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8400000004

第4章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

问已知世第一法。随转生住老无常。亦是世第一法。彼得为亦是世第一法不。设是或非俱有何失。若彼得亦是世第一法者。得圣果已。顺决择分应重现前。若彼得非世第一法者。何故沙门果得。是沙门果。而世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答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圣果已。顺决择分不重起故。问何故沙门果得。是沙门果。而世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答沙门果成就所显故。沙门果得是沙门果。世第一法等无间缘所显。彼得既非等无间缘。亦不随顺如彼生等。故彼得非世第一法。暖顶忍得。亦非暖等勿得圣已重现前故。有作是说。彼得亦是世第一法。问若尔得圣果已。顺决择分应重现前。答许彼一分现前亦无有过。谓相应者不重现前。不相应者有重现前。暖顶忍得亦复如是。有余师说。彼俱起得亦是世第一法。后起者非故无前失。暖等亦尔。评曰。若彼俱起若后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种类同故。暖等亦尔。是故初说于理为善。问何故世第一法。生住老无常。亦是世第一法而得非耶。答生等与彼同一果。相随行不相离。常和合无前无后。相与所相未尝相离。由此亦是世第一法。得与彼法不同一果。不相随行。性相离不和合。或前或后。得与所得有时相离。譬如树皮或时离树。是故得非世第一法。暖顶忍得亦复如是。

问世第一法为几念住。答现在唯一。杂缘法念住未来具四。似见道故。问世第一法为几缘。答为四缘。谓因等无间所缘增上缘。为因缘者。谓与彼相应俱有同类等法为因缘。为等无间缘者。谓与苦法智忍为等无间缘。为所缘缘者。谓与能缘此心心所法为所缘缘。为增上缘者。谓除自性。与余一切有为法为增上缘。问世第一法有几缘。答有四缘。有因缘者。谓此相应俱有同类等法。有等无间缘者。谓已生增上忍。有所缘缘者。谓欲界五蕴。有增上缘者。谓除自性余一切法。

问文虽不说义必应有。云何出世第一法耶。答苦法智忍是。谓此能持一切圣道故。有余师说。金刚喻定是。谓此能得一切结尽遍知果故。有作是说。初尽智是。谓此能持一切无学法故。或有说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谓于一切有为法中此最胜故。复有说者。涅槃界是。谓于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此最胜故。有说。阿罗汉最后圣道刹那是。谓如异生位最后刹那心名世第一法。如是阿罗汉最后刹那无漏心。名出世第一法。有说。阿罗汉最后心是。谓如异生位最后心是世第一法。如是阿罗汉最后心。是出世第一法。评曰。彼不应作是说。以阿罗汉最后心非出世法故。此诸说中初说为善。由此能任持一切圣道故。

何故名世第一法。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前虽说世第一法自性。而未说彼立名因缘。今欲说故。譬如有人世称最胜。理应说。彼立名因缘。为以族姓。为色为力富贵眷属名最胜耶。此亦如是故作斯论。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于余世间法。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故名世第一法。此心心所。于余世法为都胜故说名第一。为分胜故名第一耶。设尔何失。若都胜故名第一者。此岂能胜现观边世俗智。然现观边所修世俗智。是见道眷属随属。见道慧力殊胜。此法不尔。又此岂胜杂修静虑。然彼等至及所感生。不共异生。此法不尔。又此岂胜初尽智时所修善根。然修彼时离一切障所依清净。此法不尔。又此岂胜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三三摩地。然彼尚能厌恶圣道。况于有漏。此法不尔。若分胜故名第一者。暖顶忍等应亦名第一。各胜彼彼下位善根故。有作是说。此法都胜故名第一。然约能开圣道门说。非据一切。谓现观边世俗智等。虽有如前所说胜事。然皆无力开圣道门。此法独能。是故都胜。或有说者。此法于余一切事胜故名第一。谓现观边世俗智等。所有胜事皆由此成。所以者何。彼诸胜事若无此法开圣道门。体尚不修。况有胜用。要由此法开圣道门。方修彼体乃有胜用。彼诸胜事既由此成。故此于余一切事胜。有余师说。此法分胜故名第一。问若尔暖等应亦名第一。各胜彼彼下位善根故。答彼于二分中俱非最胜故。谓世善法总有二分。一依异生。二依圣者。世第一法。虽于圣者世俗智等不名最胜。而于异生。所得静虑。无量解脱。胜处遍处。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净观。持息念诸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中。皆悉最胜。暖等不尔。故此独称世第一法。问此何义故名第一耶。答此最胜故。能引第一故。得第一果故。趣第一性故。是第一义。有作是说。此能摧伏第一有故是第一义。有余师说。此是异生最后心故。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

