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4500000010

第10章 吕思勉、王国维、张荫麟讲先秦史(9)

中庸的良心,虽为主观的,但制中庸,则为客观的之礼。故通社会国家上下贵贱皆须普遍的或差别的之法,此法即礼是也。礼之本质为情,形式为文,此本质与形式相合而为礼。恭敬辞逊之心之所动者,情也;动容周旋之现于外形者,文也。弃本质而尚形式,是为虚礼;弃形式而守本质,是为素朴。故《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与质整然中和,此中庸。君子尚难之。故孔子忧失其本,于《八佾》言曰: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又“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前者言礼之本质为情,故曰与其走于形式,不若守本质。后者言礼之本质,别(虽)为情,然无文饰之?形式,则难名之为礼。于是比较上虽若以情为重,但此二者若不中和,则究不得名之为真礼。故《礼记·仲尼燕居》:“子曰:师也,尔过;而商也不及。”“夫礼,所以制中也。”

如此之礼,虽自主观的本质与客观的形式相合而成,但当实际行之也,则当据义以断之。义为判别事物之知力,故为行礼必然之要素。

《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义与礼之异同:礼主敬,义知敬,是其相似处;义为判别,即知也,礼为文饰,即形式的,是其异处。孟子曰:“义,路也。礼,门也。”实则此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离者也。礼为体,而其内容中有义为之用。欲行义,则礼必从之。故礼兼义而义亦兼礼。礼与义分离,则礼为恭敬辞让玉帛交际等,义为辞受取予死生去就等。

至此,礼之本质即情,其形式即文,与义相合。其体虽整然,然用之不得,失于严酷,宜流动贯通,情意相和。

《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但若过于流动,一任于情,则又失礼之谨严。故又曰: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亦不可行也。此礼谓谨严之体也。”

吾人至此于礼之为何物,当了然矣。盖孔子实以此礼为正中之客观的法则,以经纬社会国家者也。

《礼记·经界[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也以轻重;诚陈绳墨,不可欺以曲直;规矩陈[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审礼君子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家室,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如衡、绳墨、规矩等之轻重规定、曲直、方圆以错杂之。社会国家中之一切行动云为,人从之者善,背之者恶。此礼所以为中庸的,又客观之法则也。《礼记》立人之十伦,曰:

事鬼神之道,君臣之义,夫子之伦,贵贱之等,亲疏之杀,爵赏之施,夫妇之别,政事之均,长幼之序,上下之际。

是我[均]社会的秩序也,又其为中庸的:

《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三、克己说

孔子之学,即欲达其理想之仁,先当励精克己,屏己之私欲。既克则当傅[博]学明理,以锻成刚健正大之意志。既锻成刚建[健]正大之意志,始能处道而实行之。其说虽稍偏于情之一面,但于个人之严肃端庄,于伦理实践上有非常之价值。

《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

《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又曰:“不曰如之如何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是谓修克励精自德,为之己而非有待于他也。

《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谓修养温厚克己之德以推及于人也。

克己、修德、博学、明理,若不实行,往往陷极端之弊害。故《阳货》:“子六言六蔽说,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于希腊有西尼克派,即(犬)儒派之极端克己说,及斯特亚学派之克己说,德国有康德之严肃主义等,皆此说也,而其中如斯特亚学派,为重自然、安天命、贵理性,以实践励行为目的,最似儒教。然孔子之克己说,非若他说尽绝诸情,不过从实践励行上立此说。故其归著为中庸,为复礼。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是言为仁之法在克我私欲,复中庸之礼,使一切之视听言动,皆顺于礼,始为实行仁也。

要之,此说在励精苦学,修吾之行,以练习刚健不屈之意志而实践之。至其归著,则仍在复中庸之礼,以达于仁。夫一切克己说,皆在严肃端正,锻炼个人,虽于道德实行之点,迥非俗所能比拟,然于情之一面,弃而不顾,故往往不免失之过甚,如西尼克则此弊尤甚,独孔子能以中庸防此蔽耳。

四、忠恕说

吾人于前章中,既详论直觉、中庸、克己诸说,今当论其最广大最主要之忠恕说。忠,尽吾心也;恕,推己以及人也。自普遍上观之,则为社会上之博爱,洵足以一贯诸说,以达于完全圆满之仁之理想。故《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又“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又“‘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又《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盖谓用此以包括其他一切之言语,使之一贯,使之普遍,而为必不可不行之道。但忠恕究何故不可不行乎?则自孔子之天人合一观观之,则以在人之理性为先天的,即以人为有道德性之社交的动物。故《论语》:“人之生也直。”

《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即谓人道乃自然顺人之道德的能性以生成者,即礼义之(所)由生。盖以人本为社交的动物。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故吾人不可不据己之性情以行仁。其故以道德本为自律的,仁又为人性之所本有,开发之即为人道故也。仁,差别的也:自亲而疏,自近而远;普遍的也:欲推己及人,则当以己心为标准。其途有二种:

一正面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为希望他人与己同一发达,故合于是者,仁也,善也。

一反面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为禁止之言,背此者,不仁也,恶也。

故此忠恕说,为网罗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贵贱亲疏等一切社会上国家上之差别,而施之以平等之诚与爱之道,即达普遍一贯之仁之道。

《公冶长》:“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自老者、朋友、少者三者而观之,虽似有差别,然后自总合是等一切社会而观之,则普遍之仁也。

要之,忠恕者,在达己达人,即以己与人共立于圆满为目的。故是非个人的,乃社会的。是实此说所以凌驾一切诸说,亦其意义之所以广泛也。

老子之学说

王国维

一、传及著书

老子名儋,周之太史也,或云楚人。其出盖不可得而详云。江都汪氏中《老子考异》曰:

《史记·孔子世家》云:南宫敬叔与孔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老庄申韩列传》云:“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按,老子言行,今见于《曾子问》者凡四,是孔子之所从学者,可信也。夫助葬而遇日食,(然)且以见星为嫌,止枢以听变,其谨于礼也如是;至其书,则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下殇之葬,称引周召、史佚,共尊信前哲也如是;而其书则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此乖违甚矣!故郑注谓“古寿考者”之称,黄东发《日钞》亦疑之,而皆无以辅其说。其疑一也。本传云:“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又云:“周守藏室之史也。”按,周室既东,辛有入晋(《左传·昭二十年》),司马适秦(《太史公自序》),史角在鲁(《吕氏春秋·当染》篇),王官之族或流播于四方。列国之产,惟晋悼尝仕于周,其他固无闻焉。况楚之于周,声教中阻,又非鲁郑之比。且古之典籍旧闻,唯在瞽史,其人并世官宿业,羁旅无所置其身。其疑二也。本传又云:“老子,隐君子也。”身为王官,不可谓“隐”。其疑三也。今按《列子》《黄帝》《说符》三篇,凡三载列子与关尹子问答[答问]之语,而列子与郑子阳同时,见于本书。《六国表》:“郑杀其相驷子阳”,在韩列侯二年,上距孔子之殁,凡八十二年。关尹子之年世既可考而知,则为关尹著书之老子,其年世亦从可知矣。《文子·精诚》篇引老子曰:“秦楚燕魏之乐[歌],异传而皆乐。”按:燕,终春秋之世不通盟会。《精诚》篇称:“燕自文侯之后始与冠带之国。”(《燕世家》有两文公。武公子文公《索隐》引《世本》作闵公,其事迹不见于《左氏春秋》,不得谓始与冠带之国。桓公子亦称文公,司马迁称其“予车马金帛以至赵,约六国为从”与文子所称,时势正合)文公元年,上距孔子之殁凡百二十六年,老子以燕与秦、楚、魏并称,则老子已及见文公之始强矣。

又,魏之建国,上距孔子之殁,凡七十五年,而老子以之与三国齿,则老子已及见其侯矣。

《列子·黄帝》篇载老子教杨朱事(《庄子·寓言》篇文同,唯以朱作子居,今江东读朱如居,张湛注列子云“朱字子居”,非也),《杨朱》篇:“禽子曰:‘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然则朱固老子之弟子也。又云:“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又云:“其死也无瘗埋之资。”又云:“禽滑厘曰:‘端木叔,狂人也,辱其祖矣。’段干生曰:‘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朱为老子之弟子,而及见子贡之孙之死,则朱所师之老子,不得与孔子同时也。

《说苑·政理》篇:“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梁之称王,自惠王始,惠王元年,上距孔子之殁凡百十八年,杨朱已及见其王,则朱所师事之老子,其年世可知矣。

本传云:“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抱朴子》以为散关,又以为函谷关。按:散关远在岐州。秦函谷关在灵宝县,正当周适秦之道,关尹又与郑之列子相接,则以函谷为是。函谷之置,书无明文,当孔子之世,二崤犹为晋地,桃林之塞,詹瑕实守之,惟贾谊《新书·过秦》篇云:“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则是旧有其地矣。秦自躁怀以后,数世中衰,至献公而始大,故《本纪》:“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粱,虏其将公孙痤。”然则是关之置,实在献公之世矣。

由是言之,孔子所问礼者,聃也,其人为周守藏之史,言与行,则《曾子问》所载者是也。

同类推荐
  • 异世之功成名就

    异世之功成名就

    无修真无架空不脑残!!一个普通的学生然后他穿越了.......(且看他经历怎么样不一样的人生)苍茫大地一剑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 关云长之乱世召唤

    关云长之乱世召唤

    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文科大学生关云无意中发生意外,携带召唤系统回到了三国时代成为了名震天下武圣关羽关云长。不过是在刘备出征蜀川的时候。关云一想那自己不正好可以召唤人才对抗东吴,辅助大哥刘备一统天下,复兴汉室。
  •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楼兰遗梦

    楼兰遗梦

    一名驴友,在楼兰遗址遇险魂穿到了古代,先后被两位楼兰公主看上,但公主必须嫁给王子,他为了抱得美人归,只好奋发图强,打败一个个西域王子,驱逐一次次外族入侵……
  • 王爷,王妃很淘气

