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300000008

第8章 学佛是为了起用(2)

师:这种现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经常出现。那是因为你有心,把一个疑问放在心里许多天,甚至许多年,有一天答案突然就出现了。所谓的“参话头”,就是把话头放在心里,时时刻刻提着它,看住它,总有一天答案会突然出现。如果能抓住一个念头三年、五年不放弃,肯定能突破无明。问题是我们抓住这个念头,提起这个念头能提多久?而且在提念头的时候,的确是有很多方法的:松一松,紧一紧;紧一紧,又松一松;提一提,又放一放;放一放,又提一提;有时候用力,有时候不用力;有大提,有小提;有紧提,有缓提。这都是有讲究的,可不是简单的一句“提个话头参下去”,那就太武断了。当一个人本身精神都快崩溃的时候,你还让他提得那么紧,他不是要出问题吗?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三个人去问佛陀杀生有没有罪。第一个人问的时候,佛陀说没有罪;第二个人问,他说有罪;第三个人问,他说也有罪,也没罪。

实际上我们多数都属于第三种人,有时候相信因果,有时候不信因果。当你不相信因果的时候,佛陀就告诉你有因果;当你完全被因果主宰的时候,佛陀就告诉你没有因果。就像有些修行人修得快崩溃了,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摸,修来修去变成了作茧自缚,完全起不了用。这时候佛陀就要想办法把你的这个“茧”剪开。

问:禅宗在见地上讲“入处和出处,用处和了处”。请问用处是什么?

师:用处就是入处,入处就是了处,四处就是一处。根本就是我,我就是根本。头就是脚,脚就是头。

问:入处是不是指“觉”跟“照”呢?

师:刚刚讲到觉照是一体的,只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了解何为“觉”,何为“照”,所以树立了一个对立面。这两者你只要理解了一个,就理解了两个;理解了两个,你才知道它们就是一个。因为我们不了解光明,所以造化给我们创造了黑暗;因为不了解黑暗,所以就有了光明。这样说来,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问:烦恼即菩提,在运用上,这句话该怎么用呢?

师:如果真的能随时看住烦恼,烦恼本身就是用。烦恼对烦恼的人来讲是烦恼,对智慧的人来讲就能起大用。

问:到底什么是佛法?

师:讲佛法,真难开口!越讲越不会讲,越修越不敢讲,真的只能心领神会,只可言传身教。这个言,是一种大言,不是我们的三寸不烂之舌所言。

问:今天中午拜佛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佛陀说他四十九年说法,一个字都没有说。佛陀确实什么都没有说。什么是佛法?处处都是佛法,有什么可说的呢?有什么可修的呢?什么是法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没有一法可修。今天我好像终于明白了佛陀这句话的意思。

师:那是你与佛相应了,只可惜你只相应了一刻,不能刻刻相应。所谓的“万事万物,处处皆是佛法”,那是因为我们时刻与佛法相应。你成了佛,一切皆是佛法;你无明,一切皆无明,佛法对你而言也成了无明。

问:圣人遇到逆境时是怎么面对的?

师:圣人没有逆境,一切皆是智慧,一切皆是用,天下只有一个字,就是“用”,一切都是为了用。如果你没有用,你就没用。

问:无用也应该是用吧?

师:巧匠无弃材。在一个能工巧匠的眼里,任何一块玉都能用,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只可惜我们个个都心高气傲,所以我们都变成了无用之才。都是不守本份的人!都是自作主张不听招呼的人!一个大智慧的人,任何时候都是守本位,听招呼的。

问:那身口意岂不是成了一个工具?

师:对,身口意就是一个工具,身口意真的是一个工具。可是我们都变成了身口意的工具,身口意成了我们的主人了!成了“我”,成了“我”的主人了!

问:打坐的时候,我的脖子上有一股力量,特别紧。请师父开示。

师:胡思乱想,没事干,在身体上玩游戏,没有入道。你的心果真已入道,还会知道身体上的这个反应、那个反应吗?

问: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是不是凡夫都应该经历逆境和一切不好的东西?

师:你记住:世界上本来如是,没有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白与黑。为什么你不能本来如是呢?你有我执、我见,总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来看这个世界。所以它就不是本来如是,就变成了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了。同时,你带着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来对待事物,事物就有了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你如果不带着这些观念来看待事物,就是如是,本来如是。

问:如果做了贪嗔痴的事,知道自己在贪嗔痴……

师:那就没有贪嗔痴了。

问:有,那应该也是贪嗔痴的一种表现吧?

师:它显现,但不会干扰你。它显现的已经不是贪嗔痴了,只有贪嗔痴的相,没有贪嗔痴的用,它没有发挥作用。因为你已经把它照见了。照见了五蕴,五蕴不是皆空了?五蕴就是五阴。贪嗔痴就是受阴。

问:请问什么是缘?

师: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

问:是不是能这样理解:所谓的“缘”就是凡夫的起心动念?

师:你这样解释也可以,你解释得比较科学。内因与外因就是缘。因与果就是缘。

问:打坐的时候肋骨疼得厉害,那是怎么回事啊?

