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600000012

第12章 东汉:用士而兴,弃士而衰(1)

士,或者称知识分子,永远是统治阶级的一个部分。因为所有的政权都需要有统治能力的人来执掌,没有哪一个政权可以将他们排除在外。在封建时代,他们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时代,他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时代,他们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果对他们大肆打压,那么政权离灭亡就不远了。东汉帝国很不幸地成为这样一个典型。

一、名不副实的“中兴”

东汉的崛起,史称光武中兴。其实,“中兴”这个词用得名不副实。别误会,不是说兴盛得不够,而是说应该是新兴而非中兴。

有人认为,刘秀在历史上是个过渡人物。我倒认为他的地位与开创西汉王朝的刘邦相当。他所开创的东汉帝国是应当与西汉并列的崭新帝国,而非西汉的延续。

虽然史书记载,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但是,刘秀这位皇族成员和西汉末年的皇帝们早就是出了五服的超远房亲戚。虽然刘秀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汉景帝,但他的父亲仅是一个县级干部南顿令。据《汉书·平帝纪》记载,“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楚元王吴顷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可见,刘秀本人只不过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刘氏皇族中的普通一员。仅因为皇帝姓刘,就将东汉当作是西汉的延续,称之为“中兴”,这样的理由充分吗?

事实上,东汉与西汉一样,是其开创者付出大量心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用血与火铸造的。

我们将时间退回到东汉建立之前,当时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不但有赤眉、绿林、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也有拥兵自重的地方豪强,比如陇西隗嚣、琅玡张步等。王莽政权没有覆灭之时,大家都打着反莽的旗号,也算是联军。当绿林军攻入长安城,灭掉了王莽的新政权之后,谁来统治天下则必须由战争来决定了。于是,绿林军中的各派系(刘秀是其中之一)、赤眉军、铜马军、王郎、公孙述、张步、隗嚣等各军事集团展开了大混战。刘秀从23年10月到河北拓展自己个人的势力开始,到36年11月消灭公孙述为止,经历长达十三年的战争,终于基本上统一了中国。

东汉帝国的建立与西汉非常相似,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了旧政权之后,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而创立了新的政权。但是,东汉又与西汉有很大的不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统治者不同。

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下前面讲过的开创西汉帝国的是群什么人。刘邦,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居委会主任;樊哙,杀狗的,属于被城管赶得满街跑的小贩;韩信,无业游民;萧何,狱吏;周勃,吹鼓手……只有张良是官宦子弟。

而我们再来看看刘秀和他手下的开国功臣们是些什么人。

刘秀本人,皇族大地主。说他是大地主有证据吗?有。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为养育自己的叔叔刘敞追租子,诉讼的标的额高达两万六千斛,当时一斛等于十斗、一百升。具体有多少,我没在粮食部门干过,不知道一斗谷子能有多重,反正看着这数量“两万六千斛”,应该是挺多的。

再看开国大臣,据汉书记载,汉明帝时被列为开国功臣的三十二人中(云台二十八将加上王常、李通、窦融、卓茂),明确记载“家富给”或“世为著姓”的四人;世代为官者,八人;自身曾为西汉或新政府官吏者十三人,宗室贵族或地方豪强二人。需要多说一句的是,这些人可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他们每个人往往都是一个集体的首领。他们不是自己一个人支持刘秀,而是全家、全族都支持刘秀。比如耿纯,他就是率宗室宾客两千多人一起投靠刘秀的。

现在大家清楚了,刘秀本人是大地主,他的亲戚们当然也大多数是大地主,再加上帮他打江山的那一帮功臣也大多是地方豪族大地主。那么,这样一个充满了大地主的政权如何统治天下呢?

二、兴起有道理

东汉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即一方面朝庭内部在权力结构和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先谈其政权内部的原因。刘秀上台以后,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

在整个东汉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的,当然是以军事将领为首的功臣集团,比如说云台二十八将。对于这些人,怎么办?

