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7100000002

第2章 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星云大师谈自知(1)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

【智慧分享】

几百年前,有一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是怎样的一个道士呢?又是怎样的一颗了悟之心。在智者的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所以他如此平凡。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成鬼、成神;所有的变化都起源于自己的智慧。

只要你这个人是向上的,心生欢喜,心生平等,心生慈悲。你就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你也可以成佛。

是的,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

【人生道场】

佛在哪里?

星云大师引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诗偈来回答: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星云大师如此告诫。确实,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

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我一定要去捣毁他们的老窝,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佛恩。”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沣州(今湖南沣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只见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

德山回答道:“是《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

德山道:“《金刚经》。”

老婆婆慢悠悠地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

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

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老婆婆问德山要哪个“点心”,而能够点出来的只是有形之心,也就是妄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可说。

德山悟道后,把《青龙疏抄》付之一炬,慨然叹曰:“穷尽无数思辨玄论,也不过像放在太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天下计谋巧智,也不过像投入山谷里的一滴水珠。”

德山悟道后才明白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不是在缘木求鱼吗?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和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和积极的行动,重要的是自己的胆量和魄力。

一天,一位青年来拜见六祖慧能大师,慧能一眼就看出他将是佛门龙象。于是问道:“你从哪里来?”

青年恭敬地说:“从不远的地方来。”

慧能心想:“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造化,真是难得。”

于是又问道:“你的生命在哪里?”

年轻人答道:“生命?我早就忘记了。”

慧能十分欣赏,召唤年轻人向近前来:“好好说,你府上是哪里?”

“渐中。”

“来拜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少年说:“世间皆是垃圾,无处容身,请师父收我为徒。”

慧能为了考验他出家的决心,笑着说:“不要出家。”

年轻人坚定地说:“不要不出家!”

后来,这位青年继承了六祖的衣钵,他就是著名的南阳慧忠禅师。

慧忠禅师在深山里苦修了40年,与世人隔绝,没有任何烦恼与欲念,终于见到了清明的境界。

一天,有个僧人问他:“怎样可以成佛?”

慧忠微笑说:“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真正的佛法,都是从自我的智慧里透露出来的。因此,心中有佛,那么你自身就是佛。佛只在你心中,绝对不在别处,只有向你的内心深处去寻找,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成为星云大师所说的未来佛。

【星云开示】

佛在哪里?有一首诗偈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要是慈悲美善的心,柔和无争的人,都是心灵山,常随佛学。念佛人不识本心,佛在面前,不肯相认就像世间痴人,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

【智慧分享】

人生一世,最难的事不是认识世界。我们的眼睛看向世界,世界就在眼前,所以向前看并不难。最难的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明澈的自我世界中,找到安顿身心的法门。须知,只有时时用自己心之触角去体会、感受,才能找到起心动念间不断变幻的自己。

寻得到自己,一个人才算找得到正确的人生。

【人生道场】

要学佛的人,就要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观察自己,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已经是走入魔道了。因此,一个想要修佛的人,必须学会不要执著,不要将自己的心执著于任何观念和习气上。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

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

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

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使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把心念执著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著,才能有所进步。

成佛并非执著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了歪道,离开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名师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老人忽然有一天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只狐狸为什么被罚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著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

执著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然后发乎情地做事,渐渐理解禅佛之意。如果执著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事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

【星云开示】

除了认识心外的世界,更要认识心内的世界。认识心内的世界,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由识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

人生天平上,做个清醒的自知者

【智慧分享】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正如尼采所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人生道场】

老子《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可谓字字珠玑,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需要有自知之明。特别是在身处困境,地位低下的时候,一个人更应该反省自身,正像星云大师所说的那样“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多思考一下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 。

看清自己是我们成功的必然,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迷迷糊糊,混天了日。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找到不足和差距,我们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那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不属于我。”亨利一脸悲戚。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时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他竟然应聘成功了。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亨利到30岁时的潦倒和20年之后的成功,其间的不同关键在于亨利先前的自卑和后来的自信,而不是盲目自信。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己不如人,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就能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

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人生命运之舟。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很少有挫折感,其预期值就会更高,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视过高,正确地衡量自己,读懂自己,发现不足,弥补缺陷,改变现状,获得成功。

【星云开示】

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吕氏春秋》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一个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

自省如明镜照身,时省时新

【智慧分享】

人们经常说,“求人不如求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难处和短处。了解自己的难处,可以从生命的深处挖掘出拯救自己的力量。观照自己的短处,可以时时悔悟自己的过错,时时“更新”自己的人生。

