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4100000028

第28章 北宋诞生记(1)

不管天上掉下来是砖头还是馅饼,最后赵匡胤还是走马上任了——殿前都点检啊!可是当他坐上了这后周第一军人的宝座之后,他才发现,做柴荣的敌人是多么的不舒服。

他发现自己被已经死了的柴荣给耍了,他是第一军人没错,可是没有任何命令是他能独自颁发且立即生效的。京城之中高官多如牛毛啊,不说别的,他头上先压了三位大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后两者也还算了,那位姓范的哥哥可实在是让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范质有才且执拗,而且此人非常的专横,敢于作任何决定——柴荣临死时,招见范质等人进宫受遗诏,柴荣曾说——“翰林学士王著,系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召他入相,幸勿忘怀!”

可范质转身出宫,立即对身边同行的大臣说——“王著日在醉乡,乃一酒徒,岂可入相?此必主上乱命,不便遵行,愿彼此勿泄此言。”

看到了吧,不管范质是否是为了朝廷着想,至少把王著的宰相给抹掉了。连还没咽气的柴荣都敢欺瞒,小小的一个刚刚上任,没有根底资历的赵匡胤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不仅如此,就算在军队里,赵匡胤都发现自己实不符名。

真正的军权已经到了殿前司的死对头——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司的手里,具体来说,就是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的手里。韩通深受柴荣的信任,每当柴荣出征,他都会配合王朴留守京城。此人鲁莽,暴躁,人送外号“韩瞪眼”,可是就有一个人所不及的长处——忠心耿耿,绝不会变节投敌(这一次柴荣是选对了人的,韩通真的没有辜负他)。

这样,再加上对赵匡胤的任命,柴荣才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那就是朝中大事,由范质等三位资深宰相做主;军队之中把张永德和李重进都调出京师,出守边疆,禁军由韩通掌握,为了牵制韩通,又任命了赵匡胤做侍卫司的死对头,殿前司的首领。这样内外平衡,没人能做得了怪。

针对赵匡胤,虽然他冒升极快,但是资历太浅,年纪太轻,就算想作怪,也没有什么号召力,他的威胁可以暂时忽略不计。等到他也资深时,七岁的小皇帝想必已经长成了。

就这样,军政体系中每一个环节都完成了互相牵制,使它们既能运转,又不会勾结成一团。

看明白了这些,赵匡胤变得非常郁闷。他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啊,皇王心数不可测度,柴荣真是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实版的政治理论实践课。但是他也没有绝望,三十四岁的柴荣能一战击败死敌刘崇坐稳了江山,他赵匡胤今年也三十三岁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当年6月份去世,赵匡胤7月份就离开了京城开封,到外地工作生活去了。他的理由非常的正当,让人无可挑剔——去归德府,那是他的属地,那儿有许多许多堆积如山的日常工作需要他去处理。

对他这个请求,无论是范质还是韩通,都没有丝毫的异议。

这很好,京城之中有你不多,缺你不少,最好你能在归德府多待些日子,回来得越晚越好。当然,你可以尽量地把你的人都带走,比如说你的幕僚,什么赵普啊、楚昭辅啊、王仁赡之流,统统带走,别留在京师里给我们添乱。

但是,最关键的一条你可别忘了,得把你的家人都留下来。

这样才合乎规矩。

面对种种苛求,赵匡胤一一照办,只求能到工作单位正常上班。于是他就扔下了全体家小,在当年的7月到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报到了。此后,在历史记载中,完全找不到他在公元959年7月份之后,至当年岁末之间,在官场之中都有过任何的特殊举动。但是后周的官场却已经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切都进行得波澜不惊,悄然无声。

变化主要在军界。

首先,在殿前司系统里,一直空缺着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这位慕容仁兄是赵匡胤的发小,关系近到了不必再收纳到“义社十兄弟”里去的程度。因为早就是兄弟了,再提都会伤感情;殿前都虞候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正是赵匡胤的“十兄弟”之一;而在慕容延钊和王审琦之间的是石守信(他还用介绍吗?),由他来做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赵匡胤之前的官职。