师:偷懒啊!一个长期坐禅的人,身体怎么会痛呢?几天不坐禅,浑身就不自在,感觉就不舒服。只要一坐禅,饭也吃得饱,觉也睡得香,心情也愉快,身体也轻松。坐禅就像吸大烟一样,会上瘾的。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坐禅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根本没有尝到禅乐。

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每天晚上一到六点半或者六点,你的身体是不是自然就会提醒你想坐禅了,也就是有了禅瘾?在座的几个人有啊?根本不需要听到打板声,不需要别人喊你,到了这个时间点自然就想坐,就像肚子饿了想吃饭一样,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你们没有吗?你们修行了那么久,生物钟还没有形成吗?如果你们这些在座的“老修行”连生物钟都没有形成,你们还谈什么修道,谈什么信佛呢?一个真正信佛的人看到佛像,就会本能地合掌念“阿弥陀佛”,根本不需要听到别人念“阿弥陀佛”,你才念。

问:这是不是就是佛心?

师:说它是什么都可以。佛法的概念数不清,但最后就一个字——用。没有用,一切免谈。度人先度己。自己受用,然后再让他人受用。一个“用”字涵盖了一切。

问:佛在经典上说阿罗汉是焦芽败种,为什么?

师:是啊,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上来讲就是焦芽败种;站在凡夫的角度上,他们是无价之宝、无上福田啊!所以供养一个阿罗汉不知可以消多少业障,培多少福报!

问:佛是常觉常照,那阿罗汉呢?有没有觉照?(众笑)

师:如果阿罗汉没有觉照,怎么能了分段生死呢?不要说阿罗汉了,就是凡夫也有凡夫的觉照。凡夫的觉照就是自己口袋的钱不要让人家给偷了(众笑)。尽管是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佛性。

问:阿罗汉有没有邪念啊?

师:不应该说邪念,应该说阿罗汉有余念——多余的、遗留下来的念头。这个道理佛在《维摩诘经》上回答得很清楚。曾经有一个祖师比喻说:“一个尿桶刷得非常干净,但还有骚味。”——这就是阿罗汉的余念(众笑)。阿罗汉是有习气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碰到漂亮的女人,他还会多看一眼,但绝对不会伸手;看到好吃的东西,还会多吃一口。这些习气尽管会出现,但绝对不会左右他。

就像《维摩诘经》上讲的,当天女散花的时候,大菩萨们都抬头往上看。阿罗汉们低着头,闭着眼睛不看。不看,花落在他们身上就不掉。可是花落在菩萨们身上,自然就滑落了。这时候文殊菩萨就问:“此是何故啊?”佛说:“此乃余习未尽也。”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不敢跟异性握手;有的人握完手,什么感觉都没有;有的人握完以后,心里面还握了好几天(众笑)。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热门推荐
  • 与君欢

    与君欢

    与君欢,一个十七岁的小殿下的男色养成记……
  • 唤仙帝元

    唤仙帝元

    恶兽横世,六古陨落,帝源破碎,血临于世,再临毁灭,只为生存,追寻传说,再创无上,这一次,为生,为你,而战……
  • 魔灵归来

    魔灵归来

    唐玲最怕的就是登门一个个求亲的人。对她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个如意的郎君。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可宜州四大家族的唐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向往。
  • 锦绣倾城:墨彤恋

    锦绣倾城:墨彤恋

    21世纪5年级3班的何雨彤穿越到了凤权国,意外的成了墨王妃,“一入候门深似海”姐妹的背叛,侧妃的陷害,她该怎么办?
  • 道离伤

    道离伤

    简介:偏僻之地的少年道士身不由己卷入一桩阴谋之中,一时间各色人等轮番登场。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周无伤能否判断出这是上天的眷顾还是无法摆脱的宿命……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唐家有一女,名唤唐恬恬。——此女却不甜!还傲娇的很!“谁说我喜欢你啦?才不喜欢你呢!”竹马总裁叫苦连天,却乐在其中,“翘班”好当“小跟班”,小手牵起来,专心疼爱我的大小姐~
  • 废后重生:病娇王爷太缠人

    废后重生:病娇王爷太缠人

    她身为皇后却被奶妈之女害死,惨死在冷宫临盆之夜,贴身侍卫前来相助,不料却重生在侍卫身上,看她如何重新夺取天下,赶走负心男,重拾青梅竹马的心……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EXO之感谢遇见你们

    EXO之感谢遇见你们

    在遇见他们之前,她,是一个人。一个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的人。在他们出现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变得不再那么无趣和灰暗。她的生活,或许就像那些偶像剧那么狗血。如果这是一场梦,那她希望永远不要醒,这也许很自私。但,她真的爱上他们了。(推新书《花开半夏半忆殇》,一个巨大的阴谋,现实的真相,生活的无奈,黑暗和光明的碰撞,从未尝试的风格,强推~)
  • 至尊唐三藏

    至尊唐三藏

    这位女妖...额不对。。。这位女菩萨贫僧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