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36500000009

第9章 托意眉间黛(7)

这首诗并不难理解,一个多情的男子,爱上了有夫之妇,给了她一对耳饰表达情意,女子很感动,便收下了,系在了衣襟上。

最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很自然地以为,这信物就是两颗明珠,穿起璎珞,或者放在荷包里,都是可以挂在身上的。后来才知道,其实明珠是耳饰的雅称,在古代诗句中并不鲜见。

耳饰最早的名字是玦,环形有缺口的玉,出土的实物很多,最久远的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造型简单,佩戴时就是把缺口处卡在耳垂上,固定不掉即可。

那时人们崇尚玉器,相信它有神秘力量,双耳贯穿头部,戴上玉器,生可招福,死可护灵。

后来有了簪珥,笼统说来也叫耳珰。就像簪子下面垂下的流苏,只不过这个是要特别长一些,要到耳际。

说起来是为治一个调皮活跃的姑娘,她太不安分,总是摇头晃脑东瞅西看,一点也没有女子该有的端庄娴静,眼看就该谈及婚嫁了,家人想了个法子,用丝线系上贝壳,垂在她耳旁,她一摇晃就会被“打脸”。对外便称装饰,渐渐也传开了。

为表郑重,与长辈或尊者说话时,要把簪珥除下来,也便有了后来脱簪谢罪一词。

汉武帝的宠妃钩戈夫人,就曾因立子杀母一事,除掉簪珥叩首于门下,可是最终也没有逃脱被赐死的命运。

所有的事都有一个开始,哪怕开始并不能为人所知,无心也好,无意也罢,似被风不知从何地带来的种子,恰好落在了这里,也许本来就是一时兴起。沿着时光往前走,远方永远辽阔,似看不到尽头,忘了身后沙尘堆积,还未来得及回忆,那些原本刻下的痕迹,也要经历残酷的蜕变,没有什么,能永远在那里。

不是你觉得不变,岁月便许它永远。

老话里说,人不如树,树生长得单纯,岁岁年年,只懂节气就够,受了伤也依旧从容,有阅尽沧桑的气度,千年寒暑,它还是年年春发,从不轻易认输。

可树又不如物,一个物件被做出来,生就的一番情意,有明净的记忆,有呵手的分量,有暖心的温度。收放好了更可一直流传。

我爱旧物,只为情深。老物件上承载的印记,永远不会被丢弃,它安于命运,纷乱里不惊惶,盛宠里不张狂,埋在地下,它也只安静地等着。如果与你曾有过一世相守,不管有没有约定,无声里善因已种。几度轮回过后,你早已不记得前生,却在偶然的路口与它重逢,说不出缘由,看不透始终,却在心里的某个地方,一朵素白的幽兰盛开在山谷。你便知道,必是前世故交,缘分未了,它身上的某一段铭文,只你能懂。

看唐代的仕女画,衣服纷繁华丽,装饰花团锦簇,妆容复杂浓艳,一张张看过去,总觉得少些什么,想起电视剧里武则天富贵逼人的样子,原来是没有耳饰。

不管是《簪花仕女图》,还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里面出现的众多女子,都是不戴耳饰的,这不是画家的遗漏,而是当时的装扮风格。否则那么爱美又肯钻研的唐人,不会不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还是基于孝义的原因,是不允许人们扎耳洞的,大概唐朝的女子也崇尚自由自在,不愿意被束缚,所以弃掉了簪珥。

所以无论是汉代还是唐代,女子都没有耳洞,现在的屏幕不理会这一点,人们也看习惯了,若真拍一部不戴耳饰的汉唐片子,人们反而会觉得奇怪。

昔年长安月下,盛丽繁华,美人如花,我做了一世烟锁的相思客,看过云游的烟火,听过裁冰的情歌,遇过三千醉盏的潇洒,锦瑟酬和,光影绰绰,耳边拂生风马,秋山别画,我执着牵挂,尽管,从未来过。

一个贫苦的姑娘因病双目失明,一个行走天下的游医用银针在她两个耳垂上各刺了一针,姑娘重见光明,游医继续上路,为了感激这份恩德,姑娘就请人打了两个细小的银耳环,戴在耳垂上以示不忘。