    王爷,王妃很淘气

    这篇文文是男女都强的,咱们的女主角是全能的哦,做饭、用毒、医术、武功、颜值什么的都是杠杠的!!!咱的男主角也不是盖的,颜值高、温柔、体贴、痴情(话说,男主角只对女主角体贴。)“王爷,王妃去青楼了,她说那里的人可美。”小厮战战兢兢的说。椅子上的邪魅美男笑了,笑的可渗人。“玖月晓,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宫陌风指着某女屁股后面的一群美男,撩人的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某女狗腿的笑笑,抱住宫陌风的胳膊,撒娇的摇了摇,然后撇清关系,“他们跟我没关系,真的!!!我保证!!!”“哼!”某男傲娇的转过了头。欢迎大家来看看,好看好看哦!!!!!
热门推荐
  • 都市魔能少年

    都市魔能少年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莫名其妙的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围杀!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因为一群陌生人到来变得支离破碎!一个普通的男屌丝,最后变身成为了一个都市的守护神!一个普通的矿泉水,让男主肩负着成为都市邪恶的猎人!这一切,是命运还是巧合?伴随着魔能少年的脚步,一场扑朔迷离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我的浪漫青春

    我的浪漫青春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女学霸-林露,男学渣-沐泽的浪漫爱情故事,他们从一对“不说话的陌生人。”一步一步走向婚礼的殿堂,可就在结婚当天发生了“意外”……
  • 情深缘浅

    情深缘浅

    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天意的捉弄。仿佛永远逃不开,分别的命运。有缘相遇,无缘相守。情深缘浅
  • 执箫冰雪中

    执箫冰雪中

    看着人畜无害楚楚可怜美艳动人的小姑凉也有一颗腹黑的心!一人一箫一鞭一伞一萌宠,欲与诸雄争。不为天下霸主,不为繁荣享受,我喜欢就好~不爽?管你!小样,不服?一个眼神秒了你信……诶、诶、帅锅?帅哥哥等等妹妹哇,妹妹人畜无害你躲啥躲嘛~
  • 凤梨花的春天

    凤梨花的春天

    这是一群在阳光下成长的风一样的少年,他们善良、纯朴,身上飘着泥土的清香;他们坚忍、爆烈,骨子里藏着寒梅、秋菊的执著;他们单纯、快乐,像草原上的野马一样无拘无束。当满月盈照山河,他们快乐地如同出笼的小鸟,当弯月斜照人间,他们在朦朦的雾气里徘徊、踟躇。。。一切皆因心中有爱,对她的爱,凤梨,一个凤梨花一样秀雅、端庄、美丽的女子。在坎坷的情路上,她该如何把握青春,逆转爱情,让圆月高照,月满人间。
  • 吞噬少年

    吞噬少年

    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没有炫彩的魔法,只有实力强劲的斗者,炼丹师、炼器师、佣兵。一个宇文家族资质最差的少年从这里崛起,有最温暖的亲情、有最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可以用命去维护的友情。他身上背负起重现宇文家族辉煌的重任,唤醒轩辕大帝的黄金铠甲,和上古神器轩辕剑,走上一个变强的道路。。。。。。。
  • 绝色逆袭:腹黑大小姐

    绝色逆袭:腹黑大小姐

    女主一朝重生。世人道此女丑颜,却不知她掩藏之下的绝色,又道此女废材,更不知她觉醒之际大陆为她一人而风起云涌。“你胆敢偷看我的清儿?来人,挖掉眼睛,丢入蛇窟。”“爷,会不会太残暴”“要不然你也进去?”“是…”最后他将她箍在怀里,“娘子,今日可是洞房花烛夜,你选上还是下呢”“我不选”“那可不行,既然你娇羞那只能劳烦为夫帮你选了。”话落翻身将她压下,从此君王不早朝……
  • 另外一层世界

    另外一层世界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灵异现象,包括伦敦塔内的鬼魂之谜、穿过“幽灵”的身影、神秘的灵异现象、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人类灵魂与多重、“鬼压床”是“鬼”吗、濒死体验者的描述、人类生死轮回之谜、孩童惊存前世记忆等。
  • 俏皮话

    俏皮话

    让我们记住,不是昨天,也不是发生过的事,更不是逝去的Ta,而是我们最不愿忘却的你!
  • 黑色启示录

    黑色启示录

    世界充斥着虚妄腐坏,人性流淌出野蛮肮脏。一切早已扭曲,如何触及真实。凡人,汝等生而碌碌,死而平庸,被世界所奴役,被现实所桎梏。放下无谓的戒备,直面自我的灵魂,服从才能获得解放,信仰方可得以救赎。我已紧握至高王权,即将革新整个世界,认知将被颠覆,依靠已化为乌有,臣服或死亡,坦然面对这神圣的抉择。领主,旧王,异物编织的陈腐秩序已然,失败者的尸骨中诞生出美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