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69400000012

第12章

泛海投簪一叶轻,求仙恐似强安名。空传一勺岩闲水,照见当年心地清。

仙人井

在几宝岭下。从岭麓下坪,低丈许,自坪东折,低又丈余,有石窟,中有孔如斗,即井也。其水虽大旱大潦,了无增减。色味甘洁,洵为第一。窟中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称为仙人井者,子真、稚川,不可得而辨之矣。(旧志)

清,裘琏诗:

寿春仙尉早忘家,避地终浮海外槎。一斛澄波赢万顷,至今犹宿汉烟霞。

徐载阳诗:

新室衣冠视若泥,飘然浮海凿山池。丹成跨鹤归何处,想见清泉对月时。

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春,僧戒如,砌井功德碑记:

圆通大士,永劫常住此山。超尘仙人,不时安居斯地。虽像教未至,凡俗莫睹乎慈容。而应身所居,仙真恒瞻夫佛日。故秦之安期生,汉之梅子真,晋之葛稚川等,悉皆寄寓兹山,修真养道。所饮甘泉,名仙人井。及至梁贞明闲,始建道场。则大士宏慈,由天章而广被。仙人古迹,随佛法以流传。其井前邻大海,上覆土窟。入地丈余,从下涌出。极旱不减,大涝不增。酷暑则凉,严寒则燠。质沉重而清澄,味甘美而润泽。信士饮之,多愈沉痾。故闽粤吴楚之朝礼此山者,必瓶贮携归,以为法药。若非大悲法水,从菩萨大慈悲心中流出,俾饮者近愈疾病,远证菩提,其能灵验远著之若是耶!四明杏村干居士,来山进香,饮水而甘,询其名义,称叹不已。遂恺然施资,命衲经理,用石砌井,兼铺井道。上建一龛,中供大士,左奉龙王,右安仙人。欲后之取此水者,行清净道,彻法源底。见观音于当处,培佛种于将来。醍醐入口,疾病离身。心地清凉,永无热恼之逼迫。前程远大,常登仁寿之康庄。故为略叙颠末,勒诸贞[王+民]。

梅福井

在梅岑山椒。相传井水洗眼,能令眼明。(陈庆愧借树山房诗钞)

金沙井

旧呼龙井,在普济寺方丈后。(旧志,采访)

池(共七池)

海印池

在普济寺前。奉川戴澳题,亦名莲花池,亦名放生池。以种莲放生故,有此二名也。海印者,盖取大士所证之理,如海印发光。所应之事,如月印江海之义,以名之也。广十余亩,东西各建筑桥堤,画分为三。旧称清波如镜,林木倒影,窥之如画。今则东西两池,淤芜日甚,有赖浚治矣。(旧志,采访)

清,奉化,邬景曙,莲池夜月诗:

水满波澄月色明,幽香遥拂晚风清。忽惊身在莲花上,更待何年说往生。

释德介诗:

梅岑沼内荷成树,红白相兼密无数。当时遣戍及兹山,根蒂无存栖白鹭。十年得复返山庐,亭亭发育仍如故。是知劫运转沧桑,有根争似无根固。苍穹宏被岂寻常,珍重花神惟养素。故人邀我入香风,几欲随流乘杯渡。松涛谡谡空谷中,默自踌躇终懒步。寄语海南学道人,好向池边觅归路。

释能仑诗:

一鉴池开十亩莲,亭亭翠盖拥群仙。赏心最是源泉滴,清耳无如天籁宣。好句吟成花亦笑,禅机悟到月初圆。归来两袖沾香露,犹是依依不肯眠。

按:康熙县志云:池产白莲。旧志亦云:东西两池产莲,盛时并头五色竞开,寺僧据以占休祥。今荒芜失治,唯中池尚可仿佛昔年。而东西二池,则全成草莱矣。

光明池

即慧泉,在潮音洞。明正德闲,太后遣使祷取以疗目疾,因名。今一泓依然,水又清碧,紫竹林之汲饮赖此。(旧志,采访)

翦鉴池

在白华庵内。僧朗澈所凿,方广数尺,泉清味甘,荇藻幽彻。明,华亭,陈征士继儒题名。(旧志)

明,陈继儒赞:

俗侣去,闲云留。水洗耳,石点头。朗和尚,百无求。

张瑞图赞:

泓然而止,廓然而虚。不取于相,如井覤驴。中有金鳞,破网而出。云行雨施,非池中物。

莲池

在法雨寺前。清光绪十八年,住持化闻浚。中界海会桥,桥东池周围四十三丈四尺,桥西池周围四十三丈六尺。(采访)

