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0800000006

第6章 认识你自己(1)

——汉字中的个体存在

人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都在参悟生命、参究生死。透过汉字,我们也能够体悟古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个体存在的关注。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字趣释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名言:人类乃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人”的造字和演变过程里可以证实这一论点。

“人”字从甲骨文至现今的楷书均为象形字,几千年来,“人”字由最早的图形化经过线条化变为今天的笔画化(一撇一捺)。 “人”的本义就是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表现在“人”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造“人”字时特别强调手、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手去创造工具,此外,还因为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古人在造“人”字时便以侧面站立的人为字的形体。

草木初生——“生”字趣释

生是和死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怎样为“生”字造字的呢?

《说文解字》云:“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甲骨文的“生”字像地面上刚长出来的一株幼苗,其本义即指植物的生长、长出。引申为事物的发生及人和动物的出生。

“生”本指草木幼芽生长,引申为年轻的、新鲜的、未成熟的、不熟悉的等义,生字的引申义非常广泛,可以组成的词汇也非常多。

“生”字还是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的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祭奠死者——“死”字趣释

当生命终结时,古人会有怎样的感慨?譬如“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论如何,死亡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人是怎样造“死”字的呢?

甲骨文“死”字,右边是一垂首跪地的人形,左边的歹表示死人枯骨,整个字形像活人跪拜于死人朽骨旁默默吊祭的样子,传达出有人死了的信息,特指死亡、生命结束之义。

由于死去的东西不会动,所以僵硬的、不灵活的东西也称为“死”,如“死板”指不灵活,“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精神消沉不振作;“死”字还引申为坚决之义,如“死心塌地”是形容打定主意,绝不改变。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对于人之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天子之死叫“崩”;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低级官吏和有身份的读书人之死叫“不禄”;平民百姓之死叫“死”。

关于“死”字有这样一个故事:老赵在砍自家种的大树时一不留神,压倒了邻家的一棵小白杨树。而这一棵白杨树只有手腕那么粗,可邻家却要索赔五百元。老赵十分气愤,就去请了一位律师。这位律师看了老赵写的材料,又让老赵带他到现场去察看。然后对老赵说:“行啦,等着开庭吧。”开庭那天,法庭最后判决:要求老赵赔邻家小树损失费10元,两家各付诉讼费15元。邻家收了老赵的钱后,又拿出了5元钱。原来,律师在现场查看时发现那棵压倒的小白杨树来已枯死,他就在“小白杨树”前面加了一个“死”字。而这个“死”字是法庭判决的依据。一棵活的小树索赔500元已经是狮子大开口,更何况是一棵已经死掉的树,诉讼书中增加了一字,就改变了判决的结果。

口为出纳官——“口”字趣释

先让你做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一个女孩一生当中,她脸上的某一个部位,爸爸碰过两次,妈妈碰过两次,男朋友碰过一次,老公一次也没有碰过。这是哪个部位?

再让你猜一则谜语:高高山头有口井,不见清泉不见影,四周玉石密密砌,唯有鲤鱼中间行。这是什么?

你猜出来了吗?答案是:口。

《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其意思是,口是人们用来进食和讲话的器官,故有口为出纳官的说法。

“口”字一望便知是一个象形字,像人的嘴巴。甲骨文的“口”更像一张嘴巴,上下唇及口角均描绘得惟妙惟肖。

由于“口”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人只一口,故以“口”作为计数单位。“口”字还引申为指“人”或“人口”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其意思是:一户有百亩的耕地,统治者们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那么几个人的家庭就可以吃饱不挨饿。

此外,与“口”有关的字大都为“口”字旁,如吻、吃、喝、唱等。

多面手——“手”字趣释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大约500万年到2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大约1000万年前,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古猿为了觅取新的食物和抵御野兽,前肢渐渐解脱出来,开始了直立行走。以后,前肢就从事一种专门的动作,如持石块打击野兽,或用石块碰砸石块制作工具,逐渐变成了人的手臂和手,由于不断地使用手,所以人类逐渐得到进化,可以说,手是人类形成的关键。

“手”字是个象形字,金文的“手”字,正像一只人手的形状,上面的分支代表五个手指,下面是手臂。后来篆书的写法仍旧延续了金文的象形意味,隶变后,“手”字已经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手的本义是人体上肢腕以下能够持物的部分,多用作名词。手的引申义很多,例如“手下”,指所属的人,犹部下。“手册”指记事小本,也称各种专业资料或一般知识性小册子。人们还把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称为“××手”,例如“能手”、“多面手”、“选手”、“好手”,等等。“手”可作偏旁,在汉字中,凡从手的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打、拍、扶、拿等。

目为检察官——“目”、“面”、“眉”字趣释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看到这个谜语,很多人都会心地一笑:呵,这不是眼睛吗?是的,这个谜语正是生动地描述了眼睛的形状,在人的五官中,眼睛是最传神的,古有“目为检察官”的说法。在古代,人们根据眼睛的外形创造了“目”字。

甲骨文、金文中“目”字的写法基本一样,是一只横置的眼睛的形状,篆书变为竖起来的眼睛,此后,“目”字变化不大。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相貌时,常常说“眉清目秀”,可见,眉毛对人相貌的影响同眼睛一样重要。古人造“眉”字,也是采用了象形法。

俗话说“画龙点睛”,人的面目因眼睛而生动,这个道理在古人造的“面”字中可以看出来,从古至今,“面”字中始终有“目”的影子。

在生活中,“面目”两字常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面貌,例如面目全非、面目一新等。

“自”原为鼻子——“自”、“鼻”字趣释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神谕是“认识你自己”。且不说认识自己,单看“自己”的“自”字,你认识吗?

