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4500000047

第47章

复次何故。说阿那般那念是念处。不说不净观耶。答曰以阿那般那念观牢固可恃。不净观法则不尔。若行者失念。烦恼现在前时。速能还观。如人怖恐速走入城。彼亦如是。复有说者。阿那般那念。不与外道共不净观共。复有说者。不净观能增长众生想。所以者何。观时必观男女身骨故。阿那般那念。能增长法相。所以者何。以是空三昧根本故。是故说四念处。复有说者。阿那般那念。缘近法。是不杂观。非次第观。非是因众生观。不多用功。不净观不尔。是故说是念处。不说不净观也。智者一等智。根相应者。一根相应谓舍根。世者谓是三世。缘世者。谓缘三世。善不善无记者。谓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谓缘无记。欲色无色界系者。谓欲色界系。缘三界系及不系者。谓缘欲色界系。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谓是非学非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者。谓缘非学非无学。见道断修道断无断者。谓修道断缘见道修道不断者。谓缘修道断。缘名缘义者谓缘义也。缘自缘他者谓缘自他。如经说偈。

若于安般念  具足能修行

次第而习学  如佛之所说

问曰此偈中说。谁具足谁不具足。答曰或有说者。此中说佛具足声闻缘觉不具足。复有说者。佛辟支佛是具足。声闻是不具足。复有说者。阿罗汉以上是具足。学人凡夫人是不具足。复有说者。圣人是具足。凡夫人是不具足。评曰如是说者好。若具上六事。名为具足。若不具上六事。名不具足。

如经中说。佛言我于二月入于禅定。现如是所应瑞相。云何瑞相。答曰世尊。自敷床而坐。化作比丘眷属围绕是其瑞相。复有说者。世尊令地微动。诸比丘见已寻诣佛所。此亦是其瑞相。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外道梵志来问汝言。沙门瞿昙于二月中。为入何定者。汝当答言。入阿那般那定。问曰如诸外道梵志。乃至不识阿那般那定名佛何故作如是说。若诸外道来问汝者。汝当答言。入阿那般那定耶。答曰欲令外道生悕有想。若诸外道。闻阿那般那定名。必生悕有想。以生悕有想故来至我所。以此缘故当入我法。作如是说。问曰如世尊悉入诸禅定解脱三昧。何以但说入阿那般那定耶。答曰以阿那般那定在诸禅定初故。

如说当观息短。乃至广说。问曰息为先短后长。为先长后短耶。答曰先观短后观长何以知耶。答曰。如说世尊入定不久入出息速动。入定转久。入出息安住。如人重担上险难处。身体疲极。入出息速动。若止息时。入出息住。佛亦如是。入息时知息遍身。出息时亦知遍身。问曰系念在鼻端。云何复知入出息遍身耶答曰尊者和须蜜作如是说。遍知此身。是无常法。而不失念。问曰若然者。不名起定耶。答曰不名起。以不舍其方便故。如是展转观此身。是苦空无我秽污不净性。若此阿那般那念未成时。系念在鼻端。后若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风从中入出问曰若然者。云何不名起定耶。答曰以不舍方便所期心故。不名起定。尊者婆檀陀说曰。如菩萨观时。先系念在身诸孔风入出处。令心不散乱。亦不舍方便。止息身行。入息出息。乃至广说。止息身行者。令此入出息转微寂静。或时不观。复有说者。观息短时。名入初禅。观息长时。入第二禅。知息遍身。入第三禅。止息身行。入第四禅。如是等四义。亦应如是说。觉喜入出息者。谓初禅二禅也。觉乐入出息者。即观察此乐也。觉心行入出息者。观察想思也。复有说者。觉心行者。观意业思。止息意行。入出息者。令彼意行转微寂静。或时不观。觉心入出息者。谓观察于识也觉随喜心定心解脱心入出息者。如来无随喜心。无定心。无解脱心。观察菩萨本所行。随喜心定心解脱心也。觉无常入出息者观察入出息是无常也。觉断入出息者。观察断过去烦恼也。觉离欲入出息者。观察断未来烦恼也。觉灭入出息者。观察断现在烦恼也。复有说者。觉无常入出息者。观察心心数法是无常也。觉断入出息者。除爱结。观察断余结也。觉离欲入出息者。观察断诸烦恼也。觉灭入出息者。观察断一切结法也。复有说者。觉无常者。是观察身无常也。觉断者。观察断无明也。觉离欲者观察离欲爱也。觉灭者。观察涅槃是寂静也。尊者婆檀说曰。觉无常者。观察五取阴也。觉断者。观察五取阴是空无我也。觉离欲者。观察五取阴是苦也。觉灭者。观察五取阴是不生寂灭法也我作如是念。如是住者。皆是粗定。我应广住微细定中。问曰云何微细定耶。答曰或有说者。第四禅是。复有说者。灭尽定是。是时夜分有欲界三天。来诣菩萨所。一下根。二中根。三上根。彼下根天。见其无入出息。又不动摇无思想行。作如是言。此瞿昙沙门今者已死。彼中根天。见其身犹暖虽复经久而不烂坏。彼作是言。今虽未死后必当死。彼上根天。曾见诸佛及佛弟子入禅法。彼作是言今非是死亦不当死。然住此定法应如是。