月印池

在悦岭庵山门外。(采访)

洗心池

在磐陀庵山门外围墙内。广约数亩,形如半规。四围甃以石,中蓄杂鱼。倚栏俯瞰,水碧鱼牣,颇饶胜致。住僧善章浚。(采访)

育龙池

在法华洞,岩石下。岩上镌是额,岩下石洼若潭,周广不寻丈,澄波泓然,旱暵不竭。杂木倚岩,偃覆阴森。睨其旁者,虽盛夏,不觉暑气之侵人。

境(共四境)

清净境

即指全山而言,非另有特别之一区。详观宋文宪公清净境亭铭序,自宝陀寺,叙至潮音洞;由潮音洞,至磐陀石;又西折为狮子峰、象岩、佛手峰、三摩地,历叙其岩峰洞石等种种形状,盖指所游之全境而言。故刘君谓宝陀主僧行丕曰:此清净境也,盍为亭?于是丕师乃建亭于寺之南岭上。从衡各三十尺,左倚山,右入潮音洞,可以想见其亭之在潮音洞上也。此明洪武三年事。时后山尚无道场,故不说及。历来多认做另有一特别之境,致遍游全山者,尚憾清净境之未得一观也。(清净境亭铭,具卷七营建清净境亭条。旧志采访。)

藤萝境

在磐陀石东。幽径萦回,奇岩壁立。上多古藤翠萝,郁葱蔓绕。海天荡漾中,另一境界也。(旧志)

空有境

即无畏石。(旧志)

西方境

即西方岩。(旧志)

附录(共十处)

洛迦山

海中悬岛,在普陀洛迦山东南。凡朝山礼佛者,必兼谒是山。有庵四:曰妙湛,曰圆通,曰观觉,曰自在,香火亦称盛。其下为洛迦门,舟楫之往闽广外洋者,必经此。(旧志,采访)

明,屠隆,洛迦灯火诗:

荧荧一点照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万劫灵明应不灭,五灯传后与何人。

按:是山,为普陀洛迦之别一山,旧志所谓小洛迦者,是也。地虽悬海,然圣迹所在,为朝山者所争趋,故应列及之。

朱家尖山

在普陀西南海中,即月隩也。山最耸拔,故名尖。登峰以望,开廓心胸。普陀僧产多在此。以康熙二十三年,展复后,僧各开垦,后蒙免粮。全山俱系僧产,民国元年,俱皆升科。(旧志,采访)

顺母涂山

在南海中。山中亦多僧自开垦之僧产。(旧志法产,康熙宽免钱粮碑记)

桃花山

在西南海中。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故名。县志谓山多产茶,田颇肥美,半为普陀僧开垦。(旧志)

葫芦山

在龙头山(即龙伏山)对面。中隔海港,乾隆时,法雨寺住持法泽,报县,将旷地开垦,以供长生庵斋用。(许志)

金盂山

在莲花洋中,亦称金钵盂山。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徙岛民于内地,普陀僧与焉。舟至沈家门,海上忽现一金钵盂,即此地也。(旧志)

石牛山

在莲花洋。南宋中官王贵等,诣山礼佛,未虔。及归,满海铁莲花阻舟。贵望山叩祷,随有白牛浮来,食尽其花,舟始行。牛返水际,化一白石,形仍似牛,故名。亦名石牛港。(旧志)

莲花洋

在山之西南。宋元丰中,倭人入贡,见大士灵异,欲载往其国。至洋,满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洋之得名以此。(旧志)

明,屠隆,莲洋午渡诗:

波上芙蕖尽著花,香船荡桨渡轻沙。珠林只在琉璃界,半壁红光见海霞。

陈朝辅诗:

慧日澄圆觉海中,白莲香满献花风。何人不道天香杳,已自楼船面面通。

清,王昌科诗:

漫道观音色相空,铁莲花放满江红。从知佛力洪无量,海国于今瞻拜崇。

新罗礁

在西南大洋中,石牛港口。即日本僧慧锷触舟祷佛处。(旧志)

善财礁

在潮音洞前海中。不甚高大,然潮涨足时,亦仍露出。浪触礁间,恍如小艇投岸。以此山为善财南询地,故以为名。(旧志,采访)

按:此前所载,皆有关系于圣迹,及多普陀僧产之地,故悉列之。余如东大洋、王大洋等,只取扩眼界者,慨不滥登。

(编者注:以下是卷二之最后部分,系历代文人墨客游普陀之题咏。就体例而言,似应有一标题注明,则脉络更为清晰。特以注之。)

