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0500000002

第2章 概论(1)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钱君《谈谈吴昌硕的篆刻》)他开创“吴派”印风,被推为天下名社——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留下了较多的风格凸现、格调高古的经典印作,不仅为海内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学习和借鉴的篆刻财富,而且日本、韩国等海外篆刻家亦从中受益良多。我们分析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以便少走或不走弯路。

第一节 生平游历与艺术概况

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有“知人论世”之文学理论,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过:“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凡书象其为人”(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笔者以为,凡学一家篆刻,应该也必须了解这一篆刻家的生平游历及其艺术历程,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其风格创造的由来,才能深入领会其作品的艺术特点。因为人的个性特征、成长环境,以及学艺道路,都是艺术家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每个人既是家庭中人,亦是社会中人,篆刻家在青少年时代学艺,受其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换句话说,篆刻家的审美取向和印风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游学等方面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些经历对人的个性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个性在不同时期的篆刻学习、创作中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先天艺术秉赋的作用,一旦在篆刻实践中有了契合点,个人印章风格就很容易形成。

吴昌硕,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农历八月初一出生于浙江安吉县鄣吴村,初名俊,又名俊卿;字苍石、昌硕等,亦署仓石、昌石、仓硕,约69岁以后以“昌硕”字行。他的别号较多,常见的有苦铁、老缶、缶道人、大聋等。吴家世属书香门第,祖父曾为安吉古桃书院院长,父亲为咸丰辛亥举人,伯父亦是举人出身,因此,吴昌硕自幼即受到家风熏陶,习字读书,自有分寸。他10岁时便被送到离家五六里远的邻村私塾去念书,因受其父善书、刻印的影响,14岁时开始经常一边念书,一边刻印,有时悄悄地背着私塾老师磨石奏刀。由于吴昌硕出生于晚清内忧外患的时代——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内有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吴昌硕青少年时期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1860年,他17岁时,因太平天国战事波及家乡安吉,不得不随父逃亡外出谋生,战乱中父子又被冲散,家中弟妹与许多村民一样先后因饥饿而死,原配未婚妻章氏也因贫病交加而殁。吴昌硕只好孤身“浪迹四出,以刻金石治生”(《西泠艺报》第101期),这使他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困苦。后来他在《别芜园》诗中回忆道:“在昔惟烽火,乡闾一焦土。亡者四千人,生存二十五。骨肉剩零星,流离我心苦。”然而,这段苦难的流离生活炼就了他坚韧不拔、奔放不羁的内在气质。21岁的吴昌硕又从鄂、皖辗转回到家乡与父亲相依为命,耕读度日。次年县试,他中了秀才,并随父亲和继母杨氏迁居安吉县城内,搭几间茅屋重建家园,名曰“篆云楼”,又颜其读书室为“朴巢”,取返璞归真之意。其间继母杨氏对吴昌硕治印非常关心和支持,“府君(吴昌硕)好治金石,以劫后家贫,太夫人日援砖瓦,指令篆刻,摹秦汉鼎彝文字”(吴瑶华《朴巢印存》跋)。吴昌硕23岁时,拜乡贤前辈施旭臣为师,学习诗文和书法,兼修篆刻、金石之学。26岁时又负笈到杭州诂经精舍,从名儒、清末经学大师俞曲园(名樾,字荫甫)学习辞章和金石训诂。隔年回家乡自读,以授邻人子弟,代人写对联、文章为生。30岁时,他再度前往杭州诂经精舍问学,这为吴昌硕日后在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吴昌硕又游学于湖州、嘉兴、苏州、上海等地(下文详述),结拜师友,切磋艺术。其间主要以卖字画、刻印养家糊口,亦曾寄居于大户人家打杂工,还在扬州做过“辅贰”小吏,又捐官作了一月余“安东县令”,做过吴大的幕僚,直到晚年,艺名渐渐远扬自69岁始居上海,1927年病逝于沪寓,享年84岁。

吴昌硕的一生,以诗、书、画、印“四绝”蜚声艺坛,名震海内外。他先学印,再学诗、书,后学画,最后将此四者融会贯通,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并独立发挥他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从而在书、画、印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可谓画中有书、印,印中有书、画,且各有诗情意境。他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强烈的艺术特征,那就是“气势磅礴,魄力雄伟,用笔豪放,墨色浓重,于浑朴中见华滋,于厚重中寓灵动”(刘江《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将伟大的民族精神,质朴的时代风貌,憨厚的个人品格融会其中。在书法方面,昊昌硕青少年时期多以临摹楷书为主,先从颜体入手,后沉湎于魏晋钟繇小楷,注重用笔的含蓄和结字的浑朴内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时期他游学于杭州、湖州、苏州,因结识拜见时彦如杨见山等,便对篆隶浸染较多,受邓石如、吴让之等书家笔法的影响很大,曾临摹过大量的汉碑,如《嵩山石刻》、《张迁碑》、《石门颂》、《祀三公山碑》等等。定居苏州后又醉心于篆书,可能他已认识到篆书对篆刻创作的重要作用,最后他选定《石鼓文》作为主要的临摹对象,其后数十年临池不辍,并深入钻研。他在题《何子贞(绍基)太史书册》诗中写道:“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这是他对自己学书的小结。而且他65岁自记《石鼓》临本时还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年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的确,他在书法上的创造,以石鼓篆文之新境最为夺目。吴昌硕的行草书,初学王铎,后学欧阳询与米芾,中年后多参黄庭坚书意,能以篆隶笔法作行草,又以行草结体作篆书,因此他的书法作品,起笔多藏锋,行笔重气势,结字多斜侧,体貌皆舒展,线条疾涩相生,遒劲凝练,显示出激越的气派、铿锵的节奏和开阔的境界。

