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4900000001

第1章 需要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什么是家教

家教是一个固定的名词,就好比佛陀的教育被称为“佛教”,家庭的教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家教”,沿用至今。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有没有家教,是指一个人有没有接受家庭文化的熏陶或者影响,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暗算》的作者、著名作家麦家,他说,父亲是个农民,只读过一年私塾,识字有限,但知识与智慧是两回事。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永远记住了——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麦家说,这句话太有哲理了。它以异常的华丽色彩和哲理内涵永远烙在心里,成了他人生接受的第一句“名言”。改变,有时候就是一句话,一念之间。当他带着这句话去上学后,父亲送给他的这句话,让他时时心有磐石和灵犀,对这个日益喧嚣、物化的世界,保持了应有的距离和警惕。

巧的是,我在讲学中经常引用好友田玉的父亲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句忠告:大年三十一算账,人在本钱在。据说,田兄的父亲80多岁,几乎不识字,但有着高深的人生智慧。

朋友转发香港电台著名主持人梁继璋给儿子的信,抄录如下: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的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二、没有人不可替代,没有东西必须拥有;三、与其盼望长寿,不如早点享受;四、世界上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五、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六、你怎么待人,并不代表别人怎么待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只会徒增烦恼;七、亲人只有一次缘分,好好珍惜,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家教文化,其实与文化水平高低无关,却贯穿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发展过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父亲对儿子的忠告,再加上母亲的良好情绪与内心温度,应当是家庭文化最根本的流露。

孩子内心最需要什么

洞察孩子的内心需要,是教育的前提与出发点。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呢?

关于需求,众所周知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将这个层次阶梯引述如下:

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需求层次,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线索,为便于教育者理解,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我把青少年时期的需求转化为如下层次:

第一层次是美好的食品(象征着物质上的需求);

第二层次是赞美(象征着精神意义上的初步满足);

第三层次是重要感(包括自尊、自信两个方面);

第四层次是学习上的成就感(指经过自己努力而实现目标的满足感,需要教育者的及时反馈与评价);

第五个层次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指自我概念的建立)。

每一个孩子都是想要上进,想要获得深层满足的,教育者若能一步一步给予各层次需求的满足,孩子的自我概念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将以上五个需求集中起来,我来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多少教师和家长,与孩子日日相处,物理上的距离最近,心灵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样,即使家长花大把的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花大量的精力去“开小灶”,都是无济于事的。

记得几年前,北京发生了一个家庭惨剧。有一对夫妇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们16岁的孩子忍受不了家庭的压力,忍受不了父母对他交往女朋友的事情强加干预,残忍地把父母杀害了。后来法官在法庭上问他真正的杀人动机,他说了一句话:“是因为我的父母亲到死之前,仍然不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我想,这句话是对所有教育者说的。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长辈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能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我们每年要接触很多所谓有网瘾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有一个共性——他们的心灵是冰凉的,没有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得到温暖。我们经常说,他们的心灵实际上每天都在街头流浪,自然就到虚拟的空间里寻找慰藉了。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对网瘾孩子的调研和调整,我可以很明确地说:“网瘾根本不是教师和父母的对手,网瘾问题也并非‘心理疾病’,只要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家庭和学校里能得到精神能量的补偿,一切问题都会变得简单。”

把我们心中的能量输送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们的心中就能春意盎然。我经常呼吁天下的母亲,无论怎么忙,每天回家都应当做一件事情——毫无怨言地做一顿晚饭,这顿晚饭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能量。现在的母亲,特别是每天上班忙碌的母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做饭,即使好不容易做了一顿饭,也满腹牢骚……因此,孩子和家人会由于得不到精神的滋养,走出家门,他们的心灵是饥饿的。

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这种传递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技巧,多么深刻的理论指导,任何一个家长,任何一位教师,只要心存信念和希望,都一定能做到。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猿猴变成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人变成动物却只是一夜之间,现在地球变暖了,人心变冷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况,也给当下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

做温暖人心的教育

教育,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在生命的第一页,教育便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各式各样的痕迹,如水般无形,却无处不在。