古人认为,病邪污秽之气都是得孔而入,女孩体质属阴,尤其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在耳垂上打一个洞,那些不干净的气息就会从“假孔”里过去,这样就能身体康健,平安成长。

总之,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通过了礼制,宋以后的女子,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大人穿耳洞了。

宋代最常见的是耳环,多数是金银所制,小巧的耳垂边精致的一点光,不喧宾夺主,也不摄人魂魄,只是一份娴良温淑,让人心里生出浅浅的喜悦来,人如梨花妙白,眼前都是真的,没有虚化。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里写过,耳饰已经成了女子平常所戴,那些极贫的小户人家,没有金的银的,也要辛苦做几天针线,换几枚钱买对铜锡的来戴上。

电视上也经常见女扮男装的姑娘,因为有耳洞,被有心之人认出来。好像是女儿身的就都得扎耳洞,男人则不会,有了严格的界限。

梁兄也太粗心了,同窗三载,居然从未发现祝英台是有耳洞的。还有女驸马冯素贞,帽插宫花时,大婚着喜服时,身边都是有专人伺候穿戴更衣的,怎么也这么疏忽。

可见无巧不成书,天下事,用到时警醒,用不到时,尽管糊涂。

明朝时有了耳坠,这一点点延伸,却是燎原之火,顿时就轰轰烈烈了,婀娜摇摆着,再也没停下来。

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传奇,这些无赖儿郎的身边也自然少不了热闹,其中的严嵩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严嵩被抄家后,所查抄的家产清单列成了六万多字的《天水冰山录》。单耳饰就有267对,其中耳坠占了三分之一。

金厢菊花二面宝石耳坠、金厢珠累丝灯笼耳坠、金厢大红小红大宝石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宝琵琶耳坠、金镶珠宝童子攀莲耳坠……

珍珠、美玉、猫眼、水晶、玛瑙、琥珀、青金、珊瑚、红宝蓝宝……耳坠虽小,眼看也包罗尽了人间所有的珍宝,甚至把景物万象都嵌了进来,花卉瓜果不用说了,楼阁人物也一并收了。

几百个名字看下来,任谁也得目瞪口呆了,要是实物都摆在面前,明晃晃金灿灿,只怕也得先出去透口气,默祷一番。

明清小说里,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唤它“坠子”,或者“坠儿”。亲切不生分,是那个说海棠依旧的女孩,是那个雪天递过手炉的姑娘。

湖上笠翁是风雅功臣,更是红裙知己,他偏要女子以色待君。“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奢华繁复的,被他称为“络索”。

看《闲情偶寄》总免不了自己笑出声,为他的不留情,连不喜欢也刻画得入木三分,一点薄面都不给,这代称起的,让人恨也恨不起来。

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风花雪月都散开,他终生所待,也许就是那个丁香般的女子。

我也是有耳洞的,大一的第一个假期,十八岁生日那天给自己的印记。起因是听同学偶然说起,扎了耳洞,下辈子仍可做女子。这原本是山村里吓唬小女孩的话,她们从小要做家务,带弟妹,什么都是男孩为先,所以羡慕。

我却不愿改变,那样义无反顾,至今无悔,一生惜缘。

平时里并不常戴耳坠,倒是佩“丁香”的时候更多,素银,或者珠贝,伴我古典情怀,得幽忘尘,在丝路花雨里,把旧物上的印痕记取,再铭刻成传说。

它是我,许与自己的信物,直到万古成空。

如此约定。苍天眷顾,苔痕青青,那一份郑重,许下时,心里波澜惊起三生,有泪欲盈。

看窗外,海棠明艳,小荷青青。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约指,这名字真好,安稳里有尘世悠悠,即便在孤程,也不再是无边的凄寒,人也有了盼头,好似一低头,就是相依。

古时起名字,都更注重意和韵,有绵绵之态,不是那么浅显直白,要听弦外之音,懂画外之境,留往来之气,有着隐约迂回的意趣。

约指就是戒指。“戒指”这个词就冰冷了,有了等级,有了管制,原本两情相悦的事,生生给箍成了被动,好似强折的花,无奈输给了命。

它还叫指环。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这个也是极好的,环,循环往复,生生不绝,比“山无棱天地合”更久,没有尽头。