问此中所说。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皆是赞述第一义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则差别。谓此名最。乃至名妙。复次对诸善根亦有差别。谓此对闻所成名为最。对思所成名为胜。对不净观持息念念住等名为长。对暖名为尊。对顶名为上。对忍名为妙。复次约所依地亦有差别。谓此依未至定名为最。依初静虑名为胜。依静虑中间名为长。依第二静虑名为尊。依第三静虑名为上。依第四静虑名为妙。复次依义不同。亦有差别。谓此至边顶故名为最。上品摄故名为胜。作吉祥故名为长。体升进故名为尊。性坚牢故名为上。满所愿故名为妙。复次体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此能作苦法智忍等无间缘。故名为最。超过一切异生善根故名为胜。映夺一切世俗善根。故名为长。能逮胜德。故名为尊。无二分故名为上。似无漏故名为妙。复次相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是异生最后心。故犹如树端名为最。能开圣道门。故名为胜。根猛利故名为长。以于一切顺决择分此最上。故名为尊。折伏一切烦恼冤。故名为上。引爱果故名为妙。有余师说。如是六句。以后释前。故有差别。谓此最故名第一。胜故名最。长故名胜。尊故名长。上故名尊。妙故名上。由此故名世第一法。

复次如是心心所法。为等无间。舍异生性得圣性。舍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离生。故名世第一法。舍异生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舍异生性。问谁正能舍异生性耶。为世第一法。为苦法智忍。设尔何失。若世第一法正能舍异生性者。云何住彼能舍彼耶。若苦法智忍正能舍异生性者。此在何位。为生时舍为灭时舍。若生时舍者。云何未来能有所作。若灭时舍者。彼性已舍。复何所舍。有作是说。世第一法。正能舍异生性。问此既是异生法。云何住彼而能舍彼。答住彼舍彼亦无有过。如调御者乘象调象。乘马调马。乘船御船。乘车御车。如胜怨士升怨害怨。如伐树人升树伐树。世第一法亦复如是。依异生性而能舍之。或有说者。苦法智忍正能舍异生性。谓正生时舍异生性。于正灭位能断欲界见苦所断十种随眠。如灯生时发明破闇。灭时烧炷热器尽油。问云何未来能有所作。一法二用。理岂应然。答于义无违许亦何失。

谓一切法。能于未来有作用者。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智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诸生相。一灯多用世所共知。苦法智忍二用何失。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舍异生性。谓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恒相违。而力劣故不能独舍。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舍异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缘。世第一法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是故世第一法。与异生性成就得俱灭。苦法智忍。与异生性不成就得俱生。得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圣法。故且说彼以为圣性。又余圣道虽亦圣性摄。然非此所得故不说之。有说。见道皆是圣性。有余师说。一切圣道皆是圣性。若不尔者。修道无学道中应不成就圣性。是则不应名为圣者。问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于苦法智尚不能得。况能得余。云何乃言此得圣性。答一切圣道能成圣者。皆名圣性。种类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为得。如说烧衣。

