空还是很蓝,云朵依旧很白。”
  • 超凡狂兵

    超凡狂兵

    兵之极致者,狂也!传承家族使命,一代超凡兵王,利刃出鞘!他是隐伏在暗夜中的王牌杀手,为国生,为国死,是他的终极使命!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献给那些有热血的人!
  • 依心于墨,凝情至玹

    依心于墨,凝情至玹

    18岁的博士毕业生,为救人而车祸从而穿越,遇到了温暖的亲情与挚爱,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