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36500000014

第14章 托意眉间黛(12)

红娘打小跟着小姐,自然知道她惯会佯装的性子,脸皮又薄,面子上撂不下,头顶上时刻有老夫人的敲打和警醒,十几年大门不出的富家小姐,她是礼制下的标准式样,密密包着的内心,即便有不自知的流露,也万不会轻易敞开了。

红娘把书信放在了妆台上,而后躲在外面的帘子后面偷偷看。

崔莺莺起了身,看外面的天色晴好,禁不住还是一声长叹,百无聊赖地坐在妆台前,拿着粉轻轻地匀脸,对着镜子看自己,仍是自怜,无力地垂下目光,瞥见了钗盒上的书信。

她先是回头看了看,明知空无一人,也还是耳热心跳,忙不迭地先藏一藏,待打开封口,已是手冒冷汗,忽低了粉颈,忽变了朱颜,一会儿专注,一会儿意乱心烦。红娘在后面偷笑,一切表情,都早在意料之中。

陈洪绶画过《西厢记》的插图,其中就有一幅“妆台窥简”,就说的此情此景。

在画中,老莲妙用了屏风,而且一笔排开,挥手就是洋洋洒洒的四扇。王实甫在写的时候,脑海里一定没有这些繁盛,她们借住在寺院里,即便还讲究些排场,也用不着这样铺张。老莲却觉得,这当口儿,可以把莺莺的心事往外明一明,他的屏风往房里一摆,能听见时间落地的声音,戏台上的爱情,也寻了好人家,要来世间真情实意地表达一回。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再无趣的日常也过得恬静安稳,屏中四季,就是窗前花鸟,越不过去的时候,还可在这花前待一待,寒梅报春,夏荷净塘,也都是极好的节信儿,然而蝶是双飞,燕是相对,却不该扰来深闺,下不去的阁楼,就有了消不掉的春愁。

莺莺正站在芭蕉树下,背对着门口,手捧书简看得认真,人也似是在屏中,要藏起幽柔曲婉的女儿柔情,是挂在老树枝头,还是让鱼雁带走。

画面里最静的反而成了崔莺莺,屏里的花再闹鸟再鸣,也丝毫影响不到她,她已经呆住了,早失了态。不安分的是红娘,屏风后探出身子,活灵活现的机敏劲儿,她得从小姐的表情中看出态度来,毕竟身后虚掩的那扇门,只有她敢伸手推开。

待心情平复下来,莺莺才想起,她不知不觉,随着一缕琴音上了高台,她得寻个台阶下来。

她皱了皱眉,怒喝红娘,把信笺摆在她面前,手里分明是呵护着,唯恐折损了边角。这东西是哪来的?随随便便就敢放到我房里来,我能私相授受吗?

红娘知道躲不过这一遭,即便是小锣点的过门,也得一丝不苟地唱了来,她应承着讨饶,不行还有杀手锏,大不了拿着信自己去找老妇人告罪。她这火候拿捏得当,稳稳打中了莺莺的七寸,莺莺顿转了性子,悄悄地问,张生这两日如何?

若把屏风撤走,这戏恍惚陡然没了着落,与人世疏离,仍然还是戏,不管是圆满还是别离,也只是徒留一把唏嘘,最后剩下空空落落的舞台,妆还未卸,人都已散去。

戏总归是戏,如何演都可以彻底,爱恨悲欢,全都可以如意,也全都走不到现实里。

倒是一扇屏风兜得实诚,有了密度,有了牵绊,怜惜地把人拢在里面,可寄闲愁,可怨东风,也能收留几点离人泪。

台上的人影都没了,屏风还在,情分也就在。似乎后面还有一个空间,留了念想,是可以转寰的,丽影双双再出来,都是清欢喜悦。

我们改不了结局,如同改不了传奇。回去的路上,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忽然也有了伤感,远远地看见家门口,庭院深沉淡明月,轩窗里也有个锦屏人守着,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更真实。

