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5700000014

第14章 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

我们天生的知识引导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比例失当。如果这一点不是真的,那人就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如果这一点是真的,那人将被迫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低头,从而发现有极大的理由应该谦卑。由于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认识,我希望,在更深一步探索自然之前,先能认真而又心情轻松地考虑一下自然,并且能够反省自身,明白这里存在什么样的一种比例……

因此,让人思考自然完整和宏大的威仪,并使自己的眼光暂离身边卑微的事物。

让他看那壮丽的光芒,看那长明灯一样在那里照亮宇宙的太阳。让大地在他看来只是一个黑点,映衬着太阳刻画出来的那个巨大的圆圈,让他惊奇于这样的事实,那巨大的圆圈本身也不过是一个小点,映衬着苍天之上由恒星刻画出来的周行不止的圆圈。然而,如果我们的视野在此受到了限制,那就让我们的想象力超过它吧!想象力会耗尽构想的力量,其速度快过自然提供构想材料的速度。

整个可见的世界仅仅只是自然博大胸怀里的一粒看不见的原子。没有哪一种概念能够接近它。我们也许能够扩大自己的构想范围,使其超过一切可想象的太空,但与事物的真实性比较起来,我们仅仅只是在制造原子。那是一个无限的球体,其中央在任何一个地方,而其周边却不在任何一处。终于,想象力会在那样的思想中自我迷失。

回到人自身,让人考虑一下,与所有存在比较起来自己是什么。让人把自己看成是迷失在自然的一个偏僻角落里的存在吧!并且让他能从自己所居住的那个小小的巢穴里,学着评估一下大地、王国、城镇和他自身的真正价值何在。在无限宇宙之中,人到底是什么?

为了让人看到另外一个同样惊人的奇观,让他探讨一下他所认识的最细微的东西吧!

让我们给他一个身躯微小而各个部分还要更加微小无比的寄生虫吧!它那关节里的肌肉,它那肌肉里的脉胳,它那脉胳里的血液,它那血液里的黏汁,它那黏汁里的液滴,它那液滴里的蒸气。并且把这最后的东西再加以分割,让他穷尽自己的构想力,并把他所能达到的最后的东西当作我们现在讨论的对象。或许他会想,这就是自然中最微小的东西了吧。

但是,我会让他明白,在最小的东西里面还有一个新的深渊。我不仅仅会为他描述看得见的宇宙,而且还会为他描述这粒原子里所包藏的、他能够想象出来的庞大无边的自然。让他在里面看到无限多的宇宙,每一个宇宙都有自己的苍天,有它自己的行星,有它自己的地球,其比例与他在可见的宇宙里看到的比例是同样的。在每一个地球上也都有动物,也有寄生虫,他将发现这些都和原来所看到的一样,而且同样会在这些里面可以无穷无尽地、永无休止地发现同样的东西。让他在接连不断的惊奇中迷失自己,在物体的小与大的惊奇中不知所措。

我们的身体不久之前还在宇宙里找不到踪影,而这个宇宙本身在整体的怀抱里也不见踪影,但它现在却成为一个巨大的事物,一个世界,或者叫一个整体,相对于我们无法企及的虚无来说,这样一个事实难道会有人不为之惊奇吗?以这样一种眼光看待自身的人,一定会害怕自己。看到自己在夹在无限与虚无这两个深渊之间的自然给予自己的这个身体里面,人会因为这些奇迹而战栗。我觉得,当人的好奇心变成赞叹的时候,他会更倾向于在沉默中思考这些奇迹,而不愿带着假定一一审视它们。

事实上,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与无限比较起来是虚无,与虚无比较起来是无限,人是虚无与无限之间的一个中项。由于人无限远离了理解极端的能力,事物的终止和开始就在无法穿透的秘密中隐藏在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同样无法看到自己所诞生的虚无,也看不到自己被吞没其中的无限。

那么,除构想事物居中部分的外表以外,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处在永恒的绝望之中,看不到开始,也不见终点。一切事物从虚无中走出,又给带到了无限之中。谁能跟得上这些奇迹的进程呢?这一切奇迹的创造者明白这一切,除此之外没有谁能够理解。