舍邪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舍三种邪性。一业邪性。二趣邪性。三见邪性。业邪性者。谓五无间业。趣邪性者。谓三恶趣。见邪性者。谓五颠倒见。问于此位中。业趣邪性先不成就。道类智时。舍见邪性。乃得究竟。如何可说此位能舍三邪性耶。答由三缘故此位名舍。一由不作故名舍。谓业邪性。二由不往故名舍。谓趣邪性。三由不行故名舍。谓见邪性。问增上忍时三缘已具。何故此位乃说舍邪。答今破彼依故说舍彼。问何谓彼依。答无覆无记异生性。是谓诸烦恼依异生性。害诸有情。令于生死受诸苦故。如师子王。依止无覆无记窟穴。能害种种傍生等类。世第一法。能舍彼依异生性故。说名舍彼。有余师说。苦法智忍。是彼对治。世第一法。引之令生。故说舍彼。问业趣邪性是修所断。苦法智忍如何能治。答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谓舍断持不作不往对治。舍对治者。谓此能舍异生性故。断对治者。谓此能断欲界见苦所断十随眠故。持对治者谓此能持一切后位诸圣道故。不作对治者。谓此能令毕竟不作五无间故。不往对治者。谓此能令毕竟不往三恶趣故。得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说彼以为正性。又余圣道虽亦正性摄。然非此所得故不说之。有说。见道皆是正性。有余师说。一切圣道皆是正性。若不尔者。修道为学道中。应不成就正性。是则不应名为圣者。问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于苦法智尚不能得。况能得余。云何乃言此得正性。答一切圣道离颠倒故。皆是正性。种类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为得。如说烧衣。

能入正性离生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入见道。问一切圣道。皆是正性亦是离生。何故此中独说见道。答一切烦恼或诸贪爱。令诸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诸有润合起过。虽皆名生而见所断。于此所说生义增上。见道能为毕竟对治。是故见道独说离生。诸不正见。要由见道。能毕竟断故名正性。世第一法无间引起。故说能入正性离生。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诸有润合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入正性言义如前说。由此义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诸有情类善根成熟能入见道。是故见道名为离生。复次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诸恶趣受诸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入正性言。亦如前说。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兽[怡-台+龍]悷故说名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入正性言亦如前说。复次此中生名显异生性。能起暴恶诸惑业故。见道舍彼故说离生。余如前说。复次见修所断诸烦恼聚。展转相助引无穷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能招无穷生过。是故见道独谓离生。余如前说。复次异生身中。烦恼恶业极不调顺。故说为生。诸瑜伽师于此沦没。见道拔彼置圣位中。故名离生。余如前说。复次见所断惑。犹如根栽。生无穷过。见道永拔。故名离生。余如前说。有余师说。此文应言入正性决定。所以者何。谓于此时从不定聚出入正定聚故。复次行者尔时舍邪定聚所依异生性入正定聚所依见道。是故名为入正性决定。复次行者尔时舍五同分入八同分。五同分者。谓诸异生所有同分。依彼能造五无间故。八同分者。谓诸圣者。所有同分依彼能得四向果故。彼于尔时舍邪定分入正定分。是故名入正性决定。复次所入见道非邪定聚。故名正性。非不定聚故名决定。有作是言。此声显入正性任持。以此尼夜摩声亦显任持义故。如牛马等。所防饲处。任持彼类不令放逸。诸瑜伽师亦复如是。住见道已终不放逸故。说世第一法名入正性任持。譬喻部师作如是说。此声显入正性离系。以夜摩声。亦显系义尼。谓遮止亦显离义。一切圣道永离系缚。名尼夜摩。余如前说。声论者言。此声显入正性不往。以夜摩声亦显往义尼。谓遮止亦显不义。诸瑜伽师。得圣道已。毕竟不往不善士趣。是故圣道名尼夜摩。余如前说。或有说者。此文应言入正性如理。一切圣道。与理相应。故名如理。余如前说。复有说者。此文应言从平等位入于正性。平等位即是世第一法时。正性言显示苦法智忍等。世第一法。能从自位入于见道。故名为入。问诸平等者。亦正性耶。答此应作顺后句。谓诸正性皆是平等。有是平等而非正性。此体即是世第一法。问何故世第一法。是平等非正性耶。答无始时来。心心所法。由诸烦恼恶行倒见所恼乱故成不正直。世第一法。伏除彼故令心心所转成正直。故名平等。然是有漏有随眠故不名正性。复次佛及独觉声闻种姓。同于此位。住上上品。故名平等。余如前说。复次现行等故。说名平等。谓诸行者于此位中。皆一刹那而现行故。复次世第一法。处在中位。如悬称绳故名平等。如称称物绳悬其中。若轻重有偏则低昂不等。世第一法亦复如是。处在圣者异生中间若苦法智忍已生。则偏住圣者品。若增上忍正灭。则偏住异生品。是故唯此是平等位。问尔时犹是异生位摄。何故乃名住平等位。答尔时虽在异生位中。而背异生趣求圣位。故名平等。余则不然。复次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有四事等故。名为平等。一者地等。谓依此地起苦法智忍。即依此地世第一法。二者根等。谓若苦法智忍。与此根相应。世第一法相应亦尔。三者行相等。谓若此行相苦法智忍。即此行相世第一法。四者所缘等。谓若缘此境起苦法智忍亦即缘此境起世第一法。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诵名入正性离生。谓诸圣道永灭颠倒故名正性。离隔生故复名离生。谓无始来见修所断二分烦恼展转和合。作诸恶事性刚强故说名为生。见道起已断彼一分。令彼展转永乖离故。世第一法为此一分等无间缘故名为入。有诵名入正性决定。谓见道位无漏相续。必无余隔故名决定后位不然。余如前说。