中年的老莲,笔下古意,心中野逸,寥寥淡墨,人已在眼前巧笑倩兮,有情有义。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图强,他在准备起兵攻打吴国前,特意去后宫与夫人作别。勾践背对屏风,夫人则面屏而立,勾践说:“自今日之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各守其职,以尽其信。”意思是男主外,女主内,各司其职,后宫的内务有差错,责任在夫人,朝堂的政事有差错,责任则在勾践。并且最终强调说,以后我见你,就到这里为止,各自明诫。

夫人大概还一心只记挂着勾践出征的事,顷刻之下,来不及细想,只默默地给他系好披风,看着他转身而去,夫人向前送了两步,只走到屏风跟前,就停住了,再也没往外逾越。

勾践去则去了,反手关上了后宫的大门,并且用黄土结结实实地填上。夫人远远地看着门口的动静,直到马蹄声远去,她才缓缓地摘下钗环翠饰,独坐一席。雨打梨花深闭门,此后的日子,她素面布衣,不沾粉黛华裳,依旧如常地织布,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以屏为界,屏风俨然成了警示,屏风外就是禁区,也许有雄图抱负的勾践,只是想建立一种秩序,或者说规则,让社会的效率更加明显,忍辱负重的那些日子,他就是靠着原则的坚持,才走到最后的复国。男者刚,女者柔,多少也是天命注定,男人在外闯荡打天下,女人守着家园无争,才是世道安稳的眉目。

他这一个界定,从此就圈了女子几千年,长裙曳地,寂寞涟漪,屏里春色再浓,也都只是断头路,看一瓣落花迷了眼,被寒风吹到脚下,人生或长或短,或明或暗,只能在屏风后面等待,为他一人梳妆,历尽枯荣。

屏风可是精雕的木板,细描的画绢,也可以是一帘纱笼帷幔。

孔子到了卫国,把持朝政的是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南子传话来,召见孔子。孔子辞谢婉拒后,仍是却之不恭地应了召。南子名声不好,简言之,美而淫,所以子路极不愿意让孔子前去。

南子在帷帐中,外面还垂了珠帘,孔子进去后行稽首之礼,南子穿了大典时的盛装,也恭敬地一再回拜,他们看不清彼此的面目,只是隐约的轮廓,和南子垂拜时,清脆作响的环佩。孔子感受到的南子,恭肃端宁,礼敬有加。

孔子看着子路,用超出平日的声调,大声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很多时候,萍水相逢,能有这一刻的遥见,不用看得清楚,只要当时的感觉,清白明朗,便足以放心。日后也许埋没于风沙,也许“子见南子”,留于史记,短短两三行,任后人想象。而孔子和南子,当时可以辩一句,此后不用再提。一道屏风就是结界,任是故事,也难以跨越。

唐明皇曾送给杨玉环一个珍贵的霓虹屏风,雕刻有历朝历代的美人图形,其中的服饰和雅玩,都是用了数不尽的珍宝雕饰,水晶为地,外以玳瑁水犀为押,络以珍珠瑟瑟,极为难得。据说是隋文帝所制,后来送给了远嫁突厥的公主,贞观初年,突厥大败,屏风与萧后同归唐室,而原本的公主,惨死在所嫁之人的帐中。

杨玉环听得有趣,如此重宝,边远荒漠自然留不住,而盛唐的宏阔,别说区区一扇屏风,这万里河山就是屏,只要她愿意,随手都是屏中人,包括诗仙李白,说来也就来了。

满屏的美女,杨玉环看着也无趣,带回娘家,就没想着带回去,随意搁置在高楼上。一日杨国忠在屏风前的榻上才躺下,忽然屏风上的女子纷纷走了下来,自报家门,施展才艺,把杨国忠吓得惶惧不已,待屏中人尽数回去,他就赶紧锁进了暗室中。

后来杨国忠被杀,杨玉环自缢,屏风不见了踪迹,后人读来,总能想起一些深意。这样贵重的屏风,身上有着大繁华,往来了诸多女子,人人一段剧目,等着诉说,但凡欲诉的心,总脱不了幽怨和愁闷。