赏析

帕斯卡尔在本文中用其特有的两极观念入手的“帕斯卡尔方法”,考察了“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了其对人类存在的极大关注。他哀叹人类在广阔的宇宙中,永远漂移在两个“无限”之间,无论是渺小到虚无,还是巨大到无限。在帕斯卡尔看来,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终究是不可知的,只有相信上帝并将自己交给上帝,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本文可以视为,帕斯卡尔所言“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理论依据之一。

同类推荐
  •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她在新闻主播台上从容镇定,在灯光绚烂的演播厅理侃侃而谈,在各种突发事情的现场临危不惧,精彩的事业让她如此夺目。镜头转场,她就成了丈夫身边娇小的妻子,与爱人一起演绎两小无猜的爱情。这就是鲁豫,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贪心女人”。她的成功绝非偶然,鲁豫以及她一样成功的精英女性告诉大家---智慧用不退色,成功也可复制。
  • 能说会道好办事

    能说会道好办事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万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 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

    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身心天生拥有自愈能力,我们可以运用自身的本能力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境况,找到人生幸福的终极方法。陈荣赋编著的《受益一生的心理自愈术》提供了各种心理疾病的自愈方法,将疗愈心理疾病的要诀娓娓道来,旨在帮助现代人排解因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开启身体的正能量,疗愈内心的创伤,重建心灵的秩序,达到身心合一、和谐圆满的境界。
  • 沃森的智慧

    沃森的智慧

    对托马斯·沃森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已经40岁的他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和妻子珍妮特一起幸福地注视着这个粉红色的小婴儿。
  • 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本书分析了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
热门推荐
  • 华娱之天王崛起

    华娱之天王崛起

    顺着风景寻去,那一路崛起的道路,酸涩艰辛,却也充满甜蜜。岁月在梦里轻声呓语,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我的故事,还有,关于爱与恨的纠结。
  • 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局长日记

    局长日记

    “局长日记”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评价日记“非常简练,真实生动,文笔流畅,充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尤其是细节描述得较好”。不少网友根据日记的描绘在网上“人肉搜索”,希望揪出网络背后那个贪污腐败的局长,记者彤彤也介入了“局长日记”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彤彤逐渐摸清了“日记门”事件的前前后后,彻底看清了这位局长的真实面目。
  • 龙印赤霄决

    龙印赤霄决

    传奇的宿命对决,穿越时空的决战,八岁时一直伴随的离奇梦境,最后终将成为现实,神秘的莹绿色玉佩,裁决的宣明之剑,无敌的御兽之术,传说的赤霄战甲,友情,爱情,执着,梦想,铁血征程,坚持到无能为力,拼搏到逆转命运。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让你屈服,孤独的骄傲,悲怆的自尊,命运不该苟且。宣明与宣月的宿命终结,传说的勇士,终将退去稚嫩走向承担,踏上征程。踏上龙脊,背负着长剑。龙战赤霄,决战苍穹!.
  • 大小姐的绝品保镖

    大小姐的绝品保镖

    一代杀手界的至尊神话,回到都市,寻找未婚妻,机缘成为大小姐的保镖,且看他如何为红颜知己们打下一片春情无限和暧昧江山。冰火姐妹花、可爱大学生、清纯小警花、千金大小姐等统统尽览于怀……是男儿,就要拳打富二代,脚踢太子党,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瓦罗兰纪

    瓦罗兰纪

    瓦罗兰大陆,瓦罗兰世界最大的大陆,正义的德玛西亚帝国,嗜杀的诺克萨斯帝国,神圣的艾欧尼亚联盟,神秘的战争学院,古老的班德尔城……
  • 梦之队之散落的晶石碎片

    梦之队之散落的晶石碎片

    突然出现的转学生自称是晶石能力者,使高中生无颜困惑不解。当虹云说她能帮助他找回父母,无颜毅然加入了梦之队。梦之队队员集结完毕,出发去寻找散落在人界的晶石碎片的途中,发生一起起惊险的事件,他们能否解决?而在梦之队的生活中,无颜看到了自己的心意……
  • 侠道劫

    侠道劫

    逆天之人,天必灭之。大道无垠,道法自然。
  • 韩娱之韩流始祖

    韩娱之韩流始祖

    他的演绎生涯,就是我们大韩民国娱乐圈的发展史---《首尔日报》在韩权佑宣布退出娱乐圈之后,在写给韩权佑的专题最后,写下了这一句话。(新人,实在是不会写简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