明,云闲,侯继高,游补陀洛迦山记:

补陀洛迦山,在海岸孤绝之地,为观音大士说法道场。自唐以来,崇奉恐后。余世家海上,少小时,闻长老言,辄心慕之。及膺世资,奔走不暇,自谓佛地无缘可到。往岁猥蒙圣恩,滥镇全浙。春秋二汛,提师督哨,涉历海洋。遂于丁亥之春,肃谒大士于宝陀禅寺,愿慰平生。归欲搦管记其事,录录未遑也。兹岁春复当大汛,乃于季春甲申朔,考钲戒行。乙酉出蛟门,过金塘,晚抵螺头港,参戎吴君,亦帅舟师来会。诘旦抵舟山,与吴君入城一阅。丁亥过青雷头,自青雷以前,千山万岛,莫可胜记。又前为石同门,数峰崛起。潮汐经流,旁午其中,为十六门,故又呼十六门云。我舟从中门行,广仅可容,逼船两旁,石齿齿列,亦险要处也。戊子出沈家门,风雨交作,舟不能前。已丑昧爽,风颇利,航往如驰。须臾过莲花洋,即抵补陀矣。由短姑道头,从陆行二三里,至宝陀禅寺,瞻礼大士。于是纵步遐瞩,峰峦错峙,若起若伏。云霞往来,顷刻变幻,目不暇接。寺前累石为浮图,曰太子塔。盖元元统中,宣让王施钞所建也。由塔而南,遍地黄沙。即所称金沙滩,菩萨示现之地,相传为紫竹栴檀林者也。又约三里许,至潮音洞。洞石巉岩,正瞰大海。巅有穴,可俯而窥。波涛澎湃,激入洞中。或如洪钟忽扣,或如猛虎怒号。旧有殿宇桥梁,可以瞻礼,今皆废。其右为善财洞,岩有罅,窥之窅莫可测。相传二洞中菩萨示异,秉诚叩礼,往往多见之者。余愧武人,未离火宅中,不敢妄觊。遂复折而东,又三四里,曰千步沙。有僧大智,自五台山来,卓锡于此,结庵以居,曰海潮。庵有楼,开牖视之,则沧溟灏溔,近在几席。而涛声訇磕,震应岩谷,超然尘世矣。庵之后山顶有泉,贯竹引之,瀹茗,味殊甘冽。已而日沉沉向暮,遂返舟中。往余得吴道子所绘大士像,质素而雅。近又得阎立本所绘,则庄严而丽。二人皆唐名手,余并勒之于石。明发,复诣宝陀,植碑于前殿之中。于是再游磐陀石,石平广,可容百余人。俯枕大洋,可以观扶桑日出。寺之西偏,石壁旁起如扉,曰天门。由天门而入,曰三摩地。其下乱石离立,岩洞嵚岑,奇形诡状,即良工不能摹也。寺之深处,有真歇石,盖真歇了禅师修道之所。真歇之前,突然一石,名无畏石。形虽方广,而[奇+(敲-高)]侧若倾,险峻莫有跻之者。狮子石,即在其旁。其他若正趣峰、灵鹫峰、观音峰、皆望而览之,不能尽陟。而补陀之大概尽此矣。嗟乎!金仙灵异,示现于梅岑者,千有余年。历代崇奉,愈久愈盛。一旦东夷不靖,竟为鲸鲵窟穴。当事者,遂奉其像迁之招宝,而悉毁其庐。殆佛家所谓劫数者,非耶。尚赖君相威灵,庙堂硕画,岛人殄灭,海甸肃清。佛法常明,教不终否。于是嘉隆之闲,有五台龙树寺,僧真松,飞锡而来,大倡宗风,复兴胜果。迩年以来,大倍曩昔矣。恭维我圣母慈圣皇太后,刊印藏经,并范金为像,绣彩结幡,命太监张公,少监孟公,赍捧敕书,赉锡于兹。煌煌宠命,悉勒贞[王+民],猗欤盛哉!虽然,衣袽之戒,复隍之虞,圣人垂训,至深且切,吾辈世受国恩,职司戎务,其可不兢兢惕惕,夙夜靖共,以无负国家设兵为民之意欤!庚寅,复出外洋,抵桃花山。欲访安期生炼丹之所,人无识者。余乃复乘走舸,遍历山外大洋而返。辛卯,余有事,欲暂归关上,遂别吴君。壬辰,挂席抵招宝。癸巳,入镇治,庭前人散,援笔书之,为游补陀洛迦山记。时万历十六年戊子季春十日。

