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1300000008

第8章 修心禅(5)

“我妻子一定会大声斥责孩子,孩子一定会委屈地抱怨妈妈没有把水杯放在安全的位置,然后,他们可能会争吵起来……”

“如果发生在我家里,我妻子一定会先跑过去看孩子有没有被划伤或烫伤,然后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把杯子放得太靠边了,幸好没有伤到你!’然后,我的儿子一定会说:‘妈妈,对不起,是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没有吓到你吧!’”李先生说道:“你瞧瞧,我的家人都乐于争当‘坏人’呀!”

在这个故事中,争当“坏人”、主动认错的李家人过得快快乐乐,而一味推诿责任、不肯认错的张家人却每日争执而不得安宁。在星云大师看来,主动承认错误是获得安宁生活的重要法门,它和佛教主张的忏悔修持是一样的,也是佛教和世俗观念都极为推崇的美德。

“认错是改正的一半”,另一半是什么呢?那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这样不仅可以将为错误付出的代价最小化,还可以让别人认识到你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诚意,就像前面故事中的年轻人不但主动向经理承认了错误,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由自己来弥补一万元的亏空,这样的态度自然比空认错、不解决问题更容易令人接受。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上天也不能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成圣希贤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

——星云大师

平凡与平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前者如一颗使用中的螺丝钉,虽不起眼,却真真切切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后者就像废弃的钉子,身处机器运转之外,无心也无力参与机器的运作。

平凡者纵使渺小却挖掘着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平庸者却甘居无人发现的角落不肯露头。虽无惊天伟绩但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这叫平凡;有能力发挥却自掩才华,自甘埋没,这叫平庸。

世间生命多种多样,有天上飞的,有水中游的,有陆上爬的,有山中走的;所有生命,都在时间与空间之流中兜兜转转。生命,总以其多彩多姿的形态展现着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的价值,是以一己之生命,带动无限生命的奋起、活跃”,智慧禅光在众生头顶照耀,生命在闪光中见出灿烂,在平凡中见出真实。所以,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祝福。

“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梁晓声笔下的生命皆有一份怡然自得、超然洒脱。芸芸众生,既不是翻江倒海的蛟龙,也不是称霸林中的雄狮,我们在苦海里颠簸,在丛林中避险,平凡得像是海中的一滴水、林中的一片叶。海滩上,这一粒沙与那一粒沙的区别你可能看出?旷野里,这一抔黄土和那一抔黄土的差异你是否能道明?

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所以,真正的智者不会让自己的生命陨落在无休无止的自怨自艾中,也不会甘于身心的平庸。

你可见过在悬崖峭壁上卓然屹立的松树?

它深深地扎根于岩缝之中,努力舒展着自己的躯干,任凭阳光暴晒,风吹雨打,在残酷的环境中它依旧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姿态。或许,它很平凡,只是一棵树而已,但是它并不平庸,它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生命的傲然姿态。

有这样一个寓言让我们懂得:每个生命都不卑微,都是大千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只桶里,怎么也出不来。老鼠吱吱地叫着,它发出了哀鸣,可是谁也听不见。可怜的老鼠心想,这只桶大概就是自己的坟墓了。正在这时,一只大象经过桶边,用鼻子把老鼠吊了出来。

“谢谢你,大象。你救了我的命,我希望能报答你。”

大象笑着说:“你准备怎么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老鼠。”

过了一些日子,大象不幸被猎人捉住了。猎人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等天亮后运走。大象伤心地躺在地上,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把绳子扯断。

突然,小老鼠出现了。它开始咬着绳子,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替大象松了绑。

大象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你真的很强大!”

