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8200000007

第7章 解密人的动机(4)

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则把注意力集中于世界,能以问题为中心,因而能超越自我,成为最充实、最纯洁的人。

对由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受挫所导致的匮乏疾病的治疗,其基本要求是提供所缺乏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来自别人,所以一般来说,治疗必然是人际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其冲突和问题,经常是他自己通过向内求助于沉思的方法,即自我检查的方法解决的。

建立在匮乏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是一种手段学习,即学习从外部世界满足匮乏性动机的方法;而建立在成长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则是知觉学习、增进领悟和理解、认识自身和人格的稳定成长,即增强协调、整合和内部一致性的学习或性格变化的学习。

与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的知觉相比,受成长性动机支配的人的知觉往往是超然的、被动的、不干预的知觉,它更能知觉对象的内在本性,超越事物的二元对立。

在匮乏性需要中,爱表现为匮乏爱,这是一种自私的爱;而在成长性需要中,爱则表现为非需要的、非自私的爱。

超越性动机

按语:

20世纪60年代中期,马斯洛的心理学进入到超个人心理学阶段。有感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概念在社会上的误用所带来的危害,加上东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研究的深入,马斯洛开始以超越性动机论来说明自我实现需要的性质及其在需要层次系统中的地位。

在区分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的时候,马斯洛曾将成长性动机称作超越性动机,并从超越生理、安全、爱以及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意义上阐述了这一概念。现在有必要对“超越性动机”这一概念进行补充,以充分澄清马斯洛的观点。

马斯洛认为必须在两种动机之间做出区分:一种是自我实现水准以下的人的普遍动机,也就是受基本需要所激励的人的动机;另一种是他们所有基本需要都已得到足够满足,因而不受基本需要所激励,而主要是受“高层”动机所激励的动机。因此,我们最好将追求自我实现人的这些高层动机和需要称之为“超越性需要”,并在动机范畴和“超越性动机”范畴之间进行区分。

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献身于一项身外的事业、献身于他们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工作,某项他们非常珍视的事业。他们从事于命运以某种方式安排他们去做的事,他们做这些事也喜欢这些事,因而工作与娱乐的分歧在他们身上也就消失了。他们往往能和他们的工作打成一片,并使工作成为他们自身的一个规定性特征,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为之献身的任务似乎可以解释为内在价值的表现。对这些任务他们是热爱的,因为他们体现了这些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最终所喜爱的是这些价值而不是工作本身。这些内在价值很大部分与存在性价值交叉重叠,或许与存在性价值是等同的。存在性价值也能像需要一样起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主要不是受基本需要激励的,而是受超越性需要所激励——存在性价值的超越性激励,他们的自我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的各个方面在内,因而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分已被超越了。

那么,什么又是存在性价值呢?

存在性价值作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详细内容见本书第六章“经历高峰体验”中的内容。)中所见世界的描述,可以和人性丰满者的特征、理想儿童的特征等相类比。它像需要一样在起作用,因而可以称之为超越性需要。

超越性需要和基本需要从性质上说都是类本能的,可以起到避免疾病和达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成长的作用,如果被剥夺则会引发某种类型的病态,即超越性病态——灵魂病。

超越性需要和基本需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基本需要的各个层次比超越性需要要占优势,也就是说,基本需要比超越性需要更强有力;

基本需要可以称为匮乏性需要,具有前述匮乏性需要的各种特征,而超越性需要则具有前述成长性需要的各种特征;

超越性需要在它们自身彼此之间是同样有力量的,不能像基本需要那样查出一般的段势等级。但在任何给定的个人中,它们可能并往往是按照特异才能和体质的不同而有高低层次的排列。

超越性需要似乎并不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自动到来。基本需要的满足可能是超越性需要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超越性需要的产生不仅需要自我实现者没有疾病、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满足、能积极运用他的能力,而且还要受到某些为他所追求、探索并甘愿为之献出忠诚的价值感的激励。

在《Z理论》一文中,马斯洛对其超越性动机论又作了重要的修正。

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

健康型自我实现者

健康型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或者生活在匮乏的王国、匮乏性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

超越性自我实现者

超越性自我实现者则可以说更经常地意识到存在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准即目的水准、内在价值水准,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或多或少能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高原体验是指对于感受到的敬畏与神奇做出平静的、稳定的反应,与高峰体验相比,它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相反,它更多地含有理性与认知的成分,也更多地是出于意志的行为。例如,一个母亲,静静地坐着,照看她的坐在地上玩耍的小宝宝。)有的曾经有的高峰体验,并随着有启示或事识或认识。

在二者所属的动机层次上,仅仅健康的自我实现者在总体上看能实现麦格雷戈Y理论的期待,但关于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我们必须说,我们不仅已经实现而且已经超越了Y理论。他们生活在一种马斯洛称之为Z理论的水准上。而且由于它和X、Y两种理论同处于一个连续的系统中,三者可以形成一种整合层次。

在此,我们有必要对X理论、Y理论、Z理论的内涵加以了解。

这三种理论均属于管理学理论,三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动机论的基本之上。X理论和Y理论的名字是由麦格雷戈提出的。

麦格雷戈将流行于美国企业界的那种专制管理方法称为“X理论的管理方法”。这种理论把人看成是被利用物,看成是无个性的存在,因而是可以互换的。认为一般人都仅仅生活在生理需要的层次,处于脱离价值和人性衰弱的水准。他们本能地厌恶工作,必须对他们采取逼迫、控制、指导,甚至惩罚等专制的管理方法,才能使他们较好地完成工作。

