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1000000005

第5章 修德养性,品咂生活韵味(1)

逃出“欺”字的怪圈

南先生在讲解原本《大学》时提到“诚意”二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就是诚心实意者最佳的涵盖。明朝末年有位学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别人欺。所以,南怀瑾先生劝慰我们说,也许人生中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主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不能自欺,不能欺人,更不能被人欺。只有逃出这三件事,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可做到真心诚意,一切都归于本真。

那么人们又如何了解“欺”,如何避“欺”呢?很难!自己欺负自己,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钻进牛角尖,时时刻刻愤世嫉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与你为敌,其实谁又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抽身,倾尽全身力气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呢?总是在提防别人,总是害怕别人给自己的生活搞破坏,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添烦恼。可是自己欺骗自己,往往是世人的通病,自以为是,眼高手低,把自己置于一个错误的位置,或不合时宜地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如此这般,是别人的不幸,更是自己的悲哀。

欺骗别人则更不幸了。这样的人时时刻刻活在谎言中,说一句谎话,要用十句谎话来弥补,可能有时候,会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事实还是欺骗。欺负他人,更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恃强凌弱其实是色厉内荏。

而那些被人欺的现象,则更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南怀瑾先生这样告诉人们,有人欺骗你,你最好可以分辨出他是出于恶意的欺骗,还是善意的谎言。恶意的要小心提防,避免被其所伤,善意的也许可以不去揭穿,让谎言留几分美丽。对于别人的欺负,要在心中划出一道底线,既不要因为他人的无理取闹而一时冲动,也不要在别人变本加厉之时步步后退。

人生总难摆脱无能为力的自欺欺人,因为每个人在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的时候总能说服自己。自欺、欺人、被人欺,好比人生的三重门,人们在三者之间徘徊往复,不自觉地走来走去。

如何才能逃出这三道禁锢呢?只有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南先生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心中的难题,他人的故意刁难,自己被误解的好心善意,被施以恶言,其实都是由别人主导的,与自己无干;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

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总逃不出自欺欺人的怪圈。要活得真实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按照南先生的说法,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自欺欺人的三重门其实可以很容易地踏出,只需记住: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只不过有人多有人少,那些多的人不要因太过懊悔而做出傻事,毕竟活着才能弥补过错,继而变得更幸福;其次,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也许它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因为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但人们必须如此,才能心胸坦荡至死无憾;另外,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让别人的做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原则,也不应为别人的错误埋单,这么做实在不是做人的“上算”。欺人的,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自欺的,真实面对现实和内心;被人欺的,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摆脱他人将你置于的窘境。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心中所欠缺的东西。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往中都会有笨拙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玩乐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在灯火绚丽、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笨拙,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言: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因为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一个人如果只能见他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他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弱者。所以,当自己已经发现自己处于自欺欺人的圈子里,就勇敢地跳出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同时也活出真我,活出格调。

“唯”与“阿”的为与不为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经说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是老子在讲到“绝学无忧”的学问时,提到的治学道德最高修养境界。

这句话中的“唯”与“阿”两字,是指人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一句话,“唯”是诚恳接受,“阿”是阿谀逢迎。虽然,有时说话需要婉转,但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唯唯诺诺实乃小人之举。南怀瑾先生告诫世人,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人们以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误读了老子的苦心,处处吹毛求疵,应该反求诸己,时时警醒,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

在这里,南怀瑾先生套用了《韩非子》里记载的两则有关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历史故事,借以警戒世人。

春秋时,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国大将子反出任中军统帅,酣战之际,口中干渴,想要喝水。子反平素嗜酒如命,身边的侍从竖毂阳知道他好杯中物,便乘机讨好他,奉上一大杯酒。子反见后,既高兴又担心,说了一句:“嘻!拿下去吧,这是酒嘛。”竖毂阳不但不替换,还替他掩饰道:“这不是酒。”子反将错就错顺势一饮而尽,竖毂阳又连续奉杯,使子反喝得酩酊大醉。结果由于子反指挥失误,楚师溃不成军,楚王也被晋军射伤了眼睛。楚王得知内情,勃然大怒,将子反斩首示众。与此相同的还有晋国大臣文子,文子嗜好声色玩物,其手下一个小官吏便处处投其所好,献媚取宠。文子喜欢音乐,他立即送上鸣琴;文子喜欢佩饰,他就奉上玉环。由于该小吏一味谄谀,助长了文子的恶习,结果文子被驱逐出宫。此二人皆是失足于身边的阿谀奉承之中。