【人生道场】

自省像一面莹澈而光亮的镜子,它可以照见一个人心灵上的污浊。所以,一个明智的人,自然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

同类推荐
  •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一代代人由孩童到老人,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好命运的女人总会意识到:昨天是一段历史,未来是一个谜,我要将今天当做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好命运的女人总会领悟到;一段挫折可以带来地狱般的生活,也可以让我涅槃重生;好命运的女人总会偷笑;生活中不会总是出现一些小幸运,但我总是在作好抓住它们的准备;好命运的女总是这样认为;选择和美好的事物共存,是保持长久美丽的秘诀……
  • 性格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成败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解读性格、认知并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非凡的处世性格、锻造自己的成功人生、不同性格演绎不同人生。
  • 谁看见了石头开花

    谁看见了石头开花

    本书作品围绕“爱”的主题,题材广泛,有对真情的颂扬、校园的关爱、哲理的探究、人性的关照,也有对社会和弱者的关注、战争和历史的反思,更有对环保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呼唤。作品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笔触细腻,内容精彩,情感真挚,文笔朴实又不失幽默俏皮。相信广大中学生读者定能在作者或娓娓道来,或激情荡漾,或引经据典,或嬉笑怒骂中,提升写作,提高审美,给力成长。
  •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此书是一本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本书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热门推荐
  • 矮人的崛起

    矮人的崛起

    张恒带着战锤全面战争里矮人的主城卡拉兹-卡拉克和250万矮人穿越到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的本土矮人过奴隶一样的生活只能在矿坑工作和一些低贱的工作。不过张恒来了他为矮人带来荣耀!!“啥?你看不起矮人?那不好意思看来我只好用我手里的符文锤教你做人了。”——矮人至高王,葛特瑞克,恒,张(HighKing)
  • 三界斗争

    三界斗争

    魔界宣战仙界,妖族对人间虎视耽耽,西方神族静坐渔翁,且看主角如何拯救人仙两界,带领小弟烧杀抢掠,哦不普度众生..........本人第一次写书,如有不适,多多包涵。本人qq:1078989788
  • 重生之美丽的玛丽苏

    重生之美丽的玛丽苏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重生回来玛丽苏忘记了前世的记忆。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遵守24字真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聿殿

    聿殿

    一场突围失败,将帅家族的破灭,重生后的逸天,将如何一步步的重新复仇,重新复国,踏上新的巅峰。
  • 魔魂创世

    魔魂创世

    生存,或者毁灭。血与火,刀与剑,神与人。魔法与魂力,三个少年的成长之路,不一样的魔魂世界。魔魂世界里,人们修炼魔力与魂力,两者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两大职业体系,而在此之外的是——魔魂师。传说中,魔魂师千年一现,并必定导致世界倾覆。上一个千年,世界即将倾覆之际,魔魂师突然消失,如今新的千年到来了……
  • 萌妻在上:霸道总裁有点暖

    萌妻在上:霸道总裁有点暖

    传闻他是最年轻的权势通天的大人物,不近女色,连一点绯闻都没有。只有苏凡才知道,传闻真的只是传闻,禁欲系大叔简直是要了她的小命。人前对她颐指气使,私下把她生吞活剥,连求饶的机会都不给她。大叔啊大叔,为什么要和她这么一个小女子过不去呢?不是说好的禁欲系吗?
  • 剑鸣逍遥之七星轩辕

    剑鸣逍遥之七星轩辕

    ”我的名字叫轩辕少卿,我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后代,但我还是传说中的轮回之体,曾经的我,是四象大陆麒麟国的大师兄,但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弑师逃窜的可怜人罢了。但我的兄弟南宫易,是我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
  • 万兽女王

    万兽女王

    黑夜里的精灵,万兽之王莫狂,一个嚣张到极点的人穿越空架王朝,灭嫡亲,虐男渣,炼药师稀少,我就是,丹药珍贵!咱们当糖豆吃。老娘记不清草药的名称,但练得一手好药。什么?你们只能只能有一个契约魔兽,老子一手清一色神兽。场景一:某男:这是什么药,某狂:不知道。某男:那这个呢?莫狂:不知道,某男。。。。。那你他妈的练什么丹药给我吃?某狂:嗯~不知道。某男。。。
  • 不灭火神

    不灭火神

    在一个大城市中生活着一个正在上初三的男孩,他总是受同学的排挤,欺辱。虽然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但他的心中依然希望着有一天自己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变,不再忍受这种生活。而这一切竟真的发生了!他的身份到底是谁?就在一天放学的路上,他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