吴昌硕学习绘画,要比学书、学印晚得多。有资料记载大约在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他29岁时,在上海认识画家高邕之,受到感染和影响后在家乡从潘芝畦学画梅,继而在杭州从吴伯滔学山水、花卉等,但进步不明显。后来由于他的书法篆刻功夫渐深,又曾有幸在大收藏家府上观赏到文物、古字画、金石拓片等,眼力大有提高,因此,当他经高邕之介绍向上海画家任伯年求教时,任说吴绘画用笔好,这增强了吴昌硕学画的信心,从此任、吴二人常在师友之间,交往甚笃。其间,吴昌硕又结识了蒲华、胡公寿、陆廉夫等画家,谈艺切磋,绘画有长足进步。因为眼界开阔,学养渐深,吴昌硕开始广泛吸取传统绘画之精华,极为推崇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石涛(朱若极)、石田(沈周)等大家,并且熔多家之长于一炉,遗貌取神,为己所用,又参以书法用笔之妙,使其画亦透出笔酣墨舞,真气磅礴的雄伟气象。因画科为大宗,所以吴氏的画名反而逐渐比他的书法、篆刻之名更响。

吴昌硕的艺术世界中,篆刻举足轻重:一是学习篆刻的时间早(14岁);二是从事篆刻创作的时间长,“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吴昌硕《西泠印社记》);三是生前所出版的印谱多(约十多种)。在长期的篆刻艺术实践中,吴昌硕“不受束缚雕镌中”(《自述》诗),探索出治印求变之道,形成了“自我作古空群雄”的独特印风。

关于吴昌硕篆刻的学习过程,其印风的演变和影响,是本书的重点,下文再详述。总之,吴昌硕的生平及其艺术道路是崎岖不平的,青少年艰辛困苦,为避乱谋生而四处奔波;壮年好学,寻师访友多游历于苏杭,这是他在艺术上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晚年艺成,诗、书、画、印融会贯通,正如他的《刻印偶成》诗句所言:“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同类推荐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回到原点看看我

    回到原点看看我

    二个人的爱情,都想着一帆风顺,天长地久。然而生活的矛盾,却始终打击着脆弱的爱情。为了情,为了爱,只为一场童话梦
  • 我的冰山女总监

    我的冰山女总监

    加班,不料发现冰山女总监来月事,男职员却阴差阳差帮她送卫生巾,因此注定与她结下一段办公室极度迷情,当新晋帅气男职员遇上时尚女魔头将会上演一出怎么样的疯狂情事……
  • 恶魔校草爱上我,你,很不乖

    恶魔校草爱上我,你,很不乖

    来到了笙海,似乎有点小激动。这是,我一直向往的学校啊..不知道新同学脾气好不好呢~
  • 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呵,曾经吗

    呵,曾经吗

    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也爱你,但那也只是曾经爱你。
  • 土夫子回忆录

    土夫子回忆录

    楔子1960年,一支由苏联科学家和军人组成的部队,在中国罗布泊神秘失踪。之后不久,苏联以此为借口,急于想要再派出一支规模更大的搜寻部队,进入中国新疆境内。但是这样的要求,被中国严正拒绝。这个事件,被称为罗布淖尔事件。它在历史上被刻意淡化,以至于到现在为止,两国十分默契的,对这个事件保持着高度阡陌。四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地点,就选在了罗布泊……
  • 特殊调查局

    特殊调查局

    未来世界,因为基因突变,诞生一批拥有不一能力强者,称为异能人。异能人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世界政府监管下,由法律、信仰、科技共同统治。然而,能力越强,欲望越大,一批妄图占有世界的异能人,小丑、兽行人、塞恩斯走上舞台。世界政府风雨飘摇,等待异能人中善类重建未来。
  • 天下神灵都是我的玩物

    天下神灵都是我的玩物

    猪脚刘力莫名其妙的得到一个神灵接收器,负责接收来自各界的神灵,自此,他也就成了神灵劳改场的主人,当然,训练劳改神灵只是刘力的兼职,发展农场才是正道,农场不断壮大,神灵训练有素,一场意外,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正义与邪恶,热血与仇恨,是敌是友亦真亦幻,在这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大千世界,刘力坚信,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 神魄之许你一生

    神魄之许你一生

    他,是翩翩公子:他,是实力的证明:他,是强国的世子!寻觅之路,友情……寻得,却要离去……是否可以等待?是否可以再见?他的友人,即将踏上,寻他之路!当我们再次见面,我们……还要做朋友,一辈子的朋友!!
  • 最美的故事之青春无悔

    最美的故事之青春无悔

    我的一生很平凡,一个个简段的故事记载着我的青春,句句情话是我的记忆,年少轻狂是我的回忆,不需要如何轰轰烈烈,青春无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