在侍卫司那边,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赵匡胤原来的政敌,侍卫步军都指挥史、曹州节度使、检校太保袁彦被赶出了禁军,先升官为检校太傅,然后直接离京,去陕州做节度使;他的位置由原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常州防御使、检校司空张令铎来顶替,具体为遂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再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陈州节度使、检校太傅韩令坤为侍卫马步都虞候,加检校太尉;以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高怀德为夔州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是不是觉得名头太长,太烦,根本记不住?越往后当官的头衔就会越多,名目就会越杂,这是宋朝的特色,更是赵匡胤的最爱,里面有绝大的国策)。

看出了点门道了吗?赵匡胤的敌人被驱逐出境了,他的兄弟朋友们都被安插进了各个重要部门。尤其是在他的敌对势力,侍卫司一边。

请看具体介绍:韩令坤早就是赵匡胤的朋友,张令铎是出了名的“仁厚”之人,绝不与人轻易作对,并且在一年之后,他就和高怀德都成了赵匡胤的一家人——高怀德娶了赵匡胤的妹妹,张令铎的女儿嫁给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美。

但是,还剩下了两位侍卫司的顶级高官,是赵匡胤所搞不定的,那就是侍卫司马步都指挥使李重进,可惜他身在扬州;还有副都指挥使韩通,他威名赫赫,留守开封,镇慑全局,是全军乃至全国人民的保护者。他是如此的伟大,从而,也必须一个人面对整群饿狼。

而绝妙的是,此人对此毫无知觉,反而认为开封城从政治的上层建筑,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平稳有序,绝无异常。他非常的满意,对坊间隐隐流传的各种流言以及他儿子韩微给他的警告毫不在意(可惜了韩微,此人年幼时生病,落下了终生残疾,成了驼背,人称“橐驼儿”。可他心明眼亮,一眼就看穿了赵匡胤必将成为后周和韩家最大的凶兆。一直在劝父亲早动手,主动除掉赵匡胤),现在一切不都很好吗?一切都证明了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就这样下去,要一直平稳地保持着这样的局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公元959年的年关到了。

那个七岁的孩子

过年如过关。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一个叫柴宗训的小孩子被早早地叫醒了,他被大人们摆布着穿上了烦琐沉重的衣服,戴上了更加沉重压得脖子都生痛的帽子。这时他知道了,他又得要去那个又宽又高的大屋子里,去见那些长着白胡子或者黑胡子的人了。

听他们讲一些他根本听不懂的话,然后看着宰相们的表情,去缓缓地点头。

这样的事他现在已经有点习惯了,他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玩,可是他得做。不然,他死去的父皇就会难过……就在前些日子,11月初,他才把他的父皇安葬在庆陵。

朝会大典,这个姓柴的小孩子高高在上,也孤零零地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他听着下面有人在向他叩拜称贺,说是建议在新的一年里,仍然沿用先帝的年号,为显德七年,希望先帝威灵保佑大周国泰民安……这些他都无动于衷,也真的听不懂。之后的事就非常有趣了,那么多的胡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向他走来,挨个向他叩头,此起彼伏,真的好有趣……

就在这个孩子刚刚露出了些许笑容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把他的欢乐从此永远地埋葬泯灭——北方边疆的镇州、定州火速发来了警报,契丹人联合了北汉人,突然来袭,要朝廷马上派兵救援。

大殿乱成了一团,所有的大臣都现出了原形,他们围住了三位德高望重,能力超凡的大宰相,七嘴八舌地讨论要怎么办。

孤零零坐在高处的小孩子柴宗训茫然地看着下边突然慌乱的人群,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更不知道这些人正在纷乱争论的,其实就是他的命运……

争论的结果出来了,来者不善,要派出最强的人马迎敌。由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率大军北伐,即刻起程!

这个意见被全票赞成、一致通过了,包括最上层的领导——三位宰相,以及韩通。这个决定非常合适,京城里是离不开韩通的,而赵匡胤年富力强,正应该多作贡献,更何况他本就一直在外,他带兵出征,一点都不会造成京师官场的不适应。

而且是多么的巧合呀,这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时,赵匡胤本人也正好就在京城里,可以马上就带兵出发,一点都不耽误军情。

第二天,公元960年正月初二,军情紧急,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升帅帐调兵遣将,分派如下:

令——禁军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领前军为先锋,先期北上;调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及侍卫步军虎捷左厢、右厢都指挥使张光翰、赵彦徽率部随自己出征。