这个局面,当年汉高祖刘邦也遇到过。他最初是封这些人为诸侯,但是这些人却一个接一个地造反,最终刘邦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将他们一一消灭。可见,刘邦的这个办法不好。刘秀吸取了教训,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非常好。他怎么做的呢?有四招。

其一,在物质上给这些功臣丰厚的奖赏。这些功臣全都封侯,平常也经常给予赏赐,甚至进贡的贡品拣好的先赏给这些功臣,剩下的那些差一点的刘秀留下自己用。

其二,在精神上给予极大的关怀,建立亲密的感情纽带。刘秀平时经常和这些功臣一起聊天、吃饭、游玩;有的功臣去世了,刘秀亲自去吊唁;甚至有的时候还和他们开开玩笑。比如有一次在宴会上,刘秀问大家说:“你们如果不跟着我起事,你们现在能混成什么样儿呢?”其中马武就说:“我能够当个抓贼的警察。”刘秀笑着说:“你还能当警察?能不当贼被警察抓就不错了。”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可见当时君臣之间关系是比较融洽的。

其三,削弱了内地的兵力,不让这些功臣在京城附近握有重兵,而是让他们带兵去对外作战或驻防。没有统一天下之时,当然是对西北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统一之后,就是在北边防守匈奴。比如王霸在上谷驻守了二十多年,马成也长期在常山、中山一带驻防。

其四,不让这些功臣在政府担任实职。当时功臣,除了邓禹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他人要么就像王霸、马成这样驻守边关,要么就是处于退休状态,即使担任官职但也没什么实权。

此外,刘秀也不忘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对后族势力进行了有意识的控制。但是,这种控制仅限于防止外戚结党专权,并非完全将外戚排斥出朝廷。

在控制军功阶层和后族势力扩张的同时,刘秀重用士人阶层。例如建武七年,刘秀下诏求贤,命“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其中王莽当政时期弃官隐居的那些大儒和西汉旧臣,特别受到重用。这些人本身没有军功,和皇帝也没有亲戚关系,但是他们大多是对刘氏家族忠心耿耿的人,而且一般都有一定的治国能力,对原来的法律体系和行政运作方式也比较熟悉。所以用这些人,既有利于治国还能让人放心。

刘秀对于另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地方豪强是什么态度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刘秀本人是大地主出身,身边的亲属也都是大地主,很多追随者都被史书记载说是“著姓”,也就是当地的豪门。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刘秀得到了背后这支强大势力在财力、人力、物力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刘秀的东汉帝国就是建立在地方豪族大地主势力的基础上的。

另一方面,地主豪强势力虽然支持刘秀建立了东汉帝国,但是对于当上皇帝的刘秀而言,其强大的力量却依然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刘秀既要壮大他们使东汉帝国的阶级基础更加牢固,又要防止他们过分强大从而威胁皇权。

怎么办?刘秀很天才地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让他们成为士人。

这绝对是天才的想法。其一,知识分子历来都是对皇权威胁最小的集团。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想以此来巩固统治,后世作诗讥笑:“坑灰未冷天下乱,原来刘项不读书。”真正会造反的哪里会是读书人?况且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其二,知识分子中的儒家更是不会造反。儒家以忠、孝、仁、义为做人的核心价值观。论语有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又忠又孝的儒家知识分子犯上都“鲜矣”,怎么可能造反?

为了将这些地方豪强能变成儒家知识分子,刘秀首先从思想上崇扬儒家,从行动上复兴太学、重用儒生,从制度上恢复并完善西汉时建立的察举制度,使之成为平民获得政治权力的主要途径。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建武十二年,刘秀下诏令三公、光禄、御史、州牧等每年举茂才(即秀才,避刘秀的讳而改)各一人,从此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而茂才的政治前途是比较光明的,绝大多数担任县令或相当于县令一级的官职,掌握地方政权。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就给包括地方豪族在内的所有平民百姓指明了一条从政的阳光大道:做儒士。这样就引导着豪族这个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强大集团成为东汉帝国的忠实拥护者。

这样一来,东汉的权力架构就基本成形了。这个权力架构类似一个金字塔,皇帝在顶层,他的旁边是军功集团和后族,但这两支势力都属于架空状态,没有根基。而在皇帝的下面,是士人集团,这是政权的中坚力量。而在士人集团的下面,是以不断被儒化的地方豪族大地主为核心的整个地主阶级。

这个金字塔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皇帝如何控制与自己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士人集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秀对行政体系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在中央行政机关中,架空三公,将权力集中到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尚书台。西汉时三公不但地位高,实权也很大;但到东汉时,三公地位虽高,但实权却没有了。据《汉制丛录》记载:“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尽归台阁,三公皆拥虚器,凡天下之事,尽入尚书。”尚书台成为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心,是决策机构,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

