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2600000008

第8章 山門記主荊溪尊者世家

嗚呼。聖賢應迹。豈曰無故而來。譬之泉流不至甚急。以木槩之。則驚波遽起。故必有累卵之危。然後見徇難守死之節。古曰。疾風知勁艸。板蕩識純臣。生乎百歲之後。而金湯正法。功齊力倍於教主者。荊溪是也。然佛隴之道。得不岌岌乎。其殆哉。撰記主世家。

湛然

戚姓。常之荊溪人。人尊其教。因以為號。家世業儒。師獨有拔俗志。童齓邈然。異於常倫。年十七訪道淅東。遇金華芳巖和尚。示以天台教門。及授止觀等。本因求於左溪。溪與之言大駭異日謂曰。汝何夢矣。答曰。疇昔之夜。夢披僧服。掖二輪遊於大河之中。溪曰。嘻汝當以止觀二法度羣生於生死淵乎。乃付以平昔所弘之說。師德宇凝粹。神鋒爽拔。其密識深行。冲氣慧用。方寸之間。合於天倪。始以處士。傳道學者。悅隨如群流會通川也。天寶初。解縫掖而登僧籍。時年三十八矣。尋詣越之曇一律師。博究律部。次往吳門開元蘭若。敷演止觀。左溪歿。師挈密藏。獨運于東南。謂弟子曰。道之難行也。我知之矣。古之至人。靜以觀其復。動以應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方。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將欲取正。捨予誰歸。於是大啟上法。旁羅百行。盡攝諸相。入於無間。即文字以達。觀導語默以還源。乃祖述所傳章句凡十餘萬言。心度諸禪。身不逾閫。三學俱熾。群疑日潰。求珠問影。稍見罔象之功。行止觀之盛。本師力也。師痛念智者破斥南北之後。百餘年間。學佛之士俱以雙弘定.慧。圓照一乘為事。初無單輪隻翼之弊。豈期自唐以來。傳衣鉢者。唱於嶺嶠。談法界。闡名相者。盛於長安。是三者率皆以道行卓犖。名播九重。且為帝王師範。故得侈時其學。自名一家。然而宗經。弘論。判釋。無歸講華嚴者。唯尊我佛。讀唯識者。不許他經。與夫教外別傳。但任胸臆而已。師追援其說。一一辨明。誠欲指南。方位不易。雖橫身受敵不惜也。識者謂非。師荷負此宗。則圓義永沈矣。楊子雲曰。昔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後之塞路者有矣。竊自比於孟子。今於師亦云。葢昔天竺祖師馬鳴造大乘起信論。首述歸敬三寶。偈有曰。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賢首藏師消釋之。乃謂釋論云。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馬鳴只作一體三寶。贊之賢主。却作別相三寶釋之。師謂非唯不符佛祖大意。亦乃釋論初無是說。又清涼觀師於華嚴大疏復以瓦石非性之文翼成賢首偏見。因有金錍之作。葢申涅槃佛性。進不教部權實之義以救其弊。故假夢寄客。立以賓主。實欲茲錍一施。厚膜必去。於一切處。悉見毗盧遮那之指耳。又憫天台五義釋題四釋消經。乃說己心中所行法門。而前後諸師與夫儒宗悉皆罔識名字。故於止觀輔行及法華記中力為發揮。更與諸宗對辨。如釋法華文句。說界如。則斥賢首宗曰一中無量。一界具十。一一十如。若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無量中一。一中無量。不可以一說。不可以多說。不可以權說。不可以實說。因果.善惡.空有.大小.凡聖.漸頓.開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一切諸法悉皆如是。是知談法界者。未窮斯玅。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如論慈恩釋四種聲聞曰。人見經教中一類定性聲聞。便謂灰身滅智。永無成佛之因。誰知滅後彼土得聞。又曰。不知彼論。自申方等唯識。所以迦葉自悲敗種。至法華會。敗種還生。天親即以其論(法華)申之。若棄如來顯實之文。而滯菩薩弘權之教。偏執之愆莫大(指唯識論)。謬申之過可知。又曰。全迷玄文大旨。而欲文句消經。固蔽理觀深微。而但以事相釋義。言弘斯典者遠矣。今問弘經者為名利壅己。為大悲益他自行暗於玅宗。何殊無目而導。彼此俱迷。自他咸沒。如論止觀明靜。前代未聞。則著述及習禪者曰自漢明夜夢。洎乎陳朝凡諸著述。當代盛行者。溢目預廁禪門衣鉢相傳者盈耳。豈有不聞止觀二字。但未若天台說此一部。定慧兼美。義觀雙明。撮一代教門。攢法華經旨。成不思議十乘十境。待絕滅絕。寂照之行。前代未聞。斯言有在。故南山歎曰。