生命的核心是心灵,是人类唯一能与宇宙沟通的器官。人之所以高贵正是在于心灵。

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

我所倡导的教育者之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她怀上了双胞胎,因为身在异国他乡,有些紧张。七个月的时候,婴儿早产了,两个稚嫩的小家伙被送进了医院的特护中心。

当被允许去特护中心看孩子时,她发现他们身边各有一个小本子。本子封面上贴着他们各自的照片,写着他们的名字。她好奇地打开,发现上面记录了婴儿自诞生以来每天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注意到了。

第一天:“宝贝,欢迎来到特护中心。你看起来多么可爱啊!你早早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想给你的父母一个惊喜吗?”

另外一天:“今天你打了一个很大的哈欠。”旁边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考拉,抱着树枝在睡觉。

等到下次去看望的时候,她发现那个本子里也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你的父母来看你了,他们还第一次亲吻了你。”

而这一天的记录是这样的:“今天给你做了一次身体检查,为了防止射线损伤你的眼睛,我们给你戴上了眼罩。这可是你平生的第一副太阳镜哦。”那个小眼罩也被小心地粘在了本子上。

……

所有这些都是特护中心的护士们自愿做的。她们像天使一般,为一个新生命的来临而欣喜。她们替婴儿写日记,记录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她们还在纸页空白处画上色彩斑斓的花草和可爱的小动物。她们为孩子留下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第一页。

很快,她就要带着孩子们出院了。护士把那两本漂亮的日记移交给她和她的丈夫,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记录下去,一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

等孩子们长大,看到自己生命最初的表现时,也许会想起那些陌生而又亲近的护士们,那些注视过他们的人,那些记录过他们的人,那些爱心无法得到直接回馈的人。可以想象,那时候,护士们已经老了,但是依然美丽。

爱是阳光,是人世间最温暖动人却难以言说的东西。温暖,是全世界最美好最轻柔又最能打动人的生命底色。人的生命无法复制,温暖却永远能够直抵内心。

作家罗兰在《好老时光》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有一天,和孩子们一同翻看旧时的照相簿,看着那些发黄的照片,我说:

“我真想念小时候到过的一些地方!”

读大学的女儿在旁边同意地说:

“现在我明白你为什么想念那些地方了。因为我也怀念我小时候住过的那条巷子和那巷子里的邻居。”

于是,孩子们谈起小时候如何与邻居的孩子骑脚踏车、跳橡皮筋、捉迷藏、唱歌。过年的时候,如何大家约好通宵守岁,每家的大门都开着,可以随便到彼此的家里跑出跑进。大家穿着新衣,手里拿着鞭炮和香头,点炮仗,放花筒,好热闹!每家都灯火辉煌,喜气洋洋。每家都供应各种各样的零食,真快乐!

“那时候的邻居真好!像一个大家庭!”

“那条巷子真好!只有一面通马路,另一面是绿绿的稻田。”

“对面住的两家美国人也好,他们和我们一点儿也没有隔阂。”

“对啦!那个叫克丽斯汀的女孩,虽然有小儿麻痹,可是她又会骑车,又会打乒乓球。成天笑嘻嘻的,好乐观!”

“记不记得那时候我们赛脚踏车?”

“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走丢了,还是林妈妈家的老朱把我们找回来的?”

“不是林妈妈家的老朱,是龙妈妈家的唐信武!”

“还有一次,老三爬梯子上了屋顶,不敢下来,在屋顶上大叫,是妈去叫老朱把她救下来的,记不记得?”