荀子说过:“谀我者,吾贼也。”常言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话虽严厉,但不无道理。接受过多的阿谀奉承,往往使自己变得麻痹大意,对方必无好心。南怀瑾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为人处世一味地阿谀逢迎、虚伪造作,这种人也必不是好人,终将为人所不齿。花言巧语能为你带来什么,一时之间可能令你得到赏识,可是当你没有真才实料,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颗小蝇而已,入不了他人的眼,被人一巴掌拍死。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阿”字诀是一定要扔的。

学习真诚不佞,避免阿谀献媚,历史上有一位标杆似的人物,即唐朝一代直臣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无疑是最善于纳谏的封建帝王之一,而魏征也是最善于进谏和敢于进谏的名臣之一。

魏征喜逢唐太宗这一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从不委曲求全,唯唯诺诺。一次,唐太宗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魏征被擢升为尚书左丞,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为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实据,太宗派人转告魏征:“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任人唯亲,以免惹出同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唐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唐太宗问及忠臣和良臣的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唐太宗听了也点头称是。

魏征进谏之时,常常不顾自己的实际利益乃至名誉性命,直言进谏,决不苟且偷安、沽名钓誉。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他思念不已,曾对左右大臣言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然而,魏征又过于耿直,未能深谙“曲则全”的处世艺术,因此,即便被后世称之为一代良臣名相,最终还是难逃晚年唐太宗的积恨爆发,墓碑被砸,一段君臣佳话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读史学做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南怀瑾先生为此指点人们说,从进言的角度看,真诚不佞,即便点头称是,也不是唯唯诺诺;阿谀献媚,即便自作聪明的批评,也是虚伪的变相奉迎。从纳言的角度看,喜忠直,耳畔便多逆耳忠言;耳根软,听到的便多是献媚之词。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无论是为人、处世、治学、立家,即使高高在上或是沦为小小市民,都要妥善处理“唯”和“阿”的关系。如果有“唯”的真诚,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能“绝学无忧”;反之如果终日爱好“阿”,不管是被人吹捧还是吹捧别人,没多久就要出事,生活的忧虑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侧身而过,窄路间的通行诀窍

中国人时常讲“道德”二字,然而它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很少有人能清晰地去描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使人类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就是道德了。从中可以看出,道德存在着一种界限,只要大多数人认可的才可以成为道德,只令少数人感到快乐的行为规范,并不能称为道德。南怀瑾先生曾说,“德厚信矼”是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受了教育有了知识,人们就会把道德的规范看得很严重,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但是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往往很可能是错误的。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方正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却未到达通人气的程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一无所知,即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空有一肚子仁义礼智信而毫无人情味,就算他的心中藏有万千道德规范的条款,也是个愚钝无味的人,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如此。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南怀瑾先生在此勾勒了一幅恩师教学图,却借孔子的嘴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自己认为学问好,为人方正,倔强自信,但是此人实在不通人情世故,他虽然“名闻不争”,可是“未达人心”,就这样突然跑去以仁义道德教化别人,勉强用“仁义绳墨之言”暴露他人的缺点错误,无疑是让他人难堪,而没有让别人受到教育。

因此应当谨记“人微言轻”。如果自己没有知名度,劝言就会变得没有分量,这也是人情世故的一种。南先生认为,为人处世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但大多数人却一生也没有办法领悟,无论贫富、年龄、学历,“未达人气”的随处可见,名人也不免于此。

同类推荐
  • 以微笑面对生活

    以微笑面对生活

    《以微笑面对生活》主要内容简介:生活,其实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板着脸,我们应该感谢它,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你太多磨难,也不要抱怨人生给予你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只求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 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本书汇聚了众多哈佛大学教授的经典理论,从个人成长与成熟、事业发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对哈佛人的处世智慧和原则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并辅以生动丰富的故事。
  •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一部简约实用的人生哲理手册,一份生动鲜明的人生成功指南。符江先生以多年的青年励志教育思考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从数百场人生励志演讲中精心取材,潜心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以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谈话方式,系统而精练地解答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而失败的总是我?”“我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怎样才能规避失败?”等一系列青年人常有的困惑。航海最需要导航,成功最需要智慧。这是竞争时代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做的功课,是每一位企业员工、部队官兵、青年学生、机关职员、谋生创业者必做的功课。
  • 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成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本书从目标、自信、习惯、行动、细节等方面出发,精心选编了许多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阐述了获取成功所应该具备的资本。具备这些获取成功的资本,你将畅通无阻地到达辉煌人生的顶峰。
  • 女人好口才,职场好未来