若有人问云何圣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学住。云何无学住。云何如来住。应当答言。是阿那般那念。如是说者是名正答。问曰如阿那般那念。是非学非无学。何故说是学住无学住耶。答曰从学无学边得故。名学无学。能入学无学法故名学无学。复有说者。无烦恼故。名圣清净。天所有故名学。能得学法故名学无学所有故名无学。能生无学法故名无学。如来住者。阿罗汉住。名如来住。未得而得者。胜进是也。已曾得者。一受现法乐。二已至不动。复有说者。圣所有故名圣住。能生圣法故名圣住。天所有故名天住。能生天故名天住。乃至如来所有故名如来住。能生如来。法故名如来住。未得而得者阿罗汉是也。已得受现法乐者。现法乐有四种。一出家乐。二闲静乐。三寂灭乐。四三菩提乐。

如色众生依身故心回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如欲色界众生依色故心回。无色界无色。或谓彼心无所依而回。为令彼意得决定故而作此论。说有所依。问曰彼何所依耶。答曰命根受身处。如是等诸余心心不相应行。不相应行。名何等。谓凡夫性。不成就得生住老灭。问曰亦依心回。何以但说身耶。答曰以身粗故说身。眼根及次第灭心与眼识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耳识鼻识舌识说亦如是。身根及次第灭心与身识。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意识前次第灭心与意识。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复有说者。眼根及次第灭心与眼识。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触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耳识鼻识舌识说亦如是。身根及次第灭心与身识。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触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意识前次第灭心与意识。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触命根受身处得生住老灭。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复有说者。眼根及次第灭心与眼识。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阴。作依不作所依。耳鼻舌身识亦如是。意识前次第灭心与意识。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阴。作依不作所依。如是则说生欲色界者生无色界者云何。答曰意识前次第灭心与意识。作依作所依。俱生三阴。作依不作所依。

问曰命根体。为是一为是多耶。若是一者断其手足。何故命不断耶。若是多者断其手足。何以手足中而无命耶。答曰应作是说。体实是一。以一命根在身中故名之有命。如有一受名之有受。如有一思名曰有思。有一心故名曰有心。一心灭故名曰无心。如是有一命故名曰有命。问曰若然者。断其手足何以不死耶。答曰命所依身有二种。有具足不具足。若断手足时。具足者灭。不具足者续生。具足所依身。在不生法中住。不具足者。遇缘便生。问曰何故断手足时不死。断头截腰。而便死耶。答曰若断手足及余身分时。不坏害多入。若断头截腰。则坏害多入。复次若断手足时。不坏害多入因。亦不坏缘。若断头截腰。则坏害多入因。亦破其缘。令多入在不生法中住复次以头是诸根聚处。以腰是入出息住处。若坏害则死。手足等身分。非诸根聚处。亦非入出息住处。是故断截不死。复有说者。命根体是多法。手足中异。如是诸余身分中亦异。问曰若然者。断其手足。弃在于地。何以无命耶。答曰手足中命。虽性各异而属于身。若离于身更不属身。是故不活。复次以离所依长养缘故不活。

