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0900000012

第12章 第二个十年一说服的年代(persuasion,1975—1985)(4)

第7节 Rogers的创新传布

在Grunig着手研究情境理论的年代,另一位巨匠也正好出书整理类似的概念,就是Rogers(1983)的创新传布(DiffLtsion of Innovations)理论。创新传布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乡村社会学家对推广玉米的研究,是一系列研究新事物、新思想如何传布的研究总称,Rogers是集大成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并以此成名。以年代来看,创新传布不适合纳入本书,但是Rogers在20世纪60年代写过一系列文章及书籍,对创新传布做过综合介绍与修订,因此仍把此一理论列入此节简单介绍。

从Rogers&Storey(1987:823,转引自windahI et al,1992)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把对传布者(sender。)有利而非对受众(receiver)有利的创新传布,也视为一种资讯运动。但这并不是创新传布最常受到批评之处,创新传布最常受到的批评是它似乎只适用于新事物的传布,并且非常推崇新,仿佛只有新事物或新观念,才是最好的、最宜于推广的(windahletal,1992)。但是资讯运动所推广的理念或行为,如戒烟,却是非常古老的概念,一点也不新,甚至人人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不过有时候资讯运动所推广的观念,如系安全带,在当时确实是一种新行为,有推广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传布与资讯运动的确有可以互相借鉴之处,并且也有一定的名声与值得肯定的发现。

创新传布旨在研究民众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创新事物的过程,最终在求行动的改变(即接受新事物,如接受混种玉米或系安全带)。

早在20世纪40年代乡村社会学家研究农民接受新型混种玉米时,就发现创新传布的过程呈S型累积曲线,刚开始时采用的人少,及至后来使用者遽增,最后大家都采用了以后,曲线就逐渐减缓。Rogers把这种分布以平面(而非累积曲线)表示,就成了统计上随机分布的钟型常态分布图,显示传布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李金铨,1984)。

Rogers根据受众采用创新事物时间上的不同,把他们分为五类,每个阶段的采用者,都有不一样的特性、背景和社交模式:

1.创新者(innovators),占2.5%。

2.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占13.5%。

3.早用大多数(early majority),占34%。

4.晚用大多数(late majority),占34%。

5.迟滞者(laggards),占(2.5%+13.5%)一16%。

Rogers(1983)把采用创新的过程分为:知识、说服、决定、实施和确定五个阶段。在知识阶段,大众传播媒体在告知新事物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Rogers特别强调,如果所要传布的新观念或行为,与一地传统文化不符,则不易被接受。例如家庭计划的观念,在盛行多子多孙的国家,就很难奏效。在说服阶段,人际影响非常重要,此阶段人际沟通比大众传媒有效得多。到了决策阶段,如果周围已经有采用的人,就会对处于决定边缘的人有决定性影响,而这些人,也在有意或无意中,扮演了改变触动者(change agent)或意见领袖的角色。

到了实施阶段,受众已经被说服采用新事物,此时如果没有意外,就会进入强化、确定新习惯或事物的最后阶段。

整个创新传布对说服研究和资讯运动最有贡献的一点,是标榜出人际沟通和改变触动者两大促因,虽然它们和上文Bandura所说的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功效理论有相通之处,但都不及Rogers讲得这样明确,并且也说明了在什么时候施用这两大促因才最有效果。

第8节Petty和Cacioppo的ELM

所谓ELM(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勉可译为细思可能模式,指的是在说服的过程中,受众对资讯是否会仔细思量的模式。也就是说,在说服的过程中,受众在处理外来资讯时,有双轨的处理方式。所谓细思,即对资讯做相关吸收与处理,仔细思考论点,反复思索议题,呈现比较理性的一面。但也有时候,受众对某些议题,采取不予细思的路径,径自让资讯流逝,效果也可能打折。根据Petty&Cacioppo(1986),这两种路径,分别是中央(central)和周边(peripheral)路径。当ELM高时,受众处理资讯时走的是中央路径;当ELM低时,则依靠周边路径随意做决策。例如ELM低时,受众可能光靠一些周边讯息,如传播者的信赖度,就做出决定,而肯定或否定某事。

因此,在说服时,随着受众对某一议题ELM的高低,其处理资讯和做决策的依据,也有所不同。在ELM低时,和议题不是那么相关的周边讯息的重要性大增。如果ELM高而被说服,则多一半是因为深思相关论点和议题而被说服的。如果ELM不高也不低,则中央路径和周边路径的影响力各半,效果也比较分歧。