唐朝那个叫王氏子妇的女子一定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盼的等的。她与过路的书生李章武相爱,临别时,她送给情郎一枚白玉指环,并以诗诉心曲,“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愿君永持玩。我心里一声叹息,往事荒芜。女子心思柔细,想必是有几分预料,这短浅的恩爱,细想不得,只在情最浓的时候,把真心交付了,日后颤颤惊落,心碎只是她一个,也怨不得。

果然,一别再无消息,李章武再一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才又想起她。她已经过世,邻人说,忧思而亡。

《太平广记》里,王氏子妇的魂魄深夜现身,与李章武又见了一面。仍是彼此互诉衷肠。她送他人间稀贵的靺鞨宝,他送她白玉簪子。从此告别,各自殊途。

之前定情的指环,再也没有提过,也许,早已不在了吧。

白玉戒指在人间游玩,冷眼旁观,看共赴红尘的一晌贪欢,为爱情做装帧。

多少痴痴的情,空空的约,不由它停留,也不由它奔赴。

山东有个光化寺,信客众多,香火旺盛。一个书生住在禅堂温习功课,每日里禅音佛韵,他也听了不少人间疾苦,打定了主意准备出家。就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儿,他在寺里遇见了一个美貌的白衣女子,瞬间扰了他的心神,遂款款结情。百般挽留终不可,白衣女子走时,书生送了他白玉戒指,愿她能早日回还。

他跑上重楼,看着心爱的女子渐行渐远,心里尚还依依,女子却奄然不见了。他寻过去,只见地上有一株正开的百合,剥开层层洁白的花瓣,里面赫然就是那枚指环。

书生幡然悔悟,原是自己意念不净,尘缘难了。这应该是修行途中的考验,唐僧师徒都是有仙根的人,西行时也得面对这一情关。然而这一棒喝得有些重,书生恍惚成病,书上说他一旬而毙。

百合,唯白花者可入药。

医者说,是药三分毒。

西方传说里,夏娃和亚当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所以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离开时夏娃流下的眼泪落在地上,开出了白百合。

白素贞是蛇妖,所以她给许仙的信物是伞。

还有一个故事,说江苏男子秦树,夜里赶路迷了方向,顺着灯火走到一个女子家里投宿,两个人同床共枕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执手泪别,女子送了他一双指环,没有套住他的手指,而是穿过衣带,打结系在了身前。与君一睹,后面莫期。

忽然发现,鬼故事里的书生都是傻大胆,荒郊野外,独身女子的家也敢进,破庙旧园,深夜偏还点了灯烛等红颜。

秦树出门而去,走了数十步,不知是不舍,还是也觉出了不对劲,他回头看时,没有村屋农舍,只是一个枯草遍布的古墓。

他竟然没有看得昏倒,也仍然任指环一步一晃地天天随身带,几日后,大概指环也无趣了,悄悄遁去,只剩空结。

纯属编撰的故事,连雷同的可能都没有,世间没有这种巧合。朗风日下,寻常街巷,爱情也不似乐府诗歌里唱得那么亮烈直白。更多的男婚女嫁不用提及这两个虚幻缥缈的字,只当人生路上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只要一个合情合理,便是恰到好处。走到同一个屋檐下,朝夕寒暑,相伴白头。

淡荫晓日,静寂相从,往往这样的平凡更能长久,走到最后,让人羡慕。

那枚白玉戒指又一次下落不明,它的每次出现都伴着鬼魂幽灵,虽从未描述过戒指有什么异常,但它必然不像是凡物,总是有些幽暗与虚无,好似就等在疏林拐角处,不动声色地出现,又不留痕迹地消失,而且往来可达三界。

它是红尘客,却又照夜白,说不出这样的戒指是好还是不好,世间之物皆无辜,只是人心在江湖,偏多无情。戒指也不是要试个对错真假,它不过顺水推舟,从容一曲《良宵引》,为匆匆的人,留点随风就散的凭证。它是晚三春的花枝,不牢固,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既是信物,必然与爱情相连,情感一向是俗世烟火里的事,碧落黄泉或天庭都没有,所以白玉戒指的几度出现,也只是离别时沾了一点泪,还是不同与凡间。

凡间的爱情,情为何物可以不分明,但一定有爱恨亲疏,越是入骨也缠绵的事,越难留半分清醒,爱与恨只隔了薄薄的一层烟花,有隐隐的不安。心里的动荡是自己知道的,所以爱情的前面是漫漫光阴,让你看四季风雨,懂花承节鼓,留住爱情里的仁和义。