麦格雷戈抨击了X理论的管理方法,并基于马斯洛前述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提出了Y理论管理方法,其基本设想是:在工作中花费体力和脑力同游戏、休息一样自然。一般人并非本能地讨厌工作。工作究竟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取决于人为控制的条件。

外部控制以及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使人们努力完成集体目标的惟一手段。人们会为了达到他所努力的目标而自我指导、自我控制;

为一定的目标献身是奖励成就的一种结果,最有意义的奖励是自我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可以变成为集体目标而奋斗的直接结果;

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普通人不仅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学会追求责任;

使用较高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类多数而非少数人所有;

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只有一部分被发挥出来。

显然,Y理论与X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Y理论已不再将人视为物,而是将人看作从孩子到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满足的使用者进而到真正的自我、自我实现者的阶段。其人性的发展程度则涵盖了从发育不全到丰满人性各个水准。从需要的层次上看,Y理论立足的是从安全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各个层次。

其实,麦格雷戈Y理论的提出,马斯洛是十分赞赏的,但随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分,马斯洛对Y理论便有了不满足之感,由此便有了Z理论的产生。

Z理论并不排斥X理论、Y理论,而是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超越性自我实现者受超越性需要的鼓励。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准处于超自我、超个人的水准,因而在管理上就是非个人的,包括自愿放权等。

在此,马斯洛实际上已将超越性需要与一般自我实现的需要区分开来。或者说,超越性需要已带上了超越一般自我实现的涵义。在这种的情况下,如果将超越性需要纳入需要阶层系统,原先需要层次论,即: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就可以重新排列为:

Z理论:超越型自我实现的需要

Y理论:健康型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X理论:生理的需要

Z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斯洛动机理论的彻底形成。

同类推荐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热门推荐
  • 魔道应如是

    魔道应如是

    杀戮,欲望,我行我素,我为魔,当如是,魔道应如是
  • 何为战神

    何为战神

    神,很可怕么?不,神并不可怕。但神无所不能,上天入地!那又如何!正因为,有神……我们才名为战神!一场人与神的旷日之战。是成为战场的主宰,还是追寻,孤独的宿命。你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现在!
  • 东方命运夜

    东方命运夜

    圣杯战争什么的不是早就结束了吗!圣杯什么的不是早就被破坏掉了吗!那为什么咱还会成为master这种奇怪的东西啊!相爱相杀的戏码最讨厌了啊喂!咱把节操作为祭品献上召唤出的Servant为什么名字会叫博丽灵梦啊!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为什么,会变成女孩子啊!!!!!——————————————警告:①先把坑开了而已,正式更新什么的要暑假了呢!②本人不是设定党和考据党,如果有严重的错误请务必指出。③推荐票什么的……敢多一些吗QAQ!!!!④这只是打着圣杯战争的幌子写东方的而已,原作已死——大概……
  • 末日舰娘

    末日舰娘

    商椽——严肃脸:人类永不为奴!!!中二脸:这个世界没有神啊!!!煽情脸:因为你们我无所畏惧!!!正常脸:中二病与死宅拯救世界!!!绅士脸:然而小学生们真是棒极了!!!这其实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18X画师在世界末日那天转职开始做提督的故事==
  • 失语的温柔

    失语的温柔

    一个弃婴却被富贵人家收养当成公主养着,而当她这颗歌坛新星正要冉冉升起的时候,却被一场意外夺去了她的声音。她的音乐事业会何去何从?她的爱情又降落在哪里?她的身世是否有揭开的一天?她走进了无声的世界里,却发现那里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外桃源。
  • 暗夜之芒

    暗夜之芒

    星空无尽,岁月无情,鲜血铸就修仙路,是哀鸿遍野,还是处处笙歌.....我林轩不愿去想,倘若有朝,这天道崩,苍生暗,我要让你记住,我是你暗夜中的点点星芒,会许你无悔今生,许你一世繁华.........
  • 魔王小厮

    魔王小厮

    没有永夜的璀璨天幕、没有为了一餐而厮杀的血腥、没有无时无刻可以取走性命的凶恶族类。这人界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群温和的羊在草原上随意吃草,他乐得如此,并且以为自己也会如此下去。然后那谦谦君子的画皮、那殉道者疯狂挥舞而下的武器、那六族永不熄灭的野望意志,将他裹挟着、卷进历史的车轮之下。他不得不告诉所有人,我陈图只是个贪恋幸福美好的魔王,所以不要惹我好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星球抗战

    星球抗战

    世界末日就是僵尸横行吗?不,外星人入侵,亦是一场灭世浩劫。面对突然来袭的外星物种,人类仓皇而逃,人性在末世的劫难中一览无遗。突然觉醒异能的降临者,一直为末世做准备的天行者,末世真的是突如其来吗?两大宇宙种族之间的战斗,是将地球选为战场还是牵连人类,生存的火种又该寄希望于何方?一切尽在星球抗战!!!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麟璃传记

    麟璃传记

    传说,集齐霹雷石碎片,找齐三大灵器,可回到过去。麟凤,自幼父母去世。而他却踏上了找霹雷石的道路。潞璃,楚寂,寒筱………也与他一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