世第一法。当言欲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虽已说彼立名因缘。而未分别在何界系今欲分别。如人言胜已说胜因。而未知彼所居国邑。此亦如是故作斯论。复次为止他宗差别执故。谓大众部执。世第一法通欲****系。所以者何。彼谓若地有现观边诸世俗智。此地即有世第一法。若犊子部执。世第一法通色无色界系。所以者何。彼谓若地有诸圣道。此地即有世第一法。若化地部执。世第一法通三界系。所以者何。彼谓若地有尽智时。所修善根。此地即有世第一法。若法密部执。世第一法通三界系及不系。所以者何。彼谓如是世第一法既名世故通三界系。名第一故亦通不系。即彼部中复有别执。世第一法非三界系亦非不系。所以者何。彼谓如是世第一法。名第一故非三界系。以名世故亦非不系。为止如是他宗别执显示己宗故作此论。世第一法。当言欲界系****系无色界系耶。答应言****系。此即显示世第一法唯****系。虽有此言而更应说其所以。何故此法不应言欲界系耶。答非以欲界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乃以****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若以欲界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如是世第一法。应言欲界系。然非以欲界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乃以****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是故世第一法。不应言欲界系。此中断制不复现起言。显示毕竟断制不起义。以欲界道不能毕竟断盖制缠令不复起。是故无有世第一法。****不然故于彼有。问何故欲界。无有毕竟断制不起道。而****有耶。答欲界非定地。非修地非离染地。是故无有毕竟断制不现起道。****是定地。是修地是离染地。故有此道。复次欲界。不善根强善根弱故无此道。****善根强无不善根故有此道。复次欲界不善胜因长养。善不尔故。****善法胜因长养。无不善故。复次欲界不善如主有力。善法如客无势力故。****善法如主有力。无不善故。复次欲界不善能断善根。善不尔故。****善法断不善根。无不善故。复次欲界威仪不相敬难如夫妻故。****威仪共相敬难如母子故。复次欲界威仪无所忌惮。譬如王子与长者子。同囹圄故。****威仪有所忌惮。譬如王子与执恶子。同囹圄故。复次欲界善根。与欲界惑。必同一缚无力断彼。如人被缚不能自解况能害他。此亦如是。****善根与****惑。有不同缚地有别故。尚能断自界况不能断下复次欲界善根必为欲界爱所染著不能永弃。如人亲友虽劣不舍。****善根。有非****爱。所染著地有别故。于自界爱尚能永断。况不能断下地诸爱。复次以有漏道断烦恼时。欣修自地厌断于下。欲界无下可厌断故。无有能毕竟断制不起道。****有下可厌断故。得有能毕竟断制不起道。有余师说。此中断制不起言。显示暂时断制不起义。以欲界道尚不能暂时断盖制缠令不复起。况能毕竟。是故无有世第一法。****不然。故于彼有如暂时断制不起。毕竟断制不起。如是有片无片。有影无影。有随缚无随缚。摧枝干拔根本。伏缠垢害随眠。应知亦尔。问欲界可无毕竟断制不起道。岂亦无暂时断制不起道耶。答虽有此道。而不可信。所以者何。以不坚牢不久住不流注。非增上不相连续。