唯衡嶽台崖雙弘定慧。豈南山諂附而虗授哉。又因感遇止觀有旨歸處。及歎六宗(陰陽儒墨名拜道德)九流(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與此背馳。則曰。今運居像末。矚此真文。自非宿植玅因。誠為難遇。況十乘.十境出自一家。十界.十非他所未簡。教行無準。如何旨歸。且如六宗情期大同。九流詮述小異。莊生歸於自爾。老氏專歎去奢。況馬祀。羊烝。因招三惡。晡祠粟祭。果致燒然。如此旨歸所趣。非遠尚不逮於人天。何關藏通漏盡。如其所計豈。如凡有所說。咸混一如。願諸同遇者。深生慶幸心。冀來世重聞。早契無生忍。又曰。適與江淮四十餘僧往禮五臺山。因見不空三藏門人含光云。曾侍三藏親遊天竺。彼有僧問曰。大唐有天台教迹。最堪簡邪正。曉偏圓。明止觀。功推第一。可能譯之。將至此土耶。豈非中國失法求之四維。而此方少有識者。如魯人耳。厚德向道者。莫不仰之。敬願學者行者。隨力稱贊。應知自行兼人。竝異他典。若說若聽。境智存焉。若冥若顯。種熟可期。竝由弘經者有方故也。若直爾稱講說。是弘經者。何須衣.室.座之三誡。如來所遣豈可聊爾。余省躬揣見。自覺多慚。迴以眾緣。強復疏出。縱有立破。為樹圓乘。使同志者。開佛知見。終無偏黨。而順臆度。冀諸覽者。悉鑒愚誠。一句染神。咸資彼岸。思惟修習。永作舟航。隨喜見聞。恒為主伴。若取若捨。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願解脫之日。依報正報。常宣玅經。一剎一塵。無非利物。唯願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薩。密借威靈。在在未說。皆為勸請。若有說處。親承供養。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天寶末大曆初。優詔連徵。竝辭疾不就。始居蘭陵中。詣清涼。晚歸台嶽。當大嶽大飢之際。揭厲法流。學徒愈繁。瞻望堂室。以為依怙。師慈以接之。謹以守之。大布而衣。一牀而居。以身誨人。耆艾不息。和易所及。麤狂擾從。德充化成。身世俱離。建中三年二月五日示疾。佛隴語學徒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死歟。其旨一貫。吾歸骨此山。報盡今夕。要與汝輩談道而訣。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爇炷則初後同。相涉海則淺深異。流善利利人在此而已爾。其志之言訖。隱几泊然。壽七十二。臘三十四。門人奉全身起塔祔于智者塋兆之西南隅。師有始終心要厥今盛傳。神智釋云。因始果終。諦德無別。華嚴名法身。方等為實相。般若稱佛母。法華譬髻珠。涅槃號佛師。三諦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龍猛悟之而造論。智者得之以開拓。傳及荊溪。立為心要。是則佛祖授受。莫不旨歸乎此矣。像末情澆。不能信重。而更別求心要之術。良由近代習大乘者雜濫故也。悲夫。觀神智所贊。則師之顧命。獨以三觀為訓者。真法身慧命之所存矣。師所著書曰法華釋籤(內有十不二門別行).法華疏記.止觀輔行各十卷.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方等懺補助儀二卷.略維摩疏十卷。記三卷。重治定涅槃疏十五卷.金錍論止觀義例各一卷.止觀文句科各六卷。又為司封員外郎李華說止觀大意一卷。此外製述逸而不傳。梁肅於師碑銘後復論之曰。聖人不興。其間必有命世者出焉。自智者以法付灌頂。頂再世至于左溪。明道若昧。待公而發。乘此寶乘。煥然中興。葢受業身通者三十有九。僧搢紳先生高位崇名。屈體承教者。又數十人。師嚴道尊。遐邇歸仁。嚮非命世而生。則何以臻此。入室弟子元皓.以肅甞摳衣公堂。獲知德善與教之所由然也。俾刻金石。紀于舊山。辭無所愧。因不敢讓。止觀統例云。當二威之際。止觀法門。但緘授而已。其道不行。天寶中左溪始弘解說。而知者葢寡。荊溪廣以傳記。數十萬言。網羅遺法。勤矣備矣。寧僧統云。觀夫梁公之論。筆勢痛快。轥轢前作。非此人何以動鴻儒。非此筆何以銘哲匠。葢深入堂奧。洞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宜其語不虗發矣。吳越國王諡圓通尊者。宗元錄云。元祐間。永嘉忠遣門人掃塔。艸棘荒蕪。卒難辨認。即按梁公碑云大師瑩兆百步尋而獲之。其龕已空。唯乳香一塊。夜夢元弼山神謂曰。昨者天神遣多人取全身去也。不須再懷猶豫。乃就舊基建石塔焉。