鄞,屠隆,补陀洛迦山记:

东海,补陀洛迦山者,释言海岸孤绝处。又言东大洋海西,紫竹栴檀林。华严言:善财第二十八参,观自在菩萨围绕说法,盖震旦中国第一道场也。由明州城,桃花津,六十里,至候涛山下,是为海门。东航海,抵翁洲。洛迦山,周围百里。四际无岸,孤悬海中。秽土劫尘,邈焉隔绝。远近诸山,大者如拳,小者如栗,三韩、日本、诸岛,青螺一抹,杳霭烟际,乍有乍无。微风不动,天镜涵空,澄碧万里。惊飙下撞,洪涛上舂。银山雪屋,簸荡天地。五更望日出扶桑,巨若车轮,赤若丹砂,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爌鲜煜霅。晃耀心目,吴渊颖谓,空水弄影,恍若铺金,僧伽黎衣,尤极形容,奇哉观也。山上宝陀禅寺,奉观音大士。上自帝后妃主,王侯宰官。下逮缁侣羽流,善信男女。远近累累,无不函经捧香,搏颡茧足,梯山航海,云合电奔,来朝大士,方之峨眉五台有加焉。江津海浦,风涛覆舟,哀空侯,酹波臣,无时无之。独洛迦慈航,乘潮稳渡。开山以来,绝不闻有颠危之险。自非圣力默持,慈心垂佑,胡能然矣?而众生之朝礼皈依者,往往示现金身瑞相,白衣缟带,云幢宝珞,香花胜鬘,时时有之。唐宋累朝,咸知信向。至我皇代,益以尊崇。今上奉圣母皇太后命,印经范像,宣扬教典,穆哉盛矣。夫大士道臻无上,因权度化。义密教深,见闻之妙如响。观成机熟,耳目之用尽融。譬之万波散派,元无万波。千月分光,止惟一月。呜呼!虣猛犷悍,王化之所不能伏,而慈氏摄之。蔽锢昏庸,师儒之所不能诲,而如来导之。十方仰赖,万国钦崇,夫岂偶然之故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缘字绝

    缘字绝

    兄弟,爱情.一个不少.友情背叛.心伤无路止境.缘字绝当爱情在现实面前一无所有的时候.我只在心疼.却依然走在爱与疼的边缘.可是当所有的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心疼.难过,无可奈何.友情,爱情.都让经历了个遍.不敢看别人的眼睛.眼睛总是泪水朦胧.谁的青春中没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缘字绝#也许有我们记忆中的美.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出戏,越甘醇戏越真.我们都有过那段缘只想讲这个故事讲完主角严小沫已经登场.马上校园生活结束.都是职业生活即将开始.所有的误会,期待.统统出现.精彩继续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抽出时间写东西,暂停更新.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 三国杀之剑诛乱世

    三国杀之剑诛乱世

    胜利的王座,由谁继承。血腥的沙场,由谁结束。不公平的世界,孤独的旅人漫无目的地漂泊,谁又能陪他走到世界的尽头?游戏已经开始,血腥征途还在继续。这一次,他们的生命,又由谁掌控?
  • 无限进化之永生

    无限进化之永生

    “李特的生命,一半用来耍帅,一半用来逗逼。如果哪天他死了,一定是死于强行装逼!”--by李特他妹
  • 至尊妖修

    至尊妖修

    夜黑风高的夜里,妖族横生的千古森林突然降临而来一位刚刚出生不久的人族婴儿!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的命运会怎样?他的身世又是什么?且看《至尊妖修》带你走进他的世界。
  • 极品花都高手

    极品花都高手

    他让人闻风丧胆!他修古武!他从那个世界来!
  • 我与召祺的日常

    我与召祺的日常

    我与召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想记录下这些点滴,留作回忆。
  •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本书是详细介绍老北京的人文辞典,描述了这古老城市的风俗变迁,市井状况,人文古迹。
  • 宇宙之王的继承人

    宇宙之王的继承人

    一个超现代的超级科学家,被宇宙之王选中,做他的继承人,并意外的得到三种特殊能力及古怪的武器,又到了神秘星球,在成为强者后终于使用异能返回宇宙,成为宇宙之王!本书书号:2081646
  • 芍药挽歌:毒妃四小姐

    芍药挽歌:毒妃四小姐

    你们怎么对我,我便加倍奉还,我要将我受的苦,百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