不久随转。心于所缘速取速舍。无胜势力伏诸烦恼。故不能入正性离生。如池水上有浮萍等。虾蟆小石投掷其中。虽初暂离后即随合。如是欲界。虽有暂时断盖等道。而不可信。广说如前。于****中。非唯有彼毕竟断制不现起道。而亦有彼暂时断制不现起道深可保信。所以者何。以彼道坚牢。久住流注增上。相连续久随转。心于所缘不速取舍。有胜势力伏诸烦恼。故能趣入正性离生。如池水上有浮萍等。龙象大石投入其中。经久离散。难可还合。如是****亦有暂时断盖等道。而可保信。广说如前。是故应知欲界无有断盖等道。****不尔。由此应言世第一法唯****系。非欲界系。问世第一法。不能断结。何故乃言若以欲界道能断盖制缠。令欲界缠不复现起。如是世第一法。应言欲界系等。答世第一法。虽不断结而此善根胜妙第一。在深远处。宜应与彼能断结道。同在一地。是故应以此道证之。复次世第一法。引生见道定与见道同在一地。见道既能断诸烦恼。故断结道可为此证。复次世第一法。既于欲界极生厌患。应与能治欲界惑道。同在一地。故可引彼。证此法有。问若尔世第一法唯应在未至地。唯未至地能断欲界诸烦恼故。上地应无。答对治有二种。一断对治。二厌坏对治。未至地。于欲界具二对治。上五地于欲界虽无断对治。而有厌坏对治故。彼亦有世第一法。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六地于欲界惑。皆得具有二种对治。上五地道非不能断。由未至地先已断故。虽有断力而无可断。譬如六人。同一冤家。而共议言随于何处。获者便害。于中一人先获害之。其余五人虽有害力而无可害。又如六人各持一灯。相与次第入一闇室。初灯入时诸闇皆破。余虽有力无闇可除。又如日光初中后分。无不皆与夜闇相违。日初出时。破闇皆尽。余虽有力无闇可破。如是六地。于欲界惑虽皆能断。广说如前。问云何得知。****六地。于欲界惑具二对治。彼作是言。依上五地入见道者。于欲界断分别作证。别起无漏离系得故。若上五地于欲界惑。无断对治此事应无。评曰。不应作如是说。彼于欲界烦恼毕竟。无有能断者故。谁言彼地有无漏得。于欲界断分别作证。而复引彼证此义耶。是故前说于理为善。问因论生论。世第一法。何故不能断诸烦恼。答世第一法彼于尔时善根微小。法身未长而有威势。以善根微小法身未长故不能断惑。有威势故不为烦恼之所摧伏。如师子子身小未长而有威势。以身小未长故不能害兽。有威势故不为诸兽之所侵害。或有说言。世第一法唯一刹那故不能断。问苦法智忍亦一刹那云何能断。答苦法智忍。虽一刹那而有相续起故能断惑。世第一法无如是事故不能断。有余师言。世第一法。加行道摄故不能断。要无间道方能断故。于此义中复有分别。问何缘世第一法。唯在****系耶。答以彼****能为三道三地三根等无间缘。又能引发初法智品次类智品。余界不然。故世第一法唯是****系。问世第一法何缘定非欲界系耶。答欲界非定界非修界非离染界。要定界修界离染界。乃有世第一法故。复次欲界是卑贱界是粗重界是下劣界。要尊胜界。细轻界。胜妙界。乃有世第一法。复次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系者。便有能缘自性过故。谓彼若是欲界系者。为缘自性。为不能缘。若缘自性有违理失。自性不能取自性故。若不能缘便违本论。如后文说。若缘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缘此法起世第一法。苦法智忍。遍缘欲界五蕴为境。此亦应然。是故世第一法。决定非欲界系。