看到上图,很多人会说,这不是一个鼻子的形状吗?它上面的一竖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是鼻孔,中间还把鼻子上的横级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了出来。这其实是“自”字的古文字,“自”原为鼻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下图即为“自”字各个发展阶段的形状。

在甲骨文辞里,“自”虽然有时作“鼻子”用,但绝大多部被借来作第一人称表示“我”,因为古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用手指点点鼻子来表示。今天,一般人们都还有以手指鼻子表示“自己”的习惯。

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曾经有一个时期,“自”字既是“鼻子”又是“自己”,这样当然不大方便。所以古人便另创了一个以“自”表意以“卑”发音的形声字“鼻”,把“自”、“鼻”二字区别开来。

疾趋曰走——“走”字趣释

阅读古籍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注意到一个问题:现代人说的“跑”,古人说“走”,而现代人说的“走”,古人说“行”,所谓“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人是如何创造“走”这一个字的呢?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走”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摆动手臂的人形,下半部分是一个脚形,整个字形像一个人迈开大步朝前奔跑的样子。“走”的本义是跑。近古时代,走字才渐渐由跑步之义转变成行走之义。

同类推荐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本书所选名言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外,大多数还具有劝世的功能。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沛春风……
热门推荐
  • 丑女倾城:误惹极品校草

    丑女倾城:误惹极品校草

    她是丑女,他却是王子,原本就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人物,他们一次次的互相争斗,却一次次陷入了属于各自的爱情漩涡。而当她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变回美女之后,他又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惊愕,是激动,还是震撼,抑或只是一种陌生的眼神,他,能猜出谁是谁的谁么……
  •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A大英语系的大三女生薛桐一次考试作弊未遂,被“可爱的”青年教师慕承和抓到,从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先是慕老师来做俄语选修课的代课老师,薛桐被叫去补课,令她恨意又增。然而慢慢发现慕老师是一个非常有魅力有内涵的老师……此后,薛同学一直在慢慢发展心中的暗恋,用一句古诗来说就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薛桐毕业,在工作和家庭经历一些故事学习长大,更多了解了彼此的过往将来,那朦胧遮蔽的暗恋情愫才得挑去,两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本书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份校园女生青涩的暗恋,年少时最明媚的时光,遇到一份暖暖的爱。
  • 挽唐

    挽唐

    玩天下最美的女人,喝天下最烈的美酒,做天下最逍遥的公子哥。唱最豪爽的诗。弹最动人的曲。看尽浮华三千,不如逍遥一世,巍巍大唐,陌刀霍霍,让《挽唐》为各位怀揣着穿越梦的公子哥们开创一段独特的铁血风流史,我帷幕下的睿智诡计,不为权倾天下,只为安身保命,风流快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按照宝宝的成长轨迹,对每个阶段最为常见的儿童疾患症状,做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从宝宝每一步的初探开始,陪伴他/她健康度过新生的眼泪、迫切的成长,陪伴他/她开心地捧起书本,开启对奇妙世界的探索及正确面对迷茫困惑的青春期。排解上小学的小孩因多动症而难与人相处的问题;到中学的时候,为何女生开始产生要美不要胖的念头?为什么会出现厌食症、神经焦虑、忧郁、易怒等状况?对此,本书也有关于厌食症预防和护养的专业建议。最后,我们还特别为顽童们列出了一个特别的章节,即“突发状况处理——顽童篇”,给意外事件中手足无措的父母提供简单清晰的急救办法。
  • 通天珠

    通天珠

    十二颗分别代表这世间爱、憎、恨、正、恶、邪、天、地、人、乾、坤、气。一个修士得到其中一颗都是承天地之造化的大气运,被命运选中的少年凭着他那比长城还厚的脸皮,和神秘的神纹究竟能走到那一步?能否打开太古之谜般的上古界域?
  • 报告女帝,尊上又醋了

    报告女帝,尊上又醋了

    一朝身死,重生为人,沦为废物。堂堂昆仑圣女,随九幽圣体而生,通九幽之灵,居然被人称之为废物?那就让本废物好好地让你们开开眼界!等等,这系统是什么回事?完成任务有奖励,听起来不错,可……任务是什么鬼?勾搭那个什么变态尊上?要脸么!某尊上:“系统都这样设定了,阿月,你就不要害羞了,有事咱们床上说。”“秦楚!你丫的,是不是动过我的系统!”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废柴英雄传

    废柴英雄传

    这是一部非主流抗日谍战作品,一棵逗逼谍草的奇葩抗战史诗。包子,民国典型纯废柴,胆小懦弱,懵懂脑残,却凭借主角光环和二B气质,同样在刀尖上跳舞,同样在无法喘息的生死危机中学习,强大,为爱而战,为信仰而走上英雄崛起之路。废柴也是柴,点滴星火,同样可以燃爆信念!
  • TFBOYS之爱的涟漪

    TFBOYS之爱的涟漪

    2022年的夏天,三个女生在重庆遇到了那三个她们做梦也想见到的男生,他们成为了朋友,很快又展开了一场浪漫的爱恋……
  • 三教出兴颂注

    三教出兴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