越是奇巧之物,越容易漂泊迁徙,它也是薄命的红颜,绝色就是浩劫,千万人的注视下,注定无法长安,也不能长留,多舛,是唯一的命运。

第一次见《韩熙载夜宴图》是在邮票上,顾闳中的手卷,以连环的形式,在三米多长的画卷上,精妙入微地再现了韩熙载在家开宴行乐的场景。让人称绝的是,他在画中用屏风转换空间,隔开了每一段的主题,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又彼此不生分,界限隐蔽,看起来自然流淌,甚至有些画面里还可呼应。

屏风这边的男子,在听清吹,众人皆陶醉,他却微微回过了头,竟然入了另一场宴散的戏。衔接得行云流水,不觉丝毫突兀,反而有了幽幽情怀。

后面的女子与他隔着屏风,悄悄耳语。两人表情轻松,神情自若,周围歌舞人声,让画外的人看了,也放下心来,不必担心有什么为难被撞破。

他们在谈三月三的花开,九九的雁来,说着悠悠人世里的相逢,那第一句是谁开的头呢?一转眼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她莲步轻移走过来的时候,还是有难免的柔情,把自己隐在屏风后,月色忽然掉了头,给她一个阴影,算是纵容。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也许有那么一丝微妙,你知,我知,一句话,说不到最终。

锦屏人幽居深阁,与天然隔着一道光线,焚香倚栏,念一句六字真言,眼见得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懒怠地拨弄了琵琶弦,窗外红药初绽,锦瑟华年,只看得韶光贱。

女子被屏风隔在重重院,男子却可在屏风里走得更远。

文人心底事,千古一画屏。文人寄情屏风,或题诗词,或描画图,可置厅堂,可侧几案,也可立于庭院,甚至山林田园,它承载着内心的向往追求,意趣性情,可以把心绪放在其中,自我沉溺,也可忘忧。

寂寞对屏山,相思醉梦间,出世入世,就在一屏之中。

屏中可有画,画上知己喜乐相逢,青茶淡酒。画中仍有屏,屏里青绿山水,幽谷茅屋。不管哪一层,都是心中所想,梦中所念,一世所求。

浔阳江头,白居易偶遇一曲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一生经历颇多,也看尽了世间百态,歌舞欢畅,诗酒纵情,晚年时,绚烂皆扫,只平淡地守着屏风暮阳,漫度余生。

他隐居在庐山香炉峰草堂,过着“逐身安枕席,随事有屏帷”的闲适生活,有人把他此时的生活状态和形象描绘下来,制成屏风,屏风里的白乐天,“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

可是白乐天自己,却用着一个不文不饰,不丹不青的素屏风,并自号素屏居士,高洁独立,遗世忘俗,有平和自适的心境。人生路程起起伏伏,洞明了人情世故,也唯有闲情,能托一点深邃和永恒。所有的浮饰都去掉,独映素屏,世间应不要春风。

千年的光阴,有隔世的美,在历史的沧海中,带着朦胧,仍旧可寻。看得久了,屏风里的场景,也认作了故乡,虽没有去过,却早已相知熟识,仿佛古旧的水墨画,刚从樟木箱子里翻出来,打开晾晒,扑面都是光阴浓淡的印记。

推开绿窗纱,轻唤烟霞,看屏里的山水,又在把谁牵挂,山谷的溪边,早已开满了桃花,折一枝芳华,寄给蒹葭。你看茅屋青青,瘦剪了灯花,她在门前青梅下,绾起了长发。转身佛塔,余一地孤煞,诗成书画,打马天涯,下次相逢,就在屏中吧。

白薇说,花若是开到百日,总带些丑态和平凡。

我被她的话击中,欲帮百花说几句维护,竟是一句也不能。这话有妖娆的毒,有枯萎的凉,有磊落的个性和风骨,想事实如此,也是真的。而我,也只是不舍罢了。

我欣赏这样极简的思维,也喜欢这般冷静的心态,在她度过的时光里,繁复的人生归于看透后的放手,丢掉花开的岁月,最后长成树,远离喧嚣和轻浮,把命运给她的波澜,化成了从容。所以到了九十多岁,面对远来的陌生人,再提起那个名字,回忆起那些波折和心碎,还有并不圆满的爱情,她仍可以莞尔一笑,我只有这一个爱人。