附四人

普門子

何姓。嶽州人。魏史部尚書晏之後。父珍。為常州義興尉。師屢戰文場。存登膴任。抽簪脫俗。居南嶽寺方丈之中。唯儒書釋典。銅缾錫杖。麻衣葛屨而已。於天台一宗。深有造詣。又得古文關鍵。荊溪與之為多聞友。甞為荊溪撰釋籤及輔行序。言習禪之弊最切。其文曰。宗虗無者。名教之道廢。遺文字者。述作之義乖古。先梵皇乘時利見。聖賢道契。德音莫違。尚假言詮寄諸結集。況時淹像季學。鮮知幾領會之賓。十無一二。至有窮年默坐。甘節於昏懵。白首論心。遲回於半滿。人之多僻其若是乎。未階捫象。各陳乳色。或謂即心是佛。悟入之門。色不異空。本末誰迹。將冥絕待。章句何施。嗚呼。大教陵夷若是。葢由未辨文字之性離。孰喻總持之功深(云云)。梁補闕送虗上人歸越有云。東南高僧普門元皓。予甚深之友。豈苟云乎。貞元八年季冬。六日示寂於君山偏室。壽八十四。臘四十五。門人曇環集師遺文二百餘篇。勒成十卷。陽羨蔣防為之序。然古謂嶽州君山。今宜興亦有君山鄉。鄉有淨樂寺。即荊溪受業相去數里有南嶽寺。乃稠錫道場。土人云。袁府君治此有善政。死為地主。廟號果利。沒時天降銅棺。鬼神營葬山頂。故號君山(亦曰銅棺)。豈師甞居此。南嶽土人賢其父子。因以嶽州君山之名名其所居耶。

元皓法師

字廣成。秦姓。吳門人。幻依晉陵靈山寺慧日禪師出家。具律戒。隸本州龍興尋。為荊溪囑累弟子。初受法華止觀。已得醍醐。深以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為其大願。宴居三昧。常隨佛後。希夷自得。人莫能知。及注解大涅槃經為其首序。則錄其所證之意。而見于文耳。此乃師之法要。如王輔嗣之說易。司馬遷之自敘。管仲能言輕重。孟子贊揚春秋。雖儒釋不同。其義一也。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示滅。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闍維。塔于本郡虎丘東山南。原師耽學味道。不涉餘事。聽荊溪言。曾無倦色。分折義理。派別川注。默記暗誦。一言不失。數年之後。人始知之。荊溪歎曰。回也如愚。好處山林。宴坐一室。以梁田二君苦勸請之。始著涅槃經解。既成之日。二君已亡。此亦師獲麟之一句也。師同學知名者百餘人。其成乎事業更相輝映。則有上都雲華寺清涼澄觀法師。若孔門之游夏焉。不列僧數者三人。翰林梁肅.諫議大夫蘇州刺史田敦.撿挍右散騎常侍兼御吏中丞太原少尹河東節度使崔恭。緇流受業者五人。皆持經講論。傳之無窮。崔公收行紀德。鑱諸琬琰。立于虎丘羅漢石壇之左。鎧菴曰。崔公此碑乃師實錄。讀者方知。止觀統例云。荊溪滅後。知其說者適三四人。葢指師與崔梁等也。又見清涼觀師曾稟受荊溪教觀。厥後恃其辨博。別生異見。遂迯逝於天台螟蛉於賢首。故荊溪金錍義例之作屢有彈訶云。