同类推荐
  •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体仁要术

    体仁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渚山堂词话

    渚山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是孟馨然的

    王俊凯你是孟馨然的

    从意外的告白,到意外的出国,到意外的相见,他绝对没有想过她出国这三年能变的那么优秀,三年后她会向全世界宣布王俊凯是她孟馨然的。
  • 腹黑王爷的呆萌兽妃

    腹黑王爷的呆萌兽妃

    一块血玉,使原本无忧无虑的她,被迫走上强者修炼之路,面对一次次心灵上的历练,她能否做到不忘初心?这一切的开始,究竟是无心之为,还是缘起因果?-他说,“要相信,光明中可没有绝对的纯洁,而黑暗里,也不一定没有一丝温情…”他说,“不,我不像你,当她给我温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这一生,不,是生生世世,都要护她到底!就算是让我粉身碎骨,我…也义无反顾…”她说,“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我宁愿,永远都没拿到那东西,永远都没打开那门,最好是,永远都没遇到你…”当黑夜再一次降临,那曾经充满希望的明月已不再亮起,取而代之的是黑云笼罩,绝望蔓延……这,是冥冥之中的劫,也是早就注定的孽缘……
  • 西湖游览志余

    西湖游览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遇见野蛮穷女

    校草遇见野蛮穷女

    校门口的一场闹剧是他们初遇的情景,从此他们互相讨厌着对方,却又似乎冥冥之中就注定了结局,他们将会何去何从?又会有多少的困难阻挡他们…
  •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在世俗、在社会的阴影下,人性的扭曲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悲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前夫又来了

    前夫又来了

    问及程暖对于失败婚姻的看法,她总结出一句大俗话:只怪当年太年轻,是人是狗分不清!前夫你好,前夫再贱!
  • 仙画奇缘之古剑寻珠记

    仙画奇缘之古剑寻珠记

    场景一:也许轮回里早已注定我们的命运,老天在给我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爱你。一世一世的等你只为了千年的约定沉睡千年的古剑真正被唤醒的时刻就是我们分离的时刻解铃还是系铃人,缘来缘去缘如水场景二:一场流星雨让我们命运相连一段啼笑皆非的姻缘。抓采花贼啊,姑娘你踩到我的脚了,我长的像采花贼吗?怎么说我也是玉树临风.....我是一名很机智捕快还有,你一个男人叫什么叫又没人要非礼你。你居然咬我……原来你是女的....场景三:你是什么东东居然会说话还站在小小的云彩上,难道是小妖。人家这么可爱怎么会是小妖呢明明是精灵啊。场景四:这么大的蜘蛛精我还是头一次见过。你要我男扮女装去吸引蜘蛛你也太狠了吧。
  • 黑暗魔法少女

    黑暗魔法少女

    这本书是介绍一位平凡少女,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人间蒸发,算是单亲家庭,因为一次的送外卖,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唯一一名来自地球的魔法师,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生活在魔法界的少女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 一鸣惊九霄

    一鸣惊九霄

    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九霄。重生之后,我手持天剑,再战九霄天外,重登强者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