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500000005

第5章 上知天文(3)

但这样计算下来,比标准回归年少了约11天,平均三年左右少一个月。为了符合“一年有365天”这一事实,故每三年左右加一个月(闰月)。长期观测证明,这一方法仍然不够精确(用着用着就出现观测误差了),故又将“3年1闰”改为更精确的“19年7闰”。月亮又称“太阴”,故又称“阴历”,也称“农历”。它永远固定地以十二朔望月为一年,平均每个月为29.5天,十二个月共354天。闰年在年底增加一日为355天,不设闰月。

这样,在没有现代钟表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借助于自然现象,制订出了自己的历法。

知识小链接: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的月,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所以,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历书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书叫做“皇历”,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存的一部最古老

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印刷的。这本古老的历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英国人弄到伦敦去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说,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

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以供秀才掌握光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知识小链接:西夏的历法和历书

西夏历法承袭中原历法,与宋朝历法有渊源关系。西夏历书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目前已经发现的西夏历书有刻本西夏文历书、写本西夏文—汉文合璧历书、汉文写本历书。西夏历书前后跨越170多年时间。

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日历的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又有人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以备记事。

知识小链接:有趣的日历

1.除闰年外,一年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也必然是星期几。

2.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星期五或星期日。

3.在同一世纪内,每隔28年,日历中的月、日、星期就重合一次。

4.只要不碰上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一定是星期几;4月1日和7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也同样如此。

5.每隔65年,会有最早的春节到来,约在1月23日前后;也会有一次最晚的春节,约在2月20日前后,两者相差一个月左右。

挂历的由来

现代家庭中使用挂历的越来越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挂历是从古时的讨债本演化而来的。在古罗马时代,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了防止差错,他们往往使用一种特殊的小本子,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么人该还多少债,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记在小本子上,还附有记事栏,一览无余。后来,这一简便的方法逐渐为其他行业所借鉴,流行开来。

香港太古洋行的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创办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份。

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日历订在一起,一年一本,“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挂历。

知识小链接:三大历法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纪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

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以月亮盈亏计算,一年为354天,与公历相差11天。回历又分太阴和太阳年法两种。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佛教纪元是按照缅甸等传统的历法,以佛入灭于公元前544年开始计算的。

大月小月的由来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年的4、6、9、11都是30天,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份则为28天或29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规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为31天,不重要的月份为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借来1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了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11月各为30天,把10月、12月加到31天。

知识小链接:闰月

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一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正月”的由来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知识小链接:“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仅差1~2日。

知识小链接:立春习俗

在24节气中,立春也俗称“打春”。

立春那天,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被称为“春牛”。将“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报酬。其实,这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不过却不惹人厌烦。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象征土地,春牛象征农事,俗称“春牛图”。

这一天,女孩子们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十分美丽。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并将其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则讲究缝制小布袋,装入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意味着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这天,民间还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星期的由来

“星期”一词已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纪时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发明星期为7天的人是古巴比伦人。“星期”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但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全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从月亮的盈亏,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他们同时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故一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还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中,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因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故称为“星期”。

另一说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1天作为人们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居民有友好往来的时间;二是让人和牲畜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牧师有机会宣讲法令和教义等。

知识小链接:不同的每周开始日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伊斯兰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开始的观念)。

标准时间的由来

从前,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来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什么不合适。但到了近代,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交往的频繁,就出现了诸多不便。

有这样一件争执案: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10时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统一时间。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

大约从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乎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呢。

知识小链接:世界是如何协调时间的

世界协调时间是根据地球相对于转轴的波动、旋转速率以及极移效应对太阳时进行不断校正的一种协调时间。国际时间局每年进行两次调整,并通过标准时间电台向世界各地发射标准时间信号,这样就可以把格林威治时间产生的一秒钟误差调整过来。

计时单位的由来

历史上,商代将一天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段,甲骨文中可见的时段专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这是一种把白昼均分为六个时段的方法。周代曾用土圭测日影计时,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所以当时以箭为计时单位。《左传》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说明古代曾将一天分成十时。《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昼夜分成十五时的记载,而汉代的十二辰和百刻时制也相当流行。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战车王国

    战车王国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戈壁明珠玉门

    戈壁明珠玉门

    本图书从基本县情、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市的生态建设总体情况和取得的各方面实效,以及探索今后的一些发展理念和举措等。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在学术和实践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典藏版)》由徐帮学主编,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营造一个低碳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热门推荐
  • 全能仙医在都市

    全能仙医在都市

    天眼一开,腰缠万贯;妙手一针,万物回春!山村少年杜阳意外激活祖传玉佩,从此风云华龙,赌石鉴宝,捡漏淘玉,治病救人,成为举世无双的全能仙医!身边更是围绕着暴力警花,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等各色女神级美女!且看一贫如洗的乡野小子,如何纵横都市,打造属于他的完美人生!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助忏神

    助忏神

    作品以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论为基础,讲述了一个修行人的故事,目的是让现今道德滑坡的人类能够觉醒,弃恶向善。
  • 请给我一个不坚强的理由

    请给我一个不坚强的理由

    在一个电闪雷霆的下午,女主李小蝶被难友甩后,却发誓要坚强起来..........
  • 守护甜心之血殇冥婚

    守护甜心之血殇冥婚

    (言情小说,嗯,挺言情的,所以说,慎重,慎重。)无边无际的血海正中央,巨大的白色十字架上,银发异瞳的少女身上缠绕着彼岸,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无法承受的痛,只要熬过天劫,她便是人上人。自此,所有欠她的人,她要凭着自己的实力一点一滴讨回来。不需要任何怜悯,她会站在巅峰。所有背叛她的人,想好自己的后路了嘛?
  • 高冷少爷,给我滚

    高冷少爷,给我滚

    第一次他夺走了她的初吻,第二次她却恨急了他,他是高冷少爷,她是受尽欺辱的豪门千金……
  •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UFO是一种被公开报道出来的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的主观感受。包括在天空中看到的物体或光,或者在陆地上的外观、轨迹和基本的动态和发光表现。这些现象无法用逻辑的、常规的方法来解释,它们不仅迷惑了最初的发现者,而且连相应领域的专家在经过对可靠证据的仔细检查之后也无法对那些现象作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率性篇

    率性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暗世界生活的少女变成百合

    阴暗世界生活的少女变成百合

    讲述她的黑色阴影世界般的生活,直到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