留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率兵在京协助韩通把守京城。

看到这样的一份军力分配名单,如果还有人要说赵匡胤没有包藏祸心的话,他一定是拿了赵匡胤的钱了。

把韩通名下一大半的侍卫司兵力带走出征,留下的却都是殿前司的亲信主力,但是从表面上看,一切却仍然无可挑剔——殿前司和侍卫司都是部分出兵、部分守城,仍然是劳逸均沾,互相牵制。

这非常符合已经去世的先帝柴荣的遗证,也足以让现在的朝廷大佬们放心。

好了,那就马上出兵吧!可是且慢,军情再紧急,也没有点兵当日马上出征的道理,男人出兵和女人出嫁一样,得选日子,还得挑时辰,哪有那么唐突儿戏的事……于是,这还得等至少一天。

在这要命的一天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每一件事都足以让这段历史上的第二天、第三天按照既定顺序发生的事情流产。要命啊,想想真是后怕,这就像一场战斗首先发生在敌我双方的参谋室里一样,这一天里的经历远远比一天之后发生的事让赵匡胤心惊肉跳。

因为开封城里突然流言四起,大街小巷人心惶惶,有些大户人家和官宦子弟都在搬家出城逃难了。还是因为那块神秘的木条上的五个字——点检作天子。

开封城里的居民是见多识广的,也是记忆力健全的。“主少国疑”,而且“外敌突现”,再加上马上就大军集结,再加上“点检作天子”,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时光倒流整十年,公元950年11月22日的开封,郭威也是带着本国的军队,冲进了开封,那一天无数人家破人亡,血淋淋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谁敢掉以轻心!

而且多么的不巧啊,“点检”,当然是“都点检”,他正在此时的开封城里,已经在集结军队了!

流言,有时就是谶言,会让你平空得到人心,进而敢跟着你做任何事——因为老天爷在帮你嘛……可有时流言也会变成杀人刀,把你完美的“阴谋”变成了路人皆知的“阳谋”,让你什么把戏都再也玩不出来,只能等着提前清醒过来的被算计者预先报复。

史称赵匡胤害怕了,他在外边的所有场合都待不住,只好躲回家里,他不由自主地嘀咕——外边都在传我要造反了,满城轰动,我该怎么办啊?(外间汹汹若此,将奈何?)

经典的一幕出现了,没等他母亲,未来的杜太后发话,他的妹妹就冲出了厨房,其“面如铁色,引擀面杖逐太祖,击之(上帝,她真把她哥给抡了),并喝骂——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

将门虎女啊,啥也别说了,我们除了对她未来的丈夫高怀德先生表示担忧并报以同情之外,就只能对她鼓掌欢呼了。历史证明,真是对症下药,她老哥还就吃这一套。这种强硬摧残式的刺激,远比小心呵护式的鼓励管用,赵匡胤当时默然而出,深深为自己的胆怯行为脸红,转而他就做出了一件极为勇敢并且关键的事来。

这件事彻底地让他的第二天、第三天得以到来,中国的历史得以顺利地传承。

赵匡胤决定主动去见韩通,而且是直接去韩通的家里求见。

他明白,作为开封城的军事兼警察总监,韩通对市面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了如指掌。那个见了鬼的传言一定已经传进了韩通的耳朵里,而且通过韩通,很快就会再传到三位当朝大宰相外加太后和小皇帝的耳朵里。要是他再不采取些有效的行动,别说是领兵出征了,就算他想平安地返回到归德府那个小地方,都是痴心妄想。

《闻见近录》中记载,赵匡胤当天来到了韩通家,韩通真的把他让进去了。可以想象,他的身份让他可以带进去几个跟班的,但除非他的班底都是萧峰那一级别的,要不然,只要韩通不高兴,他活着出来的概率就等于零。

事实上,他真的遇到了危险。韩微,这个虽然背驼但是心明眼亮的年轻人再一次建议自己的父亲就此干掉赵匡胤,一了百了,干净利落!

可是固执的韩通再一次地让机会从自己的指缝里溜走。事后几乎历代所有的史学家都认为韩通这时做错了,当断不断,身受其乱,而且把柴荣交托给他的江山断送了出去。可是再往深里想一层呢?为什么韩通还有三位宰相以及皇太后等人都没有对赵匡胤下手,并且仍旧让他按时带兵出征?

问题在于,杀人容易,善后极难。

想想十多年前的后汉末帝刘承佑吧,他不就是因为莽撞出手,无罪处死朝中大臣,逼着外面的郭威造反的吗?这时候赵匡胤毫无反迹,只是因为一些流言就处死统兵大将,开封城外其他的将军们会怎么想?

