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8000000012

第12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如意事常八九

尊状近若何?至以为念!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勉于苦中寻乐。若处处拘泥,徒劳脑力,无济于事,是自苦耳!吾弟卧病多暇,可取古人修养格言(如《论语》之类)读之,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1915《致刘质平的信》

宜注意者

日本留学生向来如是,虽亦有成绩佳良者,然大半为日人作殿军或并殿军之资格而无之,故日人说起留学生,辄作滑稽讪笑之态。不佞居东八年,固习见不鲜矣!君之志气甚佳,将来必可为吾国人吐一口气,但现在宜注意者如下:

(一)宜重卫生,避免中途辍学。(习音乐者,非身体健壮之人不易进步。专运动五指及脑,他处不运动,则易致疾。每日宜为适当之休息,及应有之娱乐、适度之运动。又宜早眠早起,食后宜休息一小时,不可即弹琴。)

(二)宜慎出场演奏,免受人之妒忌。(能不演奏者最妥。抱璞而藏,君子之行也。)

(三)宜慎交游,免生无谓之是非。(留学界品类尤杂,最宜谨慎。)

(四)勿躐等急进。(吾人求学须从常规,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矣。)

(五)勿心浮气躁。(学稍有得,即深自矜夸,或学而不进,即生厌烦心;或抱悲观,皆不可。必须心气平定,不急进,不间断,日久自有适当之成绩。)

(六)宜信仰宗教,求精神上之安乐。(据余一人之所见,确系如此。未知君以为何如。)

——1916《致刘质平的信》

交友不可勉强

君在东言行谨慎,甚佳。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门先生忠厚长者,可以为君之友人。此外不再交友,亦无妨碍。始亲终疏,反致怨尤,故不如于始不亲之为佳也。不佞前致君函有应注意者数条,宜常阅之。又格言数则,亦不可忘。不佞无他高见,惟望君按部就班用功,不求近效。进太锐者恐难持久。不可心太高,心高是灰心之根源也。心倘不定,可以习静坐法。入手虽难,然行之有恒,自可入门(君有崇信之宗教,信仰之尤善,佛、伊、耶皆可)。

——1917《致刘质平的信》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朽人初出家时,常读灵峰诸书,于“不可轻举妄动,贻羞法门”“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等语,服膺不忘。岂料此次到南闽后,遂尔失足,妄踞师位,自命知律,轻评时弊,专说人非。大言不惭,罔知自省。去冬大病,实为良药。但病后精力乍盛,又复妄想冒充善知识。卒以障缘重重,遂即中止。

至古浪后,境缘愈困,烦恼愈增。因以种种方便,努力对治。幸承三宝慈力加被,终获安稳。但经此风霜磨炼,遂得天良发现,生大惭愧。追念往非,噬脐无及。决定先将“老法师”“法师”“大师”“律师”等诸尊号,一概取消。以后誓不敢作冒牌交易。且退而修德,闭门思过。并拟将《南山三大部》重标点一次,誓以努力随分研习。倘天假之年,成就此愿,数载之后,或以一得之愚,卑陬下座,与仁等共相商榷也。

——1936《致仁开法师的信》

人到无求品自高

今日方知心是佛,

前身安见我非僧。

事业文章俱草草,

神仙富贵两茫茫。

凡事须求恰好处,

此心常懔自欺时。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1931《致刘质平的信》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热门推荐
  • 热血燃烧吧少年

    热血燃烧吧少年

    经历过绝望么,热血燃烧吧,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自己爱的那些人,珍惜的那些人,自己追求的观点与生活……热血燃烧吧。道义,爱恨,反叛,人性…。拿着自己的心,行走在路的前方。冲吧,热血燃烧吧少年!!!【你们点点支持,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足迹】
  • 穿越火影之十尾喰种,绝对防御

    穿越火影之十尾喰种,绝对防御

    本书已由(作者名)草蕨之舞续更,审核请让我通过,不然又说要什么证据这就是证据。我是一个喰种,死后穿越火影成了大蛇丸众多实验品之一。我天真的以为,一切都有可能会改变,但是,就只因为……我太弱了!“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接受我,我会让你变得更强!”第一次看见她,贪婪的,邪恶的模样。“就算全世界都伤害你,只有我,一定不会!”然那个说保护我的人却永远离开。“我想,我找到我存在的意义了……”她闭上眼,一脸的温柔,释怀……
  • 厉真

    厉真

    本来于修仙无缘的平凡小子,有一天终于极其意外的等来了这个机会,得到一个衰微修仙门派的垂青。本来资质平庸的他,怎样一步一步的走上修仙这条崎岖坎坷的道路,竟而傲视整个大陆?那么,请看《厉真》这部作品!
  • 花与剑

    花与剑

    人间情愫,为情?为义?谁能分的清楚。连理缤纷,纠葛多枝,蓦然回首,青剑冷浸,花开依旧千倾江山。
  • 异界屌丝科学家

    异界屌丝科学家

    本文属于慢热,前期的慢热只为后期的厚积薄发。凌峰开始的梦想很简单随便找份不算累收入一般的工作,和一个不算美也不算丑的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然后健在的父母帮自己带孩子,自己与老婆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一家人乐呵呵的过日子。孩子独立之后,退休,每天悠闲地下棋隐居。但这么简单的理想屌丝也难以做到。。屌丝想逆袭怎么办,请看异界的屌丝科学家怎么翻身农奴做地主的。
  • 奔麟闪

    奔麟闪

    年少刻苦,生活空洞。无缘无故,穿越虚空。另一大陆,天翻地覆。返璞归真,尽在本书。纯净是本源的存在,返璞归真才是大道的真理。纯净是何意,为什么返璞归真才是大道,看下去自有答案。。。恩。。不算是第一本书吧。呵呵文笔一般。嘿嘿,至于新鲜度看下去便知道。。
  • 离骚

    离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听芯说情感

    听芯说情感

    每当夜深人静,总有一些因情而不解的惑在世间徘徊,等待有人解开心中的结。
  • 爱是捕风:追星

    爱是捕风:追星

    爱是捕风,是追逐看得见,却触摸不到的感情;爱是捕风,是拥抱虚无,却不曾后悔;爱是捕风,是忘记自己,脑中唯一停留的是他如风般模糊的背影;爱是捕风,是追累了,吃一顿,继续追;爱是捕风,是无论多久,都会坚持不懈地追,就算遥不可及,也要坚信,风,就在身边。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