“不,其实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老鼠。”小老鼠平静地回答。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绽放光彩的刹那,即使一只小小的老鼠,也能够拯救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巨象。故事中的这只老鼠正是星云大师所说的“有道者”,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即使别人看不起他,把他看成是卑贱的人,他也不受影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人格、道德,不一定要求别人来了解、来重视。他依然会在自我的生命驿旅中将智慧的种子撒播到世间各处。

有人说:“平凡的人虽然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对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发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够了;平庸的人也许是一大捆火药,但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引线,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变成了一堆哑火药。”

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而逝的过客,不会吸引人们半点的目光和惊叹,但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信仰,并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会成为成功驾驭生活的勇士。

你所拥有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知足是天下第一富。

——星云大师

人人都渴望得到财富,而财富究竟为何物,怎样的人生才算是幸福的人生?星云大师在《求财富祈愿文》中向佛陀祈求七种财富:

第一种,祈求您给我健康的身体。

第二种,祈求您给我慈悲的心肠。

第三种,祈求您给我智能的头脑。

第四种,祈求您给我勤俭的美德。

第五种,祈求您给我宽广的胸怀。

第六种,祈求您给我内心的智能。

第七种,祈求您给我世间的因缘。

这七种财富,都是我们通过自我修炼能够获得的,并且是真正的、自在的不会拖累己身的财富。

人生走到暮年,已垂垂老矣,只有回忆占据内心时,历数一生的喜怒哀乐以及繁华落寞,怎样的来路才会让人感觉到充实呢?若将财富得失的心态抛至脑后,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如此富有。

从前有一个青年总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生活多舛,既发不了财也求不到一官半职,终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一个老和尚,看到老和尚一脸的平静祥和不由得叹了口气。

老和尚拦住青年,问他为何叹气,青年说:“我看到你开心的样子觉得很羡慕。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多的烦恼?为何我既没有一技之长而又一贫如洗?”

老和尚说:“年轻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青年问:“富有?我除了烦恼什么也没有。”

老和尚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继续问他:“那么,假如有人给你一千两银子,换你十年的寿命,你换吗?”

“当然不换!”

“给你五千两银子,换你的健康,你换吗?”

“还是不换!”

“给你一万两银子,换你的生命,你换吗?”

“不换!”

老和尚顿时笑了:“年轻人,到现在为止你至少拥有一万六千两银子了,难道还不够富有吗?”

青年人的烦恼来自于未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他只是看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却从未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若能知足,则一切烦恼自会迎刃而解。

人常说,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珍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抱怨不贪求。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失去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做人要知道满足,要懂得珍惜,不可贪得无厌。每个人出生时不可能都含着一把通向富贵、幸福之路的钥匙,但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勤劳的手,不要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寄托在上天的恩赐上,美好的生活应该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他也永远无法看到自己所拥有的青春、能力、经验、激情、教养、信念……这时候,不满之心就像是一团熊熊烈火,柴放得越多,烧得越旺;火烧得越旺,人就越有添柴的冲动。于是,人奔来奔去,忙里忙外,既无暇休息,也体会不到忙碌的乐趣。

星云大师说,知足是天下第一富。人如果不知足,虽在天堂却犹处地狱;能够知足的人,虽卧荒地也如天堂。

无法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就无法珍惜,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绪,既能够摧毁有形的东西,也能搅乱我们的内心世界。擦亮眼睛,看看我们所拥有的财富:生命、时光、理想、热情、知识、亲情、友谊……你有拥有的,才是你真正的财富。

星云法语

“学习吃亏”能养德,“人我互调”能慈悲;“当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乐。

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但买不到人缘;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买不到人心。金钱可以买得到鱼肉,但买不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但买不到自在。金钱可以买得到美服,但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验都得忍受;为了解决纷争,任何责任皆得担当。

皈依三宝是平等的精神,因为生佛一如,无高无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有田不种,必无收成;有钱不用,必空积聚。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务富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妍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人无全功,人无全能,物无全用,心无全善。

我们应该把财富的范围扩大,财富不限于金钱、汽车或别墅;这种财富是无常的。钱财非万能,家里的经济虽然不宽裕,但是在精神修养上能够提升,如懂得欢喜、知足,就是无价之宝!