第二,加强对行政体系的监察。一是监察系统直接由皇帝控制。原先三公中的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到东汉时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但已不负责监察。而将原来御史大夫属下之中的御史中丞改任为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不同,他的职位比较低,职责也很单一,显然便于皇帝亲自掌控。二是强化监察人员的职权。前面已提到御史中丞地位的提高就是一个例子。同时,东汉还恢复了司隶校尉一职,而且还扩大其职权,使他主管监察中央官员,同时主管京城附近的郡内事务。这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再加上尚书台的主管尚书令在朝会时各专席而坐,号称“三独坐”,其权势之大可见一斑。在地方上的监察官刺史的职权也大为扩大,不但有了选举权,还有了弹劾权。

第三,弱化地方的力量。一是罢除非边境地区的都尉官,地方政府里没有了军官的编制。没有了官,还有兵呢?战争一结束,刘秀就下令裁军。这样一来,地方武装部队就没有多少人了。二是将郡国化整为零。东汉时,刘氏皇族也被分封,但是,封的人数多,封的地盘少,许多封国的地盘连一个郡都不到。封国小,郡也不大。秦时全国是三十六郡,而到东汉时,据统计郡有七十多个。三是地方受制于中央。东汉时,无论郡或封国,行政首长和一些主要官员均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监督。

通过这三方面的举措,刘秀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权力结构和执行体系都重整完毕,那么执行什么样的政策呢?

东汉帝国初期的政权结构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这里,最具有实力的就是士人。汉光武帝刘秀本人原来就是熟读诗书的士人,他的政权中又以士人为中坚,那么他们当然会执行士人们所认为正确的政策:放松剥削。这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

具体来说,第一,安抚民众。新莽末期到东汉建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起义不仅有绿林、赤眉这几支,还有很多零星的、小股的起义军,而且绿林和赤眉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很多部队失败或者遇到挫折后就化整为零了。这些人,没有跟刘秀争夺天下,但却影响到东汉帝国的稳定。对于这些人,刘秀采取的办法是招安,把这些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弄到外地去,给他们良田美女,让他们安家立业。这些人本来就不具有政治上的野心和志向,是迫于无奈才起义的农民。当然很容易就放下武器,做了东汉帝国的顺民。

第二,减轻税赋。最初税率大约是百分之十,后来降到三十分之一。在灾荒年代,还会进一步下调税率,甚至对农民给予救济。

第三,提倡节俭。刘秀本人就非常注意节俭,衣着非常朴实,生活上也不追求享受,史称“身衣大练,色无重綵,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修陵也要求简朴,下令不要修得太大,“制地不过二、三顷”,更不要做“山陵”。这里要解释一下“山陵”是什么意思。在西汉时候,王公贵族流行修山陵,即在山腰上凿一个大山洞,然后把墓室放在洞里。这样一来,整个大山就成了一座墓。现在开凿隧道都是大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就更难了。需要的人力、物力比就在地上挖个坑大多了。所以,刘秀不修山陵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在他的影响之下,后宫也节俭成风。他不但自己节俭,还要求大家都节俭。比如说曾下令要求薄葬。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县域管理研究

    县域管理研究

    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你读读吧!你发现吧!你感悟吧! 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的心路; 一个学习者,一个生活者,一个事业者的历程; 一个公民,一个专家, 一个官员的境界。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本书从这七个大方面来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方法、途径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在全球共欢、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由王卫东等精心编撰的革命史籍《红旗漫卷》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本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集子,既是对余江县画桥镇这块红色土地以及这方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歌颂,又是对正气贯日月、丹心照千秋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也是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献礼。红色土地魂牵梦萦,父老乡亲没齿难忘。
热门推荐
  • 契约帝后

    契约帝后

    周周因一场车祸穿到了青海国,结识了皇帝的弟弟,他国的王爷,帮派的老大。但在深宫里却处处受人猜忌,受人陷害。还要无私的帮助自己的皇帝丈夫坐稳了江山。爱情终使人反目,周周为了自己爱的人,步步为营,步步为他人做嫁衣。最后等待她的是善良后的美满,还是依旧的不尽人意。
  • 奥特世界之逗比之旅