爱上一个人,决定随他到最终,你选择相信,爱便真实,此后再有什么,都算不上艰难。

承汝一诺,就是琥珀的生死契阔。

鬼神之说,还有通神灵的玉,都是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寄予了一点神秘的思考,和无能为力的愿望。今天看来,轻轻翻过,不会多添一点纷扰,然而在曾经,它也是凛冽过春秋,它也是可以信的。

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用百炼金打了一个指环,戴在手上,森然能照见指骨,惹得刘邦极厌。

也只是厌,未敢再有别的动作,也许是忌惮这戒指上的妖气。戚夫人的下场很惨,成了后来历代后宫女子的噩梦,吕雉那么残忍地把她做成人彘,可能就是因为怕她会妖术,死了灵魂来报复,所以要置她于魂飞魄散,永无轮回。

同类推荐
  •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作品集,全书分带刺玫瑰、社会万象、感悟生活、爱海泛舟、诗词选录共五辑,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小小说、散文及诗词作品。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在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而“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文艺批评家郭小东则从多方面多角度,颇为全面地评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热门推荐
  • 灭苍神尊

    灭苍神尊

    苍天不公,地本不平!大千世界,实力为尊!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新婚之夜,纠缠半刻,新郎却兴趣全无的从她身上爬起来。搞什么?本姑娘倾国倾城,身段修长,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到底哪一点不够诱人!次日早晨,妆点容颜,赔上笑容讨好,奉上香茶示好,却又被拒之千里。居然说要把她打入冷宫?本小姐放下身段,附上笑容,凭什么一再受屈!好啊!既然你自命不凡,自恃清高,自以为本姑娘配不上你,那好!本妃如你所愿,打包行礼,卷席出逃,调戏美男,挑逗美女,再来扶弱济贫,偶尔,搞搞暧昧,耍耍流氓。在想让本妃吃你这个回头草,哼哼,你有种抓到我在说!
  • 嫡女狂妃腹黑睿王请接招

    嫡女狂妃腹黑睿王请接招

    身为王牌杀手的苏紫瑶竟然穿越了,苏紫瑶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不过幸好还有疼她爱她的爹娘。老天啊,你怎么没告诉我,这原主不仅是个世人皆知的废材,还被毁了容······(一脸无语)没关系,等我修炼了灵力,恢复了容貌,一定会让那些曾经叫她废材的人无地自容。可这位死缠烂打的睿王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冰山男呢?说好的冷酷无情呢?嗯?
  •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她,华夏医药世家掌门人,异世穿越,惨遭毒打,打不过怎么办——跑。他是身份神秘的国师大人,风华绝代,狂傲腹黑,唯独对她与众不同。第一次相见,他救了她。第二次相见,他对她动了心。开始想方设法攻她心,再慢慢占她身,从此以后,上穷碧落下黄泉绝不负她。修罗在手,天下我有,神兽开道,相公护航。
  • 无限妖魔

    无限妖魔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妖魔吗?有的你曾经看到过妖魔吗?没有的事封小安,他本想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生,可是他一不小就踏入的妖魔的世界。
  • 心形吻痕:我只要将军

    心形吻痕:我只要将军

    流落贫瘠的公主,展尽媚骨的军妓,她只想在这困顿中获得少有的尊严,与其万人蹂躏,不如委身一人,她要的只是生存。不料那一夜的缠绵,他却是她最合适的人,不但锻造了她的能力,也永远地偷走了她的心,胸前的心形吻痕,好像还有他粗暴的味道,可是痛到窒息的,确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他。当她不再是图贡边界卑微的军妓,当她变为西辽最为高傲富有的舞姬,她还是那句“我只要将军。”只要他来,只要他一句:“等君,我是荣煊。”,此生足矣。
  • 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坑爹搭档

    坑爹搭档

    野路子女演员在接受第二职业是记者的狙击手采访时,陷入“暗杀”。由此展开了一段奇幻之旅……
  • 大漠鹏程

    大漠鹏程

    传说金鹏墨剑是最凶的神器,被石砥中得到,石砥中厌倦江湖的腥风血雨,欲遁而不得,只身向大漠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