今春第一朵迎春花开的时候,我买了一个窄口的粗陶小花器,暮黑的瓶身上斜逸着一枝瘦梅,只勾勒出了花形,并未填色,正是暗香浮动落清影的意趣,很是古拙雅致。然后去寻合适的迎春花枝,特意找了一截枯木似的老枝,剪掉顶端的分叉,只要中间一段。花是开着的,围着黝皴的枝干,距离不等,总共留了六七朵,太繁盛的地方去了些,但是花苞还在。再把隔年风干尽了的细长杆挑着的低眉莲蓬配上,还觉得不够柔和,色彩上少了什么,刚好花谢后的水仙,叶子还疯长着,剪了两叶葱绿的,长长短短插在期间,顿时就有了精神。

我直接给这瓶花起名叫“惊蛰”,爱惜了很久,看书写字,喝茶发呆,它也陪了我很久。

古人自来爱花,与之不能远离,看清宫旧藏的《十二美人图》就能知道,室内桌案上,总有一个地方是要留给花瓶的,花瓶里插着各式鲜花,旁边或是书卷,或是灯烛,或是窗棂,或是棋盘,或是针线,或是古玩。仅有几张没有出现瓶花的,也是因为主题和角度不对,按常情,也一定是有的。还一定有个女子,与这花同在一个屋檐下,素心花对素心人,朝暮相伴。

也不单是室内,宋徽宗有《对花抚琴图》,他在花园的树下弹琴,对的也不是园子里生长的鲜花,而是瓶花。曾有人对牛弹琴,牛不理,人皆视为愚人。宋徽宗对花弹琴,花亦不语,可他却是第一风雅之人。

宋朝时,种花、卖花、插花,人们把花当作生活必需品,文人把“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合称为四艺,列为必备修养。

古代最初插花的出现,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又因一份孝心而传播。南朝齐代有一位晋安王,名叫萧子懋,在他七岁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那时佛教昌盛,正是四百八十寺的修造时期,他们家也请来了高僧做法事。僧人把莲花插在盛满水的铜罂里供佛,萧子懋心疼母亲的病痛,也担忧她的生命,就在佛前祈祷,若菩萨能保佑母亲病愈,就令此花竟夕不萎。七天后,花色如常鲜艳,萧子懋一片赤子孝心感动了天地,记录在史书里,也留下了佛前供花的传统。

同类推荐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文楼村纪事

    文楼村纪事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我想看见光词语的变迁墙根之雪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是2008年以来描写大自然的新作。写天空、大地、河流、冰雪、草木、花朵果实和动物昆虫,精微深邃、优美葱茏,令人无限怜爱。一册在手,心生清凉。《草木山河》中文字功力非凡,堪与普列什文、东山魁夷比美,透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云水情怀。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热门推荐
  • 睥睨奏

    睥睨奏

    几次的灭亡,成就了几次的辉煌,纵使天地寂灭,我神魂永存不朽。亿万年前,亿万宇宙间,仅有一界,名为武界。亿万年后,武界崩溃,五界新生。千百万年前,五界再度崩溃,众生皆灭,万物皆损,为尊者还存。踏骨歌,奏血谣;临峰俯瞰,众生皆尔。人生多坎坷,纵便我踏尽万水千山,只为求得那一抹熟悉的笑颜如花。依稀还残留你指尖划过,那一丝温暖心房的柔和;怎敢忘最后那一抹嫣红,或是那声声“宇哥哥”!
  • 恶魔校草:灵魂交换生