    奥特世界之逗比之旅

    主角睡觉的时候被美菲拉斯星人搞死之后又被赛迦给救了,从此,他成了个。。。穿越于各种奥特世界间。
  • 穿越星际来爱你

    穿越星际来爱你

    他是天神般的男子,来自遥远的外星,拥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她却不知他暗恋自己已久,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哥哥尹天石,留在地球,分身为二,不仅仅为了救助世人,还因为这里有她的存在。他爱她入骨,却不知每一次亲吻对她来说都犹如致命毒药;她想做他平凡的妻子,却不知异星人的强大,远远不是地球人所能承受。他轻轻地抚着她冰凉的脸颊,他已经爱她胜过自己的生命:“你不知道,我爱你,已经很久了……”中国版《来自星星的你》,比都教授还要深情不悔的异星奇男子,飞越千万光年的距离,只为来爱你!
  • 呆萌辣妻:boss不好骗

    呆萌辣妻:boss不好骗

    叔叔的骗局被识破,竟然把她也拉下了水,万万没有想到,穷苦洗碗妹摇身一变,身居百万别墅,富家千金一枚,霸道总裁同居一个屋檐之下。一盘凌乱的报复计划展开……演艺着千万般的身份,万人追捧,她却从未迷失半步,依旧还是自己!面对着千万差距,贫富一念之间,她未曾沉恋。探索者人心险恶,利益网链,她未停留!商业圈的利益纠缠呈现在眼前,冷少的目的一步步达到……谎言被一一识破,仇人追赶而来,遭遇绑架,深陷困境……
  • 迟年

    迟年

    彷徨着,我们都褪去了稚嫩的脸庞,却还忘不记,那些曾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人。
  • 无敌小金刚

    无敌小金刚

    一颗诡异的药丸,使得王洛的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随意伸展的肢体,远超常人的视听能力,钢铁般的身躯,冰火九重天的体验,偶尔还能隐个身玩个小神秘。“呔!妖精休走!吃老衲一葫芦!”本文讲的不是超人,而是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 天降神物:种子要爬墙

    天降神物:种子要爬墙

    这年头,有人重生有人穿越。可还有比苏洛更悲催的嘛!好不容易放个假躺在床上也能穿越!没有家财万贯,没有如花美貌!就连个像样的身体都没有!居然穿越成了一个种子!还是一颗据说无数年都不曾发芽的种子!种子也有种子的骨气,为了不被抛弃,她努力的冲出泥土生长开花,而似乎,整片天也要变了……洛清语:种子也是有福利的,有美人主人养着,不用赚钱不用养家,时不时还能看看更衣美景!
  • 韩娱女团梦

    韩娱女团梦

    戴小七是很喜欢韩国女团的宅男,一次偶遇让他可以深入花丛,和郑氏姐妹,泫雅软软,,,等,发生一些列让人羡慕得要死的故事!
  • 芋头不是淑女

    芋头不是淑女

    她,21世纪的孤儿一枚,自小没爹疼没妈爱。穿越到雾花国蔚府七小姐身上,什么鬼?魂穿?一来就成了冤大头,要她代替蔚府大小姐嫁到北疆国做孤王妃,嗤嗤!她才不会妥协,那就逃吧!?孤王,一听名字就有股不祥的预感。果然.....孤王眯着眼危险的看向妖艳抚媚的女子:“媳妇,你还想往哪儿逃?”芋头叫冤:“本姑娘叫芋头,不是你口中的媳妇!”孤王:“你儿子都管爷叫爹爹了,你不是爷的媳妇还能是谁的媳妇?”芋头回过身,伸手在小男孩圆圆的脑袋上重重一敲:“臭小子,连你老娘都敢出卖!”......
  • 北大荒传奇之大荒枭雄

    北大荒传奇之大荒枭雄

    在我国东北解放前的几十年时间里,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曾屡遭蹂躏。先是日俄战争,老毛子和小鬼子在中国打,接着就是日本鬼子的侵略。家国破碎,民不聊生,社会呈现极度的动荡不安。于是,一些人啸聚而起,占山为王,竖起绿林的旗号。峰山必有匪,草莽出英雄。一时间,泥沙俱下,匪患遍地,关东的山川大地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故事以浓郁的东北乡音以及胡子奇崛的切口生动再现了北大荒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胡匪耻辱的血污以及北大荒人艰苦创业、不畏强暴、英勇抗日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