云何受身处。答曰众生相似法。受身处亦是一体。是不隐没无记。亦是报亦是依。报者说诸趣相似。如地狱众生展转相似。如是余趣余生当知亦展转相似。依者说界相似。如欲界还似欲界。色无色界说亦如是。如界相似。如是方土族姓居家比丘婆罗门学无学。亦应随相说。复有说者。报者初生时所得者是也。依者后时所得者是也。如沙门还似沙门。婆罗门还似婆罗门。此相似法。有得有舍。舍者或身死时舍。或余事故舍。余事者如得正决定。舍凡夫相似。得圣相似。阿罗汉般涅槃时。舍而不得。复有说言。众生相似法有三种。谓善不善无记。如八人相似法是善。五无间业人相似法是不善。诸余人相似法是无记。问曰诸死此生彼。尽舍受身处耶。设舍受身处。尽死此生彼耶。乃至广作四句。死此生彼不舍受身处者。地狱中死。还生地狱中。乃至天中死。还生天中。是舍受身处。非死此生彼者。谓得正决定者是也。死此生彼。亦舍受身处者。地狱中死。生余道中。乃至天中死。生余道中是也。不死此生彼。亦不舍受身处者。除上尔所事。

校正后序

此卷第十七张第五行。欲令无量那由他眷属(之下)皆得解脱入于涅槃(之上)国本有能断贪欲修悲心者(乃至)兄弟姊妹欲令安乐非等。凡四百五十五字。丹宋二本并无者。详其文势非唯首尾不相连续。至于立文之体。亦非此论。国本妄加耳。故今不取。但恨未详此文来自何经。此须待勘。因书其意以告来贤云。

同类推荐
  • 羽族单

    羽族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林僧宝传

    禅林僧宝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果星宗

    张果星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悟真篇注释

    悟真篇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樱花:等你

    樱花:等你

    一朵樱花,承载这他对她的诺言,有伤心,有离别,有快乐,有重逢。。。。。
  • 姥娘土

    姥娘土

    《姥娘土》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写法、传统的语言、不求表面华美,不求所谓新潮,没有花花梢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于每一篇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追求,引人入胜。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每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
  • 秦始天帝

    秦始天帝

    这个世界存在着神妖魔鬼怪,这个世界军阀四起,乱战不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逆之门

    大逆之门

    让每一个心怀善念的人过最土豪的日子,再把每一个心怀恶念的人送进地狱。法到底是约束好人还是坏人?尊法的人为什么反而处处受制?开一扇门,逆世道而行。以大凶之手段行大善之事。我念为天意,我怒为天威。
  • 灵魂的游戏

    灵魂的游戏

    作者仅能保证这不是一本主角带着软妹子到处放闪光弹引的一群死死团前来群殴然后虎驱一震散发一阵王八之气将其全部暴菊的小说……
  • 狠辣狂妃:温润王爷拐回家

    狠辣狂妃:温润王爷拐回家

    一部能逆天改命的奇书;一次被人预谋好的穿越。秦苏苏疑惑自己在哪儿?是古代?还是去向未来?又或者说这是平行时空?
  • 男配竹马养成

    男配竹马养成

    自从白梓运气大爆发赶上穿越潮流后,没有公主受千万宠爱于一身也就算了,好歹给个牛逼轰轰的未婚夫带着飞啊︿( ̄︶ ̄)︽( ̄︶ ̄)︿可是为嘛给个4岁女娃的身体,难道拉着身旁小竹马玩养成??!!(甜甜宠文,看心智20穿越女带小竹马养成)
  • 爱惜

    爱惜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现实生活或类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