    恶魔校草:灵魂交换生

    她,本是众人眼中的丑八怪,却因为一次意外的落水和极品校花萧莞互换了灵魂。对,这不是天方夜谭,奇迹真的发生了。:“喂,贱女人,我告诉你,我是死也不会和你结婚的!”某脾气超级火爆的恶魔校草和她在水中激吻后,恶狠狠的把她丢在地上,决绝的说。额……他是谁,初吻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没了,大脑陷入了一片混乱。从那以后,她无奈就沦为他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的贴身奴隶,恩?敢不听话,信不信我吻你。:“喂,贱女人,给本少爷买瓶可乐!”:“喂,贱女人,来给本少爷捶捶腿!”:“喂,贱女人,离那男的远一点!”:“喂,贱女人……”她终于忍无可忍的大吼道:“戚寒,我警告你,别太过分!”他一把将她圈到怀里,邪邪一笑:“你是我的!”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 人世无情之绝爱

    人世无情之绝爱

    她是Z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名门世家的公主尹笑笑,他是Z国GW公司的腹黑总裁金夏渊。他们在一次豪门聚会中相遇了,她说:“我看上你了。”他说:“我看不上你。”于是她开启了疯狂追他的模式,可是他却让她读三年书时订了婚。可是在她报复他的冷酷无情时,她的家却被尹家的仇人上官家毁了,只有她侥幸活了下来。于是她去了复仇岛,发誓要当一名职业杀手,报杀父母之仇。五年后,在Z国机场,她回来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快穿之反派攻略

    快穿之反派攻略

    她,幂幽儿,小说大神,虽说名字很文雅,性格却十分火爆,最重要的是,毒舌,向往各类的小说,可谓是百读不厌,但总是在读完之后,作出各种毒舌评论。如今,她才芳龄十八,刚刚体验到成年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为了钱——终于得到了稿费,可是,不幸的是,在成年的当天晚上,一道亮光引导着她,竟开始了快穿之旅,此时,幂幽儿只想破口大骂,靠,不过过个生日,至于么!从此,幂幽儿只得认命的快穿于各个小说之间,当女配,抢男主,斗婊子,拆莲花,凭着剧情在手,天下我有的思想与女主的无敌开挂金手指相搏斗,谁胜谁负,无从定夺,且看女配翻身逆袭,与女主争夺男主,至于最终的男猪脚是谁,嘿嘿,秘密,各种猜哦,一定想不到!!敬请期待!!
  • 爱开始的地方

    爱开始的地方

    羽族王子,汐族公主,妖族帝王,凑上穿越而来的普通人类。谁都不曾想到,这片美丽和平的大陆会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原本维持大陆和平安稳的秩序被打破。各个种族都想借此机会夺得新大陆的主导权,在这暗潮汹涌的异世界里,你或者他能否为自己挣得一片安然?他,本是妖族至高无上的帝王,确因为她而变得妖不妖,人不人。他,羽族高贵血统的唯一继承人,确因为她宁可折断自己翱翔天际的双翅。他,汐族最冷漠的男人,确因为她变得心底偶有一丝涟漪。他,人族最善战的勇士,确因为她变成残疾,永远无法回到战场。而她,原本只为寻他而来,确无端卷入异世界的争端。当面对爱人的背叛,朋友的伤害,她应该何去何从?是留下成全?还是黯然回去?
  • 原之空

    原之空

    新旧势力的交替,两大大陆的决裂,究竟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少年言诺,置身三界之外,跳出六道之间,超脱轮回,寻求挣脱桎梏的力量。在黑暗势力的重重挑拨下,言诺和他的伙伴将踏上怎样的道路呢?是忠诚,还是背叛。书友群号:572059656
  • 柜子里的象

    柜子里的象

    大象没有在充满迷雾的森林里迷失,她迷失在了一个柜子里。
  • 晨曦镇魂曲

    晨曦镇魂曲

    一个少年的身世竟然隐藏着如此大的使命,自小和爷爷一起长大的少年,究竟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呢?尽管遥远的路上充满危险,消弱的是刀锋,不灭的是意志。
  • 丧尸爆发

    丧尸爆发

    生化危机骤然爆发,真相是什么?面对末世,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携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