同类推荐
  • 我的三国之乱世烽火

    我的三国之乱世烽火

    带你走进我的三国,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乱世,看各种能人志士各显其才。看看符不符合你心中的三国
  • 天不养骄

    天不养骄

    考古工作者的一次偶然发现,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匈奴世界。
  • 飞来的紫禁城

    飞来的紫禁城

    “人说老宫殿的故事最迷人,紫禁城的传奇就犹如深贮在地宫银窖中的金苹果,读这本书的人有福。”
  • 戎马丹心之帝国风云

    戎马丹心之帝国风云

    他本是属于“世隶耕”的家族,可是几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他有过野心,也希望征服这天下。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和所有敌人奋战到底。轮回的情缘,兄弟的背叛。他又会如何去选择。
  • 桃女江山之凤囚凰

    桃女江山之凤囚凰

    上一世王府小姐幕明雪为了太子令孤陌的江山,跳下城墙,血染江山。今世她化作城外一个女土匪,而他则是缴匪将军,最后他却亲手杀了她,只为娶别的女人!在她死后,令一个人在她的坟前吹起了《凤囚凰》
热门推荐
  • 三生石旁,彼岸花开

    三生石旁,彼岸花开

    “知道了,就明白,明白了就不怕,不怕了,就有取舍。”“生死有轮回,无今生有来世,我只怕我的来世没有你,你让我如何取舍?”
  • 皇后千岁

    皇后千岁

    十年科举未中却时刻准备着为朝廷肝脑涂地的爹爹加上大大咧咧糖盐不分做饭能把锅烧了的娘,还有两个身份不能当饭吃的拖油瓶皇子,千岁的头发都急得落了一地。语文课本上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吃不饱饭)劳其筋骨(天天携一家四口找吃),千岁可是深有体会,古人诚不可欺啊!!
  •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生活

    我不是什么主人公,也不是什么…只是一个平凡的满大街都能看见的初中生…但如果以我为主角写一部作品的话,那一定,是一个悲剧…
  • 爱在初夏苏醒

    爱在初夏苏醒

    本文是讲tfboys三小只与三个女孩的爱情故事,又虐心,有宠,(只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的读者朋友们就顶起吧,爱在初夏苏醒,由重拾旧梦未散首发!
  • 我在海贼世界有套房

    我在海贼世界有套房

    我的海贼世界没有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天龙人和权倾世界的五老星,没有跋扈嚣张,无法无天的海贼,只有意气风发席卷天下不可战胜的海军,和一心追求onepiece勇往直前的冒险家。我的海贼世界里人民安居乐业,官尽其职、民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一派祥和。……这,咱不扯淡,多多更新行么?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创世之玄天宗

    创世之玄天宗

    君临天下一切从平凡开始,少年玄天得混沌修神诀,控制强者,为了寻找父母创建玄天宗,诛邪魔,斗天神,踩绝顶天才,灭至尊强者,铸就一段华丽的创世神传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爱回三世之红颜无泪

    爱回三世之红颜无泪

    前世,他放了她,她不胜感激.今世,她为报前世之恩,留其身边,却不料天意弄人......爱太委婉,情太殇.
  • 爱别离,Ibelieve

    爱别离,Ibelieve

    你真的忘得掉十七岁时喜欢上的那个女孩吗?你是否还记得为了她,那么骄傲的你做过的傻事么?我想用这本小说,从男生的角度去诉说出那些苦涩青春里最单纯美好的回忆。秦声——如果有一天你终将离开,那么我希望你记得曾在青春时光里有个那么爱你的我。张丽琴——或许,我们之间最好的结果就是我结婚了,新郎不是你。简明溪——你的心是我够不到的远方,请原谅我只能眺望。陈雨蝶——多年之后,我的眼里却依旧只能容得下你这一粒沙。成长最残酷的,就是你渐渐变成了最初所讨厌的模样。一路走走停停,有人离开有人久伴,谢谢你还在那里。这里面有我的青春,也可能……会有你的故事。
  • 召灵

    召灵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类与玄灵和谐相处。玄灵千奇百怪,姿态万千,是这个世界的奇迹,让我们捕获更多的玄灵,探索无穷的奥秘,获得那无上之神圣称号,前住那未知的神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