中央路径和周边路径都有可能成功地说服、影响受众的态度与行为。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差别,但内里说服的路径是不相同的。因此,哪些因素会影响ELM的高低,就相对重要了。根据研究,举凡切身度及个人对认知的需要度(need for cognition)都是一个议题或资讯是否会引致高ELM的原因,此处所说的切身度,其实和前面所说的涉入感非常类似。而另有些因素,则会影响受众ELM的能力,例如干扰(distraction)的事物或环境,或是否已对某一议题具备相关知识(prior knowledge)等,均属之(O,Keefe,2002)。

ELM的概念在今日很有启发意义,尤其有关干扰与ELM高低的问题。在资讯爆炸的今日,很多人已无法注意议题,更遑论有能力或心思去辨识或深思相关资讯,以便做出态度或行为上的改变。本来ELM低是会影响到说服效果的,但是在众声喧哗、ELM常常偏低的今日,反而成了一种行销利器,促使本来在理性思考下不会被说服或购买某产品的受众或消费者,在考虑不周的状况下被说服,冲动地去购买产品。无怪乎今日社会不管是公益活动或行销商品,动辄以偶像代言,几乎已成一种趋势,也常达到一定的效果,可能就是因为切中现代群众之所好、所需、所能的一种现象吧!今日社会感性行销大盛,欲望消费也大行其道,如果对这些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式做研究,或将发现他们处理资讯时走的都是周边路径,也就是ELM低的思考模式,如果是这样,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凉媒体”,就更增进了感性消费的可能,而这和资讯运动的本意刚好相反。总之,低ELM在感性行销的年代,应该大有可为。

第9节 McQuail的传播运动模式

在传播学界甚为有名的英国学者McQuail(1987),在时序已进入20世纪80年代晚期,也提出一个传播运动模式(communicationcampaign)讨论传播影响的过程。在这个模式里,受众不再是主要研究对象,讯息的发送者来自许多“不同”的来源,并且也不见得是个人,而可能是机构或组织。而渠道,也是多元的,多管齐下,针对各种不同的受众,达到不同的效果。McQuail的模式,强调“多元”,呈现社会复杂的一面,也呈现传播影响过程复杂的一面。

就像新闻守门人的研究一样,McQuail认为传播运动也有过滤(filter)的情形,而他所认为的“过滤器”有四:注意(attention)、理解(perception)、团体状况(group situation)和动机。这四种过滤器可能加强影响力,也可能减弱影响力。

再谈谈这四个过滤器,在传播学或社会心理学中,选择性注意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议题,例如前文提到过的认知不协调,就是一种注意方面的过滤情形,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或注意的讯息。至于理解,则更因人而异,当然可能因此而错估讯息。而团体状况,则扮演重要的角色,代表着同侪压力或_地的文化、价值观与信仰,这些情形,当然也会过滤掉讯息的影响力。例如上文提到的“家庭计划”概念,在注重多子多孙的国家,当然就不容易推广。最后谈到动机,传播理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也曾点出过动机的重要,动机来自需要,如果有需要,自然就会去寻求满足。根据McQuail,上述不同阶段的不同状况,经由过滤,到达不同群众后,自然也就产生不同的效果,而最终效果,当然就是行为上的改变。然而行动要有所改变诚然不易,有时连态度都改变了,行为仍然不变,显现任何说服运动的困难。

此时时序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外在的大环境已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公关与传播的关联,尤其有关资讯运动与说服的部分,在被各方广泛研究后,已没有新意。时序推移,公关理论即将进入另一个里程碑。

第10节共向模式

下面要连续分析几个相关的概念/理论,它们最早被提出的年代甚或早于1975年,也就是本书界定的起始年代,但它们与公共关系及其发展有关,也含有说服的意涵,因此将之纳入本章。不管从年代、内容或精神上来看,它们都属于早期公共关系的理论与研究,年代虽早,却不减其时代意义。

共向模式(COO I'ientation model)与上述其他模式或理论最大的差异,在它不是用来“说服”的,而是用来测量彼此的了解以及对某一共同事物的看法的,因此,即使双方看法不一,共向模式仍适用,并且反而可以透过差异,测量共识(understanding)。正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共向模式在下一个十年,即管理的世代,也就是强调双向、共识的年代,也不嫌过时。就算时序进入21世纪关系的年代,共向模式更是好用,因为它正是源于人际关系领域的一种测量模式。