逐渐长大的孩子,已经感到有了值得回忆的“好老时光”了。

我在旁边听着,为他们那些小小的回忆感动着。庆幸当初在艰困拮据的景况下,为了房子便宜,而选了那么一个地段定居,才使孩子们享有朴质的生活,温暖的人情,天然的稻田景色。

那些宁静舒展的日子,织入了他们幼年的生命,无形中铸造成他们的人格及人生观的一部分。那段温馨宽朗的日子,使他们相信,人是可以依赖的,人间是充满着友情的,世界是不拥挤的。即使有困难,也必有人相助;即使有不幸,也不必悲观。

那时候,邻居都没有什么钱,小小的房屋,每家只有20坪地,槿篱木屋,孩子们都在巷子里玩。各家都是门虽设而常“开”,孩子们随便跑出跑进。那条一头通大路,一头通稻田的巷子就变成孩子们的公园。对面只有两幢美国人的住宅。旁边也是菜田和草地。所以,孩子们可以有机会看见青草,接近野地,和蜻蜓蚱蜢为伴,做做天然的动物。

孩子们对童年生活的恋念,使我自己也开始了悟,为什么我总不忘老家园中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字画,总觉老家后门外的那条宽朗的河水织在我生命里,那些草木也织在我生命里。我开始了悟,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多是受到幼年那个环境的影响与启示。那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古老住宅里,印着我童年时候的小小足迹。我是家中第五代的第一个孩子,长辈们的疼爱虽然给我温暖,没有玩伴的岁月又难免使我孤独。那便是为什么我习惯了和后园的树木花草及蚂蚁们消磨长昼;为什么我独自数遍了那雕刻在古老墙壁上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为什么我那样熟悉河水的浩阔,渔舟的闲适,与河岸两旁芦苇的萧疏。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教育,同温暖的生命一起开始。温暖,就是最简单却最好的办法。

一个教育者,若满怀爱,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的一切,就等于敲开了孩子的心灵之门,触摸到了教育的灵魂。

有这样一段对话:

“太阳能播种吗?”我故意问她。

“能,真的能。”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而且表情十分坚定。

“那怎么种啊?在地上挖一个坑,像种向日葵那样种吗?”

“不是种在地上。”

“那种哪里?”

“种在——对,种在心上啊!”小女儿说。

“太阳也能种在心上?”我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当然能。人心中有了太阳,走路就不怕黑了,就不怕冷了,也不怕累了。”

“啊,太阳原来那么神奇呢?那你在我的心中多种几个太阳吧。”

“不能等着别人种,要自己种。”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用自己的热情和真爱,去感应并温暖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感受到温暖,他的大脑潜能就自然得以释放。

教育之道,就是生活之道。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提高内在生活质量。为教育而教育,是狭隘的,是枯燥的。

教育是生命温暖生命、精神培植精神的事业,其效果好坏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教学设施有多先进,学校走廊上、教室里悬挂多少名言警句,教师布置了多少作业、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亦不在于父母给孩子报了多少课外辅导班,家里准备了多少参考书……而在于每一位教育者以丰富的内心情感去指引和感召孩子。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伴随着梦想,守望着信念,就有永远的源头活水。也许我们无法抵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高境界,但我们至少能做到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温暖,让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敲打我们的心,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一旦失去了理想与信念,我们的心灵将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天天走向枯竭与萎缩……

生命在温暖的状态下才能快乐、自在地生长。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从教育同温暖的生命一起开始,我们不妨共同尝试我们的生命事业。

本书我们将探讨教育的25个关键精神能量,亦即孩子的最“需要”,包括自尊、包容、开放、真爱、平静、信任、发现等。这应当是新家教的逻辑主线。

同类推荐
  • 习惯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习惯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习惯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废材是公主

    废材是公主

    只要是废物就会被人嫌弃的大陆上,梦蝶莹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废物。只可惜,他们全部都看错了!哼哼,神器、神兽和魔法宠物么?想得到真正的契约就先通过我这一关吧······
  • 腹黑王爷等等我

    腹黑王爷等等我

    现代网红苏珺偶然一次机会穿越到古代一男子身上而那个男子本来是个丑拒男男恋的银一心只有青梅竹马易安子身上,但是遇见了那个腹黑的王爷就嘿嘿嘿了
  • 陈金星

    陈金星

    离鲤城大约十公里处有一座叫“飞山”的大山,密林深处、峡谷边缘和危崖之下静卧着几座年代久远的寺院庙宇,暮鼓晨钟,遥相呼应,悠悠飘远,传递着几分古朴神秘的色彩。山坳里有一个叫“飞山”的小山村,人口逾千,在一片翠竹和杉木林的掩映下,有一座十分破陋叫“慈云”的观音阁,它建于明朝中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沧桑风雨,观音阁后连着两间勉强能遮风挡雨的低矮瓦房,里面住着一个性格怪僻的孤老头子,他擅长青草医术,因为他姓诸,当地人都叫他诸郎中。
  • 血溅杀场