梁肅

字敬之。早從釋氏學。傳天台宗教於荊溪。執弟子禮。志在一乘。最為精博。故孤山祖承云。朝廷中得其道者。唯梁學士一人而已。公嘗刪定天台止觀為六卷。見行于世。但慈雲謂其文雖簡要。而修相闕略。又述止觀統例。其文雄深雅健。宛有易翼。中庸步驟。韓昌黎雖獨步元和。然以五原及諸文較之。似不及也。唐史謂大曆貞元間。文士多尚古學。唯公最稱淵奧。愈從其徒游。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觀此亦可知韓筆所自來矣。柳子厚記先友。亦稱其最能。為文公。又述天台荊溪碑銘。崔恭序之曰。知法要識權實。作天台山禪林寺碑。達教源。用境智。作荊溪大師碑。至今山家金石之文。唯此二碑為冠。洎子厚作龍安禪師無姓和尚等碑及東海若等文。本朝晁以道作明智法師碑敘教。觀師承遠有端緒。為東南文寶。竝庶幾焉。公有文集二十卷。惜其板本磨滅。無與再刊者。鎧菴曾於北蜂處覩寫本。無為子楊傑親題其後。鑽仰無已。貞元九年十一月卒于長安。享年四十三。崔公云。朝廷尚德。故以公為太子侍讀。國尚實錄故。以公為史館修撰。發號令敷王猷。故以公為翰林學士。三職齊著。則公之處朝廷不為不達矣。年過四十。士林歸崇。比夫顏子.黃叔度不為不壽矣。彼碌碌者。老於郎署。白首久世。又何補哉。

法劍

居房州龍興寺。遷嶽州作道場。於楞伽北峰不越閫五十載。鄉閭氏族不以告人。而世以無姓稱之。或曰周人也。讀法華金剛般若等經。數逾千萬。或說以有為。曰。吾未甞作。或譏以有跡。曰。吾未甞行。受教者不失其宗。聽信者不惑其道。楊炎自道州以宰相徵過焉。以為宜居京師。強以行。不可。將以聞。曰。願間歲乃往。明年楊玄相位竄謫南海上。終如其志。李蕚為嶽州。恃辨盛氣。欲屈其道。聞一言。服為弟子。河東裴藏之舉族受教。京兆尹楊嚴以其隱地為道場奉和。師張惟儉。買西峰廣其居。凡以貨利委堂下者不可選紀。受之亦無言。柳子厚銘讚曰。和尚順承中道。而紹天台之本。統勤求端慤。而成極樂之至願。雖其詳不可聞。然以時事[弓*ㄆ]之。則師當為荊溪弟子。以子厚稱梁肅為先友。而普門為肅所敬。又楊炎敗於建中之元。而荊溪滅於建中之三。則天台本統捨荊溪其誰哉。故其碑云。和尚所嚴事。皆世高德可見。終于聖安寺。法付懷遠。遠居長沙安國寺為南嶽戒法。歲來侍師。會其終。奉全身葬于卓然師之塔東。

同类推荐
  •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分比丘尼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ik-Tok of Oz

    Tik-Tok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死人间

    死人间

    一个从坟墓中救出来的少年,一块神秘的龙纹古玉,他行走在黑暗的边缘,捡拾着生人丢弃在角落里的阴暗,舔舐着死人留下的那一丝希望,有些人死了,已经死得不能再死,有些人活着,活的不能再活·····这就是死人间·········
  • 天堂没有你的名字

    天堂没有你的名字

    没有你的地方,我宁愿不去,有你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天堂!为什么天堂没有你的名字!你一直想听的那句话,你听到了吗?
  • 游水的世界

    游水的世界

    讲述拥有超能力的学生们的生活和保护朋友的故事
  • 鬼影迷津

    鬼影迷津

    为了活命,我踏上惊悚的盗墓之路。可谁能告诉我,死亡是最终的救赎吗?我叫魏来,当走进禁忌荒山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不被自己左右,可是我明明活着,为什么有位道士说我已经死去好久。
  • 正魔天道

    正魔天道

    初出茅庐的少年,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向往,离开故乡,去闯荡江湖,经历无数的酸甜苦辣,绝望,失望。爱恨情仇,坚定,固执。各种被误解,被嫁祸,但又能耐我何!对汝等而言,吾为魔。对她而言,吾是善,足矣!汝言吾为魔,吾便是魔。汝言吾为恶,吾就是恶。我就是我,我是为了自己而活,你等如何舍我,亦难以动摇我。非常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为我做的免费小说封面,没封面的童鞋赶紧去吧,百度“墨星封面”
  • 夙世修罗

    夙世修罗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诀别,即使知道造就的是一场生死盛宴
  • 穿越者的宝藏

    穿越者的宝藏

    看不死身的穿越者如何抱妹杀神,脚踩权贵,逆天成神~(很温馨,很治愈,很热血的哟,你要信我哟~)
  • 创业之从零开始

    创业之从零开始

    你知道《兰亭序》是用行书、馆阁还是狂草哪种拍卖的价格高么?你知道可口可乐、云南白药、老亲妈辣酱的配方值多少钱么?你知道怎么经营一个破败的杂货铺供养六岁小萝莉么?从卖豆豉酱到收购某苹果,从外购马桶盖到东洋人跪舔,这,注定是一个传奇。Q群:47295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