根据共向模式的原创者McLaeod&Chaffee(1973:470一471),共向模式之创建,源于五种更早的学说,即1948年Witth的趋于一致之道(consensus approach);1902年Cooley、1926年Burgess、1927年Thomas,尤其1934年Mead的符号互动观点,1953年Sullivan的社会个性概念与心理疗法(social concept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therapy)以及1953年。Newcomb的共同取向模式(coorientational model)和一些人际感受相关文献。

其中尤以Newcomb的“A—B—X模式”,也就是共同取向模式和McI.eod&Chaffee的共向模式,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Newcomb,共同取向模式在测量一个团体中的两人(如图中之A和B)同时对某一事物(如图中之X)的观感(orientation),在这样的架构下,就产生了如箭头所显示的四种关系与看法。Newcomb发现,如果A对B和B对X的感受力很强,有了动机以后,透过沟通(communication),A对B和A对x的观感,会随着追求与对方对等的心理而渐趋一致。Newcomb以此强调沟通的重要,这也是人类每天下意识在做的事。

Chaffee&McLeod(1968)遂在Newcomb A—B—X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名的共向模式,他们把原有的模式加大,在x的部分做了更多的演绎与讨论,也使得这个新增益的模式更为有用。扩大了以后,箭头(关系)更多,也更复杂,但也更能看出A跟B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彼此的揣度与了解。

同类推荐
  •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总结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部分为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叙述西方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 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挣脱平庸的枷锁,了解领导力的核心品质,成为一流的领导者。批量复制干将,成为高潜力领导者,实现稳健晋升《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无论你是普通职员、中层还是高层,也无论你是母亲、父亲还是配偶,这本书总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它。
  • 团队建设与管理

    团队建设与管理

    本书论述了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内容。包括:团队建设、团队领导训练、团队沟通技巧、团队激励策略、团队冲突管理、团队绩效提升、团队精神培育等。
  • 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管人管事要有操控全局的手段,需要有识人、用人的眼光,需要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也需要有临危决断的气魄,也需要有驭人处事的技巧。管人管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管理老不仅要大权在握,更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既要紧紧地把握领导权,又要充分地凋动下属的积极性。听以管人不能没有手段,管事必须讲究技巧。
热门推荐
  • 都市虐恋

    都市虐恋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爱情追求完美的“文艺女”唐娜和“柴禾妞”黄鸣鸣是同事闺蜜,唐娜疯狂地爱上大学音乐教师陈家伟,但一再被拒,与鲁彦滨偶遇后,俩人相爱结婚。陈家伟几番阻挠未果,娶黄鸣鸣为妻。黄鸣鸣不堪无性婚姻的困扰,与唐娜密谋,将陈家伟骗至唐娜家,腾出时间让陈家伟和鲁彦滨单独相处,为的是让鲁彦滨教他“做男人的技能”……
  • 竹马,青梅熟了!

    竹马,青梅熟了!

    陆溜溜这辈子后悔事就是小时候喜欢玩火柴,给邻家腹黑大哥的屁股上留下不可磨没的印记,从此惹上一个大恶魔!凡是欺负过她的人都没有在她眼前出现过,凡是对她示过好的男子第二天见着她便如避瘟疫一样!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易烊千玺之花开若相惜

    易烊千玺之花开若相惜

    他和她,青梅竹马,他爱她,胜过爱自己,爱情的路程不会一帆风顺,他和她的爱情分分合合,但,他却永远深爱着她,夕阳西下,深爱的人终会成挚爱,他和她......
  • 初始之书

    初始之书

    我的双眼注视过去,我的双手引导未来。考古学家迪奥因为一本神秘的书而重生到高中时代,从此一切都不再相同。
  • 龙马大鞭震山河

    龙马大鞭震山河

    当代年轻人为事业奋斗为爱情坚守的传奇故事
  • 美男夫君:猫咪不好惹

    美男夫君:猫咪不好惹

    堂堂宗主,要向一个玩世不恭的公子服软,凭什么?!一个人人夸赞她“温文尔雅”的才女终于忍不了啦!欺负我武功没你高是吧?哼,以后一定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小猫咪,乖,不要闹啦,不然老虎是会吃掉你的呦。”
  • 痴心的废墟

    痴心的废墟

    我的宿命分两段,未遇见你时,和遇见你以后。你治好我的忧郁,而后赐我悲伤。忧郁和悲伤之间的片刻欢喜,透支了我生命全部的热情储蓄。想饮一些酒,让灵魂失重,好被风吹走。可一想到终将是你的路人,便觉得,沦为整个世界的路人。风虽大,都绕过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