    女人好口才,职场好未来

    语言表达是女人形象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场中的女人们若想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工具、好帮手。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拿起语言的工具并且善加利用,让自己成为一个吐气如兰、妙语连珠的职场新女性。这样的女人自然能够博得老板、同事、客户、家人、朋友的青睐,必然可在职场生涯中获得好人气、好运气、好福气。
热门推荐
  • 我们是否后悔

    我们是否后悔

    孤儿院长大的她对世界充满希望,可是当被收养的家庭抛弃后,剩下的只有死一般的绝望……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家庭原以为可以一直幸福下去,谁知十年后的某一天平静再次被打破……“我们是否后悔?”他们从内心这样问过自己……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幻灵诛天

    幻灵诛天

    重生到幻灵大陆的何涛同学自从觉醒了幻灵师天赋就彻底的拽起来了。什么,没有修行功法?不怕,幻灵师本就不需要那些低级玩意,只要足够熟悉就能幻化一切。什么,有高级战魂武士来砸场子?不怕,幻化魔兽世界中的法师职业搞定他。什么,是组队来的?也不怕,正好这两天魂力又提升了一段,咱幻化个魔兽副本让他们去打,不信这都玩不死他们。
  • 尸兵突击

    尸兵突击

    马萨卡解放组织头目,恐怖分子,狂人,阿卜杜勒-奥哈马-本-阿明控制了到阿富汗采集细菌样本的耶国著名基因科学家,妄图通过制造生化僵尸从事违法乱纪活动的方式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反人类的,卑鄙的政治目的。华夏暗龙特种部队少尉军官项少杰,在追击恐怖分子头目本阿明的过程中,因耶国军事顾问的玩忽职守而落入本阿明的圈套,被注射了僵尸病毒。项少杰用其无比坚定的意志,在将要被控制的一刻,终于摆脱了本阿明的控制,逃离了恐怖分子的巢穴。被注射病毒后的项少杰,身体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拥有了超人的力量和速度的他,在某女科学家的帮助下,抑制体内的嗜杀狂暴基因,毅然和本阿明派出的僵尸杀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 亿万婚约黑道女王先婚后爱

    亿万婚约黑道女王先婚后爱

    那一年她为完成父亲遗嘱,在生日当天迫不得已敲响了他家的门。【尹又荣,我们结婚。】卫曼掏出事先买好的硕大婚戒,在尹又荣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打开。【卫曼,你在发什么神经?】俩人不过是刚认识不到一个月的朋友关系,她竟向他求婚。【我只有你这一个朋友,帮我。】生平的骄傲全让卫曼抛在脑后,南部的项目已然快拿下,她由不得这时候出差错。况且,兄弟们的仇,她非报不可!数分钟后,尹又荣接过戒指。【我帮你。】于是,俩人在T市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登记结婚,卫曼顺利保住了卫家主事的位置。那一年,她是享誉T市的卫氏公馆当家。而他,只是闻名T市娱乐圈的金曲奖歌王。尹又荣虽知她背景显赫但从未过问她的家庭。
  • 昭华几度

    昭华几度

    正在出任务的顾夕颜遇到危险昏了过去,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理了理原主的记忆才发现自己已经嫁人了,而且对方是个穷酸王爷,虽然长得十分好看,但到底是个残废而且没有势力。顾夕颜不甘重新活一次还这么憋屈打算逃跑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这到底是造的什么孽……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唐门嫡女之神医帝妃

    唐门嫡女之神医帝妃

    前世,她被杀父仇人欺骗,成为唐门中人人嘲笑的废柴。一朝重生,她也戴上伪善的面具,不再让自己的天才资质被埋没,她设下一个个圈套,让那些害她父母的人血债血偿,收获自己的幸福,但当大仇得报时,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阴谋也浮出水面…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回到洪荒当红军

    回到洪荒当红军

    为什么会回到洪荒这个时代,为啥还是人类当食物的时候???红军不怕远征难,既然来了,就要肩负拯救整个人类的使命(话说,责任有点略重哈)。女娲,别腹黑了,那个绝命散你是不是拿错了,神农!救人啊!!!通天,你丫的把大刀放下,那个九头蛇的脖子老子还有用,烧烤屁股去......(唉,穿越一次容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