    血溅杀场

    “少将军,那个叛徒现已被抓到,我们该如何处置他?”“哼”少年冷哼一声,面色平静的道:“乃一组特!”(把他做掉)“属下得知消息,他家族里的人很快就会来谈判,到时候怎么办?”闻言,少年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寒光一闪。“一道组特!”(一起做掉)
  • 十宗罪之人性

    十宗罪之人性

    本书以农村灵异事件为背景,以主人公张小凡的懦弱为主线,多方位诠释了人性的卑微
  • 沧桑大道

    沧桑大道

    出身与神州大陆最为强大的家族,因故与父母相离。浪迹世上多个大陆,经过种种磨难终成大道,修炼回归神州大陆,揭开种种迷题。
  • 家庭家庭教师之冰戒

    家庭家庭教师之冰戒

    二十一世纪的,堂本家族的大少爷,成了世界闻名的TheFallenAngel(堕落天使)怪盗,一直盗取着世界文物,在接到任务盗取“冰魂戒”时,和白枫的打斗中,因血流到冰魂戒之上,带来的强光,带到了家庭教师的世界,认识了Giotto,彭格列的首席创始人,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就在Giotto退役后,遇见和Reborn一样的双胞胎Anglo,成了彭格列的守护者,就在三百年后的某天,寒决定去看彭格列的第十代的考验,却提前了十年,认识了云雀,和验证了XANXUS的摇篮时间,直到摇篮世界的八年后,开始了正真的彭格列第十代BOSS的争斗与考验,又在中间遇见了莫离,带来了一场场的战斗,和考验,然而十年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筝世

    筝世

    阴差阳错降临异世,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捉弄。初遇、便如命定一样你那翩翩如玉的模样映入脑海。清冷、不过是没有遇见让我炽热的人、那个男人说:“于你我便入了魔又有何惧、若是与世为敌我便诛尽世间一切与你携手。”“我们于彼此就是对方的命,即使你死我也要入地狱为你牵魂引魄,续命长生。我不怕任何就怕失去你、师兄。”“喂,小丫头你别理我,会连累你的!师兄的时日不多了,再不能保护你了”“不!我不要师兄离开上天入地定要寻你!”我命本是借、岂可苟且生。大争之世,筝还是不争!?当然是筝!
  • 错为王宠:一等王爷二手妃

    错为王宠:一等王爷二手妃

    她,生的一副俏皮样,职业却是令人钦佩的特工,官方称之为间谍,窃密是她的专长......他,朝中王爷一枚,有时潇洒俊逸、气宇不凡,有时眼神凌厉、不屑一顾,任谁看了都止不住议论一番,却只得养鸟、练字的喜好,让人大跌眼镜梦中穿越掉进王爷的寝室中,一觉醒后,经过一轮仔细的侦查,情报收集、整理,才知道自己俨然穿越成了一个十五岁、二次待嫁的异国小公主而那个一天就知道养鸟,遛鸟,读书,练字的文质彬彬年轻王爷竟是她要嫁的夫君,拜托,气场就不同,女强男弱最后的归属都是杯具好不好?难道嫁过去让她保护他吗?不可能他看起来对她不屑一顾,只知道她是个他的未来小媳妇,还不如一只整天叽喳个没完的八哥重要,这样她情何以堪啊?好吧,她气愤了,后果会是相当严重她知道,现代中有一种东西可以让其穿越到古代,将那东西古代化,自然可以回到现代,才不要跟那个小男人在一起呢,她决定了可......可......发生了什么?他怎么突然变的强势了?强到她已经快受不了了,看来只好拿出她的看家本领,他不知道,间谍可是个非常厉害的工作不会点什么十八般武艺,怎么能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她跟他杠行了,以后的日子一定越来越有意思了。