真正的舍,要像蜡烛一样,虽然自己牺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够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露一样,明知自己瞬将灭亡,但还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润万物生长;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阳的光热一样,太阳的光热,照抚着大地,没有条件,没有代价,不希望万物对他报酬,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坚持慈悲与道德的人,大半是给人欺负的对象,多少人因为对慈悲与道德发生怀疑,所以动摇了人生的态度。我却深信为人奉献的决心,我更相信最后的成就是属于有慈悲心和有道德力的人。

回首来时路,这一生中纵遇惊涛骇浪,山穷水尽,心中仍能一保常态,充满信心与希望,故能视顺逆一如,虽有挫折,但从未有失败之感。

不畏苦乐,品味宽心的幸福

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对待的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星云大师

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天边无际的众生,由于自爱的本能,无不希求安乐、逃避痛苦,即便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蚊蚁,也是日日都在寻求安乐。

——星云大师

佛教讲“离苦得乐”,这几乎是所有人毕生的追求,就连蝼蚁也概不例外。但是,苦是人生的本质,人们置身苦海就必然会沾染上苦的味道。星云大师眼中圆满的人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要做到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最终能够超越苦的感觉。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佛说:离苦得乐,苦与乐乃是生命的盛宴。佛还说:涅槃寂静。活在世间的众生,总是感慨苦多于乐,要离苦才能得乐。因此,佛学是离苦得乐的哲学。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有这样一个关于“苦”的古老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朝拜它。”

弟子们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诲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同类推荐
  • 职场礼仪

    职场礼仪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职场礼仪概述、职场仪容仪礼、职场仪态礼仪、职场仪表礼仪、职场应聘礼仪、职场语言礼仪、职场交际礼仪、职场行为礼仪、职场宴请礼仪、职场办公礼仪。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任正非可以说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楷模。本书深刻地分析了在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任正非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法引导着华为的成长;分析了任正非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而且将受益良多。"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本书从另类思维、职场规则、处世哲学、情感博弈等四个方面,共列举了66条紧跟时代潮流而且实用可行的明智思维,让人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的一条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它要求学生在做事前首先要弄清楚做人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要弄清楚,人生有所追求是为了什么?要在自己的意念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秩序观以及公共道德观等等。哈佛的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只有解决了以上所有的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才有资格去研究学问,也才放心教授给他们的学问能够运用到对公共利益有用的地方去。要人生的旅途上,大学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人要确立他在末来应该抱定什么样的信念去为人处世、去做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末来自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而人生观的选择将决定着你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热门推荐
  • 魔神逸闻录

    魔神逸闻录

    一个结界里的民族!人磨神之战的幸存者们走到一起在神秘的东方张开了结界,并在结界里建立了新的民族——魔神族.他们靠吸食世间万物的灵气维持生命,而结界也需要他们灵力的支持.为了守护这一片净土,魔神们在修炼圆满的时候,自身灵力会自动化为巩固结界的力量,使其可以维持下去.失去力量的魔神会化为灵珠子回到花坊重新孕育,这在魔神族已经成了自然的法则.历经千万年,这个民族早已消失在人类的记忆里.后世的魔神族人们也许早已忘记了最初的牵绊.他们以他们的方式继续演义着变化无常的人生.故事始于人类世界,而故事的发生与魔神有直接关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权倾天下:邪王的宠后

    权倾天下:邪王的宠后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尖级的杀手,一次任务之后,被最心爱的男人出卖。那一刻,她笑了,笑得如此的悲怆,原来爱如此伤人。他初见她,她在林中的山涧沐浴,一丝不挂。她初见他,他一身的血污,像是雪天里绽放的红梅。他拔剑抵住她的颈子,她冷笑一声,快速地避过锋利的剑刃,落在离他一尺的地方,一袭白衣裹在身上。
  • 短线炒股100招

    短线炒股100招

    全书共分10章,包括如何根据基础理论知识寻找短线买点、正确认识并建立短线操作系统和短线逃顶等三大部分。寻找短线买点部分包括:技术指标买点、均线买点、K线组合买点、量能形态买点、黄金分割率买点和形态买点等内容。正确认识并建立短线操作系统部分包括:短线操作的概念、短线操作理念和心态、短线操作的市场环境和短线操作的基本步骤等内容。短线逃顶部分包括:K线顶、轨道线顶、均线顶和短线共振卖点等内容。
  • 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告诉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状况与事情时,不要怨天尤人,怪别人甚至怪老天无眼,而是要冷静下来先想想自己,做自我检测与沟通。自我与沟通的首要条件,即在於认知,知自己之不足、障碍、限制、圈圈和问题到底在哪里。认知后,接著必须动心,用心去感觉、去体悟,使自己的心开放,增加自我与沟通的内心动力。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当自己内心的动力增强后,即刻就要付诸实践,让行动发挥出自我与沟通的充分效果。自我与沟通非一蹴即成,必须持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为之,不可心急或求速效,而必须慢慢的,一步一步来,方能真正达到自我与沟通的确实效果。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我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我

    在童话故事《小王子》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与人是存在驯服关系的,因为驯服,人与人才不是普通简单的陌生人,而是多了一下枢纽与联系。他长相俊美,善解人意,乐善好施,温良恭厚,一副单纯无邪,天真美好的乐天派,最喜欢把三明治作为一天生活的开始;她长相平庸,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在他还没出现以前,一直都是个不起眼的资质平平的女生,总预言自己不会活过21岁。偶尔伤心,失落时,会去街市中的一家麻辣摊前舔舔伤口。在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顾虑的过程中,他逐渐占据了她的心房,温暖了她的内心,也注定了她从此以后坠入万劫不复的跌撞人生……每个人都活在世界的角落,缘分与邂逅都令人诧异。
  • 保坂前辈是个好人

    保坂前辈是个好人

    保坂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然而,我一个专心一致对南春香的人,怎么就到喜翠庄开起后宫来了呢?当时作者说,组织已经讨论决定了,让你到喜翠庄去ntr几个男主角。当时我就念了两首诗:苟利PA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喜翠庄的这些日子,保坂大概做了三件事一个,是帮害羞的少女坚强起来第二个,是帮追逐梦想的少女实现梦想第三个,是让努力工作的少女看到美好的未来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促进离家出走的少女接受她的青梅竹马有女朋友的现实。主要做的就是这几件微小的事情,保坂很惭愧《真实之泪》×《TariTari》×《花开伊吕波》同人保坂:我是资辞南春香出场的,但是一切都得按照作者法来,让她出场,是这样吧?
  • 你是我的刚刚好

    你是我的刚刚好

    婚后。晴初:“说吧,你当初是不是早就对我图谋不轨蓄意已久了?”梁炎:“老婆,我那不叫图谋不轨,我那是一见钟情!”晴初(凉凉地望向某人):“看吧,你终于承认你那是蓄意已久了。”梁炎:“老婆!!不带你这么玩儿的!!!”
  • 命定轮回传

    命定轮回传

    童真无邪与世无争,大道之花成仙之路,历经万古人族无敌,万万年回首无人伴,闯过黄泉夺魂取魄,自创轮回铸就世界,再回首,这一生,这一世,原来一切因果皆是自己造成,
  • 暴君手记

    暴君手记

    从小受尽苦难的少年,努力地想要出人头地。他的努力必然会被某些人用卑鄙来打击和压制,用残忍来踏践和侮辱,那是因为他们地意识到了威胁。但是他就是在逆境中也不会放弃希望的人。磨难把他变得强大,他用甚于敌人卑鄙来反抗和还击,用更甚于敌人的残忍来打击和报复。直到他强大得再也无人掣肘,直到他残暴的再也无人敢惹。
  • 史老三

    史老三

    提起史三外号“尿三”,在202国道旁的古城镇附近十里八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大家眼中的活宝。别看他心眼慢,每天只知道干活,总是笑嘻嘻的,却很有人缘。大人小孩儿都爱拿他取乐,说他傻,可无论是谁跟他开玩笑,他从来都是不烦不恼的。史三在别人的笑声中活着,在他们的忏悔声中永远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